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化妝品的盒子#
早在幾千年前男人們還沒把朝代建立起來時,女人就琢磨如何化妝了。古代女子對於化妝的狂熱,比很多為了化妝不吃早飯的現代女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們以粉飾面,兩頰塗胭抹紅,修眉飾黛,點染朱唇,額上貼花,香噴噴的女人味搖曳而出。
《韓非子》中說:「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宋玉《大招》中也記載著:「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長袂拂面,善留客只。」
古代女性的化妝過程和現代女性差不多,只是使用的化妝原料比現代的自然原始,顆粒大一些,色彩沒那麼豐富。但是,古代化妝品也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包裝極其精緻,堪稱奢華,絕非今日塑料/混合工業玻璃的外包裝可比擬,秒殺現代任何大牌。
妝粉
美白用的,相當於現代的BB霜或粉底。
古代的粉底主要是米粉和鉛粉。米粉可不是桂林米粉那種,而是把米磨成粉末做成妝粉。
鉛粉也很好理解,就是用白鉛磨成的粉。用的時候,塗個大白臉,雖然有毒,但美人們為了「一白遮百醜」連命也拼上了,甚至不惜天天服用微量的砒霜達到從裡到外的美白效果,好拼!
黛粉
畫眉用的,相當於現在的眉筆、眉粉。
女性自古愛畫眉。古代畫眉流行使用畫眉墨。畫眉墨是人工配製的化妝品,宋人陶谷《清異錄》記載:唐末以來,婦人「不用青黛掃拂,皆以善墨火煨染指,號燻墨變相」。
戰國姑娘喜歡把眉毛畫得黑黑的。
漢代流行遠山眉,即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的,像遠山一樣秀麗。
盛唐時期的眉毛有很多種,有段時間流行囧眉,美人們把眉毛畫得闊而短,貌似桂葉或蛾翅;後來覺得闊眉可能有點呆板,於是又將眉毛邊沿處的色彩向外均勻地暈散,稱為「暈眉」,如今看來仍然非常高級;又過了一陣,女子們又開始覺得細眉更嫵媚,又流行了一陣。
胭脂
胭脂,相當於現在的腮紅+口紅。
胭脂早在商朝就有了,剛開始作為口紅使得,後來與妝粉調和後也往臉蛋上擦,當作腮紅使。
後來,可能是女同胞們覺得往嘴上抹粉太乾燥,就發明了口脂。
我們從電視劇看到,古時女性抹口紅的方式是雙唇抿一下紅紙。其實這是編導胡扯出來的。
古人用的口脂,一般是膏狀,或管狀——跟你現在的口紅差不多。這種口脂的原料主要是蜂蠟,以紫草、硃砂染色,用小竹簡為模具,製作出來的口脂為圓條狀,裝入圓筒之內,便可以使用了。有些女子的口脂還加入了香料,所以她們留下來的唇印,還帶著香味。
細粉
這種化妝方式又稱花子、面花、貼花,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粉飾,非常嫵媚,可惜現在沒人這麼幹了。
遙想一下唐代圓潤富態、肌膚白嫩的少女,穿著紗裙,畫著豔麗的美妝,額頭貼著嫵媚的花鈿,衝你莞爾一笑,這是不是就叫回頭一笑百媚生?
不過,要想走完以上化妝步驟,也不知化妝檯上得有多少瓶瓶罐罐。古代人精緻,裝這些化妝品的小瓶小罐也是精緻得讓人驚嘆,給大家隨便看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