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受防疫限流影響,全國各大景區商圈未上演往年小長假的「人從眾」景觀,但依然人氣十足。數據顯示,假期首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2319.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約97.7億元。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言:這個「五一」,中國已滿血歸來。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相較於內地的回暖,香港旅遊業仍處凜冬。旺角、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人流稀少,以接待遊客為主的珠寶、禮品店鋪更是門可羅雀。一組對比數據更是讓人心驚:去年5月1日,內地訪港旅客量接近50萬人次;今年同天,這個數字降到了119。自2003年內地赴港「個人遊」推出以來,香港首次出現「零團來港」的「五一」假期。
從昔日的旅遊勝地,到今天的是非之地,香港的境遇之變令人揪心。作為一個自由開放的小型經濟體,香港的立身之本是法制健全和社會安寧。可從修例風波發生以來,這些基石慘遭破壞。百業蕭條,首當其衝的就是旅遊業。去年下半年,許多從業者已近顆粒無收。今年又突然暴發了新冠肺炎疫情,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宣布暫停營業,不少知名餐廳、商店、酒店相繼停業、倒閉,香港旅遊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眼下,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階段,許多國家還深陷泥淖,而中國以巨大付出和有力治理率先走出至暗時刻。這本是一大利好,倘若香港能夠痛定思痛、借勢發展,也可以及時止損。然而現實不遂人願,那些害群之馬在疫情企穩後又開始冒頭。近日,多個反對派團體發起違法聚集活動,還有黑衣暴徒向警車投擲汽油彈。不少市民擔心:難道「黑暴」又來了?
林鄭月娥也憂心忡忡,在社交媒體發文:「香港目前來看是『守得住』疫情,或許也能『撐得過』經濟寒冬,但擔心『經不起』不斷的政治摧殘和死灰復燃的暴力折磨。」誠如斯言,冷清的「五一」僅是香港社會衰退的一個縮影。
若以更大視野來看,今日香港已經傷痕累累——痛失連續保持25年的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地位,去年GDP出現10年來首次負增長,最新失業率創下10年新高,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值……倘若繼續折騰下去,香港一蹶不振恐怕非危言聳聽。
很多事情,往往拉開一段時間距離會看得更清楚。去年至今,暴徒以「愛港」之名走上街頭,口口聲聲追求「獨立人格」「捍衛香港」,打砸搶燒無惡不作。無論正義人士如何發聲,這些人始終執迷不悟。結果,香港沒有「因鬧變好」,反而滑向深淵。
同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些人曾以為,當個沉默者,就能避免是非。但事實證明,沒有誰是這場風波的局外人。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也搞不成。縱然香港社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鬧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所有真正愛香港的人,都應該堅決站出來,向破壞行為說「不」。
更要看到,不少異見人士是「黃皮白心」,把美英等國當作救世主。別的不說,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世界就把這些政客的心腸看得清清楚楚。政黨利益至上,私人利益至上,為了自身目的甚至可以置人命於不顧。他們的所作所為,能是為香港好嗎?
人心思穩,家園思安。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未來的路怎麼走,正等待著香港同胞做出選擇。
來源:長安觀察微信公眾號 撰文:崔文佳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