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後,醫學科學教育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山東已經先行一步,培養了醫科教育領域的「領頭羊」。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名單」,在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名單中,只有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兩所醫科類高校入選。
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名單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是2019年2月才成立的,整合了泰山醫學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等資源。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任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首任校長,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於傑兼任該校黨委書記。
成立僅一年多,這所省屬高校不僅校領導高配,而且迅速「攻城略地」。目前,該校擁有直屬附屬醫院13家,非隸屬附屬醫院23家,其中三級甲等綜合醫院12家、三級甲等專科醫院8家。
或是受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快速崛起的影響,濰坊醫學院、濱州醫學院、濟寧醫學院等原泰山醫學院的兄弟高校中有的也提出了升格大學的計劃。
濱醫:目標「山二大」
濱州醫學院提出的目標是創建「山東第二醫科大學」。
今年7月,煙臺市政府網站公布了文件《第134064號:關於建議加大高等教育扶持力度,助力煙臺發展的答覆》。
該文件透露,去年12月31日,煙臺市已經以市政府名義向省政府呈報《關於支持濱州醫學院創建山東第二醫科大學的請示》。
文件中還特別提到煙臺當地領導對濱州醫學院升格大學的重視,「陳飛市長親自到省裡做工作,表明我市全力支持濱醫升格的態度。宣傳部長於永信赴濱醫,就我市支持濱醫升格大學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建設等問題進行深入座談交流。崔宗濤副市長就此項工作做出批示,要求煙臺市教育局跟蹤做好後續工作。後來,陳飛市長召集有關部門和濱州醫學院領導就支持濱醫升格大學等問題進行商討。」
而在今年12月10日公布的《中共煙臺市委關於制定煙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也提出,支持山東工商學院、濱州醫學院更名升格大學。
濱州醫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46年的原國立山東大學醫學院,1956年3月獨立建制為青島醫學院,1970年10月整體搬遷至山東省惠民地區行署駐地北鎮辦學,1974年11月設立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1981年9月改稱北鎮醫學院,1983年3月隨駐地更名為濱州醫學院,2002年煙臺校區投入使用。
2010年3月,學校註冊地變更為煙臺市,煙臺校區也被明確為主校區。
濱州醫學院現有直屬附屬三甲綜合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9所、教學醫院15所、實踐教學基地191所。
濰醫:投入兩億元升格大學
與濱州醫學院一樣,濰坊醫學院升格大學的路上也得到了學校所在地的支持。
11月4日,在2020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席會議暨第二十次工作研討會上,濰坊市副市長李平透露,在發展高等教育方面,濰坊市將有一系列大動作,其中包括推動濰坊醫學院升格為醫科大學,為此,政府將投入兩億元。
事實上,濰坊醫學院升格大學工作早已啟動。2017年,濰坊醫學院申請更名醫科大學工作被列入《山東省高等學校設置「十三五」規劃》,並報教育部備案。
今年7月17日下午,濰坊醫學院召開大學創建工作推進會,院長管英俊在會上稱,創建醫科大學是幾代濰醫人孜孜以求的「濰醫夢」,2020年是學校「十三五」期間更名大學的關鍵一年,對學校發展而言意義特殊、至關重要,「在大學創建的關鍵時期,要求全校師生醫務員工要確保大學創建的任務落實落地」。
而今,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尚無公開消息證實濰坊醫學院完成升格。
濰坊醫學院坐落在濰坊,歷史溯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濰縣樂道院設立的樂道院醫護學校和濰縣美國長老會醫院。1951年籌建山東省昌濰醫士學校。1958年改建為昌濰醫學院。1987年更名為濰坊醫學院。
濰坊醫學院現有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4個,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隸屬附屬醫院24所。
濟醫:未公開表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檢索發現,與濱州醫學院、濰坊醫學院所不同的是,無論是濟寧市,還是濟寧醫學院,都沒有提出濟寧醫學院升格大學的計劃。
濟寧醫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52年7月的山東省濟寧醫士學校,1958年8月更名為濟寧醫學院,1959年7月全國院系調整確定改為濟寧醫學專科學校,1987年1月重新定名為濟寧醫學院。
濟寧醫學院建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16所非隸屬附屬醫院,170餘個實踐教學基地。
事實上,在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學科」建設名單中,濟寧醫學院無一學科入選,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濱州醫學院、濰坊醫學院相比,尚存在差距。
名單顯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入選「高峰學科」建設學科名單;濰坊醫學院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入選「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學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