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穿內褲是潮流:從3000年前一條開襠花褲說起
時間:2003年
地點:新疆
新疆考古隊的考古專家在洋海古墓群進行挖掘。在這個古墓群裡,發現了大量文物,還有眾多乾屍,這與我之前的文章《因貪食一物,她命喪黃泉,卻留給世人最輕最薄的絲衣》中談到的溼屍不同,由於特殊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在這裡發現的都是乾屍。
在眾多乾屍中,有兩具很特別,經專家鑑定,死者大概年齡在40歲左右,重點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這兩具乾屍都穿著一條開襠褲,你沒看錯,就是開襠褲,而且褲子保存的都很好,褲型、版式都非常潮,非常前衛。一是花褲,二是開襠!要知道這可是距今3000年前的古人哦!
那麼問題來了,穿著開襠褲的這些人是否穿著內褲呢?答案是NO。新疆在古代主要是遊牧民族活動的範圍,遊牧民族的主要代步方式是騎馬,大家可以閉上眼睛,腦補一下穿著開襠褲,不穿內褲,騎在馬背上的場景,那種感覺會不會酸爽無比。
2
不穿內褲坐在地上:你張開的雙腿暴露了什麼
人類的文明小浪花,是從遮住私處開始的。但很長一段時間,古人是不穿內褲的。在不穿內褲的時代,古人坐姿有很多名稱,主要可以分為文明和粗魯,文明的有如安坐、跪坐、跽坐等;粗魯的有蹲踞、箕踞、夷踞等。在不穿內褲的時代坐姿是如何辣眼睛的,今天我們主要談談箕踞,又叫箕坐。
3
下面真空,箕踞而坐,主要表達的意思是侮辱、無禮。箕踞而坐的特點是屁股著地,兩腿或盤著,或張開作喇叭狀,形狀像是裝東西用的簸箕。
上史實,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燕國上層領導派去刺客荊軻刺殺秦王,結果被秦王在大殿上反殺。於是荊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荊軻在領死前後悔自己貪功,本來想生擒劫持秦王,結果玩砸了。在臨終前坐在地上張開雙腿對著秦王,想以這種方式表達對秦王最後的侮辱!
秦漢創業成功的代表人物,流氓皇帝劉老四(就是劉季,創業成功後改名劉邦)由於本來素質低下,遊手好閒,也經常這樣箕踞而坐吊射他人。
連漢代的正史中也毫不避諱的記錄了他的這一行為,如《漢書·張耳陳餘傳》載:「趙王旦暮自上食,體甚卑,有子婿禮。高祖(劉老四)箕踞罵詈,甚慢之。」這件事是說,趙王一早一晚,像兒子女婿一樣親自端飯給劉老四享用。即使這樣裝孫子,也避免不了劉老四的流氓行為,常常被「吊射」謾罵。
還有穿著內褲招搖於市的,如《史記·司馬相如傳》中記載:漢代公眾號寫手文學家司馬相如勾搭上卓文君後,被嶽父掃地出門,由於寫公號收入太低,不得不開個小酒館,還「自著犢鼻褲,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就是說,司馬相如穿著褲衩,跟夥計們在市場上清洗餐具。犢鼻褲神似日本相撲襠部的遮蔽物。
4
大聖人孟老夫子的老婆張開雙腿箕踞而坐,孟子羞愧臉紅,卻不得不稱其做的得體,這是怎麼回事?
漢代韓嬰寫了一本傳記叫作《韓詩外傳》,裡面有一則故事,記錄了孟子妻子的這一驚人舉動。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白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親見之。」母曰:「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禮不云乎:『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也。」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婦。
翻譯成咱們能看懂的話是這樣的:孟子的老婆張開雙腿坐在私人小屋裡獨處,孟子推門進去看到這種不可描述的場景,就去找他媽,說要退貨,不要他老婆了。他媽問為啥?孟子說:親眼看到老婆在小屋裡作不雅的姿勢,難以接受。他媽說,人家在自己私人領地,想幹嘛幹嘛,管你吊事。而且《成人行為準則》上不是說了:入戶要喊人,進屋要敲門,開門往下看,不能隨便偷瞄麼?!於是孟子大事化小,不再提退貨的事了。
從內褲的發展史來看,從大到小,從小到無,小小內褲遮住私處,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既避免了別人的尷尬,也讓自己的隱私得到保護。
您對內褲作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