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杜鵑是用小盆才能養好的植物,但是很多人仍然養一盆死一盆,為什麼?小環境沒有調節好!何為小環境?即通風、溼度、土壤和光照。花花今天就教你如何控制小環境,讓杜鵑花枝繁葉茂開花多!
1、剛買回家別換盆
剛買的杜鵑,到家一定會掉葉子、掉花苞,如果你想賞花,就不要換盆,也不要把原來的營養缽拆下來,要是覺得它難看,就給外面套個塑料盆,等開完花後再換盆。
2、緩苗溫度不宜高
放在室內陰涼通風處緩苗,溫度不要太高,10度左右就行,低溫代謝慢,更有利於緩苗;等穩定了再放到散光充足的地方。
3、通風、溼度很重要
杜鵑對通風和溼度要求特別高,室內最好有2扇窗,每天中午暖和的時候打開通通風,花盆底部墊高也能增大透氣性;
花盆周圍溼度最好不低於50%,溼度太低時要開個加溼器,或者在周圍擺盆清水。
4、土壤不幹不澆水
杜鵑冬天長得慢,土壤太溼了對根不好,澆水前用手摸一下,能摸到土裡有溼氣就不澆,土幹了再澆;還可以掂一掂花盆,感覺明顯變輕了就澆水,一次澆透。
5、一年內不施肥
杜鵑根弱,不耐濃肥,新買的杜鵑一定不要施肥,新手第一年養杜鵑,也儘量不施肥,尤其是有機肥要少用。
養超過一年的杜鵑,最好更換一下土壤,防止板結,不然會越養越差,換新土可以摻點漚熟的羊糞肥,懶得換也可以埋一點,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活性,溫和有效,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點擊圖片,購買羊糞肥)
杜鵑花一般在春季花後進行換盆,換盆時要注意土壤和花盆的選擇!
1、花盆不能太大
淺根系植物優先選用透氣性好的花盆,比如泥瓦盆、陶土盆、紫砂盆,其次是塑料盆,避免用陶瓷盆。
花盆不能太大太深,3年內的小苗用口徑7-12cm、高6~8cm的盆;5年以上的老樁盆景需要結合成品型態確定花盆形狀及大小,原則仍以淺盆優先。
2、土壤要透氣,整體偏酸
對杜鵑來說,最好用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它對土壤很敏感,南方可以找到酸性的腐葉土、園土栽種(種之前一定要殺菌),北方儘量買現成的營養土,這樣更保險一些。
土壤很重要,最好用殺菌後的營養土,疏鬆透氣苗生長更快,花花自己配的營養土上架了,自用的配方,花卉通用版更划算,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點擊圖片,購買營養土)
很多人喜歡在春節前買杜鵑,紅紅火火,吉祥喜慶,但此時的杜鵑作為年宵花,買回去只能賞一賞花,很難養活!
花市杜鵑▲
為什麼說它們很難養活呢?
因為年宵花都是大棚通過提高溫度溼度,增加光照催出來的,有些甚至用了促花激素。
這樣的花一旦再度進入低溫低溼環境,整體代謝會變慢,再加上家裡的通風不理想,短時間內可維持現狀,時間一久就掉葉子掉花繼而乾枯而死。
如果你真的想認真養一盆杜鵑,最好在11~12月買,此時還不到最冷的時候,緩苗、出芽、春化更容易,蟄伏一冬的杜鵑,積累足了養分,春季開完花後就不容易累傷。
1、皮實好養、長得快、抗性強的品種:毛鵑、臘皮、綠色光輝、以及東鵑中的狀元紅等,都很皮實,而且容易爆盆。
毛鵑▲
2、開花性強的品種:勤花要屬西洋鵑,小桃紅、桃雪、白色、粉色、紅色、噴砂、漸粉等,這些品種可以說是四季開花,觀賞期長。
西鵑小桃紅▲
3、花型好看、花色漂亮的品種:五寶珠、四海波、五寶綠珠、鵑之舞、王冠、都牡丹等,花型漂亮,顏色多變,重瓣度高。
總得來說,西洋鵑開花性強,花期很長,但是抗性弱,怕熱,適合空調房養;東鵑抗病性強,環境適應力好,更耐寒。
花友們,漳州水仙來了哦,現在可以種了,今年有重瓣、單瓣品種,各種花樣的配套花盆,送多菌靈+矮壯素,包郵到家,泡水養2-3個月開花,正好在春節前後~
(點擊圖片,購買漳州水仙)
花友們,你喜歡哪種杜鵑花?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養護技巧!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花友們快按照下面步驟,將養花大全星標,不然,有可能收不到我們的推送昂!
回覆:植物名稱(如發財樹):查看養殖方法
養花交流群,加個人微信:139555167(長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