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懂得尊重別人,儘管各自出身不同,也能聊到一塊去。身份的高低並不是直接阻礙人們交流的屏障,真正阻礙人們的,是三觀。
三觀不合的人,很難走到一起,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是兩個三觀不合的人接觸,那麼大有可能會起衝突。他們在處理同一件事情上,時不時的把「這個你得聽我的」、「你不該這麼做」、「我不認同你的想法」等等之類的發言掛在嘴邊。
一旦產生分歧,矛盾也就隨著雙方的不認同感而愈演愈烈,最終導致偏見的產生。任何偏見的產生都不是偶然的,事在人為,這其中的誘因,很大程度上是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分歧。有了分歧,思路便不能時常走到一起去,久而久之,偏見也就越強烈,也變得越來越瞧不起對方。
骨子裡瞧不上你的人,越會用下面的幾種方式對待一個人,有的人不自知,遇見了儘量不要深交。
1、見不得你好,經常諷刺你
託馬斯·富勒曾經說過:「寧肯與好人一起咽糟糠,不願與壞人一起吃筵席。」意思就是要遠離那些心術不正的人,不管有多大的好處都不要貪,不然只會害苦了自己。
見不得你好的人,把周圍的人視作眼中釘,經常跟你唱反調,一旦看到你比較優越的地方就一個勁的酸你,甚至一點面子都不給你留。
朋友阿清就深有體會,阿清一個人在外打拼,要租房,因為要少交點房租就跟一個大學同學一起合租了。剛開始兩個人都挺和氣,有說有笑的,但是阿清那個租友,行事作風真的讓人不敢恭維。
有一次,阿清升職了,想拉著舍友一起出去慶祝一下,可是卻被舍友狠狠地潑了一把冷水,舍友當天說了很過分的話:「不就是升職嗎,有什麼好慶祝的,看我經常換工作瞧不起我是吧,總是在我面前炫耀,我怎麼當時怎麼會想著跟你一起租呢」
阿清那天的熱情也被狠狠的澆滅了,從那天之後,他們兩個人就沒怎麼一起說話,各做各的事情,那個舍友還整天對阿清嫌棄這嫌棄那的,說著各種難聽的話,像極了家裡老母親的嘮叨,後來阿清終於忍不住了,租期到期就自己搬出去了。
生活中,有這麼一種人,說話讓人很不舒服,不管你做什麼,他們總能挑出你的毛病,然後說著你的閒話。這樣的人,沒把你當朋友。他們把友情當做是消耗品,時不時的在心裡嫌棄你,當你出現在視野裡時,就毫不留情的戳你的短處,這樣的人極度的不友好,遇見這類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他們。
2、時常遠離你,背地孤立你
一個人妒火中燒的時候,事實上就是個瘋子,不能把他的一舉一動當真。——英國薩克雷《名利場》
瞧不上你的人,他們有的不在言語上刺激你,而是在行為上表現出來,萱萱和琪琪是人們眼中的好姐妹,在公司裡又是上下級的關係,萱萱是琪琪的經理。有一次萱萱被領導問責,說她做假帳,萱萱就去部門裡了解情況,沒查出個所以然來。
這個時候琪琪就對萱萱說:「工作上的事情,我幫不了你,我們做的都沒錯,我就覺得是你的問題。」然後背地裡對同事們說萱萱可能是自己不想背鍋,然後想在下屬間找個替罪羊,叫同事們當心點,少跟她接觸。
按理說,琪琪對萱萱的為人最清楚,為什麼不相信她呢。
這件事之後,萱萱經常遭到區別對待,琪琪也只是站在一邊說著風涼話,後來部門的領導被查出來做假帳,這才還了萱萱一個清白。這件事之後,萱萱跟琪琪的關係漸漸變淡,兩人也很少往來了。
生活中,身份地位不同的兩個人,存在偏見的機率最大。地位比較低心態又不好的人,嫉妒心強,恨不得看你出醜,幸災樂禍。雖然平時有說有笑的,可是一旦你出現問題,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遠離你,甚至不跟你扯上關係,也不管你的為人是怎樣的,只會一個勁的想要孤立你。
這樣的人,從兩個人結交開始,就有了不真誠的想法,這不是真正的朋友,這只不過是披著朋友的皮進行的攀附行為。
3、打斷你的話,習慣性的無視你
瞧不上你的人,跟他們接觸的時候經常的會有這樣的行為,他們會因為你開口而厭煩,為了不讓你繼續說下去,而打斷你正在說的話,無視你的存在。這樣的人意圖非常明顯,把內心對你的不滿都表達出來。
生活中不難發現,一個有素養的人,通常不是因為他說話有多強,有多幽默,而是會照顧他人的感受,因為他們知道,等人把話說完是最起碼的尊重。與人交流的時候,瞧不起你的人,不會接受你的觀點,而是等你開口就反駁,這樣的做法是令多數人反感的。
對人的尊重是不區分地位的,人人生而平等,不要帶著偏見去看別人,友好的對待身邊的人才是正確的做法。
一個人越是瞧不起你,越會有上面的幾種表現,所以,生活中碰見了最好不要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