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八月市值超越中國平安(2318.HK/601318.SH)後,網際網路巨頭美團(3690.HK)的股價繼續一路狂奔。
今日,美團股價繼續飆漲,盤中創歷史新高,總市值一度超過「宇宙第一行」工商銀行。自年初以來,美團漲超225%,自低點漲幅更達到380%。
美團市值盤中超過工商銀行
11月9日,美團股價高開後震蕩上行,漲幅超3%,總市值盤中一度超過工商銀行。
截至今日收盤,美團點評股價最新報335.2港元/股,漲2.57%,總市值19720.29億港元。而工商銀行港股最新報4.69港元/股,漲0.43%,港股總市值16751.09億港元;A股市場最新報4.98元/股,漲0.4%,A股總市值17749.03億元。
今日香港科技股整體漲勢迅猛,騰訊漲2.6%,股價首次站上630港元高位;阿里巴巴則漲3.26%。目前,美團在港股市值排名中位居第四,緊追工商銀行,阿里巴巴(9988.HK)與騰訊控股(0700.HK)排名則分居第一和第二。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工商銀行雄踞A股總市值第一位,不過今年6月,貴州茅臺股價一路上揚,歷史上首次總市值超過工商銀行(A+H股)。
在收入上,2019年工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552億,同比增長10.5%,淨利潤為3134億,同比增長4.9%。不過受今年經濟形勢影響,工商銀行的業績有所下滑。10月30日,工商銀行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002.47億元,同比增長2.6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86.75億元,同比下滑9.15%。至9月底,工商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855億元,較去年底升18.8%;不良貸款率1.55%,亦升0.1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90.19%,下降9.13個百分點。
上市兩年股價猛漲逾三倍
美團創辦於2010年,從團購起家,2013年正式上線外賣業務,2015年美團完成與大眾點評的合併,改名美團點評。
目前,公司旗下經營有美團網、美團外賣、大眾點評、摩拜單車等網際網路平臺,涉及外賣送餐、到店餐飲、購買電影票、共享單車、網約車、購買火車票、購買機票、酒店旅遊、民宿公寓等服務。
2018年9月,美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籌集約42億美元,並成為小米之後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後,美團市值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兩年時間裡漲了3倍多。美團用了近十年時間成長為中國市值排名第三的網際網路公司。
今年的疫情,曾對美團的餐飲外賣、酒店旅遊、票務出售等業務造成重要影響,但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其業務很快復甦並實現增長,並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佔有率。
發展至今,美團已經組建出一支百萬騎手大軍。美團年報顯示,2019年美團全職僱員有5.5萬人。據美團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上半年通過美團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295.2萬人,同比增長16.4%。
美團在2020年中報曾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根據財報,美團第二季度實現營收247億元,同比增長8.9%;期內盈利22億元,同比大增95.5%,將一季度15.8億元的虧損扭正。
其中,主營業務之一餐飲外賣實現強勢翻盤,當季收入同比增長13.2%至145億元;同時,經營利潤也轉負為正,由一季度的虧損7088萬元轉為盈利13億元;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6.9%至24.5萬筆。另一大主營業務到店、酒店及旅遊則仍未恢復到疫前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在諸多新戰場上頻頻發力,生鮮零售等業務或將成為其下一階段成長動力。其新業務板塊雖然仍處在虧損狀態,但收入增幅為三大業務中最高,以22.1%的增速實現56億元營收,在總營收中已佔近四分之一,虧損幅度同比收窄。
「回A」並非不可能
近日,美團「回A」的傳聞也悄然發酵。11月3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團正在考慮回歸A股二次上市,且已經正和多家接觸,並和上交所和深交所溝通。對此,美團當天回應稱,沒有相關的上市計劃或時間表。
不過,資本市場的積極反應在股價上表現出來。11月4日,美團股價大漲6.01%;11月5日,美團延續漲勢,在開盤後股價衝上334.6港元的高位,幾乎追平工商銀行。
雖然美團否認有二次上市的計劃或時間表,但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已有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為規避海外資本市場風險並獲得更高估值,選擇二次上市。其中大部分是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如網易、京東,且有不錯表現,相信美團不會對這一變化坐視不理。
另一類二次上市是螞蟻金服,它原本要採用「A+H」的形式,在科創板和香港同步上市,只因馬雲的「翻車式」發言和隨之而來的監管政策變化,這一上市計劃才被暫停。
據BT財經報導,由於在數字生活賽道,美團和螞蟻存在部分競爭關係(今年二季度,美團外賣市佔率高達68.2%,阿里旗下的餓了麼和百度外賣合計市場份額為29.8%,美團的優勢明顯),此前螞蟻估值的大幅提升已經引發了市場對美團的重新估值,進一步刺激公司股價,這無形中也讓美團有更多意願到A股上市。如果美團先於螞蟻實現登陸科創板,它還有望成為A股第一家「中國版FAAMG」公司。
另外,分析人士認為美團很可能像此前上市的「九號公司」,採取VIE+CDR模式在科創板上市,美團也是VIE架構。由於科創板的很多規則已經徹底改革,包括對未盈利企業創業板取消了原有的「最近一期未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這對科技公司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成為一個不錯的上市地點,今後預計會有更多公司選擇科創板。
(鈦媒體APP編輯武楓葉綜合自新浪港股、中國基金報、證券時報、BT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