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一條路,但它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它有荊棘,有坎坷,有讚譽也有毀謗。正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那些不切實際的毀謗往往會不攻自破,那些有悖事實的批評也往往站不穩腳跟。所以,如果我們為此而耿耿於懷,生氣動怒,陷入爭辯之中,則難免會讓自己的人生陷入無邊的黑暗,無絲毫快樂可言。
的確,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對於別人的批評和毀謗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而不是去解釋,那麼,這些毀謗和批評便能為我們除塵,而如果我們與這些毀謗和批評糾纏不清,解釋個不停,反而容易越描越黑,無益於自毀清白。以下分享一個故事告訴你:做人,不需要太多的解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在美國某州州長的一次競選中,有一位候選人精明強幹、博學多才,還曾經做過大學校長,其資歷看起來很有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然而,選舉過程中,卻有一個很小的謠言散布開來:幾年前的一次教育大會中,該校長和一位年輕女教師「有那麼一點曖昧的行為」。這很顯然是一個非常惡毒的謠言。這位候選人勃然大怒,於是按捺不住要為自己辯解。
於是,之後每一次集會,這位候選人都會努力為自己解釋。結果反而越描越黑,事情越來越不受控制。本來,謠言還只是在一個非常小的範圍裡流傳,選民中大部分人根本沒聽說過這件事。然而,這位候選人煞有介事的屢次闢謠,反而們越來越相信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有人在公開場合振振有詞地詰問這位候選人:「如果這件事情確實沒有發生過,你這樣百般狡辯又是為了什麼呢?」聽到這樣的話,這位候選人更加氣急敗壞,他在各種場合聲嘶力竭地洗刷自己的冤屈,譴責傳播謠言的人用心險惡。
然而,這卻更是火上加油,到最後,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謠言的真實性了。最悲哀的是,連他的妻子也開始質疑他,連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也一去不返。最後,他不僅選舉失敗,並且在生活中一蹶不振,就此沉淪了下去。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真正的智者,往往能夠準確地認清自己,並能夠能夠冷靜地審視自己以及周圍的整個世界。而面對迎面而來流言蜚語,面對他人無端、惡意的指責,智者會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堅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而愚者,卻並不懂得這個道理,當流言和毀謗來的時候,總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去解釋,最終,也只能像故事中的候選人一樣,適得其反。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是淡然看待生活的一種積極的態度,也是面對誹謗和詆毀最實用的方法。很多時候,過多的解釋、爭執是沒有用的,只能無端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古人說,「救寒莫若重裘,止謗莫如自修」,面對誹謗和謠言,不如致力於提升自己,而對於那些給那些蓄意詆毀的人,不如給他們一個微笑,讓時間去證明一切。(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