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個認識的女生就跟男朋友回了一次家,見他爸媽。
回來之後非常恍惚,問她怎麼了,回答「在男朋友家洗了三天碗」。
以前我一直以為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營銷號瞎編的段子裡,沒想到,居然也能在現實中見到。
據她描述,她是第一次談戀愛,也是第一次見男方家長,特別緊張,帶了禮物,穿了「合適的衣服」,也提前做了很多功課。
最開始很順利,男方家長對她非常和藹,溝通也非常順暢,四個人其樂融融吃了一頓飯。
吃完飯,男生爸媽準備收拾碗筷去洗碗,結果她男朋友忽然來了一句:「讓XX(女生名字)去洗吧。」
男生爸媽還覺得不合適,她男朋友卻毫不在意,看著她微笑。
到這個時候,她還天真地以為,男朋友會和她一起洗。
然後就是她自己洗了碗,她男朋友和爸媽在客廳聊天。
再然後,就是她在男朋友家待了三天,洗了三天的碗,從早飯洗到晚飯。
只有一頓沒洗,因為那一頓是在外面吃的。
她越想越不對勁,回去路上問她男朋友:「為什麼我要洗碗?」
她男朋友:「讓我爸媽看到你很賢惠,不好嗎?」
太好了,好到回去沒多久她就提了分手。
她應該分手嗎?應該。
問題不在於她洗了多少碗。
問題在於,她男朋友沒有尊重她的想法,也沒有和她事先溝通,就直接給她提出了命令。
問題在於,她有那麼多優點,她男朋友卻只在乎「賢惠」。
處處都體現著他的大男子主義、他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他在感情中的失職。
分手不是因為「我在你家還要幹活」,是因為「你不是一個合格的男朋友」。
最近也經常看到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看到有男生問,「為什麼都在建議女生去男生父母家不要洗碗?」。
看到有女生問,「第一次去男方家,需要做飯/洗碗/幹家務嗎?」。
那當然是不需要。
你第一次上門,你和他父母等於是陌生人,這些事不該你來做。
正常的男朋友、正常的男方父母,也不會讓你來做。
你可以很積極,看到他們家在做飯、收拾碗筷或者打掃房間,可以主動提出來幫忙。
然後他們趕緊說不用不用怎麼能讓你做這個,順便喊你男朋友帶你去一邊休息,就完成了一個大家都不會有負罪感的完美閉環。
也有的家長會處理得更巧妙一些,你說你要幫忙,他們就安排你打打下手,做些輕鬆的活。
期間還可以和你聊聊天,增進一下感情,彼此都比較舒服。
總之,小事情你可以做,比如擺個碗筷啊,比如隨手整理一下桌子啊,比如和你男朋友一起下樓扔個垃圾啊。
但做飯洗碗之類,輪不到你。
可能會有女生覺得,勤快一點不是可以加分嗎?
是可以加分,你想全方位體現自己的各項優點,也沒有問題。
但請記住,正常的男方父母,並不會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就期待你的勤勞。
他們想看的,是你的樣貌、你的性格、你的教養、你的處事方式。
他們並不缺一個洗碗的。
當然,你也不能每天就是坐在一邊玩兒手機,好像周圍的一切都與你無關。
你要多觀察。
觀察他父母的相處模式,因為他父母的相處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和你的相處模式。
觀察他父母的性格、婚戀理念、待人接物的習慣,這決定了你們將來會不會產生無法調和的衝突。
觀察他和他父母的關係,他有沒有主見、他有沒有應對父母的智慧。
他對他父母不尊重也不關心,你要小心,他可能是一個極度自我的人。
他對他父母言聽計從,你更要小心,這意味著當你和他父母出現矛盾的時候,他可能會強迫你聽他父母的話。
表面上,是你作為可能的未來兒媳去他們家,看看他們喜不喜歡你。
實質上,這是一場三個方向的考察。
他們在考察你,你在考察他們,順便也考察你的男朋友。
他們好不好相處、你是不是真的要嫁過去。
你男朋友有沒有平衡親情和愛情的能力、你是不是可以信任他依賴他。
這些都是你要初步判斷的。
如果你去了一趟,什麼都沒注意,稀裡糊塗地回來,那就等於是白去了。
另外著重強調幾個小細節:
一、跟男朋友回家見家長的前提,是你有和他長期相處的意願。
就算因為各種原因最後沒能結婚,至少在當時那個時間點,你是希望可以和他共度一生的。
你不這樣認為,他爸媽也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如果你沒有這個明確的意願,儘量不要去。
如果你男朋友沒有表現出他把這件事看得很重要,也不要去。
二、不管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你有多不爽,儘量不要當時翻臉。
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能忍則忍。
他和他家人指使你做家務,做了就做了。
他和他家人說了不該說的話,左耳進右耳出,微微一笑就可以了。
一切等回去再說,所有的不快、委屈、憤怒,等到出了他們家家門以後,再扔給他也不晚。
他意識到了問題,願意做出改變,也願意和他家人溝通,那還可以挽救。
他覺得你玻璃心,覺得你無理取鬧,那就原地分手。
當然,如果發生了你絕對無法容忍的事情,也不用猶豫,立刻買車票/機票,收拾行李走人。
可以忍讓,但不可以觸犯底線。
三、沒有完美的人。
他爸媽自然有他們的缺點,他們也許會說錯話,也許會忽略你的感受。
不要把這件事看得太重要。
尤其要記得,他們和你是兩代人,有代溝、有思維差異,很正常。
他們可能會認為女性不需要重視事業,相夫教子最重要。
他們可能會認為女生不該穿得太暴露,不該化太重的妝,不該不會做飯十指不沾陽春水。
這是他們的成長環境決定的,並非就是針對你,也並非就是一定要強行改變你的想法。
也許在日後的相處中,他們會被你的觀念影響,發生改變。
也許他們的思想會與時俱進,自己發生改變。
不改變也沒什麼,重要的是,你男朋友,一定要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
你是嫁給你的男朋友,不是嫁給他們,你和他家人將來相處的機會,可能也不會很多。
只要你未來的另一半,在原則問題上都可以站在你這一邊,這些都不是問題。
最後要說的是,女生去男生家見父母,過程能不能順利、後續會不會有矛盾,主要取決於這個男生。
怎麼安排行程、怎麼準備。
怎麼考慮女朋友的情緒,怎麼在父母和女朋友之間斡旋。
怎麼在父母面前誇獎女朋友,怎麼讓大家都開開心心度過這幾天。
每一點,都考驗著他的智商、情商,都直接決定了你們能不能繼續在一起。
有的人很擅長在父母和女朋友中做一個黏合劑,能充分照顧到雙方的感受,把一切都做到了得體而穩妥。
如果他父母也和你投緣,你就可以認真考慮嫁給他。
有的人會有些手足無措,小細節上做得不是很好,讓你產生了一點芥蒂,但你和他提出之後,他也會相應去改變。
你也可以相信他。
也有的人,要麼只顧著和父母聊得開心、全程冷落你,要麼在自己家裡對你頤指氣使,要麼完全不關心你的體會、還覺得自己沒做錯什麼。
那你離開他,也是理所應當。
本文作者:煙波人長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