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關於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
首先,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依託。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化,規範化,協調化,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在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我們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
其次,推進依法治國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適應的這個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要注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不繼更新推進體制機制,法律法規,讓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使黨,國家,社會管理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更加注意制度化建設,增強按制度辦理,依法辦理意識,善於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國家的效能,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總結,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示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答了新時什麼什麼實行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指南,全黨全國要認真學習領會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
【篇二】
《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十個專題《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收入了《堅持以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一文。文中強調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而筆者所在的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人民法院24小時訴訟服務不打烊、宜豐縣公布免罰減罰事項清單、豐城市法院劍利用夜間休息時間審理金融借款糾紛案……這一系列做法便民利民,能讓百姓體會到政府的「用心良苦」,切實感受到執法的溫度。
以法為尺,「有溫度的執法」彰顯法治。無數現實例子告訴我們,以法為尺、依法執法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而有溫度的執法關鍵在於「執法」,「溫度」只是「執法」的修飾,目的仍是提升執法水平,改變的只是執法的態度。其中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輕微違法行為減罰甚至免罰符合責罰一致的原則,彰顯了法治精神。有了「減罰免罰清單」,可以有效解決執法者不願免罰、不會免罰、不敢免罰的問題,有利於提高執法質量,最終促進精準執法。
以人為本,「有溫度的執法」效果更好。現實中,有些企業或個人因為種種原因偶爾發生輕微違法行為,主觀惡性不大,沒有造成危害後果,如果從嚴進行處罰,不僅會增加負擔,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而執法部門以批評教育、責令改正、限期改正等方式代替罰金、關停等強制措施,同樣也能規範經營行為,修復或維護社會關係。如此,既有利於創業和營商,也有利於提高執法效率,並起到更好的執法效果。
善法良治,國泰民安。眼下我們已經闊步走進新時代,讓我們繼續堅定信念、砥礪前行,進一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在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綻放出更多「溫情執法」的花朵!
【篇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黨員幹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高級幹部尤其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是全會對黨員幹部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提出的一項具體要求。
黨員幹部要加強學習,積累法治知識。認真進行法治理念方面的理論學習。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憲法性法律,理解國家制度的基本內容、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和國家權力運行的規則,提升法治思維的高度和廣度。同時結合各自的業務需要,加強與本行業內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學習,特別是行政執法方面法律法規的學習,夯實法治思維的廣度,應用法律方法解決問題、依法行政才能得心應手。
黨員幹部要貫徹法治理念,嚴格依法辦事。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權等法治理念,把對公平、公正、公開的追求作為執法的習慣,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治權威和公信力。養成用法治理念指導依法行政的良好習慣,使依法履職、依規辦事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履職導向。
【篇四】
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意義、目標和要求。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全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第一,全面依法治國,是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作出的重大抉擇;第二,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第三,全面依法治國,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性質、方向和道路,是我們黨提出的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同時,總目標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重點和總抓手,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對法治建設具有綱舉目張的意義。
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第一,這條道路的核心要義,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第二,這條道路的本質特徵,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第三,這條道路的基本原則,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保證。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的重大決策,黨的十五大明確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行了迄今最詳細最全面的頂層設計;二是黨對法治國家建設的領導既是政治原則更是具體實踐,法治國家建設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黨的領導的生動體現;三是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政治保證,具體體現在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
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法律和道德既彼此區別,又不可分割,都是國家治理、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是以法治價值保證科學立法,用道德價值來明確立法權力邊界,用以德立法、人民立場來防止立法的部門化利益化傾向,用良法善治彰顯法治價值;二是以法治敬畏支配嚴格執法,通過增強執法部門和人員的執法道德,厚植其法治敬畏,促進嚴格執法、提升執法質量;三是以法治平等貫穿公正司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原則,來引領司法活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實現,從而保證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四是以法治信仰強化全民守法,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使得法治轉化為公民的內心自覺,德治轉化為公民的法治道德。
【篇五】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刻理解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把握其根本要求,明確其著力點和創新處,才能更好地開展現代法治國家建設實踐,為順利有序推進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事業提供法治保障,實現建設現代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被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系列開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提出,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譜寫新篇章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司法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個時期,司法改革碩果纍纍。我國不斷提高人權司法保障水平,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對人身、財產的安全感。事實證明,只有法治才能平等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說。
全面依法治國,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3個『全面』的關係,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只有發揮好法治的經濟發展助推器、社會運行調節器作用,才能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就是要完善加強產權保護、維護契約自由、保障交易安全、促進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節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拓展法治在保障民權、化解民憂、改善民生上的重要功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全面依法治國也是創造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制度文明的必由之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就是要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創造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制度文明,為人類制度文明進步作出充滿中國智慧的貢獻。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