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阿拉貢在電影《指環王:王者歸來》的最後以國王的身份在剛鐸加冕,他既然是伊熙爾杜的後人,有合法繼承王位的權利,幹嘛拖那麼久呢?或者說,阿拉貢的先人為什麼不去剛鐸聲索自己的權利呢?難道僅僅是為了凸顯王者歸來的戲劇張力?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那就要先搞清楚剛鐸為什麼沒有國王。
早期建國
剛鐸是努曼諾爾人在自己的島嶼沉沒後來到中土建立的王國,與剛鐸(Gondor)同時建立的還有位於北方的阿爾諾王國(Arnor),大約都建立於第二紀元3320年。剛鐸的初代建立者是伊熙爾杜和他的弟弟阿納瑞安(就是在瀑布前收門票的那兩位)。
而他們的父親埃蘭迪爾則統治著北方的阿爾諾,名義上他也是剛鐸的至高王(人類從諾多族精靈學那來的頭銜)。所以嚴格來說,早期剛鐸和阿爾諾是同一個王國內的兩塊領地,只不過後來阿爾諾覆滅了,剛鐸成了王國的中心。
大約在王國剛剛建立的一百多年後,索倫攜至尊魔戒之威進攻剛鐸,米那斯提力斯的姐妹城市,位於魔古爾山谷中的米那斯伊希爾被獸人大軍攻陷,其後被改名為米那斯魔古爾,成為了戒靈的要塞,魔多染指中土自由之地的第一座堡壘。
遭到進攻後,剛鐸不得不向阿爾諾王國求援,而至高王埃蘭迪爾向諾多精靈至高王吉爾-加拉德提議共同應對這個中土世界最大的威脅,兩人在伊露維塔的名義下起誓結盟,史稱「最後的聯盟」。這場戰爭曠日持久,索倫和聯盟兩邊軍隊都幾近崩潰,終於在巴拉督爾城外,索倫親自出戰,這位墮落邁雅由於佩戴著至尊魔戒,擁有恐怖的實力,兩名至高王先後被他錘翻。但是在絕望之際,伊熙爾杜拿起他父親折斷的寶劍納熙爾,斬下了索倫的手指,奪取了魔戒,索倫的肉身被毀,但是由於至尊魔戒的存在靈魂不會消亡,逃遁而去。
取得了魔戒的伊熙爾杜受到蠱惑,沒有將魔戒丟入火山中銷毀,他帶著它回到了剛鐸。至高王埃蘭迪爾戰死使得伊熙爾杜必須去北方的阿爾諾繼承至高王的頭銜,由於他的弟弟阿納瑞安也在戰爭中死去,剛鐸國王只能由阿納瑞安的兒子美尼爾迪爾繼任。這樣的安排雖然合理,但是也種下了王國分裂的種子,因為不論上一輩的關係如何親近,血緣必然會在時間的流逝中被衝淡。
分裂
果然在伊熙爾杜因為魔戒的影響被獸人殺死後,繼任他位置的維藍迪爾雖然在名義上仍然是至高王,但是剛鐸已經不再聽他的調遣,整個人類王國實際上已經一分為二了。
其後兩國相安無事地渡過了幾百年,由於出自同一先祖的緣故,兩國的王室還保持著官面上的友誼,而且當時雙方都需要面對各自的威脅,所以軍事上仍舊需要對方的支持。此時剛鐸的威脅主要來自東方的魔多和哈拉德人部落,阿爾諾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的安格瑪。
阿爾諾覆滅
安格瑪的統治者實際上就是索倫手下的戒靈,九大戒靈中的首腦被封為巫王,在安格瑪,他聚集起了包括獸人在內的一眾邪惡力量,甚至一些北方的火龍也為他效命。連年與安格瑪的戰爭使得阿爾諾漸漸無力支撐龐大的軍費開支,此時恰好大瘟疫開始在王國境內流行,一時間,整個阿爾諾風雨飄搖。巫王此時利用古冢屍妖來散播恐懼,加速瘟疫的傳播,王國境內相對較為閉塞的夏爾地區也被瘟疫波及,霍比特人的死亡率都高達40%,其他地區的慘狀可以想像。
終於在安格瑪的連綿攻勢下,阿爾諾王國不堪重負,轟然倒塌。它在覆滅前曾經還分裂成三個更小的國家,但是沒過多久也都被安格瑪消滅。在最後一位阿爾諾國王死前,他的一個兒子阿拉納斯察覺到王國已經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實力,於是帶領自己的子女逃往北方的群山,自此放棄了王族的身份,只是以杜內丹人稱呼自己。
這個家族過著隱秘的生活,而正是這種謹慎才使得努曼諾爾王族的血脈得已延續了下來,這個家族的族長都是上一任的直系後代,而我們的阿拉貢正是這個家族的第十六任族長。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阿拉納斯的妻子是當時剛鐸王室的一位公主,所以阿拉貢相當於同時擁有阿爾諾和剛鐸王室的血統。
剛鐸內戰
另外一邊,剛鐸的日子過得也不怎麼樣,他們一邊要應付來自東邊的侵襲,一邊還自己打起了內戰。剛鐸的王室和貴族都是諾曼諾爾人的後裔,由於祖上帶有精靈和邁雅的血統(辛葛的妻子美麗安是一位邁雅),所以壽命相較一些留在中土的人類要長。但問題是剛鐸境內統治的人類並不都是努曼諾爾人的後裔,因為這些中土原生人類主要生活在王國北方,所以他們也被稱為北方人類。比如後來的洛汗王國,他們的人民都是留在中土的北方人類。
在剛鐸與東夷部落的戰爭中,北方人類出了很大的力,事實上沒有這些人類的幫助,剛鐸早就被東夷和魔多聯手搞垮了。而在如何對待他們的問題上,國王和貴族產生了分歧,當時的國王羅門達奇爾十分看重北方人類的力量,他甚至派兒子維拉卡去北方學習那裡人們的傳統和習俗。但學著學著就不對了,維拉卡愛上了那裡的一位女孩,並且結婚有了孩子。等維拉卡回到王城,舉國震驚,保守的貴族們認為王室這樣做是侮辱了自己的先祖,應該剝奪維拉卡的繼承權。
這場風波一直到老國王駕崩都還沒有結束,並且直接演變為王國的內戰。保王派和貴族都有各自的理由,貴族們認為王室與北方人類的通婚是一個信號,一旦被大部分民眾接受,他們後代的努曼諾爾血統將不再純正,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努曼諾爾人本身就是混血而來的產物。
這場內戰最終還導致了剛鐸王室被篡位達十年之久,好在保王黨在北方人類的支持下反攻南方,才將王室的統續扶正。不過這場內戰的影響可遠不止於此,南方的許多港口仍舊不聽剛鐸王室的調遣,一些大港口甚至發展成為海盜的母港,對王國其他的港口造成威脅。這種威脅一直持續到魔戒戰爭期間都沒有結束,我們在電影中見到的昂巴海盜就是源自這裡。
繼承危機
經過了大內戰和大瘟疫的流行,整個剛鐸王國再也無法重現往昔的強盛。另一邊滅亡了阿爾諾王國的安格瑪巫王則來到了米那斯魔古爾,開始醞釀對剛鐸的入侵。他時不時挑動當時的國王埃雅努爾,讓他出城接受一對一的決鬥。這位年輕的國王出於自尊和榮耀,不顧身邊大臣的苦勸,執意帶領一小隊護衛來到米那斯魔古爾城門下挑戰巫王,結果當然是悲劇了,往後沒有人再見過他。
不過關於「衝動哥」埃雅努爾,有人猜測他並沒有死,據說他被囚禁在魔多的高塔中,索倫使用黑暗的魔法將他腐化,最後成了一個恐怖的邪物,就是後來在黑門之戰中與阿拉貢談判的「索倫之口」。
宰相攝政
由於埃雅努爾沒有留下子嗣,剛鐸王室的直系血脈相當於被斬斷,問題是沒有國王死亡的證據,王國的統治只能由當時的宰相攝政。當然,大議會可以從埃雅努爾的旁系親屬中挑選一位繼承人,但是大內戰留下的陰影還纏繞在每個人的心頭。此時沒有人願意冒著內戰的風險去擁立任何新的國王,大家都清楚一旦內戰爆發,剛鐸一定會被東方的敵人毀滅。於是宰相攝政就成為了剛鐸當時唯一的選擇,直到真正的「王者歸來」。
攝政宰相採用世襲制,每一位宰相上任前都需要立下誓言,「以國王之名掌管此杖、統治王國,直到國王歸來。」這誓言中的國王指的就是伊熙爾杜和他的弟弟阿納瑞安的後裔,但是這種誓言只是儀式性的,事實上剛鐸境內已經沒有他們兩人的直系後裔,北方的阿爾諾也早已經滅亡百年,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伊熙爾杜的血脈已經不復存在,剛鐸的宰相實際上就是以國王的名義行使權力,只不過不能冠以這個頭銜罷了。
阿拉貢的動機
阿拉貢作為杜內丹人族長的後代,一出生就被寄養在瑞文戴爾,由埃爾隆德領主親自撫養。他的父親阿拉松在他兩歲時就被獸人殺死,由於擔心居心叵測之人覬覦努曼諾爾人的血脈,埃爾隆德決定暫時向阿拉貢隱瞞他的身世。不過在阿拉貢年滿20歲,從遊歷中歸來後,埃爾隆德還是向他坦白了他的身份之謎,還展示了他祖上的寶物,納熙爾之劍的碎片。
在阿拉貢與阿爾玟相戀後,埃爾隆德對他表示,只有成為國王才有資格和阿爾玟——精靈族的「幕星」在一起。
即便是這樣,阿拉貢還是沒有立即去剛鐸表明身份,主張自己的權力。因為他知道,這樣貿然前往只會重新將剛鐸帶往分裂,他想要獲得剛鐸王位、贏得美人芳心,就必須依靠軍功,而且是足以服眾的軍功。
所以這就是阿拉貢後來一系列行動的真正驅動力,他知道剛鐸當時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魔多的索倫,而至尊魔戒又是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於是他利用與埃爾隆德的關係參加了討論如何處置魔戒的會議,不然即便是杜內丹人的族長,一個北方來的遊俠有什麼資格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呢?
我在這裡並不是質疑阿拉貢的真正動機,他作為努曼諾爾人的後裔,當然有責任與邪惡對抗。但人是一種需要目標的生物,我們看整個護戒小隊,除了霍比特人之外,其他的成員都各自背負著自己身份帶給他們的責任,只有阿拉貢是以一個遊俠的身份加入,他原本完全可以置身事外。責任和榮耀或許是一方面,但是能夠抱得美人歸的現實利益我想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能看到阿拉貢的許多大動作都是在他得知自己真正身份後實施的。他與甘道夫相遇,成為朋友,並開始留意夏爾地區的霍比特人。他化名梭隆吉爾來到洛汗為森格爾王效命作戰(希奧頓的父親,所以電影中他說兒時見過阿拉貢作戰),他甚至也去了剛鐸為當時的攝政宰相出謀劃策。在這段時間裡,他作戰英勇,屢獲戰功,為自己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也為自己贏得了崇高的威望,中土各地都流傳著關於這個勇敢無畏的年輕人的故事。
而正是通過這些前期建立的威望,他才有資格與洛汗國王希奧頓談判,要求對方履行誓言派兵馳援剛鐸;才有資格在大戰前召集到一批跟隨他的騎士;才有資格在米那斯提利斯大戰後帶領已經疲憊不堪的軍隊來到黑門挑戰索倫。如果沒有前期的鋪墊,以一位北方遊俠的身份怎麼可能做到。而前期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來自於埃爾隆德的一個承諾:只有國王才有資格和阿爾玟在一起。
至此阿拉貢終於完成了一個小小遊俠的逆襲,他將精靈、矮人和人類重新聯合在一起,消滅了中土最大的威脅,當然有資格以伊熙爾杜和阿納瑞安後裔的身份重新稱王,剛鐸內部絕不會有人挑戰他的權威。其後他在北方重建了阿爾諾,以剛鐸和阿爾諾聯合王國至高王的身份加冕,重拾祖上榮光。當然,阿爾玟也如願以償地成為他的王后。
好了,關於阿拉貢王者歸來的故事今天就介紹到這裡,我並不是說這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畢竟阿拉貢擁有的王室血統和與精靈深厚的交情使得他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屌絲。我只是希望通過理清整個事情的脈絡來理解一個人行事的動機,這也是讀《指環王》這部書真正的樂趣所在。
最後說說剛鐸這個國家吧,許多人相信託爾金將自己對拜佔庭帝國歷史的理解融匯進了剛鐸這個國家,比如它們都曾經源自一個古老而強盛的帝國,拜佔庭帝國源自古羅馬帝國故稱東羅馬,而剛鐸源自努曼諾爾王國。如同西羅馬帝國最終分裂消亡一樣,剛鐸西北部的阿爾諾王國也分裂滅亡了,並且兩者滅亡的原因都是由於北方「蠻族」的入侵。拜佔庭帝國則吸收了多個名族的文化和傳統,在這一點上做得比西羅馬帝國要好,這也和剛鐸的表現一樣。不過唯一的不同點在於剛鐸在書中從沒有滅國,而拜佔庭帝國則有著完全相反的命運。
好了,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給我留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