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使女到皇貴妃一生無子,「有才無德」的高晞月何以盛寵18年?

2020-12-21 蘊靈心理

「晞月格格人如其名,東方未晞,月色風霜。如此美貌,賜黃金百兩。」

弘曆第一次見到晞月時說的這句話,似乎一語成讖地暗示了她今後的人生:再美好再有才,哪怕位及皇貴妃,在他心中,也不過價值「黃金百兩」而已。

在《如懿傳》中,晞月從雍正六年進府,一直到乾隆十年逝世,獲得了將近18年的盛寵。

如果一定要將這18年的盛寵剖成兩半來看,那麼其中一半源於家世,另外一半則源於她的美貌和才華。

如果一定要給她的一生做個總結,那麼「從使女到皇貴妃」,是她身份地位的改變,「一生無子」,則是她最大的遺憾。正可謂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所以今天我們就從兩個角度來討論一下高晞月的一生,看看她的「得」與「失」,都是為何?

1、晞月之「得」:活在家世鼎盛的時候,一路榮華高升

歷史上的慧賢皇貴妃,就像《甄嬛傳》裡交代的那樣,最開始是以使女的身份陪伴在寶親王左右的,也就是《如懿傳》裡所說的「格格」——通房侍妾的意思。

而《如懿傳》開頭,雍正之所以非要讓弘曆收了晞月為格格,是因為那時候她的父親高斌不僅是兩淮鹽運使,更是江南河道總督,一邊管理鹽務,一邊管理水務,既有經世致用之才,又有治理水患之能。

雍正看到高斌身上的才能,預料到他將來必定會成為朝廷重臣,所以才要未雨綢繆地和他結成親家,這其實也是在幫未來的乾隆收買人心。

而晞月最開始之所以只能當一個侍妾,而不能與青櫻同為側福晉,則是因為那時的高氏一門還是漢軍旗包衣出身,而高斌在朝廷上的地位也還沒有到可以抬旗的地步。

但是那時的晞月,就像她的父親一樣志得意滿,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所以才會在剛嫁進潛邸的第一個晚上,就對身邊的侍女說「我就不信了,我還能一輩子就是個格格。」

此時的她,嬌豔得如同迎風的花朵,兀自盛開在陽光之下,既沒有太多的憂慮,有沒有太深的心機,一切都剛剛好。

六年後,由於高斌治河得力,在朝廷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於是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乾隆朝的直隸總督(相當於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省長)。

要知道,在我國古代,治理水患是歷代君王都頭疼的事情,而高斌能在這件事情上做得極為出色,就是在幫皇帝解決一樁心頭大患,所以他自然有著極大的不可替代性,而他的女兒高晞月被超拔為側福晉,後來又封貴妃,也是理所應當。

接下來從乾隆元年到乾隆十一年這段時間內,高斌的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所以高晞月在宮裡也是活得有聲有色,盛寵無人能及,所住的宮殿是「福澤鹹聚」的鹹福宮,所穿的衣物是江南上貢的軟緞,就連養的寵物,也是珍貴的孔雀。

一直到最後,哪怕乾隆知道了她曾經謀害皇嗣,嫁禍他人,也依然沒有褫奪她貴妃的尊榮,而是在她死之前繼續晉封為皇貴妃。

由此可見,高斌當時在朝中的位置依然無人可以替代,所以她的女兒才得以保全最後的顏面。

除了家世的支撐以外,晞月一生盛寵不斷,也是因為她嬌柔的外表以及自身的才華吸引了乾隆。

在《如懿傳》原著當中,乾隆是真心寵愛晞月的,因為她溫柔可人,會撒嬌,又精通詩詞,善彈琵琶,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看,她都是嬪妃當中的第一人。

所以乾隆不僅給了她和「貴妃」這個位份相匹配的寵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還十幾年如一日,未曾對她感到厭倦,這些寵愛當中,不僅有對她家世的忌憚,更有對她本人的青睞。

但也正是因為貴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寵愛,才縱得她不知天高地厚,又因為沒有子嗣對別人心懷妒忌,所以一步步走向了深淵。

2、晞月之「失」:一手好棋淪為敗局,含恨而終心有不甘

人生一世,總是有得必有失。晞月也不例外。

她的榮寵皆因家世和美貌這些外在之物而來,這也就註定了,她這一生只能活在表面,卻得不到實質性的東西,比如說愛,比如說別人的真心。

而晞月之所以會以悽慘的結局收尾,說到底也與她的「糊塗」有著很大的關係:識人不明、用人不明,就連害人,也是害得不清不楚。

晞月從進府的那天,就下定決心要依附於富察氏。

這一方面是因為富察氏家族鼎盛,根基深厚,依附於她有利於高氏一族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晞月在弘曆心目中的地位遠不如側福晉青櫻,所以她只能依附於更為強大的嫡福晉,才能確保自己的利益。

如果高晞月真的像《延禧攻略》裡傲慢的高貴妃一樣,跟誰都不對付,那麼她不管是在潛邸還是在宮裡,日子都不會好過到哪裡去。

只因父親高斌得罪了一個太后,她的病就得不到太醫的救治了,如果再得罪富察皇后,會是什麼下場?

所以高晞月依附於富察氏的初衷,其實跟金玉妍一樣,都是不得已的選擇。只是金玉妍始終跟富察氏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也能夠理智地分析她的為人,而晞月卻犯了一個「識人不明」的錯誤。

明知雙方是因利益而結盟,卻依然沒有防人之心。只聽素練一聲吩咐,都沒有當面跟皇后確認過,就敢巴巴地跑去害人,髒了自己的手不說,最後連指證對方的證據都沒有。

也許她又糊塗又驕橫的性格,就適合成為別人手中的一把「刀」吧。

就連在害人這件事情上,她都是那麼的不清不楚、糊裡糊塗。

只是聽見一個來歷不明的小太監訴苦,就覺得他日後能為自己所用,聽到他獻上來的計策時,也沒有認真想過,一個小太監而已,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膽子,敢謀害皇嗣?

金玉妍挑撥她去收買阿的時候,她也不曾想過,金玉妍為什麼對阿箬的家世情況了如指掌,為什麼知道的父親在高斌手底下做事,她了解得這麼多,究竟是想做什麼?

就這樣,她稀裡糊塗地成了別人的棋子,而懵然不知。

最後還是被她害了一輩子的如懿,來告訴她這一切的真相。

可憐晞月這一生,害的人不曾害過自己,而真正害自己的人,她又引以為摯友和靠山。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爛,最終只能心有不甘,含恨而終。

結束語:

高晞月的一生,從潛邸的使女一直到一人之下的皇貴妃,活在家族最鼎盛的時候,也活在父親高斌的榮光裡,十八年來盛寵不衰。

可她卻一生無子,而且「有才無德」,雖然熟悉詩詞歌賦,音律樂器,但卻不懂得最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以至於害了不該害的人,最後只能靠一個奴婢給自己報仇。

真是可憐又可嘆!

你怎麼看晞月的一生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哦~

相關焦點

  • 你如何度過自己人生,是有才無德,有德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
    一個人出生到這個世界,就意味著需要更好的生存和生活下去。剛開始,受到家庭影響最大,比如家庭經濟條件和家族家風的影響,富裕家庭生活條件好,醫療和教育就相對好點,貧窮一點家庭,可能就要付出更多的艱苦努力。但真正決定一個人社會價值和地位的,是這個人對社會的貢獻。
  • 俗語:「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有才無德是小人如果一個人,很有才華,但是沒有道德約束,很容易行小人之事。這樣的人越有才華,就對社會的危害越大。有德無才是君子就是說有德無才的人,他們雖然不是才華橫溢,但他們為人正直,可為謙謙君子,能促進社會道德風氣的提升。
  • 有才無德之人,不可重用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孔子說:「對於千裡馬不是稱讚它的力氣,而是要稱讚它的品德。」但是,才高德薄,可能會壞事;德高才淺,未必能成事,但因其有德,也不足以敗事。如果一個人有才無德,他的「才」往往難以為公司謀福,相反卻會成為在組織內部幹壞事的利器。所以這個社會上也經常會見到很多聰明的有能力的人, 他們因為無德走上了歧途甚至鋃鐺入獄。當然我們並不是說開公司就要去找沒能有力的庸人,或者去做無能的人,而是在能力的基礎之上,去強調德行,重視道德修養的提升。
  • 柯潔去年保送清華,考試難得沒掛科,卻被網友說「有才無德」?
    文/行走的大學 圖/網際網路柯潔,被譽為少年棋王,97年出生的他曾拿到多個世界冠軍,長期保持在圍棋排行榜第一。雖然不敵人工智慧阿爾法狗,但是他仍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棋手。由於表現出色,2019年,柯潔以優秀運動員的身份保送至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要知道,不管是什麼學校,工商管理類大多都以很高的分數錄取,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更是受到各省狀元的青睞,學習壓力之大不言而喻。不過沒人質疑柯潔的智力,畢竟那麼多圍棋獎盃在那擺著呢。
  • 浙大犯強姦罪學生被開除學籍,網友:有才無德是廢品
    浙江大學作出重新處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網民的監督, 浙大在人民群眾的輿論下終於改了決定,人民寄希望於教育寄希望於知識科技,我們高中老師經常講的話:有德有才是精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無才無德是廢品,我希望你們通過努力全是精品,這只是希望,即使你們有一部分沒成為精品,那麼我希望你們做個半成品哪怕是廢品也好千萬不要做危險品!
  • 一名中小學教師,師德很重要: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
    一名中小學教師,師德很重要: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就是傳說中的危險品。對於這句話,你贊同嗎?
  • 有才而無德的人,可以用麼?
    退而求其次,我們用人,主要是用其才,而不是德,在對有才而無德的用人策略上,領導必須有開闊的胸襟,高瞻遠矚的眼光才敢啟用這個策略,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有人就妄加揣測說,這是因為範仲淹也曾被貶官,「處江湖之遠」,知道其中的苦楚與無奈,是同情這些人,藉此給這些人加油打氣,這種理解當然是極其錯誤的,看範老爺子是如何解釋的:「人有才能而無過,朝廷自應用之。若其實有可用之才,不幸陷於吏議,不因事起之,遂為廢人矣。」
  • 《清穿之盛寵皇貴妃》康熙:你我本無緣,全靠我有權!蘇爽甜到爆
    好不容易混了N年,她發現她的世界裡出現了賈元春、林黛玉、劉羅鍋、和珅等一干人物,於是她悟了,她不只是清穿,她還到了一堆書的世界裡面……《清穿日常》作者:多木木多簡介:1,吃……吃喝喝那些事。女主本來可以有空間的(但我寫不出來,一寫到空間就犯設定狂癖,文會歪到十萬八千裡外);她也可以有系統地(為了她我去玩了網遊,但還是寫不出來,設定癖一發不可收拾)。
  • 「女子無才便是德」上句是什麼?
    這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正意義,被歪曲的太久了。看古裝電視劇,好像都會提到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仿佛女子只要不讀書,沒有才華就是品德高尚。那麼為什麼還會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言論流傳甚廣呢。其實這句話被斷章取義了。這句話加上前半句,應該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解釋一下:希望一個有為的男子,要以德行為主,以才幹為輔,女子雖然很有才幹,但是一點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視若無,這是有德行啊。
  • 女人無才 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什麼意思?簡要地講: 第一,女子她有才,但她不顯露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在丈夫面前。丈夫啊,來顯露,他是陽性的;女子呢,她是陰性的,她是謙卑。有德能,她不輕易地顯露,看上去就像無才一樣,那是她的德行。這叫什麼?這叫婦德,謙卑之德,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女子無才便是德,還有一個什麼意思呢?女子的天性就像大地一樣,那麼大地有什麼特點呢?
  • 《如懿傳》中人無完人 童瑤如何靠「奶兇」為高晞月贏得了憐惜?
    每一個妃嬪都有心機,都有手段,都會自保,區別在於主動害人還是被動防禦,即便是女主如懿也有對敵人的狠辣手段,清新如海蘭,也狠得下心對別人甚至自己的孩子下手。更別提「找事兒」三人組:董潔飾演的皇后、童瑤飾演的高晞月和辛芷蕾飾演的嘉嬪了。這其中,董潔有著謀女郎的光環,還有《金粉世家》冷清秋這樣的經典角色。
  • 夏雨荷的原型竟是她,一生受盡榮寵,是清朝史上唯一真正的皇貴妃
    其中,飽受史學家爭議最深的就是夏雨荷了,夏雨荷在劇中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她不僅無父無母,就連身世和家庭背景都模糊不清。 夏雨荷的歷史原型究竟是誰呢?得知真相後,很多人都表示不願意相信,原來夏雨荷的原型竟是她,她一生受盡榮寵,可以說是清朝史上唯一真正的皇貴妃。
  • 柯潔被曝大學選修課是圍棋,遭網友吐槽有才無德,柯潔回應別罵了
    不過,沒有想到不僅有很多網友沒有睡,還有網友吐槽其選修課竟然選的是圍棋,讓老師怎麼上課,更是批其是惡人,有才無德等等。對此,柯潔回應稱別罵了別罵了,讓我過吧。說明柯潔真的選修的是圍棋,這讓很多網友也真的是吐槽不止。當然,有很多網友是調侃柯潔,但也有網友是真的怒批柯潔,認為其「有才無德」。
  • 推文|《我讓反派痛哭流涕》《清穿之盛寵皇貴妃》《護短》《寄生謊言》《穿成修仙大佬的親閨女【八零】》
    當女人成為世界的主宰(已完成)世界九:當我成為盛世白蓮(已完成)世界十:我就是大哥本人(已完成)世界十一:我以世間惡意為食(已完成)世界十二:我娘是龍傲天(進行中)Ps:1、快穿文,打臉虐渣,金手指巨粗2、女主蒂花之秀,稱霸文,感情線弱原文閱讀地址:https://m.jjwxc.net/book2/3500722《清穿之盛寵皇貴妃
  • 「東方神顏」尊龍:我這一生,無父無母無妻無子,一生孤獨
    他出生即被遺棄;他18歲獨闖美國;他是華人之光也曾遭國人排擠;他就是「亞洲第一美男」尊龍。而孤獨更是他一生的寫照。 他一生坎坷,而他的童年更是可以用悽慘來形容。 對於他來說,父愛、母愛都是極為奢侈的東西。甚至於,他一生都從未得到過。 在他剛出生不久,尚在襁褓的他,就被父母狠心丟棄到了大街上。
  • 女子無才便是德,張偉麗名列福布斯中國名人榜27,背後有才和德
    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指的是不執著於眼前的才華,才能做到極處的謙卑。張偉麗擁有著才能,智慧,她很能說,談笑風生。但是她從來不顯露,因為她知道要站在世界之巔,有些才能並不能一直幫助她前進。不執著於眼前才能,著眼未來才能達成夢想。青春因為夢想而美好,但也因為奮鬥的殘酷,青春相對於人生長路來講也是短暫的。
  • 如懿傳:高晞月要強了一輩子,為何臨死前說自己一生如痴夢一場?
    「臣妾這一輩子如痴夢一場,後悔也來不及了,只盼下輩子,嫁得尋常人家,相夫教子,也做一回賢德良善之人。」這段話是貴妃高晞月臨死前留給渣渣龍的遺言,觀眾可以明顯感受到話中透露著濃濃的後悔和深深的絕望,可她高晞月明明要強了一輩子,為什麼到頭來會把自己從前選擇的人生全盤否定呢?
  • 如懿傳之高晞月,最令人捉急的後宮女反派!
    作為如懿傳中最受寵的女反派,她與華妃有著明顯的區別。而高晞月則是一口一個「我咒你求子偏生女,等到你生了孩子我再跟你算帳」等等,一對比起來就覺得高晞月相對只是耍耍嘴炮而已。看嘉嬪看傻子一樣的眼神偏偏在某些事情上高晞月真的是單純到傻了,就拿小琵琶精白蕊姬出現時,心高氣傲的諷刺她彈的不好,非得出來露一手,卻完全沒有發現在她進行琵琶show時,渣渣龍早就跟白蕊姬對上眼了
  •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正含義!
    昨日內容:2019年紅鸞星動的人「女子無才便是德
  • 俗語「女子無才便是德」,真正的含義是啥?看完上半句恍然大悟
    然而這傳了3000多年的三從四德,終究還是沒困住天下女子,於是又有人發明了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的可惡之處在於,他站在極高的視角,用唯一的標準評判了天下女子,而且這個評判標準竟是「無才」。因為這短短7個字,多少父親不讓女兒識字,多少有志才女放下書卷繡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