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 0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復學後,為保障教學工作的平穩有序,根據疫情防控所需,學校實行了線上線下並行教學。教師們認真落實線上線下並行教學規範和要求,深入踐行「一課一群多平臺融合」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探索教學新方法、新方式,已湧現出一批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優秀案例。
為進一步高質量推進復學教學工作,提升疫情防控期間教學質量,不斷推動教學信息化改革,深入推進「匠藝」課堂建設,學校開展了疫情防控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秀課程的評選,遴選了一批資源建設豐富、教學方法新穎、教學手段先進、教師教學藝術高超的優秀課程。下面我們將對部分課程的教學案例給予生動展示,供廣大教師借鑑交流。
單片機應用與實訓
課程類型:專業基礎課
課程學時:68學時
課程人數:25人
課程負責人:何元峰
教學目標
單片機是應用電子專業的核心,也是物聯網的基礎。物聯網的本質是將各種設備通過某種方式連入網絡,實現設備遠程管理、數據收集等功能,單片機是採集傳感器數據、收發控制信號的重要組件,因此掌握單片機編程與應用技術非常必要。
本課程旨在引領學生理解CC2530單片機的硬體資源、工作原理和它的程序結構,掌握CC2530單片機的基礎編程方法。通過課堂教學和操作示範,掌握C語言基礎編程方法、CC2530單片機引腳電平控制、數碼管顯示、按鍵檢測、外部中斷和定時器中斷等內容,為使用CC2530單片機進行物聯網電子產品設計和畢業設計打下基礎。
線上教學活動組織和管理
本課程採用視頻授課和釘釘群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由於現階段處於C語言教學階段,實踐性和互動性較強,因此視頻以釘釘直播為主,超星學習通錄播為輔。課前在釘釘和學習通建立班級群,便於發布通知、分享資料及在線答疑。通過分析教學內容,確定直播部分和錄播部分,然後確定直播和錄播適用的例程。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1)在釘釘群觀看直播;(2)在學習通觀看任務點視頻;(3)在課中途參與C語言編程練習,並反饋練習效果或發表感想;(4)完成學習通平臺上的作業;(5)在釘釘群開展討論和問答。
課前
在釘釘和超星學習通平臺分別建立班級群,在釘釘群完成課程觀看設備、電腦有無、開發軟體安裝情況等信息調查,掌握學生課程觀看情況,以便據此制定對應的教學方法。
在釘釘定期發布課程信息和通知,前一天提醒學生次日上課時間,課前十五分鐘提醒學生準備上課,課前五分鐘提醒學生準備籤到及本次籤到形式;在學習通發布籤到,上傳課程資料,如本次教案提綱、課程PPT等。
課前調研
課中
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有選擇地進行直播和錄播。本課程每周三學時,安排在周一下午,課程時長135分鐘,在直播情況下,將持續整三學時,平均直播時間為2小時20分鐘。在直播期間,首先提出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框架,然後圍繞著核心知識點略作講解,隨後開始現場編程演示和講解。
由於C語言編程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因此在直播中合適的時間點安排學生練習一到兩次,隨後鼓勵學生把完成的程序運行截圖發到釘釘群裡,對編程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公開表揚;也鼓勵遇到困難的學生把問題的程序截圖發到群裡,以「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問題」的方式鼓勵大家參與進來,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發掘共性問題,不僅幫助這位學生解決了問題,也讓更多學生得到提高。
編程截圖交流(1)
編程截圖交流(2)
編程截圖交流(3)
大家一起來找錯
課後
每次課後,首先把當次課程寫過的例程儘可能加上注釋,並上傳到學習通平臺,並以文件夾和壓縮包兩種方式上傳源碼,方便不同平臺的學生下載學習。隨後,定時在學習通平臺發布作業。目前作業主要分為兩種形式:(1)以知識點為主的單選題、多選題,輔以少數的程序改錯題;(2)以綜合練習為主的編程題,以簡答題形式存在,要求學生把程序運行結果截圖上傳,以此掌握大家對課程的學習效果。
課程源碼資料(1)
課程源碼資料(2)
課程源碼資料(3)
對於第一類作業,因為可以預設標準答案,學習通會自動批改,隨後可根據學習通提供的統計功能,看到第一類作業的總體情況和每題準確率,也能看到每道題的具體作答數據,以此了解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的整體薄弱點,以便有針對性地補強。對於第二類作業,進行人工批改,從中在一定程度上可看出學生的編程能力。
作業統計數據
某道題的作答情況
線上線下融合教學
復學以來,結合前期線上教學經驗和基礎,繼續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工作。參考前人教學經驗,將理論性較強、理解較難的知識點製作成教學視頻,上傳到學習通平臺,由學生在相應章節之前觀看。在線下課堂講解相關知識點,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通過線下實踐,利用CC2530單片機的編程和調試,讓學生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知識點融會貫通,真正具備編程能力。
來源 | 教務處
原標題:《疫情防控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秀案例展:單片機應用與實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