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分級來了,電影分級還遠嗎?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網視互聯,作者丨貓叔

12月16日,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指導下,由騰訊、網易、人民網牽頭53家企業機構共同編制的《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試行稿正式發布。

這意味著,籌劃了很久的遊戲分級制度,正式落地。

從「未成年人防沉迷」到「遊戲分級」,遊相關政策的初衷其實都是「保護未成年人」。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對於遊戲分級的出臺,遊戲企業似乎並不悲觀。

相比此前實名制註冊、限制玩遊戲時長、限制玩遊戲時段、限制充值額度來說,分級制度反而讓遊戲企業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標準有的放矢,這會兒估計遊戲廠家都已經在研究如何合法地讓受眾用戶「掏錢」。

看到遊戲分級制度實施,也有不少網友呼籲影視分級制度的到來。其實這樣的呼聲一直都在,國內一直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度,但不管是觀眾還是創作者,都已經越來越需要它了。

遊戲分級為何取消6+和18+?

按照《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遊戲適齡提示的標識符有三個年齡標準,分別為綠色的8+、藍色的12+、黃色的16+。

同時還明確了標識符的具體使用場景,即適齡提示標識必須安放在遊戲產品界面的顯著位置,包括但不限於遊戲的官網,客戶端註冊、登錄節點,遊戲付費界面和宣傳視頻、廣告等,以突出標識在遊戲產品中的能見度和可視性。

其實早在2019年7月26日,人民網就上線了「遊戲適齡提示」平臺,這也是《網路遊戲適齡提示》的前身。

經過對比,網視互聯發現,按照人民網的體系標準,戲適齡範圍劃分為6+、12+、16+、18+四級。

而此次公布的中宣部發布的《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同樣由人民網主導,卻分為了8+、12+、16+。

人民網分級標準6+級「不應出現的問題」

遊戲分級從6+提到了8+,這意味著,6歲以下兒童正處於視力發育等的關鍵時期,國家不建議他們單獨使用電子產品進行遊戲,8歲以上才可以接觸遊戲。

此外,《網路遊戲適齡提示》並未列入可能引起歧義的18+年齡標準。

網視互聯注意到,在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其中就有「探索對網路遊戲予以適合不同年齡段用戶的提示」,目的是幫助未成年人、家長和老師等更好區分網路遊戲,引導未成年人更好使用網路遊戲。

但《通知》也明確規定,適齡提示並不等同於西方的分級制度,決不允許色情、血腥、暴力、賭博等有害內容存在於面向成年人的遊戲中。

這或許就是此次遊戲分級並未列入18+年齡段的原因,只有16+標準,沒有18+,16+已經是遊戲中最寬鬆的級別。

全球大流行的「電影分級制」,為什麼中國卻沒有?

讓人意外的是,遊戲分級制實施,卻讓電影行業有點振奮。畢竟都屬於文娛產品,這似乎讓電影分級也看到了一絲希望。

其實,全球影視劇都存在「尺度」審核問題。不同的是,其他國家有嚴格的影視劇分級制度,而中國卻一直沒有。

影視劇分級制度規定的是,什麼樣的影視劇適合給什麼樣的觀眾看;而中國的審核制度規定的是,什麼樣的內容禁止拍攝。

以韓國為例,電影作品分為 5 個等級:所有年齡層均可觀看、12歲以上可觀看、15歲以上可觀看,青少年不可觀看,以及限制級。所有分級都要在作品上市前完成。

而韓國電視節目也分5個等級,比電影分級少了「限制級」,但多了一個「7 歲以上可觀看」的級別。

大多數韓劇,都是「15 歲以上可觀看」作品,這就意味著這些作品不能將暴力、犯罪、破壞倫理等行為合理化,也不能出現對暴力和性行為的具體描述。

而且韓劇會根據每集播出的具體內容,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分級結果。

比如5月份播出的《夫妻的世界》,最初被判定為「15 歲以上可觀看」,所以安排在公共平臺未成年人能觀看的時間段播出。但後面部分集數因出現美化性犯罪、將性商品化等情節,違背「理應推廣兩性平等觀念」的原則,被判定為「青少年不可觀看」,於是被韓國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處罰。

其他國家也大同小異,比如美國,公共臺每個家庭都能收到,尺度就比較小,嚴禁任何裸體鏡頭和粗俗語言。付費的有線臺(如HBO),尺度就明顯要大很多。

在日本,電影雖然擁有嚴格的分級制度,在電視劇卻沒有正式分級。

雖然沒有分級,但卻有時間段的劃分,分為「普通檔」「深夜檔」「收費頻道」。

一般來說,晚上9點前尺度比較小,嚴禁少兒不宜;晚上9點之後的節目,如果包含限制級內容,則會在播出之前打出告示,提醒家長注意。晚上11點之後的節目,尺度就會大很多。

總體來看,國外影視劇分級的紅線是12歲的保護級,15歲的限制級,18歲的成人級。

中國雖然沒有這樣的分級,但卻有一條紅線,那就是——「保護未成年人」。

中國沒有推行分級的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官方認為目前分級制度無法有效地「保護」未成年人。

因為國內沒有電影分級制度,片方和宣傳方又極少會在電影宣傳物料或正片中給出相關提示,哪些電影適合少兒觀看,哪些電影不適合少兒觀看。

國內電影保護青少年的工作目前主要落在家長身上,一部影視劇是否適合兒童觀看,基本要靠家長自己判斷。比如有的家長可能會在朋友圈問某部電影是否適合孩子觀看。

而一旦有家長看到某部電影少兒不宜,就有可能會進行投訴、舉報。

網信辦每年都會推出「護苗行動」,那些引起未成年人身體或者心理不適,或者對青少年造成錯誤引導的內容,只要投訴,就可能會被下線。

國內影視劇之所以經常下架,很多都是因為被「家長」投訴、舉報的結果。當然,除了「家長」以外,宗教、民族、婦女也都是常見「雷區」,需要慎之又慎。

中國電影人對分級制度有多渴望?

在國內,經常有作品因為「尺度」問題而備受審查困擾,甚至停播、撤檔、刪減、下映。

在一份關於審查制度的調查中,81%的創作者支持電影分級,9%的創作者認為藝術創作不應該用行政手段進行幹涉,還有10%的創作者認為制度無法改變,只能自己適應制度。

2019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這是第一個關於「未成年人節目」的相關規定,一度被視為「影視分級」的前奏。

而早在2016年,愛奇藝就曾對影片作出分級。當時,愛奇藝電影共分為三個等級:0+級(大眾級)、12+級(輔導級)、17+(限制級);而且在正片播放前,會有一個3秒鐘的分級提示。

比如,恐怖片提示為17+級,含有中度或重度的情愛、暴力、驚嚇、髒話、恐怖等其他讓人不適的元素;像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大魚海棠》的分級提示為0+級,適合闔家觀賞,而《大話西遊3》《戰狼》《美人魚》《滾蛋吧!腫瘤君》的分級提示為12+級,包涵輕微令人不適的畫面或情節建議在成人的指導下觀看。

愛奇藝算是對國內電影分級制度尚未立法普及之前的一次大膽試水,然而這樣的分級在短暫上線之後突然下線。

《電影促進法》第20條規定:「電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心理不適的,應當予以提示。」

《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實施之後,在影片已經達到上線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影片的內容來規定和劃分適合觀賞的受眾年齡段,針對未成年人作出提示,也許將成為常態。

近兩年已經有院線電影開始嘗試自主分級,比如《湮滅》《金剛狼3》《血戰鋼鋸嶺》和動畫片《犬之島》,在內地上映時都發出了「兒童不宜」的觀影提醒。國產動畫《大護法》

《大世界》也曾在海報中明確提醒「建議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

在網視互聯看來,大眾對電影分級制度期待,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擴大電影的表達空間;二是引導未成年觀眾。

從片方自主分級,到官方分級制度的出臺,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路要走。不過目前看來,分級制度並不會擴大電影創作的表達空間,但至少可以讓片方在規定等級內進行創作,也讓創作者可以在規定範圍內對更多元的題材內容進行探索。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垃圾都分類了,我們的遊戲和電影什麼時候分級?
    我們的電影和遊戲到底什麼時候分級?  今年電影行業是最不太平的一年,看好的電影各種撤檔,《少年的你》在教育部的要求下撤檔、《八佰》無緣暑期檔。畢竟美國遊戲市場非常成熟了,在美國這個私人企業有能力幹涉國家政策的國度,遊戲廠商的利益為了最大化肯定是分級越輕鬆越好。
  • 遊戲藝術與色情暴力:美國遊戲分級的二十年
    ,來激發誘惑玩家的原始欲望,雖然它們基本達不成預期效果,但造成的影響相當惡劣,更給了媒體抨擊的藉口,認為遊戲是罪惡之源。在這種壓力之下,遊戲產業的人士不得不站出來,重新面對他們在電影產業的前輩們三十年前遇到的問題和最終決定——美國現今的電影分級制度始於1968年,由民間組織「美國電影協會」所建立完善,他們很清楚只有自己先行建立起這套制度,才能最終保證儘可能的自由創作,「沒人喜歡給自己主動套上鐐銬,但我們不先做點什麼,政府就有足夠的理由來管。」
  • 中國為啥沒有電影分級制度
    但以上這些還屬於程序限制,如果想克服,無非是加大投入成本,分級制最大的障礙是第二條,請銘記下面這三句話:在中國,電影不是純粹的商品。在中國,電影不是純粹的商品。在中國,電影不是純粹的商品。最積極呼籲電影分級的,也恰恰是導演、編劇群體,因為他們是創作者,自然希望無需擔責任的想怎麼拍就怎麼拍,你沒聽說過哪個電影公司強烈要求分級吧,他們恨不得導演只拍G級合家歡,能買票的受眾越多才越賺錢啊!
  • 遊戲分級意義何在?是對遊戲成人元素的限制,還是對未成年的把控
    而且該標識被要求放到明顯注意的地方,不限於官網,遊戲宣傳片以及付費界面,表示是為了突出標識在遊戲中的能見度和可視性。事件經過兩天的發酵也差不多總結出了一些觀點,下面就從客觀角度來闡述不同立場的看法,以及該分級背後的實際意義。
  • 中國式遊戲分級標準公布
    怎麼知道自己或者親友孩子玩的遊戲是否適合他們呢?《網路遊戲適齡提示》正式頒布,來看看中國式遊戲分級標準吧! 同時,論壇上還公布了年齡建議範圍,分別為「18+」、「16+」、「12+」、「6+」,而6歲以下兒童正處於視力發育關鍵時期,不建議單獨使用電子產品進行遊戲。
  • 在我們討論遊戲分級制度前,中國玩家已被歸類為「變態」
    ■相對應的,歐洲、日本、澳洲、臺灣地區等也在後來相繼出臺了自己的分級制度。從最友好的老少鹹宜到對成人內容的嚴格限定,各個國家和地區各不相同,但無一例外,所有遊戲對應的出版物都必須在顯著位置標明自己所適宜的人群。臺灣地區分級制度如同沒有電影分級制度一樣,我國大陸地區並沒有遊戲分級制度。為啥沒有?
  • 什麼歲數看什麼電影?來看看德國電影分級FSK
    德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電影也按照年齡被分成不同級別。不過分級這個事兒,和其他國家一樣,對有些電影還是非常棘手的。按年齡的等級劃分在德國,有個叫FSK的機構,全稱為Freiwillige Selbstkontrolle der Filmwirtschaft「電影自願自我檢查協會」,該協會制定了按年齡分級的電影評級制度。該機構有280名自願工作者,每年對數千部電影進行檢查,標識電影的年齡級別。
  • 中國遊戲分級標準出爐:三個年齡段,最低8歲
    由於國內遊戲行業一直沒有分級制度,導致許多國外著名的3A大作沒能引入國內,令國內遊戲玩家深感失望。12月16日,在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發布了《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按照年齡,劃分出了三個等級。
  • 中國的遊戲分級制度終於來了!不過看起來有點兒簡單粗暴
    遊戲分級制度的到來,或許預示著更多的國外3A大作可以發行國行版本,且不被「閹割」和諧,中國玩家將不會再被區別對待。未來的國行PS5、XSX、Switch數字商店的遊戲陣容也會大幅提升,「國行勇士」的帽子可以摘下了。不過目前來看,中國的遊戲分級制度有些簡單粗暴,只分了3個級別,顯得不太細分。讓我們看看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幾種遊戲分級制度是怎麼做的吧。
  • 中國遊戲分級標準公布 年齡標準分三階段 無18+分級
    中國遊戲分級標準公布 年齡標準分三階段 無18+分級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12-16 分享到: 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在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發布了《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
  • 電影分級,你看過多少限制級的電影了?
    最近上映的《毒液:致命守護者》相信大家都看過了,很多人都被片中湯老師帥痞形象以及傲嬌的毒液圈粉,整部片子短小精悍、幽默風趣、節奏感強,是一部票房較高PG-13級電影。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聊一聊關於電影的一些小知識,即電影分級制度。
  • 日本的電影分級制度,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
    提到電影分級,其實這是個有點微妙的話題。前有讓人浮想聯翩的「三級片」,就是從香港的電影分級中衍生而來的。1988年,香港影視及娛樂事物管理處制定了香港的電影分級制度,依據觀眾年齡限制將電影分為三級,到了1995年,香港電檢處將「三級制」中的二級又細分出A、B兩級。
  • 【遊知有味】遊戲分級,令白狼對女術士說「NO」的咒語
    你知道嗎?當年你玩著《巫師2:國王刺客》扮演傑洛特化身女術士打樁機時,南半球另一邊的某位老哥,可能正眼睜睜看著精靈泉中的白狼在曖昧氣氛的最高點,對著特莉絲緩緩說出那句…「不,還是算了」。  這,就是澳洲遊戲審核下的《巫師2:國王刺客》。  遊戲分級,一個永遠讓玩家群體又愛又恨的詞兒。
  • 中文分級《一畝寶盒》第五六級來了,新年還送文房四寶禮盒~
    後來了解到一畝團隊中不乏技術人才和創客,我和寶莉媽都感嘆:難怪他們編寫的讀物兼顧了高級的科技感~一畝童書館其實跟雙語圖書館的樣子差不多,英文的部分是完全按照分級標準來的,中文就是按照主題分類來的。宋老師說:你看我們這麼多的書,都沒辦法按照難度來分級,孩子選書其實是不容易的。所以,做一套中文分級讀物勢在必行。
  • 【熱門提問】興全合潤分級修改合同了,要賣了嗎?手上的分級基金...
    來源:好買商學交流群別慌!但如果你買的是子基金,也就是分級A或分級B,影響就很大了。雖然終止運作的時間還沒定,但也快了。這個時候有兩種選擇:要麼等著轉為母基金(按照基金份額參考淨值折算為母基金份額);要麼提前賣出。
  • 國內遊戲分級標準新鮮出爐,讓網友大失所望沒有18+
    國內終於通過了一部對於遊戲分級的標準,在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兼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在會上宣布《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制定完成,即將開始實行。這項標準是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由騰訊、網易、人民網等53家企事業單位共同編制完成。
  • 《小丑》在英國分級被多次投訴 部分觀眾建議禁掉電影
    據英國電影分級委員會(BBFC)數據:《小丑》是英國去年度在分級方面被投訴最多的電影,共收到20起。該片在英分級為15(適合15歲和以上觀眾觀看),投訴多認為其因為「暴力和基調」應該定在18(適合18歲和以上觀眾),還有一小部分認為BBFC應該直接禁掉這部電影。
  • 任天堂為日本 eShop 數字版遊戲開通 IARC 分級支持
    本周,日本任天堂官網發布消息,稱將在今後為數字版遊戲啟用全新的內容分級信息展示。 據悉,這主要包括未來在 eShop 上銷售的部分數字版遊戲,將加入來自國際年齡評級聯盟系統(IARC)的遊戲分級信息。
  • 任天堂為日本eShop數字版遊戲開通IARC分級支持
    任天堂為日本eShop數字版遊戲開通IARC分級支持
  •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前十名2019 韓國r級限制電影2019 韓國電影分級制度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國最大尺度電影前十名2019 韓國r級限制電影2019 韓國電影分級制度 韓國的電影一直都很出名,而且韓國電影是分級的,什麼年齡看什麼年齡的電影也是有好處的,希望這個制度能都國內來也是極好的,那麼韓國電影分級制度2019是什麼樣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