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月初(2017年12月04日)的時候,來自捷克的繁殖場Milena Geckos給豹紋守宮愛好者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關於無鱗無刺豹紋守宮的新消息。他們早在2014年9月發現的雌性無鱗無刺豹紋守宮,經過三年的繁育終於誕生了一條與其母系幾乎相同的無鱗無刺豹紋守宮幼體。而從Milena Geckos與GeckoForums網友的簡單對話中可以推敲出,他們手上的這條無鱗無刺豹紋守宮的基因類型很有可能是一種隱性基因。雖然Milena Geckos模稜兩可的回答導致小編也有著共顯基因可能的想法,但是經歷三年才等到一條無鱗無刺的子代,難道這還不夠說明它是一個隱性基因的可能性更大嗎?
▲Milena Gecko最早(2014年9月29日)公布的無鱗無刺豹紋守宮照片
▲Milena Gecko稍後(2014年10月27日)公布的同一條無鱗無刺豹紋守宮照片
▲Milena Geckos正式宣布(2015年10月23日)這條雌性豹紋守宮將作為無鱗無刺基因繁育計劃的母本
▲Milena Geckos最近公布(2017年12月4日)成功繁殖無鱗無刺豹紋守宮
▲Milena Geckos與網友間關於無鱗無刺豹紋守宮基因類型的對話
國內的豹紋守宮愛好者最早接觸到無鱗無刺還需要追溯到今年5月(2017年5月),由中國守宮飼養繁殖先驅「守宮在線」所發表的一篇關於豹紋守宮無鱗無刺是否真實存在的公眾號圖文消息。而文中證實,網絡上流傳的一張疑似"無鱗無刺豹紋守宮"的圖片其實只是一條美國常見的西部帶斑壁虎的輕白化變異品種,而許多其它守宮物種的清白化也會呈現出這種"無鱗無刺"的視覺效果。
▲網上流傳的無鱗無刺豹紋守宮實則清白化變異西部帶斑壁虎(Coleonyx variegatus)
▲清白化變異大守宮(Gekko gecko)
▲法國繁殖場Didie Gecko出售的價值1500歐元的清白化變異西部帶斑壁虎(Coleonyx variegatus)
直到五個月之後,臉書的豹紋守宮基因討論小組中又出現了一條更能夠被稱為"無鱗無刺"的豹紋守宮。這條由美國BC-reptiles Eublepharis繁殖場所PO出的全身皮膚順滑且沒有顆粒凸起的豹紋守宮幼體,只是他們繁育雪花日蝕目標中的小驚喜(對於豹紋守宮愛好者來說或許是大大的期待)。這兩條被叫做Satin(英譯:光滑|綢緞)和Demi(英譯:小的|一半)的疑似無鱗無刺豹紋守宮幼體不僅從起名就能看出主人的良苦用心外還承載著這家並不知名的繁殖場今後的繁殖方向和命運。
▲父係為雪花隱日蝕而母系僅為原色隱日蝕的子代Satin
▲Satin為全身順滑無瘤狀凸起的"無鱗無刺"豹紋守宮變異個體
▲父係為雪花隱日蝕而母系僅為原色隱日蝕的子代Demi
▲Demi為頭部和頸部瘤狀凸起減少的"無鱗無刺"豹紋守宮變異個體
據BC-reptiles Eublepharis介紹,這兩個小傢伙是於2017年10月1日同窩孵化的兩條豹紋守宮幼體。剛出生的小Satin看上去是一條全身順滑無瘤狀凸起的"無鱗無刺"豹紋守宮變異個體,而其同胞Demi則是一條比起Satin更接近普通豹紋守宮觀感的"少顆粒"變異個體。而小編我也將在今後的報導中沿用BC-reptiles Eublepharis對它們的稱謂:把全身順滑外觀更接近Satin的個體稱作"無鱗"(Scaleless),而身上有著減弱顆粒凸起類似Demi的個體叫做"少鱗"(Reduced Scale)。就從2017年11月6日,BC-reptiles Eublepharis更新的Satin和Demi的照片和反饋來看,兩個可愛的小傢伙們生長得非常健康,而活躍程度也與其它基因的豹紋守宮幼體無異。
▲疑似超級雪花基因的Satin還可能具有豹紋守宮新基因——無鱗
▲Satin的頭部和背部與其它豹紋守宮最大的不同在於幾乎沒有明顯的瘤狀突起
▲疑似雪花日食基因的Demi還可能具有豹紋守宮新基因——少鱗
▲Demi的背部中後端仍舊保持了與其它豹紋守宮相同的瘤狀凸起
當小編認為這就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所有的無鱗和少鱗豹紋守宮的時候,居然又讓小編我在YouTube上發現了David's Fine Geckos早在2015年1月所拍攝的,他所擁有的少鱗豹紋守宮的介紹視頻。這條目前可能已經被整組出售的少鱗豹紋守宮,最早出現在David's Fine Geckos所拍攝的一段視頻中。從這段比較清晰的視頻中能夠看到,這條雌性貝爾白化豹紋守宮的頭部和身體前端雖然沒有視頻播主所宣稱得非常順滑的觀感,但是仍然可以與其它豹紋守宮在身體同一區域的表現進行區別。另外,小編所了解到的這條少鱗豹紋守宮的父系僅是一條身體花紋對比度比較高的貝爾白化豹紋守宮。如果想看完整視頻介紹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由"守宮二次元「」編譯的視頻內容。
▲David's Fine Geckos在出售少鱗豹紋守宮繁殖組前拍攝的母體少鱗豹紋守宮
By/YouTube/davidsfinegeckos
最後,在小編宣布重磅消息之前先來總結一下以上三家繁殖場目前所擁有的"無鱗"或者"少鱗"豹紋守宮的特點和繁育結果:
1. 目前已知的三家豹紋守宮繁殖場(Milena Gecko、BC-reptiles Eublepharis和David's Fine Geckos)分別在相對公開的場合宣布豹紋守宮可能存在"少鱗"表現的新基因,而它們的共同特徵都是在頭頸部和身體背部前端的脊柱兩側有明顯的瘤狀突起減少或減弱表現。
2. David's Fine Geckos作為其中規模相對最小的繁殖場或繁殖業者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已於2016年9月27日宣布出售其"少鱗"繁殖項目組內的全部豹紋守宮,而詢價僅為$1000美元。另外,David's Fine Geckos自2015年1月宣布其擁有"少鱗"表現的豹紋守宮到2016年9月長達20個月的時間內,除了觀察到即便同樣是"少鱗"個體但是其少鱗的程度卻不盡相同外,並未得出"少鱗"表現的豹紋守宮可能是哪種基因類型的結論。當然這也體現了這家雖然並不知名的繁殖場對於宣布新基因的謹慎態度。
▲David's Fine Geckos出售"少鱗豹紋守宮繁殖項目組"全文(未翻譯)
3. BC-reptiles Eublepharis不僅繁殖出一條"少鱗"表現的豹紋守宮,而且同窩的另一條則更是有著"無鱗"表現的個體,這條"無鱗"豹紋守宮幼體的全身順滑無瘤狀凸起。由於這兩條特殊的豹紋守宮至今才出殼2個多月的時間仍處於幼體或亞成體階段,所以在沒有進一步的繁育和更多子代表現數據的情況下並不能做出是何種基因類型的結論。
4. Milena Gecko是目前對於這種"少鱗"表現豹紋守宮的遺傳形式掌握最多信息的繁殖場,經過其過去三年的不懈努力已經排除了他們所擁有的"少鱗"表現的豹紋守宮是顯性基因的可能性。但是,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卻並未明確表示"少鱗"基因豹紋守宮的表現形式到底是其餘三種中的哪一種(隱性基因、等顯基因或多遺傳基因)。
5. 上述三家繁殖場分別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區宣布了豹紋守宮可能存在的新基因,但是這三種同樣表現形式的"少鱗"豹紋守宮即不能完全肯定是同一個基因(例如:白化的豹紋守宮就存在三種表現形式)也不能判定這三家繁殖場發現的"少鱗"表現個體存在的是同一種基因。
在小編看到"無鱗無刺"豹紋守宮的報導之前,從未考慮過出現在自己飼養的豹紋守宮中能有疑似"少鱗"表現的豹紋守宮幼體。最早小編意識到這一條我自己繁殖的豹紋守宮與眾不同的時候還要追溯到今年8月。那時小編還在為"守宮二次元"的籌辦積極準備的時候仍然免不了要每天照料自己飼養的豹紋守宮。但是隨著今年(2017年)孵化的苗子逐漸長大,其中有一條父係為雪花川普白化日蝕無紋(雪花灰燼)母係為川普白化日蝕無紋(灰燼)的子代除了其頭部有瘤狀物減弱的表現外,其頸部有著嚴重的皮膚褶皺,而身體前端脊柱的兩側也與其他豹紋守宮有著明顯不同的瘤狀物減弱表現,並且這一部位的皮膚也較為光滑。雖然小編並不是獸醫,然而在當時則認為這完全是一種病理表現,至於是什麼疾病就不得而知。
現在,作為"守宮二次元"希望廣大豹紋守宮愛好者投票決定,是否有必要針對這條雄性亞成體雪花川普白化日蝕無紋豹紋守宮展開一系列的繁育計劃。作為我個人非常希望在將來的繁殖過程中能夠看到這條豹紋守宮的子代或子代間能夠出現類似表現的個體(在排除其自身存在病理缺陷並且這種病理缺陷被遺傳的情況下),並且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可以確定其基因的表現形式。
長按二維碼 關注「守宮二次元」
開啟你的爬寵生活
官方QQ群:63021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