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價值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黃金成為了財富的象徵之一,那麼為什麼黃金會這麼貴呢?鐵、鋁、銀等其他金屬和黃金的差距在哪裡?
簡而言之,與鐵和鋁相比,黃金非常稀有,很難提取。長話短說:讓我們先看看鐵礦開採與金礦開採的比較。
2018年,西澳州的鐵礦石開採量為8.26億噸,將轉化為約數億噸的鐵金屬。澳大利亞開採鐵礦石的規模相當可觀。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鐵礦石很容易獲得,很容易轉化為鐵金屬,而且可以發現大量的鐵礦石。鐵礦石非常豐富,澳大利亞以每噸100至170美元(澳元)的價格出售鐵礦石,從而獲利。
鋁的產量也很大,每年可生產數千萬噸的金屬。鋁存在於大量豐富的鋁土礦礦床中,全世界可獲得數百億噸的鋁土礦,而且人們可以將2噸鋁土礦轉化為1噸鋁金屬。
但黃金呢?
從巖石中提取黃金的產量是以每噸礦石中的盎司來衡量的。金礦可能要開採100噸的巖石才能得到一盎司的黃金。如果那8.26億噸澳大利亞鐵礦石是含金巖石,那麼你可能只從中獲得230噸黃金,據數據統計,目前全球黃金產量約為3100噸/年。
此外,金礦床不像鐵礦石或鋁礦石那樣常見。這就是為什麼黃金不會像鐵或鋁那樣被視為廉價的金屬。只是不太常見也不容易找到。鐵和鋁實際上佔地球質量的很大一部分,而黃金則沒有。黃金受到一些奇怪的消費者需求的影響,有時不必要地推高其價格,但其高成本的一個原因是,黃金很難開採,而且幾乎不像鐵或鋁那樣普遍。
不過也有人認為,雖然開採和提煉黃金確實需要更多的工作和費用,但為什麼人類會給它帶來額外的價值呢?畢竟,聖經上說天堂的街道是用金子鋪成的。它是用來鋪路的,但在地球上,它被認為是非常昂貴的,我們不敢想用它來鋪路材料。我相信正是因為我們人類對閃亮金屬的神秘和幻想,才使得人們更加想要它。它被用於皇室裝飾品和手工藝品,具有某種我們無法抗拒的迷人吸引力,這使它與其他更普通的材料區別開來。沒有人渴望一個「鐵王冠」或一個鋁製的「皇家王冠」。而且黃金耐腐蝕的能力讓它在眾多金屬中脫穎而出,他可以被拉成獨特的形狀,用於珠寶、牙齒修復或鑄幣,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勢,但黃金還有更多的東西,使人們看到貴金屬不僅僅是另一種金屬。我們想要它,渴望它,尋找它,因為它能讓我們瞬間變得富有、美麗或安全。人類對於黃金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它使黃金對我們來說更重要,而不僅僅是理解它是一種昂貴的金屬,需要開採、提煉和定義。我們對它有一種敬畏之情——一種讓人聯想到想要它並凝視它的奇蹟。
因此,黃金不僅僅是一種很酷的黃色金屬,它的發現和提煉成本很高,它讓我們著迷,我們的需求和欲望導致它的價值甚至超過了它應該的水平。
幾年前,有科學家拿出了一份元素周期表的副本,仔細研究了是什麼讓黃金與其他元素如此不同。最終總結了黃金的特點如下:
稀有性——地球上有大量的鋁和鐵——沒有多少黃金,從化學周期表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因為原子序數較低的元素比原子序數高的元素更常見,所以銀比黃金多。
化學穩定性——金不會與任何物質發生反應,所以你幾乎總能找到元素形式的金,這完全不同於碳、鋁和大多數其他金屬。
放射性穩定性——與釙、鉍、鈾和其他重元素不同,金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變。
固態形式——黃金不是氣體或液體,所以它不會飄散或溢出和丟失,不像氧,氯,汞,溴和類似的元素。
實用-黃金實際上可以製成珠寶、硬幣之類的東西。
吸引力——黃金比鉛、鐵、錫等其他元素看起來更閃亮。
總的來講,黃金很貴,因為它既有用又稀有。它具有可塑性,很容易加工成箔材和細線,不會變色,是一種很好的導體和反射鏡。這使得它在電鍍連接器和連接集成電路的電子學中非常有用。它也很閃亮,自從它被發現以來,人們就把它當作珠寶迷住了。做一個金杯或金環很容易,它不會讓你的葡萄酒味道好笑,也不會讓你的皮膚變色,而且它會持續到永遠——或者至少直到有人偷了它並融化掉。
我記不清他們討論過的所有因素,但在瀏覽了整個元素周期表之後,金確實是唯一一種足夠稀有和有用的元素,而且在化學、放射和物理上都足夠穩定,足以作為貨幣體系的基礎。它也很漂亮!
那麼地球的黃金為何這麼少呢?這就要講到地球的組成,因為地球主要由鐵構成,它是恆星核合成的最終產物,因此在宇宙生命的這個階段,有很多第二代和第三代恆星(由第一代恆星的碎片形成),周圍有很多這樣的恆星。所有比鐵輕的元素也是如此——它們都是在正常的過程中形成的,鋁也一樣。
金比鐵重得多,它需要化學能量來製造它,而較輕的元素在聚變過程中產生能量。它只在罕見的宇宙事件中產生,比如超新星或中子星的碰撞。只是沒做那麼多。而且,金溶解在液態鐵中,液態鐵是地核的組成部分,所以幾乎地球上所有的黃金都是無法獲得的,溶解在地球的中心。我們所能獲得的數量可能是在地球形成之後,以隕石的形式,在地球凝固之後到達地球的的。
銀也很稀有,但是不像黃金那麼稀有。而且它失去光澤,不太容易操作。直到不鏽鋼的發展,才開始流行,黃金仍然是人們最喜歡的收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