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北京4月22日電(《小康》雜誌、小康全媒體記者 靳晶)在「4·23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在全國齊心抗疫的特殊時期,國家圖書館以「全民戰『疫』 知識共享」為主題,開展文津圖書獎十五周年系列活動,包括「文津重讀」欄目上線、國圖公開課「文心依舊 天雨流芳--文津圖書獎特別活動」音頻直播、「種書計劃」讀者微博互動等三項活動。
國家圖書館自2005年第一屆「文津圖書獎」發布,迄今已走過了十五年的歷程。在這十五年中,有無數書籍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有眾多好書脫穎而出。回顧文津圖書獎十五年的收穫,有很多好書值得重讀,值得再次走近大眾;發掘十五年的故事,有很多人與書之間的緣分值得被記錄。國家圖書館將於「4·23世界讀書日」當天在文津圖書獎官方網站上線「文津重讀」欄目,刊載20餘篇文章。這些文章的作者當中,有文津圖書獎的創立者和評委,有獲獎圖書作者,有支持文津圖書獎的聯合評審單位代表還有熱愛文津圖書獎的圖書館員和讀者朋友。他們用親身的經歷、切身的體會和深刻的思考講述了與文津圖書獎之間的故事,呈現了一個個人的閱讀經歷和一本本書的精神內涵。誠如第一屆文津圖書獎評委會主任王蒙先生所說:「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在寫書人、出書人、讀書人之間架起了溝通橋梁。好書最美。有價值的思想是美麗的,學習著是美麗的,思想著是美麗的,認識著的實踐是美麗的。提倡寫好書讀好書就是提倡思想,提倡智慧和光明,消除愚昧和黑暗。」
「文津重讀」欄目內容還將同時在國家圖書館官網、官方微信訂閱號等渠道進行展示分享。
據悉,國家圖書館於4月19日至25日期間聯合新浪微博發起「種書計劃」互動活動。「讀書如種樹,未來好乘涼」。讀過的書,就是種下的樹,會和你一起長大。早年讀的書,經過歲月的沉澱,註定會在後來的日子裡結出它的果實;當下許一個心願,撒下一粒書的種子,期待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撐起你的一片天。國家圖書館官方微博將發起#我的種書計劃#互動話題,在7天時間裡,分發現·自然、少兒·繪本、醫學·健康、藝術·美學、經典·文化、科學·探索、閱讀·悅讀等7個主題,將歷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和推薦圖書作為「種書」種子,邀請網友曬出自己的讀書計劃和讀書心得,聊聊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書、最想推薦的書或是最期待閱讀的書等。通過分享「種書計劃」,共同播撒書籍的種子,澆灌精彩的人生。「種書計劃」的話題海報及相關內容也將同時在國家圖書館官方微信訂閱號發布。
40家左右文津圖書獎聯合評審單位和M地鐵·圖書館也將通過微信、微博、官網等渠道對「種書計劃」進行宣傳展示。
【來源:中國小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