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好的關係,
一定是一段互相接納的關係。
而一段有生命力的愛情,
一定是一段互相接納的愛情。"
——周小寬
女人對自己的婚姻都有各自的期待,對自己的如意郎君也會有個標準。
只是有的人在親密關係的磨合中明白了,現實的婚姻和自己理想中的終究不同,自己是和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在一起生活,於是退而尋找現實和理想的平衡點,接納真實,盡力去獲得一段可接受的婚姻。
但是,也有的人,會把"理想化"完全投射到真實的生活當中,如果丈夫不能夠滿足自己的理想,就會不斷要求、指責、批判、嘲諷,希望丈夫能夠滿足自己的期待,但這樣的做法,很容易令婚姻走向了深淵。
01 過高的期望推婚姻入深淵
林女士是我的一個客戶,今年已經34歲了,再過一年就要邁進高齡產婦的門檻了。
她來找我時說,她希望和丈夫生個孩子,但是丈夫一直表現得很不情願,而且,隨著她的催促,丈夫顯得越發迴避,甚至還說,林女士一點都不了解他,他覺得和林女士在一起很累很辛苦。
兩個人的經濟情況非常好,妻子希望丈夫和自己生一個孩子,考慮到林女士的年齡,她的需求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隨著和林女士溝通的深入,我得知,林女士出生在關係非常和睦的家庭裡,林女士的父親非常寵愛她的母親,也非常寵愛她;而林女士丈夫出生單親家庭,和父親、繼母的感情始終疏遠,本碩博在英國完成,直到念完經濟學博士才正式到父親的公司工作。
人對於親密關係的最初理解,往往來自於父母的相處模式。
如果生活在一個父母關係良好的家庭,那麼父母的相處模式就是孩子的期待。比如林女士,自幼生活在父母身邊,看到父親對母親的寵愛,內心對於親密關係的期待就是丈夫寵愛妻子的模式,她和丈夫結婚後,自然也希望丈夫能夠對她寵愛有加,生活十分甜蜜。
在和林女士的聊天裡,有一個細節我印象尤為深刻,她說她丈夫常常送鮮花。
鮮花相較於衣服和包包其實算是"小禮物",但是她卻專門提到了鮮花。鮮花意味著夢幻、浪漫,其實是從側面說明了林女士在親密關係中十分重視浪漫。
林女士希望將浪漫也能帶入到婚後的生活裡,但是她忽視了,她丈夫想要的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的。
林女士的丈夫的原生家庭親密關係較為疏遠,"疏遠"不見得是林女士丈夫渴望的,但是,這是他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這也意味著,"疏遠"一定是令他感到最為舒適的。
但林女士和丈夫的相處中,她處於"主導者"的位置,一直拉著丈夫過她想要的生活,這就意味著,她並不是尊重丈夫真實的樣子,而是竭力將丈夫改造成她的理想型。
這也是為什麼她丈夫總是說,她不理解他。
02 理解親密關係的複雜性才能夠更好地經營婚姻
在父母特別恩愛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對於親密關係的理解相對簡單,容易出現2個問題:
1、他們處理其他類型的婚姻關係的能力很弱。
因為對於親密關係的理解比較單一,一旦是進入了他們理解之外的親密關係模式,他們要麼就是束手無策,要麼就是下意識勉強對方配合自己完成他們理想中的親密關係,就像是林女士這樣,認為身為丈夫就應該給妻子浪漫的生活,身為丈夫就應該配合妻子生個孩子。
2、他們往往認為只有親密度非常高的夫妻關係,才是幸福的婚姻關係。
但世界上的人千千萬,好的婚姻關係從來沒有定式,只需要婚姻中的兩個人都覺得舒適,就是合適的婚姻狀態。
就好像劉若英和她丈夫的婚姻,劉若英在結婚之前,提出了三個要求,不做家務、不做全職太太、婚後分床睡。這種婚姻模式不但有別於傳統的婚姻模式,而且保證了夫妻雙方相當大的獨立空間,但我依舊認為這是一種好的婚姻模式,因為劉若英的丈夫享受其中。
林女士想要經營好和丈夫的關係,也需要讓丈夫能夠享受他們之間的相處。
林女士需要面對現實,意識到丈夫的真實需要,繼而才可以嘗試去包容、接納、理解和體諒,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之上,兩個人才能在親密關係中走得更深更遠。
03 因了解而相愛,因溝通而了解
林女士在和我談完之後,主動和丈夫做了一次徹底的溝通,她坦言了她對於丈夫的忽視,她雖然暫時無法完全理解丈夫的需要,但她願意調整自己做配合,將生娃的事順延,因為她愛他,也希望和他共度終生。
丈夫有些驚訝於林女士的變化,但依舊錶現得有些逃避,但這次,林女士沒有逼迫,更多的是選擇給丈夫一個他要的空間,讓他去"舒服地待著"。
慢慢的,林女士的丈夫能夠從相處中感覺到林女士的變化,也嘗試對林女士敞開心扉。
他和林女士相處在一個屋簷下後,才意識到一個新建立的家庭,時間去磨合、去適應,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突然之間再迎來一個孩子,他覺得他會崩潰,所以,才一直表示抗拒。
但他又很害怕他的抗拒會被林女士直接無視,就好像他的父親無視年幼的他的需求一樣,所以他寧可將所有想法藏在心中不說出來。
前前後後兩個多月的溝通,林女士看到了丈夫的真心,突然釋然了,她覺得就算真的沒有孩子,也是一種命運的安排,她也可以接受。
不過,令人開心的是在諮詢結束後的一年半後,我收到了林女士的報喜簡訊。
可能有很多人會覺得,我和我的另一半也溝通過,但是最後一切都沒有能夠按照我的預想發展,這是不是說明我這輩子只能過得不如意了?
我認為,人生不應該先做設定,然後勉強愛人變成設定的模樣,和我們相愛相知的那個人,可能本身就有許多事情是我們不滿意、不接受的。
但是,這才是真實的,生活本來的樣子就不是完美無瑕。
親密關係最後能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是無法確定的,但當我們選擇以接納真實的對方的態度進入婚姻後,我們一定會有所獲得,因為這段經歷讓我們探索內在的自己,也去接納不夠完美的自己。
(內容發出前已徵得用戶同意)
心理測試:測試你分手後複合的概率
分手後你是否想過兩個人還有多大的可能會複合?這套測試題幫你測試分手後複合的概率有多大,一起來試試吧!
1、 現在你的手機裡是否還存著前任的聯繫方式?
A.是 (5分)
B.否,全部刪除了 (0分)
2、你們分手的原因是什麼?
A.客觀原因,家裡不同意 (1分)
B.異地戀,沒有未來 (2分)
C.TA認為我脾氣很差,我們性格不合適 (3分)
D.有第三者介入我們的感情 (0分)
E.我們吵架之後誰也不願意低頭,一怒之下分手 (5分)
F.我覺得TA脾氣很不好,總是抱怨,被TA甩掉 (6分)
3、 以下四種說法,如果非要選一個你最認同的,你會選哪一個?
A.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就應該愛TA 的全部,無論優點還是缺點,否則就稱不上是真愛,頂多是喜歡 (2分)
B.感情雖說是你情我願,但是事在人為,對方的愛也是可以把控的,只要能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愛情就能被引導 (4分)
C.強扭的瓜不甜,如果TA不想複合,我尊重TA的想法 (1分)
D.感情世界永遠不可能是平等的,想複合的那個人必然要不吝惜自己的付出 (6分)
4、在表達一件事情上,你更看重什麼?
A.說話表述的精確程度 (2分)
B.說話給對方感受到的強烈印象 (1分)
C.說出的話周圍的人是否感到舒服 (6分)
D.說出的話所能達到的最終目標 (4分)
5、你認為自己的情感上的基本特點
A.情緒化嚴重,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0分)
B.自抑能力強,表面風平浪靜,但內心情緒起伏大,一旦挫傷很難平復 (2分)
C.一切都是浮雲,天生不容易動怒,朋友都誇讚的好脾氣 (6分)
D.感情不拖泥帶水,較為直接,只是一旦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發怒 (3分)
6、 曾經挽回過前任嗎?
A.挽回過,但是被拒絕了,沒有再繼續挽回 (4分)
B.沒有,不知道對方心裡怎麼想的,不敢開口 (2分)
C.挽回過好幾次,對方很排斥,拉黑,不希望再見到我 (0分)
D.試探著開過口,但是對方認為我們不合適,希望我找到幸福 (6分)
完整版測試題及答案可私信獲取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