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採訪了18個Gay丨他們在小城出櫃,賭上了自己的人生

2021-02-10 陳十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幾年前,讀到一句詩,印象特別深:還我本來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

在世俗中,做一個忠於自己的人,不戴面具、天然而然、發自內心、永葆純真,很難。尤其當你是Gay或Les,又身處一個愚氓遍地的地方時。

昨天,我發起徵集【你是怎麼出櫃的】。想請讀者講一講自己的故事,看一看他們與這個世界抗爭的樣子。

我採訪了18個人。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是螢火微光。

1 智明
雲南保山,現居合肥

我和男友都在事業單位工作。遇見他,覺得很踏實,覺得是能守候一生的人。他比較缺安全感,所以我希望給他一份安定:我要讓我們熟悉的圈子的輿論去制約我的行為,在他能夠接觸到的圈子全方位出櫃!

我向我的同事、朋友以及各個表親、他的朋友都出櫃了。現在我們上街也會手牽手,一開始覺得彆扭,習慣了就沒什麼。今年過年,我會帶他回家。我們打算退休後去昆明定居,一起安靜生活。

2 John
浙江溫州,現居深圳


以前,與前男友在一起,我總對朋友們說「我對象怎麼怎麼」。他們不知道,那個我一提起來就滿心歡喜但從不帶給他們見的人,不是「她」而是「他」。

後來與EX分手,崩潰得難受,打電話給女生朋友。她聽完後,說介紹小姐妹給我認識。我腦子大概稀巴爛了,喊了句:我他媽說的是一個男生。就這樣一個個出櫃。現在,女性朋友和我聊天很奔放,會問角色體位之類,車開得剎都剎不住:)

3 Joel
江蘇連雲港灌南縣,現居深圳 【微信:1360203149】


15歲時,我就明確了喜歡男生。我爸爸脾氣有點暴躁,在他每天的罵聲刺激下,然後出櫃了。我在QQ空間發了說說,全家知道了,我有六個堂姐姐,一個個找我談心。我爸變本加厲,天天說我有病,對我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

我想一死了之,就在洗手間開了煤氣罐。被送去醫院搶救回來,撿回了一條命。現在,離開故鄉,不再畏畏縮縮,不再擔驚受怕,也學會了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說辭。

4 吳磊
蘇州吳江,在常熟理工學院讀書【微信:floracastiel】


2018年,我讀大三,清明放假回家,打開APP被前男友搜到。他是個小領導,當初和他處時,一副領導腔,毛病特多,三觀合不來,關鍵還猥瑣。他提出複合,我不同意。他惱羞成怒,威脅告訴我爸媽,並查到了我家地址和座機。

他果然打來了電話,我接的。覺得驚慌,晚上和爸媽出櫃。爸媽幫我去教訓了這個老練毒辣的小領導。現在,我媽還是說:有合適的女孩就領回家,媽給她做好吃的。我爸攛掇我表哥帶我去醫院做HIV檢測。因為我舅舅也是Gay,他們覺得Gay都染了病。

5 淘米
東北某縣,將去北京讀研 【微信:xinzhongyouchen5】


作為一直被人吐槽不像東北人的東北人【身高183體重只有瘦弱的60公斤】,我不愛運動,愛看書追劇,喜歡歐美diva包括眾多gay icon,懂護膚品和時尚品牌,給周圍人普及同性平權。慢慢的周圍人全知道的。

我的身邊,人都很好,沒有排斥,也可能是被我的人格魅力徵服:)。寢室裡,大家會調戲我,很開放的聊同志話題。寢室臥談會常說:你也該找個男人啦

6 阿傑
陝西安康,現居西安


2018年6月,男友生病自殺了【不是HIV】,我找了他幾天幾夜。期間,他父母和親戚的冷漠自私讓我寒心。我姐姐是醫生,可笑的是男友的遺體剛好停放在她的醫院。我媽知道我和他的真實關係,當天我們去看了他最後一面。我媽說:就當他去了很遠的地方旅行了。

今年過完年,我去了他甘肅老家。看他父母,給了些錢,還去山上陪了陪了他。看著他一個人躺在高山上,那種孤獨感真的忘不掉。現在,我養著他留下的兩隻貓,這是我們唯一的聯繫了。

7 邱邱
山西長治,現居上海 【微信:Panddy_wpj】


我在上海讀書。一次玩真心話大冒險,同學們問我是不是Gay,我停頓了幾秒,說:是,我喜歡男生,他們其實早猜到了。真正促使我站出來的,是我們學院的一個女教授。我和一幫同學參加「挑戰杯」,她講了和Gay接觸的經歷,說在酒吧看到男生接吻渾身起雞皮疙瘩。

她說,準備24小時跟蹤觀察Gay的生活是否異於常人。她的整個表情就像是同性戀是怪物。我決定公開出櫃,錄了視頻,發在了學院的QQ和微信群。那一刻像是一個高光時刻。同學看了視頻都紛紛支持,不問東問西,然後在朋友圈給我點讚。

8 李想
陝西洛南,現居西安 【微信:ga19900706】


2014年11月,我讀研二,和男友分手半年,一直沉浸在痛苦裡,決定告訴父母真實的我。父母出身國企,價值觀相對保守。但我想認真找個伴,光明正大地度過餘生。11月10日,我在母親床頭留下一封書信後。
 
父母震動,說了不少重話,此後一年,我得了一場大病,經歷著身體與心理雙重痛苦。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們仍希望我」改邪歸正」。之後四年,我依然故我。最終,去年六月,他們接受了。

9 安安
雲南普洱景東縣,將去昆明上學


我剛高考完。今天,我剛向我媽出櫃,黃昏時就看到了你的【出櫃徵集】活動。高考前幾天,我媽在打掃時翻了我日記,然後陸陸續續和我說了一些奇怪的話。然後再沒提這事,像平時一樣待我。


過去的6、7月。走走親戚、拿著Lonely Planet的旅行書出去旅遊。今天下午,我媽在外婆家幫我剪頭髮,屋外太陽火辣辣的。我在鏡子裡,對她坦白了一切。她笑著說,「這一個月,我努力學著去接受,不想像別的父母用十年八年去改變孩子」。

10 山子
廣東陽江,現居陽江


幾年前,我買了房和男友同居,我姐的房子在樓下。每天和男友同進同出,我姐也會不請自來串門。每次見到我們在一起,就問我和我男友是什麼關係。我叫她猜,她脫口而出問道:不會是同性戀吧?我默認了。當時她就急了,打電話告訴了爸媽。
 
父母很傳統,地道的農民。他們很不接受,冷戰多年,時不時催婚逼婚,叫我姐來我家查崗,看有沒有男人。現在,我重新買了房。我姐不能再查崗了,但父母還會以死相逼叫我結婚生子

11 梁又軍
陝西渭南,現居西安


2014年,我在一個遍地基友的大學讀書。那時,我對取向還是懵懂的,一個師兄通過貼吧把我叫到操場納涼。他說了他的歷任、出櫃歷程。回寢室後,我下載了交友軟體,發現了新大陸。原來我就是彎了。
 
小範圍出櫃,朋友們都很理解我,沒人因為這疏遠我。反倒是蠢直男們更加不遮掩了,各種調戲摟摟抱抱。


12 瀋河
江蘇大豐,現居家鄉


大二時,我發現自己喜歡男生,以為得了精神分裂症,整天恍恍惚惚,然後休學回家。父母很擔心我,一直陪我說話。我就忍不住對他們說了真話。


我的家鄉大豐,在江蘇蘇北,是楊超越家鄉。民風挺閉塞,父親認為我骯髒,但也沒有對我施暴。母親會非常關注我的私生活,會時不時探察我的起居生活,因為覺得同志都有病,她擔心我在外面染病。


13 康成
安徽淮南,現居上海


我和男友在上海生活多年。有句話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我覺得我很認同自己,並能在上海獨立生活。但父母無休無止的逼婚,讓我覺得很魔幻。我在兩個世界來回穿梭。

我想對待男友真摯一些,對父母坦誠一些,就出櫃了。出櫃前,害怕見父母親戚,過年最難熬。出櫃後,父母很少提及結婚,但我知道他們還抱著希望。偶感愧疚,但無悔。

14 夏坤成
河北易縣,現居北京


初中15歲時,我就知道自己喜歡男孩,但一直生活在櫃中。23歲時,因為壓抑得太久了,我常有輕生念頭。,去醫院檢查出患有重度抑鬱症和重度焦慮症。

開始治療,按醫囑服藥,然後出門散心,坐在高鐵餐廳裡,給父母寫了一封信。出櫃前,我是他們眼中的乖乖仔。出櫃後,父母說話做事會變得小心翼翼,很在意我的感受,他們在努力理解包容。


15 勇哥
遼寧本溪,現在北京讀大學


初一時,我意識到自己喜歡男生。中考前三個月,我做了一個手術,在醫院躺了一周,我媽陪護。那天正好4月1日,張國榮的忌日,電視上放著追悼節目。我和我媽討論同志,她說:這很正常,只不過是少數。


中考結束,我媽在收拾客廳,我糾結了二十分鐘左右,對我媽說:「媽,我喜歡男生,我就是同志」。我媽停了一下,然後說:「正常,我也猜到了,不過這條路不好走,你自己想好了就行」。我一直後怕。那時我媽懷孕五個月。


16 南橘
湖北鹹寧,現居天津


之前,我和一個Les【女同性戀】形婚【假結婚】。婚前約法三章:1、經濟獨立,各自生活;2、不要小孩,因為父母沒有愛;3、婚後如需要離婚,不能阻撓。可惜到了婚後,她各種明示暗示要小孩。我想終止這個錯誤,提了離婚,她用出櫃威脅,我索性出了櫃

現在,我媽仍然抱有希望,有一天我會再找一個女孩,結婚生子,可我和她都知道那其實不可能。


17 張亮
河南許昌,現居上海


2018年過年,父親想讓我從上海回老家接手他的生意、結婚生子。他白手起家,不希望子女在外辛苦奔波。我和父親聊到夜深,他不理解為什麼我這麼堅持,然後我捅破了窗戶紙。

他沒有暴怒或者傷心,緩緩的聽完了事實和我的描述,自此再沒有多言。出櫃在我眼中,就是去闡述自己,讓父母更接近我們自身,對父母有一個交代是必然的。出櫃後,依然單身,依然海漂,依然一日三餐、朝九晚六、地鐵公交。

出櫃是認識和認定自我的行為,不是解放和超脫生活的途徑。

18 何朦朧
山東煙臺,從廣州到北京到煙臺


 2008年,我在濟南讀大三。從小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大學上貼吧去找同類,認識了一個濟南大學。大大咧咧,我很喜歡,發生關係。周末時,四個Gay出去玩,談天說地,說到感情。他說:同志感情不現實,只是找人互相慰藉,解決生理需要罷了

緣盡於此,覺得難過。半夜,撥通媽媽的電話,想要傾訴。還是忍住,說:「沒事媽,就是想你了」。第二天,手機沒電,在外遊蕩了兩天。周一晚,請了婚假在家的輔導員,在人人網上聯繫上我。

見輔導員,見我們學院的書記,對他們出櫃。請了三天假,回家火車上,打開筆記本電腦,新建Word文檔,講述自己怎麼從小喜歡男生。到家,把文檔打開,父母在客廳看,我把自己關在臥室。

我爸說:以為多大的事,我先去幹活了。剩下我媽在家,眼淚不停的流。爸媽陪我回濟南。後來,大學時光就這麼度過了:考研、去廣州讀研、被「男友」騙錢、在廣州工作、去北京北漂,不知不覺過了30。

現在,媽媽會偶爾提醒我,和男生那個要注意安全,甚至還給過我套套。

讚賞作者

__________

陳十四/媒體人,曾供職英國《金融時報》等。

微信:anxuedi丨商務:請加微信

☟長按/掃描下圖二維碼可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我採訪了18個Gay丨他們在小城出生,賭上了自己的人生
    在世俗中,做一個忠於自己的人,不戴面具、天然而然、發自內心、永葆純真,很難。尤其當你是Gay或Les,又身處一個愚氓遍地的地方時。之前,我發起徵集【你是怎麼出櫃的】。想請讀者講一講自己的故事,看一看他們與這個世界抗爭的樣子。我採訪了18個人。每個人都有故事,都個人都是螢火微光。
  • 「我不出櫃,請到柜子裡找我」 | 深圳男gay們
    但是,只要貼上「男同/同志/gay」等標籤,他之前的光環就會被大多數人否認掉,轉而產生鄙夷與惡意,顯得自己高高在上。 雖然這些年普及的信息多了,社會認識也上來了,我們開始不再忌諱的調侃同性戀文化:把男生之間的友誼稱為「基友」,把以同性戀文化著稱的英國稱之為「腐國」,甚至喜歡把熒幕上的男星組成CP。
  • 「出櫃後,我媽請來了一尊送子觀音」丨15個Gay的出櫃故事
    只有我舅舅,給我微信留言:只要好好工作,就還是好男兒。前天,我在公號發起【出櫃故事徵集】,從回覆中選出15個人。1 曉宇江西贛州人在上海丨丨微信:river_m1905大學時,和最要好的同學喝酒。一個女生問我:你什麼時候出櫃?我有點錯愕,問你怎麼知道。她說,看出來了。
  • 身材火辣,荷爾蒙爆棚,這個「追過赫敏」的大帥哥是gay?!
    (我悲痛…)但深入了解了盧克出道這二十年的星路歷程之後,報妹釋然了。因為這位被許多媒體和粉絲稱為「最像直男的gay」,是真的靠實力魅力徵服大家的!出道即出櫃的大帥哥「我在倫敦待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想隱藏自己的性取向。
  • 王凱「被出櫃」是gay?此事你怎麼看?
    不過真正讓事件放大的,是微博上一名叫@Berlin陽光的網友,他po出了一張和kkw的合照。網友推測這個@berlin是位同志,紛紛表示——尼瑪這是在幫王凱宣告出櫃啊王凱自己的微博中也顯示很多女鐵粉表示:完全不care王凱是不是gay啊!你們倒不如給個痛快話!!!
  • 15個Gay的出櫃故事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出櫃。2016年春節,特別想和她分享。我爸正好在QQ上問,「為什麼還沒對象,不喜歡女的?」。我回答,「是」。花了96天,把自己的現狀、為什麼這些、將來打算怎麼辦,像論文一樣寫好,列印出來厚厚十幾頁,裝滿三個文件袋。出櫃前,我發誓,未來男友也要有坦蕩的勇氣。結果,父母很快接受,回到上海我就有了男友。就像勇氣得到了回應。6 A-mores廣西南寧人在南寧我是南寧人,做精品零售。
  • 天了嚕這些名人居然都是gay
    ,誰沒兩三個gay蜜呀。因為龐大的人口數量,現在甚至有「粉紅經濟」這一專為同性戀而設的經濟名詞,你看異性戀都會結婚置辦房產、生育花錢在子女的教育上,而絕大部分同性戀並沒有這方面的開銷,所以相比有兒有女的異性戀,同性戀的消費能力相對就強一些,他們會花更多錢在健身上,在買衣服上,在旅遊上,在自己身上:)      性取向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總人口百分之五的gay或許和那百分之九十五有一點點不一樣,但和異性戀一樣的是
  • 我媽很愛跟別人說自己有個同志兒子
    「我在高中的時候跟男生和女生約會,覺得自己是雙性戀。高中的後兩年,我和一個女生在一起,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後來,畢業去上大學的時候我跟她出櫃了,跟她說自己並不是雙性戀。跟她出櫃之後我們的關係還是很好,只是沒有了肉體上的親密。 我跟我媽的關係非常好,好到我覺得自己並不需要出櫃,她自己應該能感受到。等到我和身邊的朋友們都出櫃了之後,覺得如果不跟我媽親自坦白這件事,總讓覺得自己在欺瞞她什麼,我不想讓這件事影響到我們的關係。 大學第一年的寒假,我回家過聖誕。見了我的前女友。
  • 張敬軒出櫃 首次公開承認與關智斌戀情
    不管我們心存恐懼或是逃避,無論我們是否理解或接受, 或明也好, 或暗亦罷,近些年, 同性戀這個群體越來越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甚至有的出現在了我們身邊,他們只樂意對與自己性別相同的人產生愛慕, 而完全背離了男歡女愛的規則或傳統。在這個日益開放的社會裡,我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同性戀持寬容的態度,不過, 即便如此, 真正公開出櫃的卻還是不多見。
  • 愛上一個 gay,我決定把他掰直
    直男難追尚可追,喜歡gay你要怎麼追?不論你活潑可愛優雅端莊,他都喜歡——是姐妹之間的那種喜歡。你絞盡腦汁幻想自己可以把他掰直,三十六計都使了遍,他對你愈發親如姐妹。今天,我們採訪了六個彎仔碼頭女孩,她們是選擇沉默、還是成為碼頭最強扳手?
  • 我採訪了幾個gay,他們告訴我為什麼要穿Hollister
    他們開業都會請男模的,全是小麥色的肌肉和性感線條,真的每一次開業,全城的gay幾乎都蜂擁而至,場面真的太火爆了我天我現在想到都開始心跳加速。」男大學生沙姐這麼和我說的時候,我能看到他雙眼發光。「為什麼gay會喜歡這些啊?」
  • 經濟學人 | 世界「出櫃」了
    他們的性愛——至少是合法的性愛,始於四年之後,英國議會否決禁止同性戀性行為的法條的那一刻。如今這個年代,彩虹旗飄揚,驕傲遊行風靡,我們很容易忘記直到最近,少數的女同和男同才能夠公開他/她們的性取向。其中就有Peter Wildeblood。他曾是一名記者,直言「那時的處境甚至比安了假眼、罹患唇裂還要糟糕」。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同性戀除罪化兩年之後,紐約的石牆暴動普及了一個術語:出櫃。
  • 百老匯百老匯 十個男人九個gay!
  • 《霍比特人》又一大佬出櫃了?!
    他最近接受英國電訊報(Telegraph)採訪,記者用婉轉的方式問他的性取向,提問他是否會組建家庭,Richard坦誠:「鑑於我的戀愛關係性質,想組建家庭得通過領養或代孕才行。」 他確認現在有對象,而且處得很好。
  • 海綿寶寶官宣出櫃?海綿寶寶其實是「gay」?順便科普一下什麼是LGBTQIA
    今天早上起來看了一下新聞,被上面那張海綿寶寶彩虹圖刷屏了,各種推文說 海綿寶寶出櫃啦、海綿寶寶原來是gay、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官宣等等。其實《海綿寶寶》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早在2002年接受採訪的時候就明確的說過:海綿寶寶不是同性戀,它是無性戀,也就是LGBTQIA裡面的A無性向者(Asexuals)。所以說海綿寶寶出櫃時間定在2002年或許會合適一些。
  • 體驗報告 | 一個異性戀玩「A Gay's Life」的模擬遊戲
    圖片from好奇心日報看到朋友圈有個小編分享了好奇心日報的一篇文章《他做了個遊戲模擬同性戀人生,但不希望它太火》,他說「不管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可以玩一下,因為真的很好。」圖片from好奇心日報看得我迫不及待想玩,躍躍欲試地想體驗一次同性戀的生活。我馬上去搜「a gay's life」。
  • 我不是一個完整的Gay?
    回想起自己的輝煌時刻,默克開心地形容那是一段「暖心」的時光。漸漸地,默克積累了更大的勇氣為性少數人群發聲。高中的英語課上,默克利用課前10分鐘的演講時間,堅持不懈地向同學和老師分享跨性別群體相關的一些LGBTQIA科普知識。英語老師的大力支持也為默克在班級上出櫃埋下一塊鋪路石。
  • 帶男朋友回家向老爸出櫃,三個男人之間的謎之尷尬|每日一片 4分54秒
    出乎意料的,父親將所有的尷尬用一個握手化解,最終親自為兒子帶上了佩花。今後他們有大把的時間討論這個問題,但這一刻,作為一個父親,他不想打消兒子敢於坦白的勇氣,也不想破壞兒子人生中的重要時刻。 ▼所愛隔山海 山海不可平
  • 蘋果 CEO 出櫃!
    蘋果CEO提姆·庫克周四宣布出櫃,並表示他在用自己小心守護的隱私換取民權進步的機會,他也由此成為出櫃的美國公司首腦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A gay man's coming out originally referred to his being formally presented to the largest collective manifestation of prewar gay society, the enormous drag balls that were patterned on the debutante and
  • 庫克出櫃 這些男人也愛男人
    10月30日,蘋果CEO蒂姆-庫克在《商業周刊》上發表文章,公開宣布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並引以為豪,他說:「成為一名同性戀者是上帝賜予我最偉大 的禮物」。雖然庫克的性取向在業界早已不是新聞,但他卻從來沒有公開承認過。今年54歲的他從未有過婚姻,保持私生活高度隱私,也從來沒有他和男友的照片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