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參加工博會 芳香中展示中醫抗疫防疫創新

2020-12-13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9月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藉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算法,選取高頻芳香中藥和藥對,分別從傳統薰香、現代香氛等方面,研發可適用於百姓日常清潔養護和防禦外邪的中藥芳香健康產品,有力探索中醫香療在新冠防疫中的作用。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芳香產品在工博會展示,成為工博會觀眾關注的一個焦點。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健康服務協同創新中心在結合各地出臺的防治診療方案及中藥方劑,積極組織項目研發團隊開展以中醫藥理論為基礎的中藥芳香健康產品,現已探索草本抑菌、草本保衛兩類配方,涉及消字號清潔類產品、妝字號養護類產品。已申請發明專利10餘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項,授權軟體著作權3項,在發揮中藥抑菌、抗病毒、培元固本、提高免疫等方面進行有效應用。

疫情期間,上海中醫藥大學湧現了一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這次工博會是中醫藥在疫情期間、在大健康領域一次科研成果的展示,分成「中醫抗疫、中醫防疫、醫養結合、創新中醫」四個部分集中展出。在疫情治療中效果顯著的中成藥,是校企合作的一個典型成果,相關藥品入選2020年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診療方案。充分挖掘傳統中醫寶庫,在疫情防護以及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研究為基礎,以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為背景,孵化出一批個性化中藥智能製造技術、中醫經方AI輔助決策系統、中醫香療系列產品等成果,滿足廣大群眾的健康需求。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上海中醫藥大學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以書記、校長為雙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構建「校-院-班」三級防控網絡,制定校防控工作方案,實施「零報告、日報告」制度,在學生生活園區形成與復旦大學等5校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發揮中醫藥特色,應急啟動疫情防治科研攻關,2個項目獲國家應急攻關項目資助,共投入科研經費445萬元;發表科研文章44篇;張衛東教授和張煒教授分別成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公關組和國家中管局新冠防治專家組成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提出的「新冠肺炎氣陰兩虛型」和「新冠後肺纖維化的防治」被納入上海和國家中醫藥防治方案。積極組織專家參與新冠患者救治,並組建上海國家中醫醫療隊,派出5批次227人次醫護人員支援湖北,接管雷神山兩個重症病區,收治201人,中醫藥治療率100%,實現了零死亡、零復陽、醫務人員零感染。

相關焦點

  • 六十九所大學將攜七百多項最新科研成果亮相 工博會高校展區亮出...
    「耳聰目明」的無人車、可重複使用的防護服、盾構機換刀機器人、中醫香療「治未病」……一大批高校最新科研成果將於9月15日至1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的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亮相,涵蓋抗疫攻關、重大先進裝備、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系統、機器人、新材料等領域。
  • 江西中醫藥大學:中醫食養走進小學課堂
    杏仁5g,準備好了這些,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杏銀菊花茶啦,這個方子對溼熱體質的小朋友特別有效哦……」在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昌市灣裡三小)的課堂裡,小學生們正聚精會神地聆聽「五味食養新冠篇」中醫食養課。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朱衛豐教授來到小學課堂,為孩子們介紹中醫食養知識,引發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中醫藥進課堂,正悄悄在孩子們的心底播種下中醫藥的種子,等待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
  • 廣西中醫藥大學配製萬隻中藥防疫香囊助力復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即廣西中醫藥大學專家樓)治未病科組織中醫藥學專家,運用古方精心研製出了獨特的防疫配方並製成香囊。廣西中醫藥大學將這些香囊連同校長領銜研製的「預防疫肺方1號」中藥湯劑,發給該校1萬多名學子人手一份。「香囊炫」一時成為該校同學們的一種新時尚,每一個香囊都在傳遞著一份濃濃的桂中醫情懷。在示範推廣中醫藥服務社會復工復學的行動中,該校首先從服務在校學子做起,引起廣泛矚目。
  • 雲南中醫藥大學校長熊磊入選第四屆國之名醫榜單
    視頻來源於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9月16日,在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2020年度)上,雲南中醫藥大學校長熊磊教授入選「國之名醫·卓越建樹」榜單。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中,全國共有366位國之名醫入選榜單。榜單設特别致敬、卓越建樹、優秀風範、青年新銳四類榮譽稱號,展示診療成就突出、患者口碑良好、科研成果顯著的醫生群體。本屆盛典還特別設立「抗疫·致敬」單元,向逆行武漢抗疫一線的專家代表致敬。
  • 成都中醫藥大學專家坐診遠程抗「疫」
    2月2日下午3點,全國首屆名中醫張之文教授在自己青城山家中接通了來自遠程醫療諮詢系統的第一個視頻通話,他耐心地詢問對方具體情況,並為其介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知識,提出合理調整膳食、運動、作息,中醫藥衛生防疫等建議。
  • 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委員會主任施杞教授一行調研嶽陽醫院青海路...
    上海是近代中醫藥發展的要地,一大批學術流派在滬孕育發展並傳承創新。施杞教授回首了青海路名醫特診部的歷史和發展。雖然歷史在不斷變遷,但青海路名醫特診部幾代中醫人始終堅持、積極探索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特診部也不斷煥發出新時代中醫藥的魅力和活力。
  • 機器人會調酒、能「拉花」快來2020工博會感受未來製造的魅力
    9月15日,2020中國工博會將在上海正式開幕,記者14日下午赴國家會展中心探營,一睹製造業未來新圖景。當記者來到明星展區機器人展所在的8.1H館時,雖然現場正在緊張施工中,但不少明星展品已經露出真容。在新松機器人展區,打著藍色領結的機器人調酒師,正靈巧地揮動雙臂,調製著一款科技味十足的雞尾酒。
  • 2021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研究生招生簡章
    點擊查看:全國各院校2021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匯總   上海中醫藥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章程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醫藥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 「品味中醫魅力 享受健康生活」臨沂市第四屆中醫藥文化節盛大開幕
    本屆文化節的主題是「品味中醫魅力、享受健康生活」,文化節期間,將舉辦系列中醫藥活動,旨在弘揚中醫藥文化,提高公眾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促進全市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  開幕式  上午,臨沂市第四屆中醫藥文化節開幕暨臨沂市中醫醫院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開業儀式在北城新區齊魯園廣場舉行。
  • 上海表彰學校心理防疫先進
    人民網上海12月13日電(陳晨)12月12日上午,上海學校心理防疫先進表彰暨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示範中心(2021-2025)授牌儀式在上理工舉行。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閔輝出席會議並講話,同時為10所高校心理示範中心授牌。
  • 中醫與芳香療法的跨文化交流 | HAA跨年峰會紀實
    此次峰會由HAA整全芳療協會中國代表處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芳香健康產業分會協辦。來自HAA協會全國各地的分校校長代表、協會會員,聆聽了國際芳香療法教育專家姚俞先、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師承博士生導師湯一新、芳香藥用植物(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少華等專家的專題講座。並就「中醫與芳香療法」跨文化融合等主題展開了學術交流與研討。
  • 新華國際時評:海外抗疫 中醫藥貢獻獨特力量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新華國際時評:海外抗疫,中醫藥貢獻獨特力量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海外抗疫,中醫藥貢獻獨特力量新華社記者鄭漢根中醫藥防治疾病注重增強人體自身抵抗力,注重維護整體平衡,在尚無西醫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發揮治未病、辨證施治、多靶點幹預等優勢,成為中國國內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指出,中醫早期介入、全程參與在新冠疫情治療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降低新冠病死率的經驗,已逐漸形成。
  • 【跑好我們這一棒】80後援鄂中醫:在傳承中創新中醫藥 造福老百姓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榮獲「四川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在實際診療中,我們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救治患者。中藥在治療這種病毒性感染時有其自身優勢。」在武漢,成都中醫藥大學援鄂醫療隊牽頭組建中西醫結合病房,制定中西醫救治新方案,收治156人,顯著提高醫院救治能力與成功率,並負責武漢紅十字會醫院12個病區全面實施中醫診療,全院會診800餘人次,中醫參與率提升到92%以上,降低ICU危重症患者死亡率。
  • 中醫醫療機構306所 中醫藥產業年產值達18.19億元 東莞邁向中醫藥...
    8月18日上午,東莞召開全市中醫藥大會,促進全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建設中醫藥強市。廣州中醫藥大學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圖為國醫大師禤國維教授在醫院查房。全市擁有中醫醫療機構306所走進大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館,古色古香的中式裝飾,讓人仿佛置身於古代大醫館中。在這裡,中醫康復室、診療室、理療室應有盡有,備受當地居民青睞。
  • 記者專訪張伯禮:此次中醫藥參與抗疫,是兩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這場阻擊戰中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作為臨危受命、叱吒沙場的中醫悍將,張伯禮為此付出了太多心血、智慧和汗水。4月16日,張伯禮離開武漢踏上歸途。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之際,記者專訪張伯禮,回首兩個多月經歷,總結中醫藥抗疫經驗,啟示中醫藥未來發展。
  • 上海兩家知名高校攜手成立「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
    中新網上海7月4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中醫藥大學4日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攜手成立「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致力於在中西醫結合學科建設上開創「新局面」。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受聘為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懷大愛之心,行大義之道!
    你們在經歷了人生最特別最漫長的一次考試後,堅守價值理想、確立人生方向,走入了成中醫的校園。我相信,有不少同學正是因為見證了中醫藥的高光時刻,所以立志從醫、將成都中醫藥大學作為你們的第一志願。歷經疫情淬鍊,我相信你們對選擇成中醫、選擇自己的未來之路有了更生動、更深刻的體認。
  • 南京中醫藥大學留校大學生製作2000枚中藥香囊寄抗疫一線
    日前,24箱寫著中醫藥特色祝福語的中藥香囊運抵湖北省武漢市江夏方艙醫院。  這份特殊的快遞來自南京中醫藥大學12位寒假留校學生。因臨床實習、科研或路途遙遠等原因,他們選擇寒假留校。  他們用一周的時間趕製了2000枚香囊。「原本應該可以做得更快,但是特殊時期我們採購製作材料耽擱了一些時間。」該校2017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殷憲恆表示。
  • 【開學第一課】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餘曙光寄語學子:懷大愛之心 行...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餘曙光(圖片由成都中醫藥大學提供)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1日訊(記者 陳淋)秋分時節,6502名新同學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開啟人生新篇章。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搏鬥中,成中醫憑藉中醫藥專業自信和專業功底,為疫情防控獻策獻計,向全世界提供了「成中醫方案」。
  • 應對老齡化等趨勢,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啟動新一輪學科布局
    上海中醫藥大學在2001年設置康復治療學專科,2006年設置康復治療學本科專業,2010年在上海率先成立康復醫學院,是國內最早設立康復醫學院的高等院校之一。學校是全國範圍內首批實行康復治療學教育專業分化的中醫院校,康復醫學院設有物理治療教研室、作業治療教研室、聽力與言語康復教研室、傳統康復教研室、臨床康復教研室五個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