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個地方旅行,如果只有一天的時間,你會選擇了解什麼?
在三亞,北緯18°,用一天,就能了解這個地方萬年的歷史,這就是《三亞千古情》:
《三亞千古情》,立足海南文化,用聲音與舞蹈的藝術,講述了海南民族從原始到文明,從蒙昧到開化的故事,短短60分鐘,帶你穿越時空,跨越歷史,細細品味三亞。
01
最初的探索歷史上,海南島,長期游離於中原文化之外,被主流文明(中原)認為是蠻荒之地。而落筆洞的發現,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遺物,骨角器、骨矛、骨錐、鑽孔石器等,無不證明著,早在萬年以前,這裡就有先民居住,並且開始使用工具,一步一步發展出燦爛的「落筆洞文化」。
02
巾幗的堅守冼夫人,一位偉大的巾幗英雄,國破家亡時依然披掛上陣,夫君戰死,她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守衛著百姓和家鄉。
經過她的努力,終於建立了三亞歷史上的第一個政治機構——崖州,使孤懸海外600年的海南島回到祖國的懷抱。
03
逐愛的旅程相傳, 古代三亞的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曾經翻越99座山,涉過99條河,追著一隻花鹿,來到南海之濱。突然,花鹿在他面前化身為美麗的黎族少女,眼眸清澈而深情,她望著青年,傳達著滿滿愛意,兩人陷入愛河,最終結為連理。
根據這個傳說,三亞建造「鹿回頭」雕塑,成為三亞象徵,三亞市也因此得名「鹿城」。這是海南最古老的愛情傳說,與希臘神話中的「皮格馬利翁」雕塑變化為少女,有異曲同工之妙。
04
信仰的力量在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唐代,遠洋出海,並非易事,「天有不測風雲」最適合形容海上漂流。而高僧鑑真,為了弘揚佛法,東渡日本,遇上颶風,險些喪命,幸好漂流到了三亞。
鑑真的到來,給三亞帶來了中原文化和農耕技術。原本可以安定下來,享受生活的鑑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在一切就緒後,他又毅然踏上了危險的海上東渡之旅。支撐他的,是信仰。
05
文明的交匯據《崖州志》載,三亞港在宋代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中國的瓷器從這裡運往海外,來自印度洋、波斯灣的香料也在這裡轉運,東西方文化在這裡交匯,碰撞出別樣的火花。是日中秋,崖州知府舉辦盛大的中秋賞月會,西域少女,帶著異鄉珍寶,歌舞昇平。
我們,從最原始的舊石器時代,慢慢走出洞穴,開始追尋同伴與愛情,開始有了國家的概念,然後開始保家衛國,最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1個小時,就能踏遍這趟旅程,去三亞旅遊,感受這一眼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