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就地過年,感覺還好嗎?
辛丑年開篇,就地過年仿佛一堂加更的人生必修課,一些我們忽視許久的感覺逐漸清晰,也讓我們對回家過年的體驗更為珍視。
對於辛勞一年、重視團圓的中國人來說,「就地」這個決心下得不容易,但對一些朋友來說,這個春節的新鮮體驗也不全是遺憾,因為他們意外地發現,
團圓的方法,不止一個 👪
所謂過年,核心思想還是團圓。年年歲歲節相似,今年首次人不同。不能回老家的各位呼朋喚友,一個個由同事、同學、同好組成的「臨時家庭」數量激增。扛住就地跨年的孤獨的第一個任務——找到同伴,圓滿完成。
一收到老家寄來的年味,Carrie就開始行動了。她和愛人去年完婚,原計劃在今年春節拜訪雙方家人,可世界變得太快,年末工作剛結束,他們就發現,要在外面度過這新婚後的第一個年了。
Carrie和愛人在讀書的城市工作。節日將近,同學群比往常熱鬧,一交流,不少人都得留在本地,大家即刻達成一起跨年的共識,確定餃子餡兒、購買食材、分頭籌備娛樂項目,眾人分工協作,各自負責,像大學完成小組作業一樣。
出於對個人烹飪技巧的擔心,和對孤獨跨過大年夜的恐懼,年三十這天像Carrie這樣的「臨時家庭」還有許多。經由分工,十幾個人湊出八個菜不是夢,還能聊八卦、看劇、互損。酒足飯飽後,桌遊場上立刻開展抉擇洗碗人選的終局之戰。一通操作後拍個照給爸媽,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您的孩子不孤寡,您在家中莫牽掛。
△ 和朋友一起使用「新春萌漫」特效給爸媽遠程拜年!
於是一時之間,年輕人的廚房還是做飯的廚房,客廳卻變成了「分手廚房」的戰地。如果滿屏的「煮糊了」讓你心有不忍,唯恐傷了同學和氣,那麼春節版溫情狼人殺歡迎你的光臨——
天黑請閉眼,除夕夜必須是平安夜!
時疫尚未平息,值此新春佳節之際,不少人只能在打拼的城市獨自美麗。面對著沒有一點年味兒的出租屋,過年的儀式感就會變得空前重要。
於是,白天豪情萬丈,夜晚弱不禁風的年輕人努力復刻起老家過年的習俗,打算在具體的勞作裡支稜起來。
家在內蒙的梓潼,每年年二十九到家後,都會和爸爸一起完成全家的大掃除。年三十上午,梓潼一家人會在全家裡外都貼好春聯。因為風大、牆冷,雙面膠粘不住薄薄的對子,所以每年他們都得用電熨鬥「按」好春聯。今年,因為疫情不能回家的梓潼在工作的城市,一個風沒有家鄉那麼大的地方,一個人仔細地收拾著屋子,為除夕做準備。以前貼春聯的時候梓潼總會抱怨冷風吹得手痛,如今自己親手給自己的小家貼上春聯,雖然對得沒有那麼齊,但看著煥然一新的大門,梓潼才感受到「年」有多重要。
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這些帶有儀式感的行為一直提醒著我們生活的存在,在一次次把玻璃擦乾淨、把餃子皮捏起來的時候告訴我們,你仍然是自己生活的掌控者:
有人決定好好尊重下收留了自己一年的房間,添一些起早從花卉市場新買的綠植,換上嶄新的床品四件套,從掃一屋開始掃天下;
有人放棄了買家秀和賣家秀天差地別的做菜APP,點開不能說是母慈子孝但也稱得上難得和諧的媽媽牌網課,名師輔導一對一,不必點暫停就能隨時提問,和家人一起研究餃子不露餡的秘密;
有人提前備下筆墨紙硯,學著家裡長輩的樣子提筆,寫的卻是「快遞放這裡↙️」和「外賣放那裡↘️」,初一一早鄭重貼在門口,邊貼邊對快遞/外賣員獻上祝福;
有些人擔心主動張貼與房東審美不符的窗花風險過高,恐對其造成衝擊;再有手殘buff加持,於是乾脆點開抖音,將鏡頭對自己。只要脖子夠靈活,無論是錦鯉還是元寶,只屬於自己的獨家限定款窗花剪紙都能剪出來。
△ 「窗花剪剪」特效不僅可以增添年味,還可以治好你的脊椎病
以上事情做上一遍,保證你累得不想上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理解了那個叫「年味兒」的東西。
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眼一閉、一睜,年齡自動+1,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往年春節,人在家中坐,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談談,家人牌洗潔精淨化著我們的心靈,為即將返工的我們洗去幾絲煩惱,增添一抹純真。而今年,純真buff有沒有,全看自己出不出手了。
由於老家還是中高風險地區,和家人商量後,在北京實習的小崔和已經工作的哥哥選擇就地過年。從陽臺取下原本用於大冒險、如今拿來晾襪子的健身環,再搬出閒置許久的Switch、PS4、投影儀,各路手柄一字排開,他們決定把這個春節過成一個真正的假期——去海拉魯王國裡當最會做菜的英傑;踏上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開往霍校,回爐重造。
△ 本人正式向全世界通知,除夕起一周內不再假扮大人了
社會人面具戴了一整年,在全國上下都歇業、(總算?)不會跟工作有交集的7天,兩人用下副本、補番、樂高拆了拼拼了拆、快樂水就倍速《數碼寶貝》的方法向世界宣告:我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當然,春節畢竟也佔據了我國全部長假的二分之一,在這7天——也是168個小時——也就是10080分鐘裡,不僅把難得能準點吃的飯吃飽了、平時睡不夠的覺睡夠了,也拿出你積灰的書單、影單看一看吧!畢竟,2021年的to do list跟2020年的能有什麼不同,基本就看這個春節了。
不然,這些書柜上從2019年就買好的書明年此時還會再來給您拜大年。
△ 用抖音「萬物來拜年」特效掃一掃家裡的舊物,會有驚喜哦~
2021年春節一大不同還在於,正月初三就是情人節。這既是不少無法與愛人相見的朋友傷心的緣由,也是一些掌握核心科技的追星狗開心的緣由——再也不用跟監護人/室友/房東/對家打遊擊啦!
合格的追星人不會錯過任何一次和愛豆共度良宵的機會。即使長大很久的我們從來不看春晚,但有愛豆出場的春晚,卻一定要準時準點地收看。
雖然從來不看春晚演了啥,但自家愛豆的出場順序和身份證後六位一樣銘記在心。演出前一小時,海報貼出來,手辦擺出來,打call棒甩起來。演出前半小時,網速check起來,粉絲群活躍起來,心跳快起來,朋友圈&微博文案碼起來,錄屏架起來,靜待TA下凡的一刻。
如果演出結束,刪掉截糊了的1080張圖片(能做可愛表情包的除外)、又在超話激情發言了1080次後的你仍舊意猶未盡……別再苦苦盯著這些靜態的素材了,讓他們跨越次元,在你身邊真的動起來吧!
抖音「萌漫拼拼樂」特效,讓一個人過年的你不再孤獨,和愛豆成為一家人不是夢!
最後這一部分,我們想把版面留給那些為了更多人而選擇一個人的人。
凌晨,廣西中越邊境線上,防疫人員完成又一次列車消殺;同濟醫院燈火通明,同去年一樣,心臟大血管外科的醫生們在隨時待命。
醫生、志願者、外賣店家、快遞小哥……他們以這樣的身份,給予我們安全感。
使命讓他們堅守崗位,也讓我們見了太多他們堅強的、負責的樣子,直到輪班休息時手機屏幕亮起,直到家人的音容跨越山水傳來,他們才短暫卸下包袱,以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身份,平息那一點無處安放的鄉愁。
△ 全國各地消防部隊在抖音上用「賀新春」特效向大家拜年
一些簡單到爺爺奶奶都能學會的操作方法,幫助大家減少了些遺憾。於是我們看到了被一遍遍叮囑也不捨得掛斷電話的醫生;
看到了在街道路口停下車,在0點0分和家人視頻通話的外賣員;
還有以為今年肯定收不到壓歲錢了,卻意外接到爺爺奶奶微信轉帳的街道志願者……
這個春節,許多人身邊未必有人陪伴,但我們不孤獨,來自四面八方的善意溫暖著我們,也匯聚成我們面對未知的勇氣。
這個春節,抖音上線了50餘款新春特效,在除夕與初一共有1.58億條雲拜年視頻使用了春節道具,總播放量344億,為異地過年的人們增加了一種新的團圓方式。
🎈
總有聯結可以跨越山水。雖然無法像往年一樣與家人團聚,我們仍然能在新的平臺,找到新的聯結方式。
在抖音,這個方式是可愛的。活潑的春節特效,讓分離的人們有了新的、好玩的、溫柔的團聚方式。於是,截圖也可以是全家福,濾鏡也能說「我愛你」,隔空舉杯也能慶賀天涯共此時,技術關照著每一個不能團聚的人。
△ 即使與家人相隔千裡,我們仍感受著同樣的溫暖與愛意
這大概就是一個「留守」的春節想要告訴我們的:所謂年關、團聚、關心與愛,就是我們奔向家人,奔向朋友,奔向自己的精神世界,奔向理想生活的過程。
時空在變,條件在變,「年」在變,
而心的終點始終不變 ❤️
(部分圖片來自抖音、視覺中國、網際網路)
策劃:三聯.CREATIVE
微信編輯/設計排版:武曉
作者:韓哈哈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