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1-10 08:58:11 瀏覽:1次
曾經作為「彈簧床墊」代名詞的席夢思正經歷來自市場的「拷問」。
日前,上海席夢思床褥家具銷售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席夢思」)因涉嫌虛假宣傳廣告違法事實被上海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案調查。因恰逢雙十一臨近,消息傳出,引發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上海席夢思(Simmons)被立案調查是因為今年發布的一則廣告,該廣告宣稱自己產品帶有抗流感病毒功效,而發布廣告的時間正是全國上下共同抗疫時期,顯然有藉機炒作、誤導消費者之嫌才被相關部門依法立案調查。
與此同時,筆者也接到相關投訴,反映上海席夢思相關虛假宣傳廣告行為,對此,筆者查證了相關資料。
「席夢思」曾經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幾乎成為高端床墊的代名詞。對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17)最高法行申2200號裁定書(附件4)解釋,席夢思三字已經屬於行業通用名詞,任何一家經營席夢思床墊行業的店鋪都可以使用。
而上海席夢思公司在2019年9月16日在《環球時報》上刊登《消費者如何辨別真假「席夢思」床墊》廣告,標榜其為正統正品,其他席夢思都是假的。該廣告顯然違反最高院文件精神,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屬於不正當競爭的宣傳。
另外,上海席夢思在其店鋪門頭、戶外廣告、店內各種宣傳資料中宣稱「世界上第一張彈簧床墊製造商」、「創始於1870年的美國床墊品牌」、「 有150年歷史,250項專利」 、銷售網絡140多個國家、頂尖酒店供應商、完美貼合、尖端科技等內容也沒有任何根據和事實證明,顯然屬於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對此,有法律界專家分析認為,如果事實認定清楚,上海席夢思或涉嫌不正當競爭以及虛假廣告罪,根據《刑法》相關規定,自然人犯虛假廣告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單位犯虛假廣告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筆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本應屬於正常消費範疇的床墊近年確實有點亂。
去年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19年第四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其中廣東尚馳睡眠科技有限公司因發布含有「有效緩解睡眠煩惱、腰痛、肩頸痛、打呼嚕、失眠,對肥胖、糖尿病、便秘、骨質疏鬆、高血壓、慢性疲勞、關節炎、疼痛等病狀有改善作用」等內容的床墊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9萬元。
今年上半年,康姿百德床墊在山西祁縣以免費體驗的方式聚集老年人,宣稱其床墊的磁場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和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等,被祁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罰款人民幣10萬元的處罰。
今年3月,成都宏康可喜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聲稱包治百病甚至能治癌症重疾的「天價床墊」售價19980元,全部通過體驗的方式向老人銷售,也被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查處。
實際上,最近幾年的國內床墊市場確實是五花八門,陷阱不斷,各種醫療床墊、納米床墊、玉石床墊、智能床墊等不斷出現,虛假廣告滿天飛,無非就是為其「天價」找藉口,也為中國床墊市場蒙上了厚厚的陰影。
對此,有業內專家認為,科技的發展為健康睡眠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撐,但誇大宣傳、包治百病的虛假廣告害人不淺。床墊市場更應回歸它健康睡眠的本真,而不是將床墊做成醫療器械。
睡眠有多重要,床墊就有多重要。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消費高峰期在即,也是消費投訴最多的時間窗口。
據統計數據,2014年至2018年,我國智能床墊行業市場規模由6.3億元增長至32.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0.5%。隨著智能床墊技術不斷完善、智能家居進一步普及,智能床墊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持續增長,在2023年增長至138.5億元。
巨大的市場商機使得國內床墊市場競爭加劇,業內專家預測,今年國內床墊市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總體來看仍將保持整體上升的趨勢:
同時,上海席夢思被立案調查也為市場敲響了警鐘,企業發展不得以虛假廣告、誤導消費參與市場競爭。而面對誘人的雙十一,結合往年各種購物陷阱,消費者更應保持一雙買買買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