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者九爺

2021-02-16 八串錦

侯焜是個神人。

他有天給的好聲音,但不流於驕縱。他在播音這個行當裡運氣是真好,但沒有人可以一直好,可他一直是個快樂的人,大嗓門說說笑笑,沒有煩惱。可是人不可能沒有煩惱,尤其在播音這樣一個有名有利的行業,要想一直快樂下去,總得有一整套為人的系統。侯焜的系統一路升級換代,一路做減法,留下一顆柔軟的心,聽到溫暖的文章仍是「老淚縱橫」,不「誦」不快。

世外高人

聽說可以採訪侯焜這樣德藝雙薪的老藝術家,我一路小跑前進,衝到了他即將出沒的電臺錄音棚。「老錢師」錢程也剛來,端來兩提外頭還掛著雨珠的早點,就為了跟錄音師張建昆共進早餐。

「老錢師」是電臺的男一號。曾經有位迷弟跟我說,你們電視臺就沒有一個聲音趕得上我們「老錢師」。老錢師擠開茶水臺上各式水杯,放好兩碗餛飩,摸清我所為何來,開了腔,「侯老師,就從來沒有跟上過,他是標杆,只能看背影。」

張建昆和侯焜一起進電臺,兩人是33年的老友。他跟我講19歲侯焜從東北闖到雲南的故事,我吃驚地問「原來他不是科班學出來的呀?」

「學不學,無所謂。」老錢師抬起頭,眼神放到不遠不近的方,找著詞。「侯老師的聲音識別度之高,不說全省了,在全國.萬裡挑一。更別說他對語言的敏感度,和那種觸類旁通的能力。」這通話說完,他才把眼神收回,繼續吃眼前的早點。

「天養的聲音。」錄音師張建昆給出了這麼一個總結。「王娟跟我說過,侯焜就是讀錯了,我都覺著好聽。」

料理完餛飩,老錢師情緒更加飽滿地開聊:「侯老師的聲音,你就願意聽,忘不了,舒服,不帶人間的煙火氣。」這樣清奇的比喻。突然明白了,為什麼迷弟的排行表裡居然沒有侯老師,世外高人就不興玩這個。

正說著,世外高人現身了。185的大漢,堵著門框進,笑著坐下來。我正準備掏手機開始錄音,侯老師不許。「你可別聽那誰的,就這麼坐著,你甚至都不告訴我,不經意「咔」拍張照,那可以,就隨便聊聊天嘛。」正二八經採訪侯老師的文章, 其實我還上網搜了一下, 但居然是沒有。

侯老師穿著一件桔色與深淺藍色相間的格子襯衫,搭卡其的休閒褲,亞瑟士球鞋。這相子固然不算潮,但絕對不是老。從外形到心態,「老藝術家」都顯輕鬆顯快活。侯焜說起有一次打車,跟師傅說「到電視臺後門兒」,結果師父看看後視鏡開了口:「你咋個還沒有退休?我意到你也幹了幾十年了。」

也是,「方達」這個藝名都是我青少年時代的回憶,而侯焜居然還在播音。現如今他在新媒體上發東西,取名「九爺」。到也不是虛名,因為爺爺有16個孫子,他排行老九,而且在老家他已經到了「爺」這一輩,家鄉人這麼一叫喚,「九爺」坐實,正式成為他的新藝名。

幸運兒

好基因帶來的好運氣,是對一個人最大的祝福。坐擁萬中挑一的好聲音,又趕上了廣播電視大發展的時代,侯焜命好,運更好。

侯焜的老家在東北長春。雲南臺進京選秀,沒挑上鍾意的人選,卻在招待所遇到了一個長春人,正好那個人知道吉林臺剛剛選了一批人,這一批人當中就有還有上高中的侯焜。雲南選秀團北上吉林,優中挑優,經過政審,挑上了7個條件最好的。

父親回來問他,想不想去雲南工作?他太想了,終於可以移民南方了。一路上,帶隊的老師跟他們七個說,給你們住的地方是省政府的大院。侯焜在心裡頭一換算,吉林省政府那可是關東軍的司令部,怎一個金碧輝煌。現實,比他想像的骨感,但少年人只來得及興奮。

侯焜稱那為「播者的時代」,渠道就那麼單一,收音機裡頭說什麼聽什麼,沒有更多選擇,播者第一。 播音員是他從小羨慕的對象。

好聲音並不代表就是好的播音員。先練體能,老師把人民日報拿出來,1、2、3、4版,挨著念,念錯一個字,重來。進入一個行業,每個人都會有經歷一個盲區,侯焜說:「我的,可能就特別短吧,很快就過去了。」用現在人的話來講,這就是曬命,天給的好聲音,就是這麼順。

多拿著每個月由周總理給播間員特批的8元營養費,又能滿足虛榮感,這一行業淺嘗一下都名利非凡。侯焜喜歡播音這個行當,飛行員一樣挑出來的,他想探索的東西,不只是三大件。

天賦好,運氣好,又肯努力,再加上長時間不離不棄的積累,這樣下來,在一個行當裡能達到的高度,不可想像。

我頭晚聽喜馬拉雅上九爺念的巴金《我的心》,屏上跳出一條彈幕「全網誦得最好最準確的人」。在我一個外行人聽起來,他的聲音處理很多是反過來的,在飽含情緒的地方,他的聲音卻是把情緒抑制住之後,再流出,這是一種特別高級的表達。侯焜說,這篇不好。到底哪裡不好?他說還是沒找到同頻共振的感覺。

用老錢師的話來總結,播音初學者是「見字發聲」,第二階段能表達出文字要傳達的內容,第三階段,能做到既是作者本人,又不是,你的聲音賦予了作品更多可品味的層次。同頻共振,不只是表達的形式,更是是作者與誦者之間理解力的連通交流。

侯焜把播音當成長跑,他是同時代人當中唯一仍在跑的。中間他也動搖過,想過「播而優則仕」,兩次都有領導出手找他談話,語重心長地勸他,「侯老師這麼好的專業,放棄太可惜了」,他想了想,這說的也真沒有錯。既然自己的價值在於跑,乾脆跑下去,中間可以換到教練的崗位上,他也拒絕了。他喜歡跑。

自己念的東西,哪一篇比較好?「別說是一年前的東西,就是頭天晚上錄的,都聽不下去,毛病太多。」侯焜認真說話也帶著三分玩笑。

一個天生的誦者,事業順利,就容易長出自信,再加上自帶快樂基因,所以整個人格外坦然。他可以不打咯噔地說「我的背影就是你的捷徑」,他也可以認真地說, 「人是需要被鼓勵的」。

他不說刺激人的話。如果想請他聽聽作品,提提意見,侯焜會打著哈哈混過去。老錢師說,這不是圓滑,你看夏青杯上他當評委說多少話,不是不說,是要看你聽不聽得懂,聽得來的人,他才肯說。侯焜自己說,只有跑者之間,才有交流的必要。

系統

侯焜特別喜歡講系統。有了系統,一切軟體,硬體才能有效運作。

他經過動蕩的年頭,人們不斷翻臉。從變動裡來,他想尋求「不變」,所以他做每件事都願意想想「因為所以」,知道了「因」,才能有「為」。琢磨成了習慣。

他承認「播者」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說者」當道。你要是說得不好,絕對沒人聽,甚至人家也不在意人說的技巧漂亮不漂亮。那是不是播音這個專業已經沒落了?這是一個令年輕從業者焦慮的問題。侯焜反問,那是不是沒有歡呼聲,你就不幹了?

他特別喜歡郎平和王德順。在他看來,這兩個人就是做到了「不忘初心」。一邊說他一邊把王德順的視頻翻出來,遞給我,我說我看過,侯焜說「那我再給你回味下」,一邊看,他一邊跟著視頻裡的聲音配上了音「我叫侯德順.」

侯焜的初心還是那個愛聽廣播的少年心,這件事令他醉心。有一段時間,他來找張建昆錄音,張建昆批他,「你不要端著」。老侯很在意老朋友的話,他自省乾電視確實養出了些毛病,喜歡情緒上的無限拔高。張建昆在一邊接著說,不能假,不能裝。

侯焜的襯衫敞著四粒扣,露出貼著脖頸一小串珠子,起頭我覺得這樣的打扮挺豪放。後來才發現,那是一串象牙白的佛珠。侯焜說,你看佛珠吧,就是特別外化的東西。有個師傅跟他說,兩米三的高香這些都是表面的東西,你其實可以誦誦經。侯焜笑說,當年他才播音,念農業廣播學校,一講就是一個小時,自己在念什麼都不知道,旁邊的人就說,你這完全是在念經。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真的開始念經。

一心一意,一句一偈把字念完,什麼技巧都用不上。這一念,把心給念平靜了,他喜歡這樣的系統。張建昆評價說,侯老師的聲音一旦放下,不得了。

侯焜的系統裡,有些東西其實是早就植入的。比如他幼兒時生病,奶奶給他送來了北方少見的龍眼乾,那是溫暖一輩子的回憶。溫暖的東西總能打動九爺,而他總想分享這樣的溫暖,哪怕這純屬孤芳自賞,他已經不在乎,因為文章已經打動了他,而他也完成了情緒的宣洩。

有一天他錄了三小時的經,然後他掏出一小篇網上下的文章,跟張建昆說,再錄一小段吧。這個小故事跟911有關, 講一位遇難者生前給媽媽打的電話。 喜馬拉雅網的小孩念了發給他聽,他說聽完「老淚縱橫」。最後一句「媽媽我愛你」,侯焜覺得一定不能破,情緒得控制住,這才能給聽者享受一個完整的過程。

侯焜說,這小文章當中有太多技巧可以運用, 但技巧又必須是真實情緒的流露,裡頭的說道太多,他跟喜馬拉雅的小孩探討了好久,所以他也很想念。 在年輕人身上,他也吸收營養。參加朗誦比賽當評委,他被打動,把《致橡樹》《雨巷》《再別康橋》都翻出來,重新念。

因為系統很堅固,所以,什麼應該有,什麼不怕丟,他特別清楚。有一次他去菜場,突然被一個擺攤攤的嬢嬢叫住「唉,經典人文地理的,過來。」侯焜主持的《經典人文地理》是雲南臺最有文化的紀錄片節目,很晚才會播放。那個嬢嬢提前一袋稀豆粉就追上來,「你莫走了,我太愛看你節目了, 莫嫌棄嗄。」侯焜開玩笑: 「你說看《經典》的觀眾都什麼層次,一個擺攤攤的,一天到晚累成那樣,節目又晚,她居然還看。」 萬人歡呼的場合他也經歷過了, 但普通的觀眾聽眾,居然能記得住自己,這種溫暖他永記難忘。

侯焜的系統不斷更新。他什麼都聽,從羅胖到「為你讀詩」,什麼也都看。侯焜給他在喜馬拉雅的窩取名「九爺起居注」。霸氣外漏的名氣被他稀釋得雲淡風輕,他說「起居注」就是日常紀錄而已,要沒有各種「起居注」就沒有新媒體。

對於他們這個行業的未來,他認為,殼會沒落,但專業不會沒落。在哪一個方陣,跑者都不必驚慌,重要的是跟著大勢,用各種姿式,跟到走。

採訪後記:

侯焜是個快樂的人。因為人本身溫暖,自信,加上對世界保持著好奇心,一特別高大的人,但一點沒長出架子。他三句話不離嘴地愛開玩笑。有他在的地方,總是笑聲不斷。

他一進屋就跟我說,小聶,你別採訪我了,你應該採訪張老師呀。張老師在一邊抗議,他扔過去一句「你管著得,就你一個叫張老師?」然後他接著說,你說一個人一輩子只幹一件事的,一輩子錄音的,張建昆老師算一個。那一輩子做播音的,是不是.哦,侯焜也算一個。我本來挺緊張的,結果先被他一串笑逗得笑彎了腰。他又接著說,你說我這不遠萬裡來到..哎喲,怎麼把白求恩都說出來了。我已笑暈。

他中午跟著大家打羽毛球,一看就不太常打,十幾分鐘就氣喘氣喘籲籲地敗下陣來。喘還沒止住,侯老師說了,我以前打網球的,他們拉著我來動動,羽毛球要用手腕,我這個人,不喜歡玩手腕。這樣的妙語連珠貫穿整個採訪,簡直是太開心。

他是奇妙的混合體,看似霸氣側漏,但又謙和有禮。專業上的事,他當仁不讓,開玩笑也不是刺激人的玩笑。出門他會照顧同行者。如果你跟他一起站起來,他會把手往座位的方向一伸,示意你請坐。但如果我用謙謙君子形容他,他一定會因為這形容太刻章而笑場。

他說,沒有幾個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且還能養活自己,他是幸運的人。他以前在電臺的播音名叫「方達」,這個名字比他的真名響亮,取的是「圓也能通,方也能達」。他的人生疑似一帆風順,可是當我問朗誦的訣竅是什麼?侯焜說,哪有什麼訣竅,找捷徑,速生長才是誤入歧途。人生難調難伏,或益或善,總得自己去找。任何經歷都是滋養。

他說「人是需要被鼓勵的」。你要問到一個好的問題,他會掏出大拇指,衝你一伸。他幾次解釋,正二八經的採訪他真的不需要,沒有出名的打算,但好朋友介紹的,來練筆的可以。

雖然這樣說,出於禮貌,也是出於好玩,侯老師一直在回答我的問題。感覺得出來,他真的是不太接觸媒體,不會「餵料」,而且也太敢於暴露自己。

一個有才華又快樂的人,具有巨大的磁場,人人都被他吸引。他晚上有個飯局,隨口約人,每個人居然也都欣然應允。晚上我看飯局主人發出來的朋友圏,連七點才下配音班的人,也在雨夜裡趕到了場。他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約飯成功率居然能百分百的人。可以想像飯局被他照亮,周圍的人分享著他生機勃勃的快樂。

我甚至覺得「九爺」都是一個難得的好名,意頭好,念出來又有韻味。六、七、八爺都匪氣,十爺跟五爺一樣發悶,三、四爺不夠大氣,一和二都不靠譜。十一郎就可以,十一娘也可以,但十以後的數字就太輕了。 前前後後,都不如「九爺」好。

九爺在網上念了許多溫暖的文字,他說能感動自己,就是阿彌陀佛。保持柔軟的內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這確是一種祝福。

相關焦點

  • Fish and chips 貓九爺行業競爭優勢
    「貓九爺」是國內一家顛覆傳統的經營模式,引進英國傳統美食創新而聞名的餐飲品牌,其特色英國炸魚薯條和中式經營的完美結合的創意更是受到海內外美食家的稱讚。貓九爺品牌競爭優勢:新的風味美食炸魚薯條這道美食真正的紅起來,還是從2015年我們國領導人訪英之後,才漸漸被人所知曉。但其實這道菜,已經被很多國家的元首領導人點名吃過!
  • 醉九爺海鮮「奇葩」上市
    不住海邊  吃翻海鮮聞聽6月20日左右醉九爺海鮮+湘菜模式上線,具體時間小編另行通知。醉九爺的牛肉讓人慾罷不能,湯汁更是一口銷魂,澆在綿軟的米飯上,不吃三碗根本下不了桌!(每桌限使用一張券)以上內容由醉九爺商家提供- END -免責聲明:本平臺按耒陽各公眾號及各網站網帖推送的,任何圖文言論均來源於網絡,本文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告之,我們立即予以刪除。
  • 爆款小說:九爺一寵成癮 全本_獨家在線看_無彈窗
    九爺一寵成癮看《>九爺一寵成癮》全集版、九爺一寵成癮全文全免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九爺一寵成癮免費閱讀,九爺一寵成癮全本閱讀,九爺一寵成癮完本大結局看《九爺一寵成癮》全本
  • 點擊在線看>>>九爺一寵成癮 沈璃月 傅司絕(完整版)
    《九爺一寵成癮》九爺一寵成癮 沈璃月
  • 重溫《步步驚心》才懂:被「活蒸」的玉檀,是九爺一生的愧疚!
    導語:玉檀似乎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若曦進宮後,只注意到這個乖巧溫柔的女孩子,似乎沒什麼鋒芒,偏偏是這樣沒有鋒芒的女子,竟是九爺安插在宮廷中的間諜,而這位間諜,之所以遲遲沒有暴露,是因為在四爺登基前,從未啟用過。
  • 《風中奇緣》播出5年後:終於知道九爺為什麼拒絕莘月了!
    導語:《風中奇緣》播出5年後:終於知道九爺為什麼拒絕莘月了!《風中奇緣》這部電視劇,是由劉詩詩,胡歌等主演的。劉詩詩飾演莘月,而胡歌飾演九爺。他們兩個人之間有很多的感情戲,讓人非常的感動。可以說莘月的命運也是夠悲慘的了,幸好她被九爺找到了,九爺把她從落玉坊中解救出來,從此他的生活變得安穩無餘,並且他成為落玉坊的新主人。這樣英雄救美的戲碼上線,可以說沒有女孩子會不動心的,同樣的莘月,悄悄的喜歡上了九爺。他把對九爺的喜歡藏在心裡,來建安三年的時間,他為了能夠和九爺一起同甘共苦,為他分擔解憂,他把落玉坊經營的非常好。
  • 步步驚心:玉檀被活蒸後,九爺兩次回憶她,一次哭了,一次笑了
    玉檀作為九爺的棋子,為何在康熙當皇帝的時候,沒有起用,為何偏偏在老四當皇帝的時候,就啟動呢了?無論是九爺也好,玉檀也好,在這場奪嫡之爭中,並不算主角,所以尚且能相安無事。後來,老四當了皇帝,九爺因為隸屬「賢王黨」,所以屢屢被打壓訓斥,為了報復老四,九爺強行啟動這一枚棋子,玉檀求若曦讓自己留下,成功挑撥了老四和三阿哥的關係,導致老四惱羞成怒,將玉檀給「活蒸」了,而這個時候,若曦跑過去找九爺理論,九爺對玉檀的死,似乎沒有太放在心上,反而讓若曦卻質問老四。
  • 步步驚心:玉檀被「活蒸」,是九爺一生愧疚,至死不肯原諒自己!
    導語:《步步驚心》中的玉檀是個乖巧溫柔的女孩,但她卻是九爺安插在宮廷中的間諜,在四爺登基後才開始啟用,最後暴露身份被皇上用蒸刑處死,因為皇上知道她是九阿哥的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所以用如此殘忍的刑法處死玉檀,目的是殺雞儆猴,想讓九阿哥知難而退,可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角色,
  • 九爺揭秘:多災多難的北緯30度,到底有何玄機?
    掃碼添加九爺微信命理 | 風水 | 起名 | 佔卜地球至今仍然存在著無數仍未被人類所認知的神秘事件
  • 步步驚心:玉檀遭「活蒸」後,九爺承認,自己終究對她動了情!
    這位貴人,就是九爺!可惜,這個故事,若曦只知道前半段——玉檀被這位貴人救下後,將她帶入了府中,教會她琴棋書畫,宮廷禮儀,為的就是將她親手培養成一位間諜,看個時候,玉檀死死不撒手的倔強模樣,打動了九爺,他覺得這樣一個小姑娘,能有這般心性,是一位不錯的間諜苗子。
  • 步步驚心:難怪九爺心疼被「活蒸」的玉檀,你看看她死前說了啥?
    導語: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步步驚心》中的玉檀,玉檀看起來乖巧溫柔,可她卻是九爺安插在宮裡的間諜,是九爺精心培育的一顆棋子,在四爺登基後為九爺提供消息,而玉檀心中愛慕九爺,對他言聽計從,最後的下場卻非常慘,被皇上下旨「活蒸」,可九爺卻為此十分難過和心疼,在劇中心狠手辣的九爺為何會心疼自己的一顆
  • 《步步驚心》為何阿哥們都喜歡若曦,九爺卻是例外?原因八爺才懂
    其中四爺愛得霸道,八爺愛得自私,十四阿哥最隱忍,而為何只有九爺是個例外呢?原因很現實,只有四爺才懂得,只因他們是一種類型的人,野心勃勃,在利益面前那些兒女情長風花雪月不足為道!《步步驚心》中九爺這個角色是韓棟飾演的,他腹黑心機,不像其他皇子們都對若曦愛護有加,反而他對若曦有些嫌棄和厭惡。
  • >>點我閱讀:九爺一寵成癮沈璃月 傅司絕完結{免費/全集}
    >>點我:九爺一寵成癮 沈璃月 傅司絕全集(免費版)觀看,九爺一寵成癮沈璃月 傅司絕_沈璃月 傅司絕全文免費閱讀,九爺一寵成癮
  • 重溫《步步驚心》才懂:九爺一生最愛之人,是被「活蒸」的玉檀!
    其次,劇中玉檀死後,若溪告訴九爺,九爺當場面無表情,裝作不在乎。回家後九爺卻很痛心,開始回憶與玉檀的點點滴滴,有兩個人在練字的場景,那種互相喜歡的氛圍。那樣的回憶,不更是證明九王爺對玉檀的喜歡嗎?最後,劇中九爺在監獄裡服毒自殺的時候,九爺讀了玉檀給若溪的那封信,九爺說他死也不安心,就是因為玉檀死的時候,玉檀說自己無無怨無悔,儘管她知道九爺是在利用她。
  • 【免費小說在線】九爺一寵成癮沈璃月 傅司絕_全本完結txt
    九爺一寵成癮 的讀者朋友大家好九爺一寵成癮 官方正版小說平臺
  • 「九爺」韓棟終於高調,三套造型清新又減齡,奶奶花西裝真洋氣!
    「九爺」韓棟終於高調,三套造型清新又減齡,奶奶花西裝真洋氣!娛樂圈中有不少「撞臉」現象,比如38歲韓棟(左)和33歲應昊茗(右),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說起韓棟,很多網友可能一下想不起名字來,但看到這張臉又覺得十分的熟悉,沒錯,他就是電視劇《步步驚心》中陰狠的九爺,是不是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呢?隨著《請賜我一雙翅膀》的熱播,38歲韓棟又重新回到了大熒幕前。
  • 不用糾結左右先生九爺才是你的Mr.Right
    靠譜,才是一個人最優秀的品質,也是九爺的標配屬性。你的Mr.Right,當屬九爺。
  • 解九爺還差點,而他比陳皮阿四還狠
    首先就是文人形象的解九爺了,作為九門裡的文化人,九爺是正緊留過學的,九爺比較突出的地方就是智商了,他是智將類型的角色,喜歡下棋,適合出謀劃策,雖然在九門裡解九爺排末尾,但是論算計的話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 九爺解讀:世界之王激戰歐洲之王,佩佩進球被吹葡萄牙憾平法國
    在今日凌晨結束之2020年歐國聯的比賽中,最引人注目當屬世界之王法國與歐洲之王葡萄牙的交鋒,昨天的前瞻中,九爺就兩隊的形勢也進行了分析,兩隊今年可以說是人才湧現不斷,雖然法國隊整體實力略高一籌而且還擁有身價最好的球星姆巴佩,但是葡萄牙陣中好手也不少,而且統治足壇的雙驕之一C羅也依然還擁有著超過年齡的實力
  • om唱誦的意義—om聲奧義書解析
    範塬老師是梵源瑜伽梵語學校的創立者;也是梵源瑜伽哲學研究所的創立者。師從於黃寶生、郭良鋆、葛維鈞三位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梵文中心學習梵語、巴利語兩種古代印度語言。範塬老師多年來一直遊學在印度、緬甸、斯裡蘭卡、泰國的靜修林禪修中心,遊學期間在印度瓦拉納西期間學習梵語語法和梵語口語;在緬甸的佛教寺院學習傳統巴利語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