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中風,一定要知道這五大先兆症狀!

2021-02-12 平湖一院急診科

熱中風是怎麼回事?


說到「熱中風」,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疑惑,之前都說秋冬時節容易發生中風,怎麼現在三伏盛暑也容易中風呢?

秋冬時節,天氣逐漸變涼,溫差變大,冷空氣的刺激會引起人體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導致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出現紊亂,影響全身血液循環,進而加重心臟和腦部的負荷,血小板也易於凝集而形成血栓,導致中風發生。

而三伏盛暑,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從而損傷腦血管內皮,影響腦部血液供應。此外,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在夏季有可能比寒冷季節降低,如果患者還按照冬天的劑量服用降壓藥物,可能會把血壓降得太低,容易出現頭暈、腦供血不足等症狀。再加上空調風、喝冷飲等造成的冷熱不均,「熱中風」自然就成了三伏盛暑的高發病。

熱中風不可怕,識別先兆能救命!

一、意識障礙

在意識方面,中風的先兆症狀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覺或整日昏昏沉沉。

1、不分時間、地點而情不自禁地頻繁打哈欠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況下打哈欠是正常的。但如果沒有以上原因存在的情況下,哈欠連天,這可能是由於腦血管發生硬化,管壁彈性降低,管腔變得狹窄,大腦血流量減少,導致腦組織呈缺血、缺氧狀態,從而出現頻繁的打哈欠。

臨床報告顯示,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 的患者發病前 5~10 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所以,哈欠不斷者,不可馬虎!

2、嗜睡是出現最早的中風先兆症狀

大約有 75.2% 的人在中風前有嗜睡症狀,而嗜睡往往在中風發生前的 6 個月或者 1 年就出現了,輕者飯後困頓、不睡不行,重者晝夜嗜睡,全天 24 小時睡個不停。

嗜睡是出現最早的中風先兆症狀,如果能儘早針對血脂、血黏度、血壓等方面進行調理,就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因此,中老年人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睏倦嗜睡現象,一定要高度重視!

二、疼痛表現

1、不同尋常的劇烈頭痛

腦溢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往往有劇烈頭痛的前兆,這種頭痛的形式往往與平常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間斷性變成了持續性,是一種難以忍受的局限性頭痛,有人還伴有噁心嘔吐。其原因可能是血壓突然升高,顱內動脈瘤和鄰近動脈擴張,血管痙攣或伴有小量滲血,牽拉或刺激了三叉神經支配的痛覺敏感結構而引起。

2、微血管的炎症反應引起的舌痛

舌頭如果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疼痛,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應所致,與血粘度增加有密切關係。舌的血液循環十分豐富,舌頭血管中血液成分的微小變化都可以在舌頭上迅速反映出來。很多患有卒中的老人存在微循環障礙,加上血液供應不足,使舌局部靜脈淤血,產生丙酮酸等多肽類代謝產物,刺激舌神經,導致舌痛。

三、感覺異常

中風之前,患者往往有一側面、舌、唇或/和肢體麻木的感覺,有時還會伴有耳鳴、聽力減退或視物旋轉感,有些患者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搖晃不定、站立不穩,甚至暈倒在地。這種情況往往與眼睛看到雙重物像(復視)以及耳鳴一起出現,這是由於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影響了人體的平衡器官小腦所致的。

1、一側面、舌、唇或/和肢體麻木

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手臂、指頭麻木,特別是無名指。雖然手指麻木的異常感覺,在許多疾病中都可出現,如頸椎病、糖尿病,但對於年齡在 40 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手指麻木經常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髮脹等症狀,且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

2、一過性黑蒙和短暫性視力障礙

中風發生前,患者常有視覺上的異常,而且視覺異常往往是中風最早的預警信號。

一過性黑蒙:患者突然眼前發黑,視物不清,但是往往數秒鐘後可以恢復,這是因為大腦內血流量減少,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的。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支,對頸動脈的缺血最為敏感,所以,黑蒙可看作腦卒中的最早預警信號。

短暫性視力障礙:患者出現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呈陣發性發作,一般在 1 小時內自行恢復,這是因為視網膜中心動脈或分支動脈因大腦血流量減少引起閉塞的結果,但尚未出現腦神經徵象,是早期腦卒中的預警信號。

3、語言障礙是最常出現的先兆症狀

中風發生前,最常出現的先兆症狀就是語言障礙,主要表現為語言不利,說話不清,吐字困難,失語或者語不達意等症狀,這主要是因為腦動脈供血不足,影響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導致的。

4、眩暈可能是「小中風」

突然自覺頭暈目眩,周圍物件都在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應及早去醫院請醫生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四、運動障礙

運動障礙也是中風前的重要先兆症狀之一,可表現為一側的面部或者上下肢力量減弱,不受支配,出現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難,或是一側肢體乏力,胳膊無法抬舉,手中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時一隻腳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

1、面神經麻痺

嘴歪眼斜,一側眼袋以下的面肌癱瘓。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2、扭頸麻手徵

一扭頭就感覺到眩暈、頭痛,過幾分鐘之後又恢復正常。這種現象是因為轉頭可以引起頸部動脈的扭曲,加重動脈狹窄,造成腦部供血不足所致。

3、握力下降、持物不穩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手中物品落地,有時還伴有言語不清。

4、步態異常

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有肢體麻木無力時,可能是腦血栓的前兆信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可能還伴有眩暈。若 1~2 天反覆出現 5 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5、猝倒

由於腦血管硬化,引起腦供血不足,導致運動神經功能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這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症狀,應及時請醫生診治。

五、其他先兆表現

1、飲水嗆咳、吞咽麻痺

據臨床觀察,少數中風患者早期可能出現喝水或進食時偶爾嗆咳,這是因為腦缺血引起吞咽神經核受損,導致咽部感覺喪失,使食物或水誤入氣管所致。研究表明,及早給予腦血管擴張藥及溶栓藥,不僅有利於治療吞咽麻痺,還可能預防中風猝發。

2、常常聞到異常氣味

多表現為聞到臭味,或者其它異常味道。此時,除了患者外,別人聞不到,該現象一天出現好幾次。這可能是大腦皮層海馬回之處出血或者缺血所致,是中風的先兆。

3、血壓突然發生較大波動

血壓如果突然持續升高到 200/120mmHg 以上,是發生腦出血的先兆;血壓如果突然降至 80/50mmHg 以下,是腦血栓形成的先兆。

4、鼻衄

排除外傷、炎症因素,高血壓病人在反覆鼻出血後 1-6 個月,約為 50% 的病人發生腦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壓不穩定引起的,不加預防則會增加中風的機會,因此不能大意。

5、握住別人的手,怎麼也放不開

高血壓患者如果在和別人握手之後,很難放手,就是典型的強握症表現。這種強握症是大腦額葉缺血所致,為中風的一種先兆。

6、患者性格一反常態

中風發生前患者的性格也往往一反常態,有的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動遲緩或多語易躁,也有的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這些都和腦缺血有關。

八類人群要更加小心

① 有腦血管病家族史的

② 患有冠心病及「三高」

③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

④ 生活習慣不良、吸菸、酗酒

⑤ 長期從事緊張工作

⑥ 有冠心病的患者

⑦ 明顯超重

⑧ 經常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的人群


預防「熱中風」,記住這七招!

① 避免在炎熱的天氣下進行戶外活動;

② 中老年人要避免過度貪涼。老年人的血管大多已經硬化,忽冷忽熱的氣溫易使其發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8℃為宜,冷飲切勿多喝;

③ 多飲水是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預防血管栓塞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血液黏稠容易出現血栓而引發中風、心絞痛等病症。所以不渴也要喝水,以保持小便清亮、大便通暢;

④ 戒菸戒酒。防止血液黏稠度過高,以保證機體良好的供血、供氧;

⑤ 經常檢測血壓、血糖。預防中風首先要重視高血壓、高血脂症等易引發腦中風的病症,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多吃能軟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降脂藥;

⑥ 對於有中風病史的老年人來說,一旦出現頭痛、頭昏、肢體乏力、半身麻木、頻頻打哈欠等不適時,切勿掉以輕心,應第一時間送老人到醫院診療。

⑦ 要保證睡眠充足,加強身體鍛鍊,提高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血壓、血脂較高者應適當保持清淡飲食,營養均衡,多吃含粗纖維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

圖片資料為網絡轉載,僅宣教用,如有侵權請通知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預防熱中風,一定要知道這5大先兆症狀!
    此外,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在夏季有可能比寒冷季節降低,如果患者還按照冬天的劑量服用降壓藥物,可能會把血壓降得太低,容易出現頭暈、腦供血不足等症狀。再加上空調風、喝冷飲等造成的冷熱不均,「熱中風」自然就成了三伏盛暑的高發病。熱中風不可怕,識別先兆能救命!
  • 腦中風有先兆,出現8個症狀要小心,做好8件事,腦血管才安全
    中風很嚴重我國每年新發腦中風病例200萬人,每年死於腦中風超過150萬人,中風後存活者約有600~700萬人。在存活的病人中,約75%~80%會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其中重度殘疾超過40%。約有1/4~1/3可能在2至5年內復發。
  • 每日一藥(16):出現中風先兆,華佗再造丸會有再造之恩
    出現中風先兆,華佗再造丸會有再造之恩和我住在同一棟樓的李大爺,七十歲了,身體一直挺棒,說話聲如洪鐘,走起路來利索得像個二三十歲的小夥子。有一次,我們在小區裡散步,相互遇見,就閒聊起來。大爺告訴我,他的一個老哥們前不久中風死了,「他身體挺好的,就是今年發現他臉色暗一點兒,但這也不至於要了命啊。那天我們一起搓麻將,他搓著搓著,忽然不知道怎麼出牌,一陣一陣犯糊塗,我們還笑話他呢。唉,誰知道啊,那竟是他最後一次打麻將,回到家後就走路不穩,躺下沒幾天就完了。唉!老年人是說走就走啊。太突然了。」
  • 「熱中風」究竟有多可怕?別以為「熱中風」離你很遠,小心就在你身邊!
    一年四季,有兩個中風高峰期,即氣溫在0℃以下的隆冬和32℃以上的盛夏。現在正值「熱中風」高發的盛夏,要預防中風的發生,就必須了解中風之前的這些先兆症狀!熱中風是怎麼回事?2、嗜睡是出現最早的中風先兆症狀大約有 75.2% 的人在中風前有嗜睡症狀,而嗜睡往往在中風發生前的 6 個月或者 1 年就出現了,輕者飯後困頓、不睡不行,重者晝夜嗜睡,全天 24 小時睡個不停。嗜睡是出現最早的中風先兆症狀,如果能儘早針對血脂、血黏度、血壓等方面進行調理,就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 經常這樣打哈欠,可能是要中風!90後的年輕人也逃不過!
    但他們不知道,有時候,哈欠連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快中風了……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中風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呵欠。其實,打哈欠是一種生理本能。當大腦缺血、缺氧時,身體會有疲倦、睡眠不足的感覺,這時打個哈欠能讓人清醒。
  • 中風是什麼?前兆是什麼?怎麼預防它?
    許多人不了解中風的種種先兆,即使這些中風先兆出現了,他們全不以為然或者無所覺察。大量臨床經驗證明只有少數病人在中風之前沒有任何徵兆,絕大多病人都有以腦部瞬間缺血的表現而發出的各種信號。  1、頭暈。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覆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 說不出話,身體乏力、嗜睡……身體上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中風!
    1.乏力嗜睡一部分人在中風前會出現全身乏力、嗜睡的症狀,而且多沒有明確的誘因,多有運動、勞累等,沒有原因的乏力、嗜睡、頻繁的打哈欠都是最大特點,常常出現大腦皮層和網狀激活系統缺血表現。3.突發頭痛出現難以忍受的頭痛,頭痛的形式或與平常不同,比如頭痛由全頭痛變為局限性頭痛,間歇性頭痛變為持續性,或頭痛時伴有噁心、嘔吐的症狀,這多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者其他腦出血先兆。
  • 中風放血救命法!很多孝子後悔沒有早看到【嚴重推薦!】
    為了父母,你需要知道患了中風,腦部的微血管,會慢慢的破裂,遇到這種情形,千萬別慌,患者無論在什麼地方 (不管是浴室、臥房或客廳),千萬不可搬動他。因為,如果移動,會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穩以防止再摔倒,這時才開始(放血)。 家中如有專為注射用的針,當然最好。
  • 天熱出汗正常?這4處可不一定!提醒:尤其最後1處,與中風有關
    溫度高,汗腺會通過排汗的方式降溫,避免出現感冒、皮膚病、失眠等症狀。所以,出一身健康的汗,本是有益無害。有研究表示,高溫下如果一個人進行體育運動或勞作,一日排汗的量能達到6~10L。而人體排汗部位基本集中在汗腺發達的地方,例如腋下、鼻子、額頭、胸前的等。
  • 中風越來越年輕化,做好這五點是關鍵!
    喜歡在窗戶口睡覺的我總是聽到這樣的話,於是對於中風的認識僅限於「嘴歪眼斜」。直到有一天某同事午休時突然發覺身體難以動彈,起初,我們都在這傢伙在開玩笑,發覺事情不太對,送去醫院才知道,他中風了!現在想想,當年的自己還真是只知道清風徐徐,不知道中風可怕呀!同事「以身試病」我們才知道其實中風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 經常這樣打哈欠,小心中風,年輕人也需要重視
    但他們不知道,有時候,哈欠連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快中風了……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中風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呵欠。其實,打哈欠是一種生理本能。當大腦缺血、缺氧時,身體會有疲倦、睡眠不足的感覺,這時打個哈欠能讓人清醒。
  • 經常這樣打哈欠,可能是要中風!90後的年輕人也逃不過!
    有種哈欠是中風前兆打哈欠雖然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頻繁連續打哈欠,則意味著大腦缺氧情況比較明顯,此時就要注意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中風」的先兆!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25歲以上的人群中,1/4有中風風險,而中國人風險最高,高達39%。
  • 春困頻繁打哈欠,可能是要中風!90後的年輕人也逃不過!
    春天,很多人會在大白天就呵欠連天,不少人覺得這是「春困秋乏夏打盹」。但他們不知道,有時候,哈欠連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快中風了……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中風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呵欠。春天為什麼會打哈欠其實,打哈欠是一種生理本能。
  • 可能是心臟病或中風先兆
    可能是心臟病或中風先兆「眼冒金星」不少人這樣形容頭暈,因為有時候人們遇到頭暈的時候會感覺滿天都是星星在頭頂盤旋,當然也有人感覺頭暈是頭重腳輕或者左右搖擺,還有人會覺得頭暈沉的時候會有重影,如果頭暈更重的話就可能是暈厥或者休克了。其實頭暈是人們很常見的不適症狀,不過頭暈的形容卻有比較含糊,就是因為頭暈的表現或者個人的感覺是不相同的。
  • 出汗不是病,但身體出這幾種汗一定要警惕!
    人們在進食時,通過消化吸收所釋放的能量,一部分轉化為人們的工作活力,一部分以熱的形式向外界發散,在散熱過程中,身體得以保持一定的體溫。 ... 有這種症狀的人一般都是因為陰虛而導致的,經常會有失眠、咽喉乾燥等症狀。這類人一定要警惕肺結核。
  • 哈欠連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中風前兆...…一定要警惕!
    大白天就呵欠連天時,不少人會用「春困秋乏夏打盹」調侃自己,但他們不知道,有時候,頻繁打哈欠可能是卒中的一種危險信號。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中風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呵欠。為啥人在春天容易打哈欠打哈欠是人的一種生理本能,疲倦、睡眠不足時打哈欠,醫學上認為是由於大腦缺血、缺氧所致。
  • 名源堂辜大為老師:冬季高發腦中風,要記住6字養生口訣!
    腦卒中又稱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該病因發病急,症狀呈現多樣化,病情變化迅速,常留有後遺症,死亡率很高,可導致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精神抑鬱等。
  • 冬天一定要刮刮這條青筋,保命全靠它了!
    過了中年,要給自己多點照顧,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尤其要注意腦血栓的10個前兆,為了自己和家人,一定要多看一眼!突然說話不利索或流口水。眩暈是腦血栓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最常見。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天至2天反覆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將增加。
  • 4次懷孕3次流產,出現這種症狀要警惕!婦產科醫生帶你解讀先兆流產
    對於很多女性朋友來說,懷孕生娃這件事是人生中必經的一個階段。但對於有些女性來說懷孕生娃其實並不容易,當想要個孩子卻因為各種原因流產時,懷孕這件事就變得異常艱難...... 浙大婦院協作武林醫院養胎中心自11月7日開業以來,已經收治了很多患者,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位孕媽的住院養胎經歷。
  • 突然嘴歪,是中風還是面癱這些典型症狀快速辨別!
    突然嘴歪,是中風還是面癱這些典型症狀快速辨別!、熱被窩、熱地暖是寒冬裡的標配但事實上每天早晨拖著半乾的頭髮急匆匆的出門甩著頭髮絲兒上的冰碴子開始幹活才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