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上海名媛」登上熱搜,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那些所謂的精緻的「名媛」們,不過是「拼」出來的,不僅是拼酒店、拼包包,甚至還拼二手絲襪,令人大跌眼鏡。
你以為只有年輕人才會有這麼變態的虛榮心?大媽版「名媛」或許你還不知道,實打實的用錢包裝出來的名媛,那才是真的「壕」。
當你在某個景區遊玩或者是逛街的時候,偶爾會發現身邊走過一群身著旗袍、撐著油紙傘、邁著優雅步伐的大媽們,她們身姿挺拔,妝容精緻,面帶微笑,行止間旗袍開叉秀出若隱若現的雙腿,別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引得路人紛紛圍觀拍照的同時,從大媽們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滿足與驕傲,與廣場舞上的大媽比,她們要高出好幾個檔次。
想加入她們?去排頭看看,一定會有個「某某旗袍協會」的牌子,只要入會,你也能和她們一樣優雅。入會費不貴,幾百到幾千不等,但對於大媽們來說,太值了。
近些年各種旗袍協會層出不窮,統一打著「推廣旗袍文化」的名義,讓「有錢又有閒」的大媽們趨之若鶩,大媽們渴望著煥發「第二春」,來彌補年輕時缺失的美。
旗袍優雅高級,每個女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旗袍夢,入會後購買指定的旗袍是必不可少的,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就看你的個人財力了。
走秀只是小小的歷練,旗袍選美比賽才是真正考驗個人魅力的時刻。
旗袍協會舉辦的選美比賽,總是會包含「全球」「世界」等前綴,比如「全球旗袍春晚」「世界旗袍名媛」等,看著就世界級的舞臺,大氣有排場,怎能不令人心馳神往。
統一的旗袍、配飾、道具等,協會都已經備好,掏錢就能登臺比賽。
請放心,每個人都能收穫不同領域的「最佳」,大媽們可以盡情的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的「高光時刻」。
出國演出那是「為國爭光」,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當然價格也更貴。
登上豪華遊輪、拖著統一的行李箱、身著統一的旗袍,這樣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團隊」,大媽們身上肩負著「向全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貴一些那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見面,但絲毫不妨礙她們互稱「仙女」。大媽們吃著西餐、在杜拜塔下合影留念,手機裡的內存都快不夠用了。
旗袍協會的大媽們還熱衷於上電視,2017年央視春晚上海分會場,500位佳麗身著旗袍走秀可謂是奪人眼球。即使上不了央視,地方臺也行,只要面對鏡頭,大媽們臉上的表情立馬升級。
想要站在C位,除非你的贊助足夠多,或者說你的丈夫職權足夠硬,哪怕你不是最優秀的,也能「引領」整個團隊。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想要從萌新旗袍愛好者進階「十級旗袍娘」,你得參加培訓才行。
「旗袍禮儀課程」「形象管理課程」「社交禮儀課程」等等美學課程,這些都得上,這僅僅才是個「入場券」,氣質是由內而外的,旗袍協會首先向大媽們販賣的就是「自信」。
一節課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甚至上萬,沒有雄厚的資本作為支撐,想進更高階的群體是不可能的。
最高一層的「天價名媛培訓班」,是封閉式的培訓,包括服飾搭配、品酒、插花、馬術等更高端的項目。
培訓費從幾萬到幾十萬,當然配套的服飾、道具、馬具等,都是價格不菲。
參加培訓的大媽們,同時也會進入「女神群」,這裡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你教的不是學費,而是進入精英階層的「門票」。
經過層層篩選,大媽們終於在雄厚的財力下「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的「名媛」,這錢花得真值。
不說了,我媽喊我去交錢了!
「優雅的女人從不吝嗇自己的掌聲和讚美,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如果喜歡本篇文字,別忘了評論、點讚、轉發和收藏。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