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門十三針」由戰國扁鵲所創。鬼門十三針是由《中醫·針刺篇》中的鬼封、鬼宮、鬼窟、鬼壘、鬼路、鬼市、鬼堂、鬼枕、鬼心、鬼腿、鬼信、鬼營、鬼藏、鬼臣等。十三鬼穴中選其對癲、狂、癇有奇特治療作用的腧穴,「鬼門十三針」是經過八代人的經驗總結,並增補數穴而成,沿用至今。
一、無副作用:傳統治療精神疾病僅僅使用抗精神類西藥治療,對肝腎等器官的毒副作用大,「鬼門十三針」是通過針灸,打通臟腑的經絡經脈,使其全身的氣血運行正常,進而調整大腦神經功能。
二、無依賴性:
傳統純西藥治療,患者不僅有依賴性,而且會感覺不適,一旦減藥或停藥,它就極可能使病情復發。
三、性價比高:
與傳統技術相比,中醫鬼門十三針療法見效迅速,治癒率高,輕度失眠患者接受治療三天即可見效,重度失眠患者七天左右病情有明顯的好轉,一個月內頭痛、失眠等症狀基本恢復正常。在減少住院費用的同時;還將恢復、治療期縮短一半,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鬼門十三針治什麼病:
鬼門十三針是針灸治療學中一種特殊的配穴方,是中醫針灸的神奇所在,治療一些精神系統的疾病,主要常見的就是現在的抑鬱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一系列疾病。其來源有不同的說法,但是現在主要治療精神系統方面的疾病,利用不同穴位的針灸機理,達到病祛邪除的目的,療效獨特,在中醫醫學史佔有重要的部位。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情緒疾病非常多,在用鬼門十三針的時候,研究的比較多,能達到祛病除邪的目的,堪稱針灸治療的一個特殊方法。
=============================================
孫真人針十三鬼穴歌
百邪顛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
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一針人中鬼宮停,左邊下針右出針,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
四針掌後大陵穴,入針五分為鬼心,五針申脈為鬼路,火針三下七鋥鋥,
第六卻尋大椎上,入發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針要溫,
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勞宮為鬼窟,十針上星名鬼堂,
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七鋥鋥,
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狐穴只單通,
此是先師真妙訣,狂猖惡鬼走無蹤。
一針鬼宮,即人中,入三分。
二針鬼信,即少商,入三分。
三針鬼壘,即隱白,入二分。
四針鬼心,即大陵,入五分。
五針鬼路,即申脈【火針】,三下。
六針鬼枕,即風府,入二分。
七針鬼床,即夾車,入五分。
八針鬼市,即承漿,入三分。
九針鬼窟,即勞宮,入二分。
十針鬼堂,即上星,入二分。
十一針鬼藏,男即會陰,女即玉門頭,入三分。
十二針鬼臣,即曲池(火針),入五分。
十三針鬼封,在舌下中縫,刺出血,仍橫安針一枚,就兩口吻,令舌不動,此法甚效
更加間使、後溪二穴尤妙。
男子先針左起,女子先針右起。單日為陽,雙日為陰。陽日、陽時針右轉,陰日、陰時針左轉。
刺入十三穴盡之時,醫師即當口問病人;何妖何鬼為禍,病人自說來由,用筆一一記錄,言盡狂,方宜退針。
========================================================
1.人中穴;位於鼻中溝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二交界處。
針法;斜刺從下向上刺入3-5分.
2.少商穴 ;屬手少陰心經。位於手拇指未節外側,距指甲0。1寸
針法;從外向內直刺.
3.隱白穴 ;屬足太陰腺經。位於足趾內側,去指甲角一分許取穴
針法;從外向內直刺.
4.大陵穴 ;屬手厥陰心包經,位於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與側腕屈肌腱之間。
針法;從外向內直刺。
5.申脈穴 ;屬足太陽膀胱經,是八脈交會穴之一。位於足外側部 外直下方凹陷中。
針法;從外向內直刺。
6.風府穴 ;別名舌本,鬼枕。鬼穴。曹溪。屬督脈。位於頸部,當後正中髮際直上一 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中.
針法;從外想內直刺.
7.頰車穴;屬足陽明胃經,位於面頰部,下頷角前上方約一橫指當上下齒用力咬緊時嚼肌隆起處
針法;從外向內直刺
8.承漿穴;別名天池,鬼市,垂漿。屬任脈,位於面部,當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針法;從外向內直刺.
9.勞宮穴 ;屬手厥陰心包經,位於掌心,當2,3,掌骨,握拳曲指時中指尖處
針法;直刺3-5分.
10.上星穴 ;別名鬼堂,明堂。神堂,屬督脈,位於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針法;直刺1-4寸,可透少海[曲池對側]
11,曲池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此腧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有清熱解表、疏經通絡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手臂痺痛、上肢不遂,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癮疹、溼疹、瘰癧等病症.
12.會陰穴 ;別名屏翳,海底,下極。屬任脈,位於會陰部,男性當陰囊根部與肛門連 線的中點,女性當大陰唇聯合與肛門來連線的中點
針法;從下向上直刺,要刺出血 .
13、海泉穴:位於口腔內,當舌下系帶中點處。正坐張口,舌轉卷向後方,於舌面下,舌系帶中點處取穴。
針法:從下向上直刺,嚴禁出血。
結語;「鬼門十三針」是針灸學中博大精深的一種特殊治療方法,是中醫針灸中最神奇所在,在古代乃是醫玄之家的不傳之秘,專治百邪癲狂,從現代醫學講就是抑鬱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該針法吸取各類針灸精華,利用不同穴位的針灸機理,針到病除,療效獨特,在世界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論曰:凡諸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種種形相,示表癲邪之端,而見其病,或有默默而不聲,或復多言而謾說,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眠、坐溝渠,啖食糞穢,或裸形露體,或晝夜遊走,或嗔罵無度,或是蜚蠱精靈,手亂目急,如斯種類癲狂之人,今針灸與方藥並主治之。凡佔風之家,亦以風為鬼斷。
思邈十三鬼穴引
十三鬼穴因年代久遠,歷代針灸醫家大都極少涉獵而幾近淹埋;現當代中醫學院數版《針灸學》教材對此亦少涉及,僅見於1957年江蘇省中醫學校(南京中醫學院前身)編寫的《針灸學》附篇「參考資料」中載有「孫真人十三鬼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