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古時代的地球上,曾有過一段時期的富氧,也正因為這種原因,導致當時的動植物都很大,其中,馬陸和蜻蜓等昆蟲的體長一度達到數米,猶如怪獸一般,如果人類當時生活在那個時期,可能都會戰勝不了它們。但是,如果要說起更大體形的動物,可能就得首推恐龍,根據資料顯示,在地球歷史上,體形最大的陸地動物就屬它們最大,如果拿現代的陸地動物大象與它們相比,大象就像一個「小孩」一樣。
站在易碎雙腔龍的身邊,你一定會忽視大象的存在,這種體長接近15米,體重220噸的巨獸,走起路來,大地都會為之顫抖,可見它們有多麼可怕。當然,像這種體積的恐龍,也有其餘種類,例如地震龍,阿根廷龍和腕龍都是同等量級的怪獸,幸虧這種大怪獸都是植食性動物,否則的話,難以想像它們會對當時的地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來。
而且,它們不僅自己的體形大,就連生出來的恐龍蛋也非常大,現在人們常吃的雞蛋的大小最大不過5公分,而鵪鶉蛋更小,才2公分,如果將它們放到恐龍蛋的旁邊,你會認識到什麼才叫小巫見大巫。根據資料顯示,恐龍蛋最小的不會低於10公分,而最大的遠遠超過50公分,是雞蛋的10倍,就連鴕鳥的蛋,放在它們的周邊,也顯得很小。
那麼這麼大的恐龍蛋,恐龍究竟是如何孵化的呢?從發掘的恐龍化石來看,大部分的恐龍種類都是沒有羽毛的,所以,可能無法像雞等動物去孵化鳥類,因此,恐龍蛋只有通過天然孵化而出生。自從19世紀,這種大怪物的化石被科學家所發現,各地都陸續發現恐龍的化石,到現在,恐龍的種類已經越來越豐富,但是,科學家卻一直對它們的滅絕原因存在疑惑,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它們出現滅絕?
有人說是小行星滅絕,也有人說是因為當時的氣候環境都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生物種類不斷銳減,最終因為沒有食物,所以,讓恐龍逐步走上滅絕之路,那麼事情的真相是不是這樣呢?其實,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或許,恐龍滅絕的背後存在更多的原因,而這些原因,也會和人類未來的發展存在干係,所以,在這條探索之路上,我們必須要不斷前進,找到這個原因,也就是讓人類不斷生活下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