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藏高原旅遊,尤其是西藏和川西、滇西北的藏區,因為氣候條件的原因,很多人不敢輕易的洗澡,至於為什麼這麼做,估計很多人也說不清楚。
作為一個多次去青藏高原旅行的老旅友,又是喜歡洗澡的南方人,最初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困惑,但實際上基本上每次進藏,少則幾天,多則2、30天,只要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基本上每天都會洗澡。
那麼,對於「去西藏旅遊,最初幾天最好不要洗澡的說法」,到底是否正確呢?對此,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看法。
首先,這個說法太絕對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每次去藏區,不管是去麗江、香格裡拉還是川西康巴藏區,包括帶著老婆孩子去西藏自駕遊,基本上每天都會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除了極個別地方比如如美鎮這種條件很艱苦的地方無法洗以外,幾乎沒有什麼阻擋我們對洗澡的熱情,這麼多次的旅程下來,我們沒有因為洗熱水澡而出現過任何問題。
包括我的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車友,在去西藏旅行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是每天或者隔天洗一個澡,完全看自己的心情和需要,而不會顧忌這種「不要洗澡」的建議。
當然,也會有很多人很多天不洗澡,尤其是北方的朋友,一方面因為習慣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高原上運動少、空氣乾燥、氣溫低、出汗少的緣故,沒有太多洗澡的訴求。
高原洗澡容易有哪些風險?
當然,高原地區洗澡,確實是有一定的風險的。
首先,青藏高原的海拔在3000-5000米區間為主,空氣密度和氧氣的濃度只有平原地區的40-70%左右,身體會處於缺氧的狀態,容易導致出現頭痛、頭暈、心悸、胸悶、嘔吐、全身無力等高原反應症狀,個別嚴重者還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而高原反應最怕的是疊加感冒、發燒的症狀,會嚴重加重病症,一旦引起腦水腫、肺水腫和其他併發症,那就真不是鬧著玩的,分分鐘人就沒了。
為什麼說輕易不要洗澡呢?
因為藏區的自然氣候條件所決定的,青藏高原的氣溫總體很低,晝夜溫差大,尤其是夜間很冷,溫度流失速度很快,如果洗澡期間和洗澡後不能及時的做好有效的保暖、取暖的措施的話,很容易受涼感冒,此外,洗了頭以後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將頭髮吹乾,也會導致感冒、頭痛的問題發生,所以說,如果硬體設施和條件不具備,確實不宜貿然去洗澡。
如果要洗澡,應該怎麼做?
當然,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放心洗澡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事項。
1、如果處於感冒、發燒等生病的狀態,就一定不要洗澡,這是要切記切記的。
2、要保證有充裕的熱水供應,一定要避免洗到半道的時候,沒有熱水了。
3、洗浴間的防風保暖效果足夠好,一定要避免漏風或冷空氣進來,風一吹就很容易著涼。
4、洗完澡之後務必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將身體擦乾,在密封保暖的浴室內快速的穿上保暖的衣物再出去,一定要把頭髮擦乾、擦乾、擦乾!最好用電吹風吹乾,否則去到外面冷風一吹,準保你出現感冒、著涼、頭痛、高反的情況,會非常的難受,也很危險。
還有哪些需要注意地方?
建議攜帶對保暖有用的物資,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自行攜帶浴巾、幹發帽、電吹風等,自駕遊的話還可以考慮帶上個電熱毯,洗澡之前把電熱毯鋪在床上把被窩烤暖和,洗完澡穿上衣服之後能夠馬上鑽進去,那種舒爽真是沒的說了。
衣物方面以利於排汗、保暖、防曬為原則。內衣儘量以速乾衣最好,不要穿著和攜帶排汗效果差的保暖衣和厚質棉質內衣。西藏的白天日照很強,溫度適宜,白天穿套頭抓絨衣、輕羽絨服就可以了,晚上氣溫較低,建議準備防寒效果好的衝鋒衣、衝鋒褲或軟殼褲。鞋子最好不要穿皮鞋,以運動鞋或登山鞋為宜。
建議隨身攜帶一些止痛藥。比如芬必得、阿司匹林、阿咖酚散之類的藥品,高反的一個主要症狀就是頭痛,一旦出現這種症狀,建議第一時間服藥,緩解頭痛不舒服的症狀,千萬不建議死扛,否則症狀加重,晚上徹夜睡不著覺,會嚴重影響第二天的狀態。
攜帶治療腹瀉的藥。如瀉立停、斯密達之類的藥物,西藏的飲食一方面因為川菜較多,比較辣,另一方面因為高原的氣壓低,飯菜不容易做熟,食用後容易引起腸胃炎、腹瀉的症狀,所以,準備腹瀉藥很有必要。
帶一些葡萄糖粉之類的高糖分的衝劑或口服液。主要用於出現高反的頭暈等低血糖症狀時,衝水服用,提高血糖含量,緩解頭暈症狀,效果會比巧克力、士力架更快速直接。還有就是最好帶一些常用的感冒藥、退燒藥等。
推薦攜帶維生素泡騰片。西藏的飲食缺少蔬菜水果,氣候乾燥,可以通過維生素泡騰片衝水來補充體內所需的維生素,也有助於提高預防感冒的能力。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