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泡泡紗」,才懂得什麼叫「隨身空調」

2020-12-12 TOPMEN

到夏季,試問誰不想「空調身上背,清涼永相隨」?因此針對消暑穿著話題,每個夏季咱也費了不少筆墨跟大家推薦各種夏季恩物。

從耳熟能詳的棉、麻到各種黑科技面料,甚至極端到前段時間說過的「空冷服」和 Sony 旗下的可攜式空調配件, 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但儘管選擇再多,挑剔的玩家肯定找到略顯遺憾的地方:有可能是清涼效果不如期望、面料不禁折騰、體感不夠舒適、風格不符等等,最離譜的,還有外觀太過平凡......

也太為難人了吧!

還好,吃這行飯的也是勇於接受挑戰的抬槓好手,務必希望能找到符合大家刁鑽胃口的存在。

說到可以同時滿足造型&抗暑需求的夏季多面手,那就只好派另一部「隨身空調」 —— 「泡泡紗」登場了。

ARKET

泡泡紗 Seersucker——真·行走空調講真,泡泡紗雖然近年已經被不少品牌拿來做文章,但事實上質感「奇特」的它在國內還算比較小眾的面料取向。

Patta

即使到現在穿著文化越來越包容的當下,選擇泡泡紗單品的人也並不多。

之前提及過,其實最常能見到泡泡紗身影的領域更多是西服領域,特別是一些經典品牌的夏季休閒西裝,泡泡紗材質的一抓一大把。

當然,這跟它的「身世」肯定不無關係。

最早於印度地區登場的泡泡紗,之所以在步入20世紀後迅速被美國人融入到美式風格體系中而廣為人知,其中的核心形式就是西服。

Alan See

據說1909年,當時身處紐奧良的店家 Joseph Haspel為了能讓在夏季仍需要穿著西裝通勤或工作的人們更加舒心,嗅到商機後便著手搗鼓出了泡泡紗西裝。

在空調和合成面料成衣面世之前,大家真的對熱浪沒啥轍,何況當時西裝也還是毛料的居多,別提想為自己掙體面得多費勁。

而這時候泡泡紗的入局無疑是滋潤紳士們的一股「甘露」,也迅速為「伯樂」 Haspel 的同名品牌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Haspel 當時關於泡泡紗西裝的宣傳海報

及後的戲碼相信大家也都已經了解過不少,這種輕薄易打理的夏季西服毫無以外地被各大服飾零售商給盯上。

像最出名的莫過於二三十年代貴為成衣領域大哥的 Brooks Brothers,繼扣尖領襯衫 OCBD shirt、Sack coat、Madras 襯衫等單品後,再次通過泡泡紗西裝夯實了 Ivy 界扛把子的地位

在常春藤學子的追捧之下,上流社會和各路明星都開始捕捉到泡泡紗的別樣風味,這種趨勢甚至輻射到政商界中,紛紛以穿著泡泡紗西服來彰顯品味。

Ronald Reagan

Gregory Peck

既是夏季恩物,也是懶人福音

當然,即使有無結構、輕薄如皮膚衣的泡泡紗夾克可以選擇,對大部分對西裝沒有太大需求/不感冒的男士們來說,總會覺得雞肋。

其實發展到現在,泡泡紗已經被應用到各種單品上去,從襯衫、Polo 到褲裝甚至領帶,基本上是應有盡有。

要數夏季普適性最高的,相信就是泡泡紗襯衫了。反正除了克重之外,泡泡紗襯衫料跟西服面料沒有太大區別,清涼感同樣能打。

古巴領、美式扣尖領、方角領、無領、短袖/長袖......市面上的不同款式應有盡有。

在傳統上,泡泡紗通常會由棉、亞麻或合成纖維製成。因為在紡織過程中使用的不同經紗張力各異,從而造就了泡泡紗標誌性的凹凸飾面

而一個個突出的「小泡泡」褶皺,反而減少了布料與皮膚接觸的實際面積;

加上疏鬆的結構,更有利於空氣流通,自然就賦予了泡泡紗衣物那乾爽不粘身的體感。

在花色方面,傳統泡泡紗主要是以自帶的條紋(起初多為藍白、棕白條)和小方格式樣居多,與其它單品配色形成呼應是個不錯的思路。

撞色的式樣固然是凹造型的良方,宛如糖果條襯衫的視感,配上一條簡潔的素色西褲、一雙樂福鞋,度假紳士風的調性已經十拿九穩。

其看似粗糙的外觀,搭配一些如工裝褲、卡其褲、丹寧褲之類的單品亦不失和諧,而且泡泡紗自身飄逸的屬性,更會為原本復古、厚重的氛圍添上幾分輕鬆隨性。

J.PRESS

加上褶皺所體現的適當運動感,某程度上不失為街頭風愛好者的又一混搭利器。

如果鍾情極簡取向的襯衫上衣,市面上像 Brooks Brother(可惜最近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了)、Drake's 這種 Ivy 風格品牌,或者 Uniqlo、Zara 等快時尚也有不少簡單的泡泡紗襯衫可以選擇。

Drake's
Zara

但同樣是素色襯衫,泡泡紗的凹凸肌理卻正是你突顯品味的細節考量,整體簡潔而又質感拉滿。

不同大小的「泡泡」肌理質感各異

看到這裡,可能你會說泡泡紗主要還不是以棉、麻為原料,那除了外觀的區別之外,我為什麼得買泡泡紗的帳?

確實,論輕薄清涼,一些高品質的棉麻面料絕對不會遜色,可在省心這一塊,泡泡紗的拿捏明顯更穩

自身保有良好的伸縮性和微皺飾面的泡泡紗,做出來的襯衫相當易打理

首先它不會像普通純棉、麻襯衫一樣,經常出現礙眼且難以消散的長摺痕。

即使去差旅時想捎上一件泡泡紗單品,經打包收納多次摺疊後,它仍然能在你著用時恢復蓬鬆的原狀,並憑藉著自身肌理支撐起不俗的廓形

Mr Porter

而自身帶有一定彈性的它,意味著在節省行李空間方面的表現亦相當出色。

其次,純棉版本的泡泡紗單品還可以機洗、無需熨燙,洗後晾曬風乾所需的時間很短(當初 Haspel 的泡泡紗西服也有以此作為賣點),絕對是懶人們外出差旅的福音,省心省事。

不過非要挑毛病的話,就是泡泡紗跟許多純棉麻材質一樣存在縮水的情況

當然,不少品牌會對面料採用預縮處理來確保織物在水洗過後各參數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無解就無解在泡泡紗單品會隨著洗滌次數增多和著用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大件,所以一些帶有少量合成纖維的混紡材質也可以入手。

對此,大家選購時除非是要 Oversize 或外套式襯衫的思路,否則不需要買太過寬鬆的款式。畢竟在獨特肌理的加持下,合身剪裁的泡泡紗單品依然能讓人眼前一亮。

Thom Browne

相關焦點

  • 索尼推出「隨身空調」,隨時隨地享受清涼!
    這臺「索尼大法·終極奧義·人類救星·REAL·口袋空調」有個官方產品名,叫:REON POCKET。
  • 索尼的隨身空調,如何讓你 5 分鐘內「後背一涼」?
    那你是否想過,直接將空調裝在自己的身上,然後隨身攜帶?現在,索尼就把這個點子付諸於實踐了。▲ 圖片來自:Reon Pocket掛在衣領上的「空調」最近,索尼旗下的可穿戴式空調設備「Reon Pocket」正式在日本上市,售價 14300 日元(約為人民幣 942 元),號稱只需 5 分鐘,就能將人體表面的溫度降低 13 度。
  • 隨時攜帶空調很難嗎?一條冷感西褲就搞定
    說說本期主題——冷感西褲熱到想原地跳腳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在想要是能把空調隨身攜帶就好了01穿上立馬涼3℃涼感西褲之所以被稱為「清涼界的高手」,主要因為它降溫的速度「快、準、強」,整個降溫過程不超過這種冷感面料以天然棉皮為原材料,加入納米級顆粒加工而成,使纖維表面微細溝槽產生「毛細效應」,累計諸多透氣孔,當熱氣穿過時,可以迅速分散,起到散熱清涼的作用。
  • 「空調衣」你穿過麼?
    科技在服飾上的運用由來已久,我們最常見的便是在戶外機能服飾上多採用的譬如「GORE-TEX」、「PRIMALOFT」等科技面料,「GORE-TEX」是使用了 EpTEE 微孔濾膜防風防水且透氣的面料,而「PRIMALOFT」俗稱「P 棉」,它是一種超柔軟拒水性超細纖維,這種面料可以在潮溼以後迅速乾燥保持溫暖。
  • SONY發明隨身「口袋」空調,5分鐘內可降至24度……
    近期,日本SONY出現了一款可攜帶式的「口袋空調」,達成了人類「想把空調帶出門」的願望,只要「穿」在身上就能感受陣陣涼意,神奇的發明瞬間吸引關注!看上去就很貴的亞子??這臺可隨身攜帶的「口袋空調」是由日本SONY所研發推出的產品「Reon Pocket」,原先是為了東京奧運而從去年開始募資研發,雖然如今東京奧運延期,SONY依然決定如期推出,於7月開始正式啟售。
  • 【十善業道經】(116)不要念「我」,念「佛」,所以叫「念佛法門」
    末那識,第七識,第七識就是我執,堅固的執著,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從來沒有把這個念頭斷過。這個念頭斷,就超越六道輪迴,可惜這個念頭他不能斷。佛教導我們把這個念頭換過來。而一切法門裡面,念佛法門最殊勝,我們把那個「我」換成「佛」,這一生就決定成就。不要念「我」,念「佛」,所以叫「念佛法門」。
  • 西服中的「冰激凌」,屬於紳士們的夏日救贖
    ——泡泡紗的復古淵源想恢復對泡泡紗的信心,不妨先了解為什麼泡泡紗身上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復古調性。要知道蒸汽時代並不好惹,空調還沒出現之前統統得叫泡泡紗一聲爸爸。在名正言順成為鐵路系統、石油氣公司工人等的制服後,藍白配色的泡泡紗樣式更加深入基層人民的心,為佔據上流紳士衣櫥的埋下了伏筆。
  • 索尼隨身空調,用戶體驗:5分鐘背後一涼
    天氣越來越熱,大家翹首期待的索尼隨身空調「Reon Pocket」終於開賣啦,不過目前是在日本上市,價格14300日元,約合人民幣942元。這個價格不貴,夏日在外出行的時候,身體涼快真的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它可以輕鬆地放在後背隨身攜帶,毫無壓力。索尼Reon Pocket空調要掛在衣服後衣領口袋裡,這樣能夠讓全身都涼爽。索尼建議,大家購買Reon Pocket的時候,最好一起選購有衣領口袋的配套衣服。從實際來看,會省錢的用戶並沒有接受索尼的建議,而是乾脆自己在後衣領縫了個口袋,用來放Reon Pocket。
  • 口袋大小的空調「Reon Pocket」能對抗炎夏豔陽的透心涼設計
    在體感溫度隨隨便便就能飆上40度的夏日,在外頭走動幾乎快成了極限運動,不禁讓人動起創意腦筋:空氣太髒,可以在脖子上掛著的穿戴式空氣清淨機早已問世,天氣太熱,是否有「穿戴式的冷氣
  • 經典設計「回憶殺」,隨身聽發展簡史之:「CD篇」
    「CD隨身聽」對於大部分80後90後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那今天為大家獻上音質至上「CD隨身聽」的歷史回顧及經典產品 CD的革命事實上早在2年前,初期的CD播放器體積還是比較大的,也還無法稱得上是隨身聽。「索尼D-J50」
  • 【有一種愛,當女兒第一次糾正我「爸比那叫陰莖」.】
  • ins爆紅的「網紅杯」來啦~保溫保冷、迷你隨身、裝咖啡...一口補足水動力
    ins爆紅網紅杯來襲,顏值爆表、保冷保熱還易攜帶,每天輕鬆喝8杯6、ins爆紅的「網紅杯」來啦~保溫保冷、迷你隨身、裝咖啡...一口補足水動力7、火爆ins的「新潮杯」!貌美便攜又環保,帶你解鎖喝水新姿勢!8、火遍ins的高逼格水杯!
  • 空調變擺設!送出自然風、還驅蚊,這「風扇」幾塊錢吹一整夏
    真別說,空調都做不到的事,有臺「頂配版風扇」做到了!來自德國「藍寶」的這臺循環扇,一打開,瞬間沉浸在「自然風」裡,三個字:舒服啊!燥熱的暑氣都立馬消了大半。超溫柔「果嶺風」,秒殺普通風扇「哎嘛,哪裡來的風,這麼舒服?!」一回頭發現,原來是買手小姐姐開了這臺藍寶 X1 循環扇,可以說是「悄無聲息」地就起風了,難怪我都沒察覺。辨別一颱風扇好不好,最直觀的就是「風感」。
  • 蘇格蘭威士忌怎麼都喜歡叫「格蘭 XX」?
    每次在酒吧點酒都是一大挑戰,尤其是威士忌,看著一大堆都叫「Glenxxxxxx」的威士忌,真的感覺無從下手,天旋地轉……為啥你們這些蒸餾廠都要起這麼相似的名字
  • 一個叫「招娣」的女孩,下定決心去改名
    來源:36氪「招娣」,即招弟。全國還有至少16557個名叫「招娣」的女孩。口述 | 芊採訪、撰文 | 文華編輯 | 黃臻曜、薇薇子這是一個叫「招娣」的女孩,歷經重重阻撓去改名的故事。「招娣」是重男輕女的奶奶隨口給起的。
  • 世界上第一款個人臺式「空調」,獨享你的清涼夏日
    夏天在家吹空調享受涼爽是夏季必備姿勢之一,但是經常在家使用空調總會遇到下面這樣的尷尬:
  • flat white | 星巴克叫「馥芮白 」, COSTA 叫「醇藝白 」
    「白咖啡」,McCafe叫她做「鮮奶濃縮咖啡」,星巴克叫「馥芮白 」, COSTA 叫「醇藝白 」  ,而她的起源其實是在澳紐。       也就是說McCafe的譯法比較像樣,因為「鮮奶濃縮咖啡」的確比「鮮奶咖啡(Latte)」濃,但兩者之間又相似。這個啡種出現之後旋即受澳紐民眾所歡迎,加上作為重要國際咖啡賽事主辦國之一的澳洲在咖啡界的地位日漸有和義大利分庭抗禮之勢,令Flat White打進歐洲市場,英國、德國等的咖啡館都陸續有Flat White上市。
  • 「私人訂製」的枕頭,睡過才知道什麼叫舒服!
    ▶ 合適的支撐度枕頭,枕頭,枕的卻不是「頭」,而是「脖子」。好的枕頭,應該能剛剛好「貼合」我們睡覺時脖頸輕微前曲的那個弧度,幫助我們脖子的肌肉在睡覺時得到真正的放鬆。丁香媽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可以「私人定製」,專屬於你自己的枕頭。
  • Air IoT:場景驅動的「空氣商業」新文明丨Launch首發X海爾空調
    當數字照進現實,作為與人最密切交互的「空氣」,卻從未被系統解決方案式供給與定製,亦未成為更大生態的API接口與參數指標,支撐數字時代的美好生活。「Launch首發」06期,與「海爾空調」聯合研究、觀念共建,提出並探討「Air IoT」命題的認知啟發與商業可能。如何定義空氣的流動與連接?如何感知、量化、記錄「空氣」相關的場景細節?
  • 「班」字背後的政治史:「上班」為什麼叫「上班」?朝鮮「兩班」是...
    據說,每個上班族的一天都是從被窩裡思考「我為什麼要上班」開始的,尤其是近來天氣轉冷,按時早起的難度陡然上升。不過,人們終究能告訴自己一點上班的意義,只是這「上班」,為什麼叫「上班」呢?    為什麼叫「上班」,還得從「班」字背後的多義指向與歷史變遷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