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還是結婚,現代人煩惱的這個問題,達爾文來告訴你

2020-12-21 情感九月桂

小時候我們拼命想長大,長大後才發現還是童年最無瑕;讀書時我們做夢都想工作,工作後才明白還是寒窗時光最留戀;單身時羨慕別人出雙入對,結婚後才懂得單身的自由也是一種無比的幸福。

我們是一路向前走,走過了也就錯過了,唯有珍惜即時的擁有,生命的記憶裡才會少一些悔與恨。

近年來,中國結婚率持續走低,隨著社會包容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晚婚。於是就出現了不想結婚,卻又不願意單身的一群,他們在「圍城」的門口糾結不已。

結婚?還是單身?想不到吧,偉大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也曾被這個問題困擾,於是他仔仔細細地算了一筆帳,列出了結婚的好處和壞處,企圖用科學的方式加以論證。

在昨晚上線的《見字如面4》的第五期節目《婚姻策》裡,演員林永健就演繹了這封達爾文寫給自己的信。

達爾文認為,婚姻的優點似乎只有一個:有人白頭偕老,「比一隻狗的陪伴要強。」而缺點卻數不勝數——要像工蜂那樣不停工作,一無所獲終老一生;養小孩兒浪費時間,買書的錢會變少;會變得又肥又懶,因為要負起責任而焦慮……達爾文甚至斷定,婚姻會讓他變成「一個碌碌無為、遊手好閒的傻子。」

令人意外的是,經過這樣一番仿佛嚴謹的論證,達爾文的結論是:「結婚!結婚!結婚!證明完畢。」出人意料的神轉折!

偉大的科學家竟有如此可愛的一面,貌似理性地列出了婚姻的無數個缺點,卻一早就在心裡預設好了答案:我要結婚!

達爾文可以勘破大自然的秘密,論證物種的起源,可再理性的頭腦也無法論證愛情。這封信也許能回答世人的一個疑問:為什麼進化論的奠基者會娶了一位虔誠的基督徒?

因為愛情超越信仰,更無法計算。達爾文的這封信與其說是給婚姻算的一筆「糊塗帳」,倒不如說是「理工直男」寫的一封情書,用毫不甜蜜的語言書寫自己對愛人的死心塌地,就像他說的「結婚是有許多快樂的奴隸」,如此理性地奮不顧身在今天看來簡直是變相「撒狗糧」。

相關焦點

  • 達爾文的婚姻悲劇......
    她不由得暗暗埋怨起達爾文來了:查理啊,你可知道,我等了你8年、4年、5年.我已經28歲了。為了你,我已經拒絕了兩個求親的公子,可你為什麼這麼不理解我的心情呢?她真想私下埋怨達爾文,或者用更明確的方式向他表達自己的愛情。可轉念一想,會不會因為我比他大10個月,他不願意呢?少女的矜持使她耐著性子繼續期待著,她相信查理也是愛她的。
  • 現代人的單身貴族信念,不結婚成主流
    現代人的單身貴族信念,不結婚成主流人這一輩子都在不停地為自己年老的生活做打算,過去的時代裡面,人們為了讓自己的家業和老年有保障,便會生下大量子嗣。從生育上來看,更多的人更加願意變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更多人不再願意結婚。養老再從養老的角度來看,現代人養老的手段是非常多樣化的,很多人也不再願意將孩子當成撫養自己年老階段的道具了。
  • 女人,是結婚好,還是單身好?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未婚的女孩子問過我,是結婚好還是單身好的問題,問題雖簡單,但豈止是三言兩語可以回答。因為我見過太多酸甜苦辣的婚姻,也見過孑然一身的寂寞,我不敢斷言哪種生活方式更好或者更糟糕,怕給人以誤導。但我還是想憑我小半生的人生經驗,談談這個問題。
  • 作為一名標準的單身狗,讓我來告訴你單身到底有啥好處
    兄弟們,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你還是單身,我將告訴你,在秀恩愛的朋友面前,我們依舊可以走得理直氣壯。倘若你不是,不好意思,等你單身之後再來看這篇文章吧,現在看了也只能羨慕羨慕。這也充分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遊戲的時候千萬不要讓女朋友靠近你,更不要帶她玩了。否則,你不僅會隊友罵,也會被對手罵。這啥子玩意喲?狂送人頭,就不能專業一點嗎?平時的視頻刷了沒有?你的人生導師張大仙又在哪裡?還不去充充電。
  • 科學八卦——達爾文是近親結婚的受害者嗎?
    1839年1月,30歲的達爾文與大他一歲的表姐愛瑪結婚。達爾文此前曾對是否要結婚猶豫不決,在筆記本中寫下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加以比較。排在結婚好處第一條的是「孩子」。結婚當年年底,達爾文夫婦有了第一個兒子。此後一直到愛瑪48歲,他們共生下了10個子女。其中有3個夭折:二女兒瑪麗僅活了3星期,小兒子查爾斯在2歲時死於猩紅熱,大女兒安妮在10歲時死於肺結核。
  • 人為什麼要結婚?這個答案你接受嗎?
    點擊"關注",我用真心,抒寫你我生活溫情冷暖!有情感問題,有故事,都可關注我,私信我在當代社會,或許很多人會困惑,人到底為什麼要結婚,在這個充滿誘惑,欺騙背叛的社會裡,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呀,那麼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
  • 科學故事|請不要再拿達爾文的近親結婚說事了
    將達爾文子女的夭折歸咎於近親結婚是沒有道理的。達爾文子女的夭折率不宜作為近親結婚危害的實例。  1839年1月,30歲的達爾文與大他一歲的表姐愛瑪結婚。達爾文此前曾對是否要結婚猶豫不決,在筆記本中寫下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加以比較。排在結婚好處第一條的是「孩子」。結婚當年年底,達爾文夫婦有了第一個兒子。
  • 動漫:你知道《達爾文遊戲》為何被冠以達爾文之名嗎?
    說到達爾文,大家的頭腦裡是不是只有達爾文進化論啊?現在日本動漫連細胞都不會放過,更何況進化論了。新番裡就有一個B站不敢引進的以互相戰鬥為主的,有些血腥的動漫。先不說劇情如何,這個動漫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貧窮,一股貧窮的氣息撲面而來。
  • 信兒|因為想和初戀結婚,至今還在保持單身
    或許是別人常說這個階段的戀愛是不會有結果的,我就從未敞開過心扉。我深知戀愛是美好的,所以我只想把它和我的「全世界」分享,一點都不想給其他人留下,所以我貴為單身狗(單身狗也分品種的好嗎)。既然我要求我的另一半的初戀是我,那麼我就要把初戀留著給她(拒絕雙標)。沒錯,確實是很單純,很天真。我正是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才煩惱。身邊的人個個都在秀恩愛,我何嘗不羨慕呢?
  • 人為什麼要結婚,結婚的目的是義務還是責任?讓過來人告訴你
    原創|曉月詩情生活人為什麼要結婚,結婚的目的是義務還是責任?讓過來人告訴你「我為什麼要結婚?「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在現實社會中對此類問題進行認真思索再決定結婚的人似乎不是很多。人物現在,面對現代社會離婚率的增加,面對性自由、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等令人困惑的社會問題,不管是未婚者還是已婚者,都已在認真考慮和認識結婚的意義。結婚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通過以下四方面的敘述就能管窺一二。
  • 無法止步的日本「單身潮」——日本當代「結婚難」問題
    從大學時代開始和他交往,感情穩定,但是結婚問題一直停擺。」「一直參加各種相親活動,卻總是因為年收屢戰屢敗。」「結婚後生活壓力大,一直做單身貴族也很好。」     日本網站上充斥著關於結婚的各種各樣無可奈何的網友留言。
  • 單身居然是一種罪,《龍蝦》這部電影告訴你,不要害怕孤獨就逃避
    單身居然是一種罪,《龍蝦》這部電影告訴你,不要害怕孤獨就逃避以前在古代的時候,可能很多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左擁右抱,有很多的妻子,還有很多孩子。但是慢慢的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有很多的女性變得更加的獨立。她們不希望結婚,甚至說她們希望嫁給愛情,而不是嫁給婚姻。
  • 百年經典《小婦人》告訴你,單身並不是什麼問題
    當今社會的單身女性一定都有共同的煩惱,那就是經常被催婚或者是被長輩安排相親。但是小編有的時候真的非常享受單身狀態啊!特別是最近重溫電影《小婦人》之後,女主完全戳中了小編的取向,實現了小編的人生終極目標。
  • 可不可以一輩子單身!單身還是結婚,都只不過是生活的兩種狀態!
    時常思索,愛情和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單身又有何不可?當然可以。目前沒有仼何一條規定是有關可不可以單身的,所以,需不需要單身,你是完全可以由自己決定的,任何人都無權幹涉。但別人願不願意說三道四,這又是另一回事了。只要父母不折騰,誰也拿你沒轍。
  • 單身者的好處,已婚的我來告訴你
    作為一個結婚13年的中年女人,對於這個話題是有絕對的發言權。結婚13年我從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豬豬「懶」女人,從油鹽醬醋的一日三餐到工作學習的買房買車,我不僅要處理好婆媳關係,還要關心三個孩子的身體健康,心裡素質,老公的心理狀態,偶爾還得鬥個小三什麼的……這麼說吧。除了上天入地,我無所不能。所以你知道正在單身的你有什麼好處嗎?正是有了對比,我才明白,單身真的太好了!
  • 人為什麼要結婚呢?簡單的3個理由,告訴你結婚的意義
    人到底為什麼要結婚呢?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想過,有的人想明白了選擇了結婚,有的人也想明白了選擇了單身,有的人稀裡糊塗的結婚了,有的人稀裡糊塗的單身了。其實牴觸婚姻的人,一般都是因為恐婚,或許是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家庭帶來的陰影,其實婚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下面就人為什麼要結婚的話題,簡單的3個理由,告訴你結婚的意義。
  • 結婚,還是不結婚,你會怎麼選?
    這個安全感是怎麼來的呢?唯一性、真實性和責任感。1.唯一性的合法化婚姻能帶給女人的,最直接的就是一紙證書了。雖然現實一次次告訴我們,婚姻並沒有那麼的安全,婚姻中會有背叛,有傷害,有負擔,但是還是有無數的女人把婚姻當成家的港灣。究其根本,也許是因為婚姻有其獨特的真實感,它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 37歲單身男告訴你,我為什麼不願意結婚?
    同時,也有數據顯示,在中國,15歲以上,包括未婚、離婚、喪偶的單身人口已上升到 17%,相當於有 2 億多人沒結婚,在過著獨居生活。在這龐大的數據面前,我們不得不深思: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人不結婚?
  • 長期單身的人都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可以保持一直單身?
    戀愛脫單這個話題一直長久不衰,當我們有戀愛意識的時候,就開始陷入了一個怪圈,就是上學的時候父母、老師和周遭的人都不會讓你談戀愛,就算是跟異性玩得好一點,都擔心你早戀,一直將你的戀愛機會和春心萌動都扼殺在青春的搖籃裡,直到你畢業出了社會後,又急著讓你戀愛結婚,你不得不吐槽父母這種神邏輯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每個人眼中的進化論很多人在第一次見到進化論的時候,都會喜歡把這個理論泛化,尤其是政治人物,比如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適,胡適原名是胡洪騂,在看到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其中一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後,立刻把自己的名字更改為胡適,認為他能應對民國的亂局。但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又豈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能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