對於牛頓的一生的研究而言,最重要的天文學遺產來自古希臘人,古希臘人不僅像其他古代文明一樣,收集了他們周圍世界的信息,而且他們也試圖用理性來了解宇宙的運作,而不求助於神、巫術和迷信。為了解釋天空的奧秘,牛頓不僅需要他的力學,而且需要一個天空的實際模型,生活在埃菲索斯附近邁勒圖斯的塔裡斯常被稱為是最早的哲學家.他相信世間只有這樣的一種物質,那就是水,而且認為地球是在球形的宇宙中的水上年浮著。
古希臘宇宙模型畢達哥拉斯的神秘組織。他是一個饒有悄趣的組織,他們不喝酒,不穿毛皮製品並且食素,他們相信靈魂可以離開軀體。同時他們對於數學持有強烈的信念,他們摯愛對稱,並認為,根據他們對聲學和行星軌道運行時間的數學知識,他們認為天空具有音樂的韻律,即所謂的天球音樂。這種觀察事物的方法給予了天文學的發展深遠的影響。
牛頓被說成是十七世紀的畢達哥拉斯。「他把一生貢獻給對宇宙和諧的研究』。這種圓周運動的對稱性,例如一個轉動的輪子厲表現的,是古代宇宙模型的中樞。這種圓周模式影響了人類工具的發展 50 萬年,現在它開始影響作為思維工具的理論模型,圈是最完美的曲線,因此它也成為描述行星如何繞著地球運轉的、美學上最具吸引力的模型。也由於這種對於圓周對稱性的喜好,古代人認為天空和地球必須是圓的。
牛頓受到柏拉圖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柏拉圖的思想地位最高,像畢達哥拉斯一樣,柏拉圖也斌予數學極重大的意義,遺憾的是,他的知識論的基礎是,我們觀察到的世界並不像實際的世界。他認為,一個完美的宇宙模型,主要是要顯示神的盡善盡美,而不是要描寫我們的觀察.他的模型很多與畢達哥拉斯有關。對柏拉圖而言,實際世界的觀測和實驗與知識的探討無關。真實的實在只能用頭腦去深思而得。在他的字宙學大作 《 狄瑪尤斯 》 中。宇宙是一個井然有序的世界,地球位於中心,其它的天體在不同半徑的球面上運動。無疑地,儘管柏拉圖有對數學的癖好,或者正是因為如此,他對實驗方法的不喜歡嚴重地阻礙了科學的發展。
亞里斯多德給了牛頓什麼靈感?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他也認為地球處於宇宙時中心,其它的行星在不同的球面上運動,而恆星鑲嵌在最外面的球面上。與前人相比,亞里斯多德斌予觀測的地位要高得多,這為現代的科學工作奠定了基礎。他提倡觀測與理論之何的相互影響,觀測顯示世界的運行方式,而理論解釋其原因。但是從我們後人的觀點來看,亞里斯多德是科學的發展倒退得比柏拉圖還遠。這位西方哲學之父寧可用目的論的鏈條來解釋世界。
晚年的牛頓開始研究神學,與他在年輕時候的學習是分不開的,在探究了一生的科學之後,牛頓開始朝著古希臘的先賢們的方向開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