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大多源自《暮光之城》。
/《暮光之城》中,克裡斯汀飾演的貝拉/
很多人印象中,她被定格在那一刻:有點冷,有點苦,帶些憂鬱,一派文藝氣息,如童話少女般美麗標緻,甫一亮相就能迷住最帥的吸血鬼。
但若僅是「標緻」的貝拉,很難讓我寫下這篇文章。
我想講的是十二年後,那個剪了短髮,褪下長裙,甩開高跟,卸下羞澀表情,紋了身,抽著煙,舞動著身體的克裡斯汀。
這個女人曾被時任總統的川普,發11條推特吐槽為「騙子」、「渣女」。她卻連個憤怒的表情都欠奉,一副「who care」的樣子調侃:「他可能不是討厭我,而是喜歡我的前男友」。
被黑出宇宙的性取向問題,她亦云淡風輕的拿來做梗:「如果你不喜歡我,那我會讓你喜歡我,因為我可是男女通吃哦。」
在爭奇鬥豔的紅毯上,她嫌累,拎著凹造型的高跟鞋,赤腳走過。
人人端儀態的頒獎禮舞臺,她似踩著藍調節奏搖擺身體,一邊吐槽自己參演的電影「傻白甜」,一邊有點「gay」的(克裡斯汀語:我說gay的意思是,超級無敵炸裂酷)向塞隆大魔王表白,帶起全場喝彩。
大路旁的加油站,她穿著簡單牛仔白T,打著赤腳,旁若無人隨樂舞蹈的視頻,我刷了幾十遍。
她像支煙花,未見火時,毫無譁眾取寵的意思。引信燃起,「嘭」的一聲,即是華彩。不管你喜不喜歡她綻出的圖案,都會被恣意燃燒的興致感染,心頭緊跟著酣暢淋漓。
瀟灑或叛逆,自在或隨性,在她面前都成了乾巴巴的形容詞。她沒想魅惑誰,或驚豔什麼,也未曾故作姿態,賣弄風情。
只是在那一刻,這個煙燻妝,叼著煙,A到炸裂的短髮克裡斯汀,性感到讓人腿軟。
於是,人們叫她:「人間扳手」,小K。
標緻的「貝拉」和盡興的小K都是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我對前者毫無興趣,卻無比喜歡活的痛快的小K。
沮喪洩氣的時候,翻開她的視頻看看,就像一管子熱血直接打進了心坎,冰冷的空氣與瑟縮的呼吸,都能被燙的發熱。心情好的時候,看她無拘無束的跳舞,更加盡興,甚至會忍不住跟著她舞動起來。
有人說「貝拉」黑化了:好好的一個美人,可惜變壞了。
但,為什麼「變壞」的克裡斯汀更討人喜歡?
黑化前的「貝拉」,是位純潔美好的小公主。
做製片人的父親和做劇本評判的母親,讓她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佔盡天時便利的克裡斯汀,9歲便初登大熒幕,12歲靠《戰慄空間》收割獎盃,14歲的她已成為大熒幕的主角,在《小鬼神偷》中獨挑大梁。
在多數人糾結漂亮衣服與功課的18歲,克裡斯汀從命運那裡得到了最好的成人禮——飾演貝拉,成為「暮光女」。自此她名聲大噪,22歲就躋身好萊塢頂級片酬女演員之列。
星途坦蕩的叫人嫉妒就算了,偏偏愛情運也好到不行。
熒幕上,貝拉和愛德華的暮光CP圈粉無數。鏡頭外,她與羅伯特不負眾望的走到了一起。
「等到故事都結束,再說我愛你」——這種破次元的愛情本就浪漫,何況羅伯特還是一枚忠犬系男友。有人說,他看克裡斯汀的眼神始終炙熱而寵溺,「仿佛少看一眼,都是錯失」。
小公主「貝拉」擁有眾人羨慕的一切:名望、金錢、帥氣的男友,全世界祝福的愛情。
所以她的美,明媚且純粹,帶著少女的嬌羞與叛逆,符合所有人心中對「美」的定義:象徵女性嫵媚的長髮,性感柔軟的腰身,活力的漫畫腿……甚至拿東方「白幼瘦」的標準來看,她亦算出彩。
如果將人生比作四季,那麼活在所有人眼中、期待中的「貝拉」,永遠生活在草長鶯飛的四月。
但說「貝拉「變壞,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克裡斯汀是「暮光戀情」中的背叛者,她與羅伯特經歷了出軌、道歉、原諒、複合。只是當事人已心無芥蒂,公眾的怒火卻從未平息。
她被從那些甜美影片的演員表中刪除,片約零落,反倒是家門口熱鬧非凡,每天都有無數的記者舉著長槍短炮等待。她一露頭,閃光燈齊閃,把地下車庫映照的亮如白晝。
「克裡斯汀,你會繼續出軌吧?」
「感覺如何,你笑一個啊。」
「喂喂,她哭了,拍到沒有。」
記者打倒保鏢,拿最惡毒的話語戳到她面前,盼著她痛哭流涕,好拿回去做次日頭條。
甚至羅伯特也被頻繁騷擾:川普連發推特,喊話羅伯特「離開那個渣女」。
記者們也高喊著「她還會再給你戴綠帽」,對兩人的約會圍追堵截。
/ 狗仔向羅伯特「邀功」(五方是羅伯特的暱稱》/
克裡斯汀離婚的父母,也成了別人攻擊她的武器:「You do bad things and t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you.」(你做了壞事,報應在了自己身上)。
家庭、事業、情感,都遭受巨大打擊。她肉眼可見的爆瘦,憔悴脫髮。
曾有一位採訪過她的記者,這樣描述兩人的見面:「我們說話的時候,很明顯,她快崩潰了。她很著急,很脆弱。她一直坐立不安,一度哽咽起來,在掙扎著。老實說,我很擔心她。」
但同樣在這場採訪中,那個略顯脆弱的女孩,也展現出了倔強剛強的一面。正如那位記者所說:這個媒體見面會,她可以拒絕參加。但她將支持自己的製片人,當做她的責任。
小K完全清楚自己可能面對什麼:尷尬、謾罵、刁難……但她為了心中的道義,決絕前往。她似乎在用這個行為,告訴所有人:她正在整裝待發,哪怕崩潰,絕不倒下。
——在「貝拉」的外衣被扯掉後,硬頸的小K終於顯露出來。
於是,好萊塢小公主「貝拉」黑化了。
她開始向咄咄逼人的人狗仔們反擊。
也迅速振作起來,爭取到了《廢柴特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出演機會。
後來,小K曾回憶說:「我把自己的整個世界都點燃了,然後就看著它燃燒。坦白來說,在我20出頭的時候,這是讓人非常受傷的,但也開啟了我內心更不馴服的一面。公眾就像是把我放在火上烤一樣。但還好,我能承受,我沒死。」
殺死的,是活在大眾期待裡的「貝拉」。活下來的,是拋開枷鎖做真正自己的小K。
她不再因為要做「貝拉」而小心翼翼,不再把自己藏在長發後面,不再刻意追求那些「女性美」的特徵,她像被放飛的白鴿,隨心所欲的改變著人生軌跡。
她剪掉長發,全裸出演電影,拍女同片,交了女朋友,換了女朋友,又換了女朋友……不再有人覺得驚訝,連親生粉絲都調侃正主「渣的明明白白」。
小K把那個「自我」揮灑的淋漓盡致,理直氣壯的活成了好萊塢獨特的風景。
正因如此,「黑化」後小K的美從來不打折,就這樣清清楚楚,野性十足。
恰是這種「做自己」的美,比「標緻」,比「符合期待」,更具蠱惑人心的力量。
因為沒有誰,會像她那樣,讓你沉浸式的感受到:撒野般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有多爽。
屏幕上向來向來不缺姿態秀麗,卻面目模糊的美女。但對生而平凡的大多數而言,我們很難擁有盛世美顏的皮囊,也無法擁有符合標準的三庭五眼,大眼睛、尖下巴。
但看到小K超越堪稱完美的「貝拉」,被更多人喜歡時,你我也應該恍然大悟:原來,我不必做到符合別人期待,只需做好自己,就已十分美麗。
你我生而不同,這一點已足夠偉大。而我們只要將這種偉大堅持下來,表達出來,就夠了——那個真實的自己,遠比你以為的、大家想想的,更有魅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