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日的到來,紫外線也開始越來越強烈,面對暴露在太陽下嬌嫩的皮膚,如何做好防曬工作便成為了愛美人士的頭等大事。今天,小編就帶您走進防曬專題,學習一些防曬小知識吧。
認識紫外線紫外線是皮膚老化的強大殺手,不但能破壞表皮細胞使皮膚變紅變黑,還能到達真皮層,造成肌膚鬆弛,彈性組織變差,黑色素沉澱從而形成色斑,引起一系列的皮膚問題。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發表了一篇關於光老化的科普文章,一位69歲的司機,28年來長期左臉暴露在陽光下,造成了明顯的光老化。可見紫外線對皮膚所造成的殺傷力。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防曬小知識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抵禦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呢?常見的防曬成分又有哪些?面對防曬的話題,需要掌握哪些小知識?
1 | 防曬指數SPF和PA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即防曬係數,是指在塗有防曬劑防護的皮膚上產生最小紅斑所需能量,與未加任何防護的皮膚上產生相同程度紅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簡單說來,它就是皮膚抵擋紫外線的時間倍數,是產品對於UVB的防護能力。
例如:如果在不塗防曬產品的情況下,在陽光下停留15分鐘後,皮膚會稍稍變成淡紅色,則防曬係數20的產品可保護你達5小時左右。
15(分鐘)× 20(SPF)= 300分鐘
PA(Protection of UVA),指防曬產品對於UVA的防護能力,防護程度以「+」,「++」,「+++」三種強度來表示,分別為有效,很有效,非常有效。「+」字越多,意味著防止UVA的效果就越好。
在選擇防曬產品時,如果是平常上班,選則SPF15,PA+的產品即可,如果在戶外運動,宜選SPF30,PA++的產品,海邊玩樂時如選SPF50,PA+++的產品更好。
SPF和PA是衡量防曬能力的關鍵指標,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防曬產品都標有這兩種防曬指標。
2 | 常見防曬原理與成分
所謂的物理防曬,是指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靠反射或散射作用,阻擋掉紫外線來達到防曬的目的。
氧化鋅(Zinc Oxide):歷史悠久且使用面廣泛的物理防曬劑,能反射散射紫外線UVA和UVB,有中度遮蓋力,安全度高。
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常見的物理防曬劑,通過反射散射的方式阻隔紫外線UVB和部分UVA,幾乎不會被皮膚吸收,安全度高。
化學性防曬通過吸收有害的紫外線而實現防曬功效。
3 | 幾種常見防曬誤區
雲層對紫外線來說幾乎起不到任何隔離作用,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雲層,所以不管有沒有太陽都需注意防曬,不然斑點便會慢慢的爬上來。
防曬係數的數字是表示可以延長防曬的時間,而非阻擋紫外線效果的倍數,應該視使用者情況而定,如只待在室內,只需選擇SPF15-20;若在戶外活動,則可選擇SPF30以上的防曬產品。無論防曬品的防曬係數多寡,只要皮膚出油、出汗、下水後都是需補擦防曬產品,才能做好更完備的防曬工作。
由於防曬產品中的有效成分必須滲透至角質表層後,才能發揮長時間的保護效果,因此必須在出門前30分鐘就先擦拭完畢,出門前再塗抹一次,在使用的劑量上,每次至少須有1-2毫升的量,方可達到最佳防曬功效。
4 | 常見防曬措施
防曬產品推薦
如新曬特麗防曬乳SPF30+ PA+++
如新的科學家以獨特成份SeaLastin™海藻精華搭配多種防曬成分及植物萃取物,研發了曬特麗防曬乳,能阻擋陽光中紫外線UVA及UVB 的傷害,為日曬前及日曬後的肌膚提供有效呵護,防止肌膚因日曬產生老化,皺紋及黑斑等不良影響。
Q:如果日霜中已經帶有SPF值了,還需要再塗防曬霜嗎?
A:帶SPF值的日霜具有一定的防曬效果,但通常日霜的SPF值都較低,以SPF15的產品為例,可使皮膚在陽光下受到約3.75小時的保護。此外,若要讓防曬霜達到預期的防曬效果,則需塗抹一定的厚度,全臉的用量必須夠一枚硬幣大小。因此,在日照較強的季節,建議在塗抹SPF的日霜後,再疊加一層防曬霜,以達到理想的防曬效果。
Q:化妝的肌膚應如何補充防曬產品?
A:為達到最佳的防曬效果,建議應將彩妝卸除後重新進行一次保養防曬步驟,雖然會花費較多的時間,但不論是對肌膚的防曬保護或是彩妝的持久性及均勻度都有較好的效果。
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予以刪除。
如何關注①複製「nuskin-bao」,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青春密碼NUS,即可找到。
微信號:baolu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