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長蘇從第一集入京到最後一集離京,54集中的表現都堪稱完美,面對敵人時毫不手軟,從設置陷阱到全面收網再到給予絕地打擊,梅長蘇做到了一個謀士所應該做到的一切,心狠手辣、毫無破綻……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梅長蘇,卻在入京以後的短短月餘時間裡露出了數次破綻,而這所有的破綻都被他給到了同一個人,這個人便是霓凰。
01:舊愛再相逢,新緣難繼續
第54集霓凰與梅長蘇佇立在京城郊外,梅長蘇對霓凰說:「此生一諾,來世必踐」然後轉身離去,伴隨著《赤血長殷》的歌聲響起,鏡頭再轉時便是一封寫著「吾妹霓凰親啟」的書信送到了霓凰面前。
這一對打小相識、青梅竹馬的戀人,在時隔12年以後再次相逢,卻終究還是抵不住家國情懷、身薄緣淺,最終一別兩散,生死相隔。
林殊對霓凰的愛是炙熱、奔放的,而梅長蘇對霓凰的愛是深邃、內斂的,同樣的一顆心卻會在12年以後,起了這麼大的變化……
來京之前,梅長蘇一定不止一次的設想過與霓凰相遇之後如何相處,如果被識破身份以後,又該如何勸霓凰「放棄」自己。
然而再多的計算,都會在某一個瞬間突然失靈,梅長蘇不止一次地在霓凰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完美情緒。
02:破綻頻頻的梅長蘇
我們先從「兩隻手」開始講起,梅長蘇與霓凰在12年之後第一次處在同一個時空下,是在入京的城門口,但那次一簾之隔的遺憾讓他們沒有彼此看上一眼,梅長蘇坐在車內聽到了他思念了12年的聲音,也看見了那個依舊颯爽英姿的身影。
再然後便是謝玉侯府,霓凰與皇后的突然造訪,由於蕭景睿的力阻,霓凰與梅長蘇再次錯過相逢,直到入宮這次。
梅長蘇在蕭景睿、言豫津的邀請下,前去宮中觀看郡主招親的武試現場,由於太皇太后的召見,梅長蘇等人來到了太皇太后的寢宮請安,在那裡他遇到了霓凰,同樣也正是在這裡,他做出了一個十分不符合他身份的舉動,他在太皇太后收回手掌之後,突然的用力抓住了霓凰郡主的手,面對霓凰的詫異、緊張,梅長蘇卻並未選擇放開手掌。
這樣的舉動對於梅長蘇來說,是極度不符合他的身份的,但12年的日思夜盼,心上人就在眼前時,這種逾越了身份的舉動,卻恰恰是梅長蘇此時心境的最好體現。
就在這件事情不久之後,梅長蘇再一次在霓凰面前露出了破綻,在梅長蘇知道「情絲繞」之後,擔心霓凰的梅長蘇在提醒霓凰時脫口而出的說道:「你從來都不喜歡帶侍女,這個習慣可不好」,霓凰在聽到這句話以後,追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從來都不喜歡帶侍女啊?」。
面對霓凰的突然一問,梅長蘇才驚覺到自己竟然在無意間再次漏出了破綻,但好在言豫津的一聲「蘇兄」以及梁帝的到來,才讓霓凰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對於梅長蘇來說,霓凰不帶侍女這件事雖然不是什麼大秘密,但也屬於只有身邊近人才知道的一些細節,而梅長蘇知曉這種事情,除了推脫於「刻意收集的情報」這一種理由,他並沒有任何合理的解釋,但對於霓凰來說,這個理由是絕對說服不了霓凰的。
有了這兩次破綻頻出的經驗後,梅長蘇再次面對霓凰時開始刻意的注意說法方式和身體語言,但他的越刻意卻反而越造就了另一次破綻。
由於梅長蘇明面上選擇了站隊譽王,所以他只得挑選宅院搬出謝府,而霓凰則因為梅長蘇在「比武招親」一事中給予的幫助,繼而順理成章的為梅長蘇推選宅院。
此時由於梅長蘇前面的兩次破綻,以及兩年之前衛崢相助穆王府水戰的事件,讓霓凰開始懷疑梅長蘇便是林殊,於是霓凰安排了這樣的一次試探。
霓凰為梅長蘇推薦的新宅院與當年的林帥舊府相鄰,霓凰想要藉助梅長蘇看到舊府時的反應來驗證自己的猜測,而梅長蘇自然也知曉霓凰的所思所想,於是這一次梅長蘇選擇了刻意迴避,然而這種刻意迴避,卻在無形中告訴了霓凰一些信息。
比如在走到宅院後門時,梅長蘇突然的停住,沉思,繼而轉身,霓凰說道:「從這邊走出去會更近一些」,試問如果梅長蘇不知曉出門以後將會面對什麼,此時的他又何須停住、轉身呢?梅長蘇竭力的想要撇開自己與林帥舊府的聯繫,卻在無形中透露了自己與林帥舊府的淵源。
同樣在霓凰與梅長蘇漫步園中閒談時,霓凰對梅長蘇說:「靖王他一直是這個脾氣,先生大可不必為此置氣。」此時梅長蘇停頓了一下,他這樣回答:「郡主說笑了,我怎麼會知道靖王的性情呢?」
大概是前兩次的破綻讓梅長蘇生出了「陰影」,這一次他為了表達自己之前並不知曉靖王的這些「趣事」,為此格外地強調「我怎麼會知道靖王的性情呢」,對於一個正常的謀士來說,這樣的回答一定不是最優解。
有位聖賢曾經說過:在一個你深愛的人面前,你的智商永遠無法在線!便是這個道理。
(別問我,聖賢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