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修定,才能真正放下一切

2022-01-11 青袍筆記

0273唯有修定,才能真正放下一切

摘自慧律法師《楞嚴經二》10 

唯有修定,才能於世無畏,以不貪、不執世間法故。唯有修定,才能真正放下一切。諸位!放下是通往幸福唯一的一條道路,你要幸福,要學習放下。諸位!紅色是好的、是漂亮的;白色也漂亮、也是美的;黃色也是美的,綠色也是美的,美是可以同時並存的,並不一定要把對方幹掉。紅是美、白是美、黃是美,綠還是美的,美是可以同時並存的,美並不一定要把對方幹掉叫做美。所以,我們的胸量、胸襟要放大、要包容。

▲唯有修定才能於無上道堅定、勇猛。唯有修定,才能念念修行。唯有修定,才能不浪費時間,不作無意義的事,念念不空過,不蹉跎時光,真正不再迷茫,不再往外馳求。科學家就是往外、哲學家就是往外。對不對?哲學家設立出來的種種logic理則學,他們還是意識型態啊!我講我這一套哲學,你講你那一套哲學,叫philosophy,我講的,我的人生哲學;你講的,你那一套人生哲學啊!為什麼講:相愛容易相處難呢?很多影星、歌星,剛開始的時候,為了對方的成就和面貌,就跟他結婚了;生活在一起,就不是這麼一回事,為什麼搞到最後都離婚呢?好萊塢影星,多少人離婚啊?多少人離婚啊?臺灣這些影星,有多少人離婚啊?是不是?相愛容易相處難啊!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的生命哲學。

所以,結婚以後,有了孩子,你就要學一種叫做認命哲學,認了就是你的。不要每天在嫌你那個老公怎麼樣.也不要每天嫌你那個老婆怎麼樣,就三個孩子了,要不然,你要怎樣呢?你還有什麼哲學可談?認命!知道嗎?(日語:wakarimashitaka?明白嗎?Honto?真的?)就是要認命,就是:喔!原來我就是已經結婚,二個孩子了!那不然很簡單啊,不然,你就離婚啊,各走各的,再創姻緣啊,「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是不是?你的福報不夠,嫁三個被三個打;你的福報不夠,嫁五個,一個打臉、一個打手、一個斷手、一個斷尾。真的!你福報夠的人,一押就中了,就嫁一個好老公,一押就中了!這個就是跟宿世的福報有關係。但是,修行人呢?這個統統要放下,放下,婚姻已經成為事實的人,就放下,好好的修行,不再討論它。

▲唯有修定,才能真正離染、離苦,得正法樂住,這個可是重要,世間人是得五欲樂,世間人得五欲樂,我們要得什麼樂?正法樂。佛在經典裡面,有一句話很重要,說:一切佛子,應當以法為樂,不應當以世俗五欲樂。就是一切的修學的佛弟子,應當以聽聞正法,能得大自在、大解脫,來認為這才是快樂;而不是以世間的財色名食睡,認為那是快樂的。

得自受用法身,法身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法身。自受無上法樂,諸位!所以,真正的快樂是什麼?有般若智慧的人。所以,有的人告訴我說:師父啊!您看臺灣的首富是誰?臺灣的首富叫做慧律法師,我是臺灣的首富,因為我有大般若智慧囉!是不是?他那個錢用得完,我這個般若智慧用不完的,叫做無盡藏!是不是?自住清淨平等界域,就是心.加一個「心」,心自己安住在清淨平等的這個領域裡面。再來就心自證金剛不動法身。心自證金剛不動法身。

 ▲唯有修定,才能站在另一個level, level就是水平,叫做層次,我們講:水準,這個人夠水平,叫做level。層次上看世間,就是用超越的角度,來看這個世間,你會看到世間,眾生很可憐,像廁所裡面的臭蟲,每天在鑽那個糞便、尿,自己不知道是臭!我們眾生執著於五欲,跟廁所裡面的臭蟲沒什麼兩樣,喝尿、吃屎,自己不知道!但是,如果我們聽到了正法,了解要提升我們心靈、成長我們的心靈,他的生命就會變成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為什麼?他提高另外一個層次在看這個世間,看這個世間。

所以,師父大學一年級就聽到了正法;大學二年級,就默默的下定決心要出家,這一條路,我決定要走定了,因為非走不行!為什麼?這世間找不到快樂啊,都是生滅法、都是無常法、都是會敗壞的!是不是?以超出故,才能跟這個世間有點距離,才能超越,抽離。 

問: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小心受了傷,這是否也屬於因果的報應,或只是不小心,跟因果無關?

答:這世間上跟因果無關,那他為什麼會受傷呢?你說:唉呀!他去打球受傷了。那為什麼別人打球不會受傷?這個打球只是一個增上緣,就是他有這個罪業嘛。你看有些人被蚊子叮到了,他就很嚴重;有些人被蚊子叮到沒有事,他沒有那個業!所以這個蚊蟲都是增上緣。我們學《攝大乘論》學到現在,你要經常思惟:「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所有的染淨因果,離開了阿賴耶識都不能成立、都不能存在。不可能有一個果報,不是從你自己的阿賴耶識表現出來,不可能!當然你說這個風水不好,我生病了,這都是增上緣,有些人住進去不會生病,因為他沒有那個業。所以說你一個菩薩在思考,一定要經常住在阿賴耶識來思考事情,你只是住在有為的這些五蘊的感受──色、受、想、行、識,那你遲早起顛倒。一個人要是起顛倒……,我覺得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他可能會有過失,也可能會做得不夠好,這都可以理解,凡夫菩薩是帶著煩惱障、業障修行,這可以理解;但是一個菩薩最不能原諒就是起顛倒,因為你沒有希望了,你的目標已經錯謬。

就是說,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煩惱會障礙我們,罪業會障礙我們,身體的老病痛也會障礙我們;但是我的目標很清楚。我現在有障礙,但是我知道我要往哪個方向走,你這個人有希望,因為你沒有失掉正見。一個人失掉正見,你已經是邪知邪見、天魔外道,你說你修習善法有什麼意義呢?我看沒什麼意義了!這個善法是沒有方向性的,它不曉得是引導到哪個方向,不知道!但是肯定那個果報不會莊嚴。

所以說,你說這個人傷害是不是跟因果報應有關係?肯定有關係的!所以我們學《攝大乘論》會覺得:無著菩薩他是從很多微細的角度,不斷的來建立你大乘的正見,他就是不厭其煩、點點滴滴的在你的心中,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把善根種下去(哈──)。那你就是不斷的薰習,慢慢慢慢你的思考就改變了;而你的思考改變以後,你的心跟環境接觸的時候,你那個觀照力就會現前。雖然在你眼前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你覺得這都無所謂,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你心中不起顛倒,所以雖是逆境不怕。一個人最可怕的是起顛倒,那佛都救不了你。所以六祖大師講一句名言,他說:「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一個人起顛倒的時候,就算是蓋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寶塔,那頂多是魔業,「福何可救?」福報也救不了你。這個地方,我希望我們在研究《攝大乘論》,儘量用這個思考來面對種種的因緣,用這個思考來觀照。

回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近期每天摘錄集20210801

(2021.08.01)近期的目錄

短視頻目錄(2021.05.12)

短視頻目錄(2021.06.03)

慧律法師楞嚴經 十六套(全)

慧律法師圓覺經一講座

慧律法師圓覺經二講座(全)

慧律法師百法明門論表解(全 )

慧律法師金剛經講解(全)

慧律法師《唯識簡介》全

慧律法師維摩詰所說經要解(全)

慧律法師佛學十四講表(全)

慧律法師地藏經講記1--55(全)

慧律法師唯識二十頌、三十頌

界詮法師妙法蓮華經(全)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講座(八十華嚴)全

夢老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全)

夢老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全)文字版

夢老華嚴經-淨行品(全)文字版

夢參老和尚地藏經淺全)

夢參老和尚佔察善惡業報經講記 全

夢參老法師法華經(全)

夢參老和尚心經講解(全)

宣化上人法華經(全)

宣化上人六祖壇經(全)

宣化上人金剛經(全)

宣化上人華嚴經01-388(全)

宣化上人普賢行願品(全)

短視頻目錄合集一(2018.07.01)

短視頻目錄(2021.03.25)

短視頻目錄(2021.05.12)

祖師大德悟道因緣集 

南禪七日視頻目錄(全)

阿彌陀佛的故事十集

淨慧法師僧伽吒經(全)

妙法天籟音 萬佛名經全 妙印法師

慧律法師教念楞嚴咒,文殊講堂唱誦楞嚴咒

歷史文章閱選讀一

歷史文章閱選讀二

歷史文章閱選讀三

相關焦點

  • 佛說:唯有放下,你的心才不會「糾纏」!
    楊絳說,真正的幸福,是來自於內心的淡定與安寧。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不用跟別人比,你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同時,也證明了你就是天底下最出色的人了。如果可以做到,不妨讓自己「放下」。當你真正放下了,你會發現,世上的一切,只不過是自己的心的問題。
  • 放下,才是真正的開始
    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改變方向;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糾結於心,那就選擇放下;一些人,交了很久,卻感覺不到真誠,那就選擇離開;一種活法,堅持了很久,依然感覺不到快樂,那就選擇改變,放下過去,讓心歸零,你就能找到重生的自己,放下一切,讓心歸零,一切從頭開始
  • 塵世間,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唯有放手過往,人生才能快樂
    歲月悠悠,許許多多的過往堆積在記憶的深處,學不會遺忘,一天一天,把一切一切的過往都收拾在內心深處,慢慢裝的越來越多,讓感情反反覆覆,糾糾纏纏,心的負荷也就越來越重,人生總是悲秋傷月,痛苦的不能自抑。塵世間,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唯有放手過往,人生才能快樂。
  • 如何才能真正放下一個人?
    1.調整自己的心態從來沒有真正忘記過一個人,只不過是不再提起,不在乎懷念過去,畢竟你們曾經真心相愛過,誰也做不到徹底放下。失戀的痛苦就像是得了慢性病,時間只能緩解痛苦,不能徹底治癒心裡的傷痛。時間也不是萬能的,都說時間是治癒傷痛的良藥,這話並不完全正確,想要真正從失戀的陰霾中走出來,唯一能救你的就是你自己。你要知道,你們之間曾經的美好已經成為歷史,時光一去不復返,你若能從心裡真正放下,把那個人從你的記憶力刪除,從你的生命裡漸漸淡化出去。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那一段難捨的情,只不過是你人生路上的一段小插曲。
  •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
    人心,痛苦的根源,在於一個「執」字,太在意自己的感受,總想抓住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總想留住跟自己不同路的人,總想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的愛著,當事與願違的時候,痛苦不堪,拿不起,又捨不得放下,然後在舍與得之間苦痛糾纏。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
  •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放下那些無謂的負擔,才能一路瀟灑前行
    01人生有許多東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無謂的負擔,才能一路瀟灑前行,如果你的心是快樂的,那麼,你在哪裡都是快樂的,如果你的心是喜悅的,那麼,你做什麼都是喜悅的,有時候決定心情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放下過去,才能成全現在。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質。人生快樂秘籍:放下城府,重回天真;放開度量,海納百川;捨得名利,甘願平凡;看淡得失,無憂無慮;想開一切,天高雲淡!03在任途不得意時,沒關係,竹杖芒鞋也一樣走得從容瀟灑,哪怕一身蓑衣,任風吹雨打,也依舊樂觀豁達。
  • 修習禪定(二):密勒日巴修定
    密勒日巴還悟到了要修「共道的人無我觀」,以無我見而修正定。「以正念力恆持守護,不墮昏沉掉舉,漸次明覺增長,雖顯現而無自性,明朗而無分別,赤裸裸,明朗朗;然這只是定相的覺受而已。許多人以此為勝觀,但是眾生凡夫是難生起如量的勝觀的!只有證得初地以後,才能真實的見到勝觀。因此應該依於勝觀入道,其他定境如看見佛像等,只是修習的一點徵驗,毫無重要價值」。
  • 真正放下的人 內心世界是平靜 但如何才能真正放下呢
    真正放下的人,內心世界是平靜的,甚至內心已經和自然世界相融,不分彼此,世間的喜怒哀樂,已經難以擾亂內心的平靜,哪怕面對世間最為痛苦悲傷的事情,也一樣能平靜對待。那麼,如何真正放下呢?真正放下的人和沒放下的人是有區別的,放下的人是自然而然,隨緣地對待人生,沒放下的人是用控制對待人生,認為人生的一切都需要控制。不可否認,我們世人大多的時候是需要控制的,需要控制自我遵守社會秩序,需要控制自我不可過分的貪婪,甚至需要控制自我的情緒表達,以適應不同的場合環境。
  • 怎樣才能真正地放下一個人
    怎樣才能真正的放下一個人失戀後的人,心裡都有過這樣一個疑問,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做到對他的離開視而不見,對他的傷害置若罔聞。網友說:「真正的放下,是再相見時,能夠坦然走進只有你我的電梯。」好在時間治癒了一切,她花了一年時間,走出了這段感情。可就在那時,前任重新添加了她的微信,說:「我還愛你,我們重新在一起好嗎?」她只能無奈地笑笑,然後再次刪除了前任的微信。有些人並不明白,有些傷痛是不能被治癒的;有些人也不明白,沒有人會在原地一直等你。
  • 佛說:放下執念,萬般自在!
    娑婆世界即是堪忍,每個人的一生都註定要經歷苦難,不過苦多苦少罷了,依個人因緣福德而定。其實,當人看破了生死,也就無所謂生死;看破了無常,一切皆為平常;看破了名利,其實不過是虛幻假相。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放下執念,自會自在於心間。人生的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誰又能幫你解脫呢?
  • 修行要斷貪嗔痴,不然白修了
    我們怎麼學戒定慧,你就明白了——持戒如果心不清淨,你那個戒白持了;修定沒有開智慧,那個定也白修了。2.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持戒是手段,不是目的,是要達到禪定,就是達到平等,平等才是定。我們清淨心果然得到,給諸位說,水災就沒有了;平等心現前,地震就沒有了。3.覺悟之後,風災就沒有了,愚痴是感風災;我們心平氣和,不再發脾氣,地球溫度就不會上升,就會恢復正常。
  •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所修的無量無邊功德,在這一句名號裡頭...
    這一句名號是自性的德號,自性本具一切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一切法身大士,他們所修的無量無邊功德,也在這一句名號裡頭。沒人把它講清楚,大家不知道。其實,斷煩惱、消業障最猛利的無過於念這一句佛號,所以古大德講暗合道妙,這句話講得好。所以真正是世尊出世本懷,本懷裡頭第一經,決定能叫眾生一生圓成佛道,只要你相信,你不相信就沒法子。
  • 居家養生,心定,神定,體定.
    道光年間,曾國藩在入川途中寫下《養身要言》,文中寫道:心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意思是,人唯有內心安定,精神才能夠安定;唯有精神安定,身體才能夠安定。心浮、神浮、體浮,人也跟著浮躁;心定、神定、體定,人也跟著安定。此三定,是曾氏養身法的第一要言。
  • 《修文物的男人》:器物可修,情感難修;放下執著,方得圓滿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火遍大江南北,讓人們了解到故宮深處有一個神秘的部門——文保科技部,那裡有一幫神秘的人——文物修復師。他們默默地用行動守護著文物,傳承中華文脈,讓無數人為之動容。可以說,周野心靈上有深深的裂痕,後來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修復心靈的傷痕。「秦夢的童年曾經有過的一切美好,周野幫她保存在自己的記憶裡。秦夢——焦棠,她忘掉的美好,周野是見證人。秦夢完整的生命,可以在他這裡得到修復。」同樣的,女主人公焦棠也是一個心靈受傷的人,她的情感也需要修復。
  • 怎樣才能真正放下一個人?不聯繫,不糾纏,不回頭
    怎樣才能真正放下一個人?不聯繫,不糾纏,不回頭。不聯繫。當兩個人說好要過一輩子的人,感情結束了,在分開後,最好就不要再聯繫了。否則,繼續保持聯繫,會讓自己根本做不到真正的放下,於是不斷地遭受愛而不得的煎熬。那樣你會走不出過去,因為過去而一直鬱鬱寡歡,這會讓你活得一點都不開心。因為每聯繫一次,更是會讓那些回憶全部撲面而來,會讓你更痛苦。
  • 某深山修道者的實修感悟
    修道就是修的這顆心,只有把心中的所有垃圾都清掃乾淨了,才能真正入定。  一些人貪心、私心、嗔恨心還有一點,但是在一定環境下,受環境影響,他可以暫時放下貪心、私心、嗔恨心,暫時忘記煩惱,也能短暫入定,但不能堅持很長。貪心、私心、嗔恨心重的人,煩惱就重,即使環境再好,他也不能入定,連入靜都做不到!
  • 唯有少私寡慾,才見樸素道心
    道祖認為,唯有去除掉人們心中的機巧、聰明、智慧、名利等慾念,即曰「少私寡慾」,從而才能見得樸素道心,並由此合於修行之真。真正能做到如嬰兒般修持之人,並不會以外在的物質為心結,而是一切外在都是唯心所用,心中產生什麼樣的念,便會推動具體的行動產生相應的果。欲求太盛時,便是心中起了魔障。降服這一魔障的過程,即謂之修行。
  • 見、定、行三要素是大手印的三個秘訣,也是一切法門修持法要.
    「見、定、行一切行持皆攝於心。」       見、定、行三要素是大手印的三個秘訣,也是一切法門修持法要。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修行第一要知見正。這樣用功,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見地正非常重要。圭峰宗密禪師說:「修道人因知見的差別,修證的果有五種不同。第一,帶異計(心外取法)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第二,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第三,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第四,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第五,悟此心本來清淨,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即佛,是最上乘禪。達摩門下所傳之禪即是此禪。」
  • 逸塵居士《禪定指要》四、密勒日巴修定
    他也不搞煩瑣佛法,修持中強調實修實證。所以,人們把密勒日巴與禪宗的慧能大師並提。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少談理論,注重實修,而且說法平易,易於被眾生接受,真正做到普被三根(這裡要附帶說一下,人們對禪宗的理解,不是很正確的。禪宗講實修,並非在口頭上說幾句禪語就可悟道,即令是現在的禪宗,也是很重實修的。修中求悟,邊悟邊修,六祖慧能大師悟道後在山裡隱居十多年,他在幹什麼 ?他在苦修)。
  • 放下愛情,才能真正強大的三個星座,用情至深,是無法治癒的硬傷
    下面這三個星座就是如此,只有徹底放下愛情,才會變得真正強大,也才能真正擁有愛情,看似矛盾,但卻真實無比,一起看看吧!也許他們還是會挑剔,可是,為了能將愛情進行到底,他們會心甘情願地放棄一切,乃至於昏招頻出,讓人扼腕嘆息。唯有斬斷情絲,才能恢復昔日殺伐果斷的魄力。可是,處女座會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