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隱形冠軍」 智慧農業為煙臺「菜籃子」安全加碼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土生土長「隱形冠軍」 智慧農業為煙臺「菜籃子」安全加碼

  居民生活食材供應地好不好,考量的是一座城市「菜籃子」保障水平的綜合實力。日前,煙臺市第一批「菜籃子」示範基地(企業)名單出爐,上榜的企業有何過人之處?21日—24日,記者跟隨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農業農村局主辦,膠東在線網站承辦的「2020煙臺市首批『菜籃子』示範基地(企業)暨煙臺縣域農產品品牌全國媒體『雲』推介」活動,深入多個煙臺農業「隱形冠軍」,探訪智慧農業如何為「菜籃子」安全加碼。

  專注有機種植!近千畝基地百餘品種蔬菜取得有機認證

  沿著田間小路,登上煙臺海陽市留格莊鎮步鶴村以北的帽子山腰,藍天白雲與青山綠植融為一體,農場生態環境非常優越,身處大自然的靜謐令人神清氣爽。俯瞰山下,整齊的蔬菜大棚和菜地井然有序,這裡便是煙臺旭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旭耕農業)千畝有機蔬果基地的所在了。

  旭耕農業從2013年成立之初,就在為有機認證而打基礎,從土地租賃到土壤改良等,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從2014年的1.8%,提高到現在的5.7%,土壤越來越有活力。農場經理宋磊是畢業於山東農業大學的碩士,從辭去北京科研院所工作到旭耕農場紮根,他的感觸最深,他說:「有機蔬菜的種植很有挑戰,種子要非轉基因,環境、土壤、水等要合格,種植全程要符合有機標準,無化學殘留,還要考慮防範病害,確實很難。」

  2016年,旭耕農業通過有機認證,正式成為有機農場,四年時間裡,他們咬定有機種植目標,一鼓作氣將有機認證品種達到百餘個。宋磊說:「有機種植追求品質的同時,會犧牲相當一部分的產量,我們依照自己的規劃,力爭全部有機種植,不是為了打噱頭,是真正為了『菜籃子』安全保駕護航。售出的有機蔬菜推行『一菜二碼』,確保是有機種植和全程可追溯。」通過線下超市線上網絡銷售的方式,旭耕有機蔬果走出山東,銷往北上廣江浙等地,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讓全國範圍的會員家庭吃上放心菜、安心菜。

  近千畝種植面積,只有百十人管理,是如何嚴密監測蔬菜長勢呢?在一個有機黃瓜種植大棚裡,宋磊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引進的先進信息化系統,依託物聯網技術,將設施農業的土壤、肥料、水分、氣候等綜合信息集成統一化管理。旭耕有機蔬果是可以做到一菜兩碼,一個是有機身份碼,一個是可追溯的二維碼,這個二維碼可以追溯到從種子種植、施肥管理、採摘、到包裝的每一個環節,全部按照標準化生產規定進行品質管控,同時旭耕農業每一茬口的蔬菜都會完成214項指標檢測,才能發貨,讓消費者吃的安心放心。

  旭耕農業依託農業種植和管理專家團隊,不斷克服有機蔬菜種植難題。韭菜是有機種植的難點,為了讓消費者吃到一口放心的韭菜,以韭菜常見的韭蛆防治為例,不用農藥防治簡直天方夜譚,但旭耕農業的專家敢於挑戰放手一搏,歷時3年研發,採取覆沙養根,用粘蟲板、花椒粕、資質生物藥劑,打造升級版有機防火牆,且一季只收三茬,保障品質,實現214項檢測農殘檢測0檢出,為食客帶來驚豔的舌尖享受,一年時間裡,僅有機韭菜銷售達近十萬份。

  旭耕農業在自有農場上不斷尋求更多可能性,在養地三年後,2018年進行茶葉種植,近百畝自有茶園現已初見規模,旭耕農業攻克北方茶有機種植難題,2020年成功上市了首款綠茶——澹吾甘露。多元化的有機種植產品,讓旭耕農業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可持續有機農業發展道路。

  「生豬王國」裡養殖—糞汙處理—種植實現生態循環

  在煙臺棲霞市桃村鎮牙山東側,有一座「與世隔絕」的「生豬王國」——佔地5000餘畝的山東廣耀牧業集團(簡稱:廣耀牧業)坐落於此。五年來,廣耀牧業在建設發展中遵循「生產+加工+科技」和「養殖—糞汙處理—種植」生態循環模式,實現生態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和諧統一。「從養殖的源頭開始,我們有種豬、良種場,再到二元豬、三元豬,以及飼料、疫苗等把控,我們實現全程控制,以保障生豬品質。」廣耀牧業辦公室主任胡梁偉說。

  廣耀牧業養殖基地三面繞山,遠離居民區,地勢相對較高,管理相對封閉,在防範非洲豬瘟和疫情傳播方面有獨特的地理優勢。目前,基地內總存欄量5萬頭,母豬存欄量1萬頭,是年出欄量25萬頭的一級種豬場。生豬養殖中,廣耀牧業還發展合作社和農戶寄養,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公司統一指導管理和收購,30多家養殖戶共養殖4萬多頭生豬,每戶養殖1500頭左右,每頭生豬純利潤在400多元。

  信息化,是這處「生豬王國」的一大特色。胡梁偉介紹,公司建有兩條數據中心,一條對生豬屠宰從採購、生產加工、物流配送等全流程可追溯,確保食品安全,確保產品質量;另一條對所有豬捨實行全程電子監控,給每頭豬安裝了電子晶片,讓每頭豬都有唯一識別的身份;所有的生產線實行全自動全封閉的管理,飼料餵養引進國外最先進智能化全自動餵料監測監視系統,實行定時定量餵養,保證了豬肉的質量和美味,防止人員進出帶來的病毒傳播。

  「種養一體化全產業鏈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的打造,讓廣耀牧業運營幾乎與外界「隔絕」。「我們將養殖場糞料、農林廢棄物加工轉化為沼氣和有機肥,沼氣用於併網發電和鍋爐供熱,有機肥用於農作物種植和土地改良,種植的糧食作物用於飼料加工供應養殖,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從而打造從土地到餐桌全程有機、綠色、生態、健康的產業鏈循環發展模式。」胡梁偉說。

  奶牛場一頭牛每日「餐費」百餘元所產牛奶有「個性」

  在山東綠源唯品乳業有限公司(簡稱:綠源唯品乳業)的牧場裡,利用350畝奶牛牧場和900畝有機種植基地,打造了農業—牧業—乳業一體的新型循環模式:奶牛產出的糞便,經過充分發酵腐熟後做出有機肥,可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疏鬆土壤,改良園區內土壤,減少環境負擔,從而形成了一個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有機生態農業園區。

  綠源唯品乳業副總經理徐英豪介紹,牧場裡的1800頭荷斯坦奶牛過著被精心呵護的日子,有機基地裡種植奶牛的飼草玉米,全株加工成奶牛飼料青貯玉米,合46種飼料,加之進口苜蓿草及燕麥草為輔,飼養出健康奶牛,從而產品高品質原奶,一頭牛每天「餐費」高達100多元。企業特製了奶牛「發酵床」,將幹牛糞加益生菌發酵後,起到殺菌作用,防止奶牛得乳房炎。

  綠源唯品乳業牧場技術主管鄭安江介紹,企業採用以色列先進的阿菲金管理系統,全程監控奶牛的健康及產奶信息等,實現大數據化管理,原奶從擠奶到成品包裝,均實現了全程無空氣接觸。加工車間內引進了日本UHT殺菌法、ESL技術,生產「唯品」牌牛奶,做到了成分無調整、0添加,最大限度保留了牛奶最初的味道及生乳的營養風味。「我們的產品保質期只有14天,需要在2—6℃的低溫環境下存儲,是比較『挑剔』的高端奶。」綠源唯品乳業知識中心主管修姣娜說。

  徐英豪介紹,作為煙臺本地生產的「唯品」牌高端牛奶已經得到市場廣泛認可,2019年,公司乳製品銷售額2.15億元,納稅723萬元,今年上半年銷售額達到1.2億元,同比增長30%。同時,在900畝有機土體種植的有機認證農產品達到42種,銷往煙臺、青島、威海、上海等地,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美味的有機農產品。

  養殖水採自地下全封閉循環水系統給三文魚「安家」

  煙臺的「菜籃子」自然少不了海鮮的身影,國信東方(煙臺)循環水養殖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鮮活大西洋鮭三文魚養殖基地,利用國內技術領先、規模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以高端海洋水產養殖業為載體,主要開展三文魚的循環水養殖業務,同時充分利用種質資源和水資源優勢,開展大菱鮃苗種繁育和養殖業務。該公司副總經理韓厚偉介紹,目前公司三文魚的養殖水體約40000m3,年產能大概為1000噸,但由於今年受市場行情影響,企業本批次上市的三文魚預計只有200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00噸;而大菱鮃魚苗產量也由原先100萬尾,減至目前的42萬尾。

  目前,企業共有48名員工,均為煙臺本地人。今年以來,企業加強了人員進出的信息管理,確保安全生產。韓厚偉介紹,三文魚養殖採用國際先進的全封閉循環水系統,養殖用水全部採自地下100多米深,屬於低溫清潔海水資源,水溫常年恆定12-15℃。養殖過程中,使用全自動投餌設備,儘可能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並配備實時在線監控系統,對養殖環境的各項指標進行監測,企業還成立專門的生化實驗室,專職化驗員每天對氨氮、亞硝酸鹽氮、化學需氧量、pH值等水質指標進行檢測,此外,還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定期的檢測。這種養殖模式全程安全可控,保證養殖產品在安全無汙染的環境下生長。

  大菱鮃又稱多寶魚,廣受消費者青睞,大菱鮃的生產環境是如何保障的呢?韓厚偉表示,大菱鮃在水體放苗前,首先會對魚池進行消毒,另外在養殖過程中,也都是採用清潔無汙染的深井海水。「而且和三文魚一樣,大菱鮃全程也採用人工配合飼料,以保障魚的生長健康、安全。」韓厚偉說。

  新形勢下,海鮮市場尤其是高端海鮮市場回暖之路還需要一段路程,對於未來的發展前景,韓厚偉說:「我相信隨著各項工作的落實,以及老百姓對水產品的需求,長期來看,市場預期還是比較樂觀的,我們作為煙臺本地的供應商,新鮮度和安全性也會更好、更可靠。」

  採訪間隙,在農業摸爬滾打的新農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幹農業太累了!」但正是這份累和耕耘,讓他們成了煙臺土生土長的「隱形冠軍」,以智慧農業的高標準,為煙臺「菜籃子」安全加碼。(孫宗順 李剛 薛雲鵬)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相關焦點

  • 全國43所高校「連線」煙臺,解題「智慧農業」
    12月26日,第八屆全國大學生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相關專業創新創業競賽(以下簡稱農建大賽)在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開幕,全國43所高校「連線」煙臺,179支大學生隊伍通過這項全國性賽事,為「智慧農業」出謀劃策。
  • 路網堵點隨意加碼 莫讓「土政策」擋了「菜籃子」的道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路網堵點隨意加碼,莫讓「土政策」擋了「菜籃子」的道 ▲資料圖。如今1個月過去了,沒想到「土政策」隨意加碼問題在局地仍然存在,且並非一時一地的個案。報導就提到,有些生活物資車輛按要求辦了好幾道證明,可要暢通無阻走上農產品綠色通道,還是難上加難。
  • 如何保障「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農村部這樣做
    圖為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黃修柱。中國網 董寧攝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黃修柱表示,「菜籃子」產品的質量安全大家都非常關注。今年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把「菜籃子」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和「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推進、同落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菜籃子」產品的質量安全。第一,壓實屬地管理責任。農業農村部連續下發相關文件,要求各地落實好屬地管理責任,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特別是要分區分級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不讓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
  • 農業農村部:多策並舉保障「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黃修柱3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保障春耕生產農資供應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黃修柱在會上表示,今年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把「菜籃子」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和「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推進、同落實。農業農村部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菜籃子」產品的質量安全,中國的農產品總體上是安全的、可靠的、是有保障的。第一,壓實屬地管理責任。
  • 百度、騰訊加碼投資 萬億智慧農業市場被挖掘?
    原標題:百度、騰訊加碼投資,萬億智慧農業市場被挖掘?   根據統計數據,1995年我國農村人口數量達到歷史最高85,947萬人,當時人口總數量為126,743萬人,農村人口佔比近71%;而到了2019年,我國人口總數突破14億,此時農村人口數量已連年下降至55,162萬人,農村人口佔比降為39%。   「80後」不想種地,「90後」不懂種地,「00後」不問種地。多少年來,農村人口的外流現象明顯,並且此種外流至今仍未停止。
  • 鹽城農業接軌上海做好「融合」文章 讓「菜園子」無縫對接「菜籃子」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重點宣傳推介鹽城農業農村發展成就、農業農村投資環境和「鹽之有味」農產品,全力打造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今天下午,鹽城在滬舉辦2020鹽城農業接軌上海專場招商推介會暨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主場推介活動,一批農產品深加工、農業融合發展等重大項目成功籤約
  • 農業農村部:疫情期間「米袋子」「菜籃子」供給保障有力
    本報訊 記者黃偉偉 發自北京 4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疫情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再次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和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就農村經濟情況、農民就業增收、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業科技運用等回答媒體提問,發布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主持。
  • 推進農業穩產保供建設,落實民生菜籃子工程
    來源標題:推進農業穩產保供建設,落實民生菜籃子工程1月10日上午,四川省「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檢查組組長張義琅同志攜省檢查組一行,蒞臨兜山鎮寶峰村糧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實地考察生豬規模養殖場建設情況,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閆小楓,副縣長王揖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定平、總畜牧師劉波,兜山鎮鎮長李衛東,副鎮長陳定華一行陪同考察
  • 質優安全!山東濱州未來更多優質肉菜供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廣州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到,作為物產豐沃的農業大市,濱州近年來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發展戰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平臺,先後組織4批優秀農業企業申報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與加工企業。 截至目前,該市已認定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11家,加工企業5家。
  • 中國農業連續發生了三件大事,件件環環相扣,背後釋放強烈信號
    或許還有人沒有注意到,今年以來,中國農業從默默無聞,大幅跨到了社會各行各業觀察的中心位置,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農業。而最近在農業領域,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發生的三件大事,再一次預示著中國農業真的變了!第一,中國農業走向國際合作市場。
  • 農業農村部:全國「菜籃子」產品價格總體穩定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雖然我國北方地區出現了明顯降溫,但 「菜籃子」產品價格總體保持穩定。分品種看,自上周以來,豬肉價格在持續下跌後基本穩定,預計元旦春節期間,豬肉供應量同比將增長30%左右,價格總體上將低於上年同期水平。
  • 灌南:現代農業示範區22家食用菌企業全力保障「菜籃子」
    連日來,縣現代農業示範區統籌抓好食用菌企業疫情防控和生產銷售工作,分類施策、強化保障,22家食用菌企業目前開足馬力全力做好「菜籃子」保障。 記者在江蘇裕灌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菇房看到,工人們佩戴口罩,正在採摘、分揀、打包新鮮的白蘑菇,檢驗員劉曉慧告訴記者:「為了做好防疫工作,公司對我們進行了防疫的相關知識培訓,每天進出廠區,都要進行測量體溫,進庫房的時候有消毒液,手和衣服都要消毒,每天要消毒三次,手套也勤換。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員工才能進入菇房工作。」
  • 農業農村部:加強與武漢等城市菜籃子產品點對點對接
    中新網2月20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2月20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會議強調,要全力推進「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加強與武漢等重點城市「菜籃子」產品點對點對接,保障供應和市場穩定。
  • 農業農村部:「菜籃子」產量穩定 供應總體充足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目前,疫情給「菜籃子」產品的生產、流通帶來的影響正在快速減小。同時,對生產後期影響有限。從全年來看,蔬菜及肉蛋奶等產品供應形勢將會越來越好。農業農村部最新調度顯示,「菜籃子」產品生產總體穩定。
  • 農業農村部: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在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舉行的介紹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元旦春節期間,「米袋子」「菜籃子」重點品種供給總量充足、品種豐富,城鄉居民碗裡不會缺糧缺油,也不會缺肉少菜。
  • 智慧農業的底色是什麼? 如何讓三文魚安全「遊」上你的餐桌?
    農副產品如何避免從生產源頭到物流運輸再到餐桌不被汙染,一方面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讓農民、企業安全運營防止經濟損失?答案均不同程度指向智慧農業。今天,由第一財經和聯想共同舉辦的「智慧創造新價值——行業智能化服務高峰論壇」繼續發出預熱海報,聯想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出街」。案例是陝西延安梁家河蘋果產業的智能化升級。
  • 青海大通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利用智慧農業實現一年四熟
    這是農業部認定的第一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這裡摒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推行完全的工業化生產模式和智慧農業理念。設施裝備與現代科學技術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原先一年一茬的裸地生產,在溫室裡實現了一年四季投產增收,讓自然條件惡劣、耕地不足、先天發展農業的條件並不充分的大通縣,搖身一變成了西寧重要的「菜籃子」。
  • 中國發布丨農業農村部:"兩節"期間嚴查"菜籃子"產品 嚴打違法違規...
    中國網9月28日訊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為切實保障中秋節、國慶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近日,農業農村部對「兩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進行部署,提出要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決不能出現系統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 江西銘宸智慧農業科技產業園致力於打造集物聯網管理平臺
    江西銘宸智慧農業科技產業園致力於打造集物聯網管理平臺 曹章保 發表於 2020-07-12 08:52:46 「菜籃子」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關係著城市群眾的
  • 智慧農業區塊鏈 - CSDN
    智慧農業是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為技術支撐的農業發展新形態,強調信息和知識的整合、挖掘與綜合應用。智慧農業是在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不斷的融合發展過程中被提出來的,被譽為一種新的資源和新型驅動力,也被視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高地和突破口,是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