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健康運動及休閒方式,很多選手在場上揮汗如雨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喝水喝水喝水~因為運動當中時常補充的就是水分了,水佔據了成人55-66%的體重.脫水達到4%時肌肉耐力也開始降低。血液由於水分的流失變得粘稠,散熱和運送能力下降。當我們補充了足夠的水分之後,會使血液很快的恢復溼潤飽滿的狀態,增加對於身體需要的供應。我們都已經意識到了補水對於馬拉松運動的重要性,但是怎樣補水卻大有講究。
一次性喝個夠?不能夠!
在跑馬中,運動員的補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大量飲用不僅造成排尿量增多,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破壞血液中的鹽平衡,令人更易感到身體疲勞,甚至引起肌肉痙攣。
等口渴才飲水是個嚴重的誤區,因為當你身體明顯感到缺水,表明人體內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已處於輕度脫水狀態,非常危險。正確的方式是,跑個兩三公裡就喝一次水,讓身體一直處於不缺水的狀態。
選擇補充什麼樣的水也是有條件的。運動者大量運動後喝純淨水,不僅會讓體內的養分會流失得更厲害,更有甚者會造成水中毒。劇烈運動會帶走大量的礦物質和電解質。因此大量運動後必須補水,也必須補充礦物元素和電解質。純淨水顯然無法起到補充的作用。更危險的是,攝入純淨水不僅不能幫助身體獲取礦物質,反倒增加身體的鈉、鉀、鈣、鎂等礦物質的排出。
德國營養學早就發出警告,飲用純淨水將導致人體缺乏電解質,幹擾體內細胞之間的水分傳輸,重要器官的功能將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疲勞、虛弱和頭痛,嚴重缺乏電解質將會導致肌肉痙攣和心率不齊。純淨水、蒸餾水經過加工處理,缺乏礦物質,只能起到補充水分的作用,不能補充鈉、鉀、鎂這些微量元素。如果長期劇烈運動後一直選擇喝純淨水,會對心臟造成短暫的影響,不利於健康。跑馬知識延
根據科學表明,脫水2.5%就能造成跑步效能25%的下降,而補水的大原則就簡單的兩條:永遠不要在感到渴的時候才喝水;一旦感到渴了,必須立即補水。
普遍認可的做法是:跑前兩小時喝500毫升水;跑前上一次廁所,再喝250毫升水;跑完後半小時內再喝另外500毫升水。跑步過程中進補運動飲料和水果汁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迅速補充糖分和鈉等微量元素。
1.在跑馬過程中要儘量小口喝水,每次喝固定的體積。這樣你可以比較穩定的補水,儘量別把胃部撐得過飽。
2.避免很快的喝。不管你怎麼訓練在運動中喝水,你總還是會在喝水的時候摒住一兩次呼吸。所以,跑動中喝水別千萬著急。
3.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可以在到下一個飲水站十到十五分鐘前喝完最後一口水。這樣你可以在到達下一個飲水站前吸收一部分液體。
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身體會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份是水,還有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馬拉松參賽者大量出汗後,隨著水分的喪失,也會同時失去很多鹽分,體內的調節能力也隨之降低,如果單純補充水分,容易造成水中毒。此時應補充電解質飲料,又稱礦物質飲料,補充機體的能量消耗。
跑馬拉松的選手一般可以分為:水牛型、正常型、駱駝型。水牛型選手喝水又多又頻,沒水跑不了步;駱駝型的選手可以一口水不喝,完成一個馬拉松;而大部分跑者屬於正常型,介於兩者之間。
那麼咋判斷啥時候補?最簡單的辦法:看尿液的顏色。
清亮和淡黃沒有問題;深黃色是脫水,需要補水;棕色以上是深度脫水,需要立刻停止運動,去一個涼快的地方,喝水直到尿液顏色變正常。記住,流汗率永遠與跑步的強度、補水程度成正比。流汗越多,補水也多
能量膠是一種含有很高熱量,能夠快速補充大運動量下人體所需能量和礦物質的食品。能量膠的熱量非常高,如果你平時的單次訓練強度達不到一定程度,其實是沒有必要補充的。能量膠並不會讓你跑得更快,跑得更遠,他只是補充消耗的熱量。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在跑步的過程中,很少需要能量膠,一般就只是補充水或者電解質。
小編在線,馬拉松是一項危險性的極限運動,跑馬拉松是每個長跑愛好者的夢想,挑戰自己、追逐夢想!馬拉松需要科學的補給,合理的配速,理性的心態!喜歡跑馬拉松那就需要準備一套屬於你自己的補給方式,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和能力不一樣需要選擇性的補給。補給的宗旨是提前補,不要等身體需要的時候再補,大運動量會流失很多汗水,不能及時補給的話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出現心慌、胸悶、抽筋等,嚴重會誘發自己潛在的疾病,甚至會出現生命危險。文章當中已經給出相應的比賽補給攻略,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學習以及對文中的不足進行指正,小編在線是分享亦是全面提升跑步科學的平臺,你有話可以講、有貨可分享。
www.sunyingji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