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建造新一代航母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據美國《防務新聞》當地時間8日報導,12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將於2038年服役,以取代2001年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
馬克龍當天視察核反應堆製造企業法馬通公司,闡述法國的最新核政策。他表示,法國的核武器和原子能工業是國家「戰略自主權的基石」,法國的戰略未來和大國地位取決於核工業的水平。馬克龍表示,新一代航母將像「戴高樂」號航母一樣擁有核動力。他說,法馬通公司的工廠長期以來為海軍生產所需零部件,未來核動力航母的多個重要部件也將由法馬通公司生產。
作為這些大型造船項目的總承包商,法國海軍集團立即發表聲明,對這一決定表示歡迎。法國海軍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皮埃爾·埃裡克·波梅萊(Pierre Eric Pommellet)說:「我們對這一宣布感到高興,這將使法國在擁有核航母的有限的大國中保持地位。」
「採用核動力絕對必要,未來的新型核潛艇也將從新型核反應堆的研發中受益。」前法國海軍集團執行長Hervé Guillo表示,「戴高樂」號航母上的K15核反應堆原本是為「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而研發,但該反應堆的研製也讓「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升級和發展受益。有消息稱,新型K22核反應堆將由法國原子技術公司作為主承包商,而法國海軍集團將負責提供輔助製造。
新一代核航母將採用兩臺220兆瓦K22核反應堆,遠遠高於戴高樂號的兩臺150兆瓦K15核反應堆。所以該航母可以獲得27節的航速。也有足夠電力支持裝備電磁彈射器。不清楚是否會裝備電磁攔阻裝置。
法國軍方最初考慮建造常規動力航母,但馬克龍仍選擇建造核動力航母。法國輿論分析認為,儘管核動力航母的建設費用較高,但從技術、戰略以及氣候變化方面的角度考慮,核動力航母仍然比常規動力航母有優勢。
法國官員當天透露,新航母將由法國國防承包商——法國海軍集團建造。法國國防部披露的技術資料顯示,新航母為75000噸級(82637噸)、全長300米,有關數據均超過「戴高樂」航母;可容納約2000名水手、搭載32架新一代戰機。新航母還準備採用多項先進軍事技術,預期將可服役40年。法國軍方沒有對外透露新航母的建造費用,法國輿論估計新航母的建造可能將花費50億到70億歐元。
法國國防部長帕麗在推特上說,因此,「42000噸的外交」這一表述將不得不改為「75000噸外交。
法國的新一代核動力航母藍圖看起來的確很美,但是卻藏著巨大的隱患。隱患就是K-22核反應堆。據報導,K-22核反應堆是從K-15發展而來,而且兩者結構完全相同。為了在2035年以後裝備未來的第三代核動力潛艇。法國原子能委員會認為該反應堆的開發應該在2020年開始,這是非常模糊的。製造應該在2025年開始……如果K22與K15兩者相差不遠,為何需要這麼長時間來開發。
此外從媒體報導的信息來看法國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將從2025年建造,2036年下水,共耗時11年。而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母1989年開始建造,1994年下水,共耗時5年。也可以說明新一代核航母的建造並不會那麼容易。(冪談天下/張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