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變119!赴港內地遊客銳減,可他們還嫌香港不夠慘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雖受防疫限流影響,全國各大景區商圈未上演往年小長假的「人從眾」景觀,但依然人氣十足。數據顯示,假期首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2319.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約97.7億元。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言:這個「五一」,中國已滿血歸來。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相較於內地的回暖,香港旅遊業仍處凜冬。旺角、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人流稀少,以接待遊客為主的珠寶、禮品店鋪更是門可羅雀。一組對比數據更是讓人心驚:去年5月1日,內地訪港旅客量接近50萬人次;今年同天,這個數字降到了119。自2003年內地赴港「個人遊」推出以來,香港首次出現「零團來港」的「五一」假期。

從昔日的旅遊勝地,到今天的是非之地,香港的境遇之變令人揪心。作為一個自由開放的小型經濟體,香港的立身之本是法制健全和社會安寧。可從修例風波發生以來,這些基石慘遭破壞。百業蕭條,首當其衝的就是旅遊業。去年下半年,許多從業者已近顆粒無收。今年又突然暴發了新冠肺炎疫情,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宣布暫停營業,不少知名餐廳、商店、酒店相繼停業、倒閉,香港旅遊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眼下,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階段,許多國家還深陷泥淖,而中國以巨大付出和有力治理率先走出至暗時刻。這本是一大利好,倘若香港能夠痛定思痛、借勢發展,也可以及時止損。然而現實不遂人願,那些害群之馬在疫情企穩後又開始冒頭。近日,多個反對派團體發起違法聚集活動,還有黑衣暴徒向警車投擲汽油彈。不少市民擔心:難道「黑暴」又來了?

林鄭月娥也憂心忡忡,在社交媒體發文:「香港目前來看是『守得住』疫情,或許也能『撐得過』經濟寒冬,但擔心『經不起』不斷的政治摧殘和死灰復燃的暴力折磨。」誠如斯言,冷清的「五一」僅是香港社會衰退的一個縮影。

若以更大視野來看,今日香港已經傷痕累累——痛失連續保持25年的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地位,去年GDP出現10年來首次負增長,最新失業率創下10年新高,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值……倘若繼續折騰下去,香港一蹶不振恐怕非危言聳聽。

很多事情,往往拉開一段時間距離會看得更清楚。去年至今,暴徒以「愛港」之名走上街頭,口口聲聲追求「獨立人格」「捍衛香港」,打砸搶燒無惡不作。無論正義人士如何發聲,這些人始終執迷不悟。結果,香港沒有「因鬧變好」,反而滑向深淵。

同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些人曾以為,當個沉默者,就能避免是非。但事實證明,沒有誰是這場風波的局外人。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也搞不成。縱然香港社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鬧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所有真正愛香港的人,都應該堅決站出來,向破壞行為說「不」。

更要看到,不少異見人士是「黃皮白心」,把美英等國當作救世主。別的不說,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世界就把這些政客的心腸看得清清楚楚。政黨利益至上,私人利益至上,為了自身目的甚至可以置人命於不顧。他們的所作所為,能是為香港好嗎?

人心思穩,家園思安。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未來的路怎麼走,正等待著香港同胞做出選擇。

來源:長安觀察微信公眾號 撰文:崔文佳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奢侈品紛紛撤離香港,五一中國內地赴港遊客僅119人次
    近20年來中國內地消費者的崛起在香港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貢獻了70%的銷售額作者 | 周惠寧  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的最新數據,「五一」勞動節假期首日,有1528人次入境香港,其中香港居民佔比超過九成,中國內地訪港旅客僅有119人次。而去年的5月1日當天有逾106萬人次進出香港,其中中國內地訪港旅客量接近50萬人次。
  • 五一內地到港僅119人,香港零售巨頭扛不住了,奢侈品上演大逃亡
    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顯示,5月1日-5日,內地赴港的遊客人數分別為119人、100人、142人、94人、84人,而2019年僅5月1日當天,內地赴港遊客便高達50萬人次,意味著2020年五一黃金周香港旅客數量同比暴跌99.99%。如此慘澹的數據,與香港對於防止新冠疫情輸入的舉措密切相關。
  • 內地遊客赴港問題需要時間磨合
    原標題:內地遊客赴港問題需要時間磨合  春節期間照例有許多大陸客赴香港旅遊,且不出意外地遭遇到「驅蝗」、「反水貨」等的騷擾,給人的感覺是興衝衝跑去旅遊的大陸客不爽,鬧哄哄特意上街讓大陸客不爽的百十個「口罩客」不爽。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真的不去買香港「水貨」,一門心思「純旅遊」是不是就爽了?
  • 深圳人熱衷赴港掃年貨 香港年貨平均漲幅超一成
    記者了解到,香港多種「緊俏」商品如奶粉、藥品、海鮮乾貨、藥材等常常出現「斷貨」的狀況。由於需求旺盛,香港的年貨價格也有了明顯上漲,平均漲幅超過了一成。赴港購物雖便宜,但是還需貨比三家,以防買到假貨。  港貨質優價廉種類多  隨著人民幣兌港幣匯率的節節攀升,赴港旅客明顯感覺到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
  • 港媒:內地客赴港購物跌 香港中轉功能漸削弱
    香港大公網2月5日報導,原題:內地客赴港購物跌 香港中轉功能漸削弱歲末年初,相比往年赴港「買買買」清單,廣州師奶修玲今年卻改持一張張跨境電商搶購「行情圖」。如今,像她這樣熱捧跨境電商取代赴港購物的內地居民越來越普遍。「既然在家門口便可買到物美價廉的進口貨,且送貨上門,又何必勞心勞力赴港,還擔心『趕客』眼神呢?」
  • 內地人在香港上班,是怎樣的體驗?赴港工作,可通過這些途徑……
    在不少人眼裡,去香港工作總薪水高、福利好。但是實際上,很多從內地去到香港的鄉親,卻經常抱怨工作很辛苦,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天天嚷著回內地。那麼,在香港上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首先,去香港工作並不容易
  • 香港高校啟動2021內地招生,赴港求學或重掀熱潮,你怎麼選?
    原標題:香港高校啟動2021內地招生,赴港求學或重掀熱潮,你怎麼選? 12月15,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在內的多所香港高校,在上海發布了2021年在內地的招生計劃,與往年相比,招生人數和專業沒有太大的變化。
  • 保險業變局:赴港買保險漸成歷史,內地保險吸引香港客戶北上
    來源:一財網曾幾何時,內地客戶熱衷於南下赴港專門購買保險產品,所看重的是香港保險市場保費低、保額高、產品靈活,以及資產境外配置的優勢。然而,近年來,隨著內地保險市場的越加成熟,保險產品的種類及服務得到了極大提升,內地客戶赴港買保險的熱度日漸降低,反倒是吸引了不少香港客戶專門到內地來配置保險產品。
  • 「婚禮可改期,抗疫不能延期」——專訪內地赴港檢測支援隊隊員
    (抗擊新冠肺炎)「婚禮可改期,抗疫不能延期」——專訪內地赴港檢測支援隊隊員中新社香港9月16日電題:「婚禮可改期,抗疫不能延期」——專訪內地赴港檢測支援隊隊員中新社記者張曉曦「國家的事就是我們的事,婚禮可以改期,但是抗疫是不能延期的。香港同胞需要幫助,我們就當是自己家的事,去幫助他們。」
  • 香港理工大學SPEED課程為內地學生赴港專升本提供優質途徑
    PolyU的歷史可追溯至1937年,由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成立開始,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資助、提供專上程度工科教育的院校。在最新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PolyU排名第75位;在2021年QS全球50強年輕大學排名中,更是高居第6位。
  • 內地遊客遊香港拒購物被關珠寶店 疑遭打頭威脅
    遊客提供購買的珠寶和購物存根  封面新聞記者張勇何晞宇  記得去年10月期間,一名赴港旅遊的黑龍江遊客,因購物問題被毆打致死。可就在今年五一小長假前夕,來自四川宜賓的多位遊客,再次遭遇了拒絕購物被關珠寶店的「黑暗之旅」。令人驚訝的是,遊客稱自己明確表明拒絕購物後,還遭到了當地導遊的辱罵甚至打頭威脅。  4月下旬,來自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的男子王林向封面新聞爆料,聲稱在港參加名為「完美港澳中山六日品質遊」期間,因拒絕強制購物,遭導遊辱罵毆打。
  • 月餅加價仍熱賣 內地客赴港「掃餅」
    內地客鍾情港產月餅,加價亦無損到港「瘋購」月餅送禮的意欲。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通脹強勁,香港大部分連鎖餅家表示,蓮子、砂糖、食油等月餅原材料的來貨價暴漲,加上租金攀升,無可避免須加價4%至6%不等,但由於月餅是必備的應節食品,加價無損消費者吃月餅賞月的雅興。
  • 深港百貨爭血拼族客源 香港似已不是最佳選擇
    綜合香港文匯報報導,農曆新年是內地客赴港旅遊購物的高峰期。儘管香港的商品仍保持夠新夠潮,但因通脹加劇,折扣減少之下,貨品雖美,但未必是最平,吸引力大減。另方面,深圳不少大型商場為搶回客源,不但推出更多的折扣,且增加優惠次數,令愈來愈精明的內地遊客在港消費時更為謹慎,不少人在算過度過後,不想花太多時間在交通上,改為留深購物。兩地零售百貨業競爭更見劇烈。
  • 赴港購物難享「匯率福利」 千元皮鞋便宜不足百元
    原標題:赴港購物難享「匯率福利」 千元皮鞋便宜不足百元   節日假期臨近,出境血拼已經被很多人提上日程。不過,消費者最近赴美、港購物可能難享「匯率福利」。「化妝品、電子產品,甚至奢侈品,香港的價格優勢都不明顯。」剛剛從香港歸來的於女士覺得有些失望。
  • 質優價廉品種多 深圳人熱衷赴港掃年貨
    1月21日,香港的超市粘貼喜慶廣告迎接春節。中新社發年關將至,又到了深圳市民集中赴港購買年貨的時節。香港的年貨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種類齊全品質高。記者了解到,香港多種「緊俏」商品如奶粉、藥品、海鮮乾貨、藥材等常常出現「斷貨」的狀況。由於需求旺盛,香港的年貨價格也有了明顯上漲,平均漲幅超過了一成。赴港購物雖便宜,但是還需貨比三家,以防買到假貨。港貨質優價廉種類多隨著人民幣兌港幣匯率的節節攀升,赴港旅客明顯感覺到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
  • 寸土寸金的香港租金降了40%,都怪內地客不去了?
    有人按此租金算帳稱,按照每月720萬港元的租金計算,即便不計任何材料、人工成本及營銷費用,Coach中環店每天需要賣出50個價格為5000港元的手袋方能剛剛抵消租金成本!但事實上,近來內地赴港遊客大幅減少,奢侈品店被擠爆的情形也不再出現,這家Coach店面臨著收入難以抵擋租金的境遇,最終黯然關門。  香港店鋪的租金恐怕是全世界最高的,甚至超過紐約。
  • 月餅加價未影響港人購買 內地客赴港「掃餅」
    內地客鍾情港產月餅,加價亦無損到港「瘋購」月餅送禮的意欲。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中新網9月1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通脹強勁,香港大部分連鎖餅家表示,蓮子、砂糖、食油等月餅原材料的來貨價暴漲,加上租金攀升,無可避免須加價4%至6%不等,但由於月餅是必備的應節食品,加價無損消費者吃月餅賞月的雅興。
  • 慘!訪港人數暴跌99%,香港黃金周變「寒冬周」,1/4店鋪面臨倒閉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數據,10月1日當天,內地訪港遊客僅93人次。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5日,內地赴港的遊客人數分別為93人次,154人次、186人次、225人次、143人次,合計801人次,相比去年國慶期間入境香港的內地旅客累計約為67萬人次,同比暴跌99%。
  • 內地對香港意味著什麼?
    梧桐河邊的汙水處理廠光靠梧桐河這樣的小河可養活不了香港(圖像來自網絡)為了解決用水問題,英屬香港時期的50年代,香港還開發了一套特殊的鹹水系統,將就地取材的海水經簡單淨化後用作衝廁所。為了鼓勵市民用水,政府還令鹹水免費,終於逐漸普及了這種節水措施。
  • 香港LV Prada店交不起租金要關門?沒那麼簡單
    作為第三產業和旅遊服務業的一部分,平均來看,香港的奢侈品零售業對整個行業的銷售額貢獻率高達5%-10%。也正是由於收入頗豐,在香港,現約有一共1,000家奢侈品店鋪,遠遠超出本地購物需求,主要的買單客多是來自赴港旅客。而隨著社會運動和疫情的雙重打擊,香港的奢侈品店或面臨史上最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