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最重要的內臟器官基本都集中在胸腹腔之內,例如消化器官、肝臟、腎臟等。並且最重要的器官,號稱人體發動機的心臟,也處於胸腔中。
所以,內臟器官引起腹部不適時,這很難判斷究竟是哪個器官造成的。
其實,這個問題終究可以通過醫療手段最終確認,無可厚非。
但最讓人頭疼的是,一些器官因為沒有末梢神經分布,比如肝臟、肺部等,如果發生癌症,早期不會有典型的症狀表現出來。
等癌症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進而牽連到周圍組織和神經系統,出現反射性、牽扯性疼痛,從而混淆患者的判斷!
這也就導致了不少患者起初錯誤救治,延誤病情發展,最終造成疾病治療任務加重。
也正因如此,臨床上很多癌症患者都是在出現嚴重症狀、難以忍受時才就醫檢查,最終沒能挽回生命。
其實杜絕這種悲劇發生的措施不是沒有,而是大家往往會忽視身體發出的呼救信號。
如果腹部器官發生病變,我們腹部會出現兩個明顯特徵,這就要你注意了:
腹圍怎麼增加了?
腰圍增長有兩種情況,第一是腹型肥胖。這是肥胖中最常見、最為危險的一個類型,說明自身內臟脂肪已經超標,後期出現脂肪肝、心腦血管病的機率較大。
另外一種可能是腹腔積液。如果飲食一直都正常,且之前腹圍也在正常範圍,但近期腹圍卻突然異常增長,這往往是「腹腔積液」的表現。
腹腔積液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腹水」。
從臨床理論上來看,只要是惡性腫瘤侵犯到了患者的腹膜,組織液就可滲透到腹腔中,從而發展為不同程度的腹腔積液。比如中晚期肝癌、胰腺癌、卵巢癌、腎癌等,後期都可出現腹水。
當然,也並非是所有的腹水都是癌症造成的。但只要是出現腹水,就意味著重大疾病已經找上了自己。除了上面提及的癌症引起的腹水外,晚期腎衰竭、肝硬化中晚期階段,也都會有腹水症狀。
順便提醒大家,肝硬化患者出現肝癌的機率也相對較高,出現腹水也要高度警惕是肝臟病變導致的。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早期腹腔積液並沒有明顯的特殊表現。當腹部出現異常隆起之後,往往也說明患者的病情已經走到了浸潤、轉移階段。
因此,這也就再一次證實了,定期體檢,針對性檢查對我們有多重要。
怎麼最近總腹痛?
在出現腹痛之後,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消化道出現了問題,比如胃潰瘍、胃炎一類。但實際上,無論是哪一內臟器官發生了癌變,隨著病情發展,患者都可出現腹痛症狀。
比如肝癌可誘發右上腹疼痛、胃癌多集中在正中偏右部位疼痛、胰腺癌在右上腹疼痛等。
只要是近期突然出現長期存在、得不到緩解的腹痛,就需第一時間就醫檢查!
面對癌症,如何做最好?
雖然現在醫療技術已經進步,但對於癌症來說,現代醫療依然無法攻克諸多惡性腫瘤。因此,治癌最終不是目的,防癌才是根本。
癌症的發生雖然是多種複雜原因導致的,但生活中一些輕而易舉的行為可以大大降低患癌風險,比如戒菸禁酒,遠離變質汙染食品,定期體檢、保持愉悅心情,提高自身免疫力等等。
其實說白了,這種簡單的舉措也正是我們老生常談的養生之道,只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只會享受當下時代帶來的利益,卻完全不知,很多不良行為都是用健康做的代價。
因此,日常保健不要忽視,享受的同時分清利弊,健康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