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夕陽西下的時候,戈壁上的落日極其瑰麗,半個天空都是紅彤彤的,他騎在馬上,笑著、看著。我頭髮反射著太陽的光,整個人就好像立在火焰中。若曦,我真的好想好想回去,青山,在那兒。」
——馬爾泰.若蘭
1、
一直都在寫古裝電視劇的解析,從《甄嬛傳》到《如懿傳》再到《知否知否》,感覺這些優秀的古裝劇中,都有幾位溫柔又烈性的女子。
《甄嬛傳》中有流朱和眉姐姐,《如懿傳》中有海蘭和惢心。
《知否知否》中有明蘭的小娘和祖母。
如今再回首重溫《步步驚心》,錯意的發現,小時候追劇時看的女主若曦,除了哭還是哭。而那位站在她身後的姐姐若蘭,卻成了我再重溫此劇時最喜歡的一個角色。
這種感覺大概就是,小時候追《西遊記》只顧著看猴子,居然忽略了女兒國國王這樣的美貌女子,簡直是災難啊。
若蘭的扮演者,之前我一直以為是郝蕾,真的是太像了,後來翻過演員表,才發現她的扮演者是臺灣演員劉心悠。後來果斷粉了她很多年,從《步步驚心》開播到現在,若蘭這個角色,始終是我認為所有古裝劇中最可憐的女子。
她的一生被困在紅牆磚瓦的紫禁城,除了對若曦笑過,沒有對任何人笑過。
這個在馬背上長大的草原女子,一腳踏進紫禁城,鎖在側福晉的軀殼中,可憐的活了一生,也厭倦了一生。
而這些,都拜八阿哥所賜。
2、
馬爾泰.若蘭——被困在紫禁城一生,倔強情深的奇女子。
八阿哥第一次見若蘭,他對若曦說起時,眼神中透露著一絲柔情的光。老八的人設能有這樣的深情之處,實在難得。也從側面看出,他對那個無拘無束,在馬背上馳騁的若蘭有多喜歡。
他對若曦這樣說:「我第一次見你姐姐,她15歲,那年你阿瑪回京述職,她也隨著來,天氣出奇地好,天空藍的像水洗過一樣,微風中夾雜著花香,透人心脾。我和兩個小廝去郊外騎馬,遠遠的望見一個小姑娘在山坡上騎馬。你也見識過若蘭的騎術,她那天比在馬場上騎的還要好。笑聲像是一串串銀鈴般飄灑在山林間,裡面滿滿都是快樂,讓聽到的人也覺得心裏面全是快樂,跟著笑起來。當時,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紫禁城漂亮的姑娘有很多,但若蘭,卻不同。」
就是這樣一次見面,八阿哥請求旨意,讓若蘭嫁給他做了側福晉。然後從出嫁那天,這個笑聲像一串串銀鈴般飄蕩在山林間的女子,再也沒有笑過。
若蘭這個角色選角相當成功,氣質如蘭,一顰一笑,動人心魄,像一個遺世獨立的美人。
她和若曦在劇中是對應若曦性格的一個角色,同是馬爾泰將軍的女兒,一個蕙質蘭心、遺世獨立。一個則鬧騰貪玩,狐朋狗友一大堆。
起初追劇時,會覺得這姐妹倆一靜一動簡直是完美姐妹中的最強搭檔。
後來追到快大結局,再回首看若曦起初的模樣和最後的模樣,原來曾經活波好動的姑娘,最後也活成了若蘭的樣子。
若曦活成了若蘭,若蘭一直羨慕著若曦敢愛敢恨的性格。
現在我們回到故事開頭,來找找若蘭和八阿哥的故事。
依著八阿哥和若蘭的回憶所說,若蘭未嫁到紫禁城之前的性格,就是若曦前期的性格,活波好動,甚至還是個闖禍精,喜歡笑,也喜歡騎馬。
她是將軍之女,生來就是灑脫的女子。
那天她在山坡上騎馬,笑聲如銀鈴般爽朗,八阿哥之所以被這笑聲和若蘭在馬背上的身影所迷住,就是因為他在她身上看到了紫禁城女子中沒有的氣質。無拘無束的若蘭,這樣的女子,哪個男子不喜歡。
八阿哥請旨時是激動也是能保證自己能給若蘭幸福的。
一道聖旨降到馬爾泰家,將軍之女,命運就是這般如浮沉漂浮,她只能含淚出嫁。
當八阿哥等待兩年,終於娶到他心心念念的若蘭時,他是難以控制情緒的。那個在山坡上騎馬的影子,這兩年無時無刻不在他腦海飄過。
他掀起蓋頭時,眼前的若蘭,再也不是那個在山坡上朗聲常笑的若蘭了。
蓋頭下,八阿哥想的是她低頭諂笑的神色。可他看到的是穿著一身紅妝,滿臉淚痕、傷心哭泣的若蘭。其實這裡八阿哥應該也是錯愕的,他記憶中的女子不是這種性格。
這個蓋頭就像是給若蘭設定的前世今生,蓋頭之前,她是自由的。掀起蓋頭,面對紫禁城囚禁的人生,蕙質蘭心的若蘭上線了。
若蘭嫁八阿哥後,再沒有騎過馬,也沒有笑過,每天和八阿哥舉案齊眉,彬彬有禮。
反正就是,老八當年因笑生情,那麼若蘭再也不笑。老八第一次見若蘭就是騎馬,那麼若蘭便再也不騎馬。
你瞧她,看似蕙質蘭心,其實骨子裡執念很深,也很倔強。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辦法,反抗這種不幸的婚姻。
他懷疑過很多次,眼前的若蘭和山坡上的若蘭判若兩人完全不同,他甚至都覺得自己當年是不是娶錯了側福晉。
直到後來得知若蘭和青山的故事,老八才明白了這些所有的前因後果。
若蘭和青山青梅竹馬,彼此深愛。老八一道聖旨降臨,打碎了若蘭所有的期許,也沒法與青山相守終身。老八查出一點貓膩,就派人去西北打聽,若蘭的阿瑪為了讓青山躲避這些糾葛,就派他做了前鋒,之後,這位青梅竹馬戰死沙場。
在若蘭心裡,要是沒有老八多事去調查這些,青山便不會做前鋒戰死沙場。終究這一切,都是被老八給毀了。
八阿哥從那時起,在若蘭心中就出局了。
所以她不爭不搶,從來不會為自己維護。面對嫡福晉的刁難從來都一聲不吭,機關算盡的王府,她一個人,不爭不搶,超然世外。
這是若蘭的反抗,而這反抗一旦開始,就是一輩子。
3、
馬爾泰.若蘭——她也想過這輩子就這樣過吧。
回憶了前因後果,再來看看若蘭的聰慧之處。剛開始嫁給老八,她有很多意難平,可面對王府和她阿瑪,她還是選擇了妥協,就像當初想盡一切辦法回宮的甄嬛一樣。
甄嬛回宮後,眼神中沒了前期的期盼和深情,多了很多算計。可是這些算計,遠不會讓她害死四大爺。那時候玉嬈嫁人,她父母從寧古塔回來,她又生了雙生子還冊封貴妃,這一切,甄嬛都順從了。她是想和四大爺就這樣在宮中相伴到老的。
也算是認命的那種。可惜後來,四大爺賜死果郡王,接二連三死了太多人,甄嬛這才開始真正黑化,弄死了四大爺。
而若蘭,和甄嬛其實都差不多一個意思。
嫁給老八,意難平太多,可她在紫禁城,青梅竹馬在遙遠的西北。自己的命數就是如此,她認了命,想著做好本職工作,當好老八舉案齊眉的側福晉就好。她懷孕就是最好的證據,她不介意為老八生孩子。
這種情感和回宮後的甄嬛很像,若命運如此,那便順從命運就好。
若蘭回憶說,「我懷到三個月的時候,說將軍,突然戰死沙場。」
你瞧,青山的死,打破了她所有的期許,導致小產。然後從那天開始,老八在若蘭心中真的被判了死罪,再也無法脫身的那種。
就像甄嬛給四大爺判了死期一樣。
她原本想著人活著便好,大家各自沿著不同的生活軌跡好好活著。可後來,人沒了,這種枷鎖,若蘭戴了一生,同樣甄嬛也戴了一生。若蘭覺得青山的死是她造成的,甄嬛更覺得果子狸的死也是她造成的。
這兩位,一個選擇了殺死對方,一個選擇地獄般的冷漠過一生。
若蘭不在意榮華富貴和名譽地位。只是倔強地死守她和心上人青山的往昔回憶。對待老八客氣到幾近殘忍的冷漠。無論八爺再耐心溫暖等候,也融化不了這座千年冰山。
這是她對自己的懲罰,亦是對老八的懲罰。
就是這種幾乎折磨自己又折磨他人的手段,讓若蘭在紫禁城可憐了一輩子。
4、
八阿哥愛過若蘭嗎?
老八是愛若蘭的,而且深愛。
他害怕觸碰到若蘭的底線,前期青山沒死,若蘭懷過孩子,那麼至少前期若蘭對老八柔情過。再看嫡福晉對若蘭的態度和算計就知道,老八對若蘭比對她上心。
就是因為太愛太在乎,老八才害怕若蘭的。
他對若蘭的愛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害怕她傷心害怕她害怕,小心翼翼的呵護。其實我們追劇時,從老八喜歡若曦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他是愛若蘭的。
他之所以喜歡若曦,正是從若曦身上看到了若蘭在山坡上騎馬、銀鈴般笑的樣子,他把對若蘭的那種期許,移到了若曦身上。
有一個片段是若蘭為了保護若曦,為了家族榮耀主動站出要騎馬。注意圖片中她的神情,油然而生的自信。這是若蘭到紫禁城第一次騎馬,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妹妹若曦,其實若蘭也就只有若曦這一點念想了吧。
她在馬背上颯爽英姿,讓老八看到了當年遇見若蘭時的樣子,天真浪漫,無拘無束。那一刻,老八的神情是這樣的。
不敢信、詫異,他看著馬背上自己的妻子,習慣了她冷漠的冰山臉,再次看到她翻身上馬時,錯愕的老八,又對這個若蘭不認識了,感到陌生了。
老八的眼神,對若蘭除了愛意還是愛意。他對若曦前期所有的好,也是因為若曦的活潑像極了在西北時的若蘭。
老八讚美她騎馬的技術,若蘭依舊是淡淡的在那恭恭敬敬的尊著禮數。這些冷漠快要把老八逼瘋了。他抱住她,「若蘭,我就是做不到,我寧願你恨我,怨我,我會盡我所能補償你。我接受不了,你對我的冷淡。難道你對我連一絲感覺都沒有嗎?」
老八看著她雙眼放空的眼神,痛苦地說,「我懂了,你不反抗,因為,你的委屈,你的無奈和痛苦,就是對你自己還有對我,最大的折磨。」
他想去彌補,想去保護也想去愛面前這位女子,可到底,一切都錯付了。
力爭老八深愛若蘭的還有最後一點證據,那就是若蘭死之前,他一紙休書,給了她最後的自由。
他聽到寫休書,眼神複雜到平靜只用了幾秒。就在那幾秒鐘,老八想通了他和若蘭之間的所有恩怨。他含淚一筆一筆寫下休書,給了她自由。
若不是真愛,他又怎會給她休書,看著若蘭痛苦,他心如刀割。在青山這件事上,老八是無辜的,同樣他也是這段悲劇的始作俑者,他一直想要去彌補,可惜在若蘭那裡永遠都得不到回應。
累了倦了後,只有在死之前,放她去做他的女人。
一直覺得,老八深愛的人從始至終都是若蘭,那個靜如處子,第一眼就愛上、像極了若曦的若蘭。
這種成全,只有對深愛之人才能做到吧。畢竟得到很容易,可是放手,不是誰都能做到。
5、
若蘭對老八的執念深不深?
與其說若蘭對老八的執念深,不如說她對自己的執念更深。其實她在恨和埋怨老八的時候,更多的從未放過自己。
青山是她心底的一根刺,青山說的每句話她都記得,他喜歡她穿什麼戴什麼,她都記得。那幅《西風烈馬圖》是她在紫禁城所有的寄託和想念。
青山的死,若蘭從未放過自己。
她放不過自己,自然不會對老八有好眼色。我一直覺得她活得很堅毅,也是她越來越深刻的堅毅,讓我看到了她對自己的不放過,對自己的執念。老八痛苦,她何嘗不比老八更痛苦呢。
可後來,若蘭受若曦影響,也慢慢學會了放下,學會了陪著老八走完最艱難的日子。
她對自己執念太深,因愛恨著老八,這種恨,是對自己的不放過。等想通後,對自己放過了,也對老八多了些相伴之情。
其實我不喜歡老八對若曦的那種情深,每次看到他看著若曦時,總覺得若曦是若蘭的替身。他是溫柔的,對若蘭就能看出老八這個人物的溫柔。
有人說他對若蘭很殘忍,其實,我不這麼認為。
他對若蘭不是殘忍,而是在想辦法去彌補。他知道因為自己莽撞讓別人出了事,這段婚姻他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呵護,小心翼翼讓她不那麼難過。這些年若蘭的冷漠,也無時無刻不再提醒著老八,他骨子裡,對自己的評價就是殘忍。
若蘭也想去愛老八,可惜他們直接,夾著一條人命。
若蘭執念太深,這條人命她放不過自己,對老八,更是不敢再多想。臨死時,她靠在若曦懷中,虛弱的讓人心疼。這樣美好的女子,終究是把眼淚還給了紫禁城。而老八的深情,她或許也感動過,可到底,老八還是沒能堅守住若蘭。
老八沒等到,所以成全了她。
6、
縱是舉案齊眉,到底是意難平。
所愛隔山海,可惜山海永遠不可平。這部劇再重溫時,若曦的爽朗也活成了若蘭的憂傷。這兩位,都在等待自己的愛人,最後都沒等到。
若蘭最後能讓人覺得慶幸的是她終於不用再做被這紫禁城囚禁的女子了。一紙休書,讓她滿心離去,她還能再活成那個馬背上奔馳,爽朗大笑,期待著心上人的活波若蘭。
她們好像都不喜歡被困住在紫禁城。
若曦不喜歡,若蘭也不喜歡。甄嬛不喜歡,可惜要住在那裡一輩子。眉莊也不喜歡,她違背了自己一次。如懿更不喜歡,剪碎畫像,史書都未曾留過她的痕跡。
這些所有的意難平下,都有烈性女子反對帝王圍城婚姻下的束縛。
有的女子妥協了,意難平的活著。有的拼死一搏,終究是走出了這明爭暗鬥的紫禁城。
「我一直都不喜歡北京城,一點兒也不喜歡。可是我每次閉上眼,就能看到西北的茫茫戈壁。在陽光下,泛著銀光的雪山融水,還有長長的紅柳,經常劃破裙子的駱駝刺。」
人這一輩子,終究是要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