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藝丨張迪 劉庫:主旋律電影的多元化表達 ——評電影《絕密...

2020-12-26 長沙新聞網

  近些年來,主旋律電影呈現迅猛發展之勢,主旋律電影的創作也成為電影界討論的熱點話題。如何創作一部藝術性和思想性相統一的主旋律電影已經成為考驗創作者功力的一大標準。電影《絕密工程》以其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多樣化的人物塑造方式以及真實有力的視聽表達為觀眾貢獻了一場視聽盛宴,做到了藝術性和思想性的雙重統一。

  一、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

  不同的敘事方式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好的敘事方式甚至有可能決定整部影片的走向。《絕密工程》作為一部以兩彈一星為背景,涉及人數達十萬餘人的主旋律影片,並沒有選擇從科學家的角度出發,描寫兩彈一星過程中的故事。也沒有選擇從正面的宏觀的大歷史大背景角度出發向我們講述故事,而是選擇以工程背後的默默貢獻者——工程兵為切入點,為我們講述他們艱辛背後的感人故事。影片選擇以魏鐵北、劉小溪、肖大海、二連長、老班長和小石頭為切入點,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十萬名工程兵,而是兩彈一星背後的所有人,更是千千萬萬個中國人。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起觀眾的觀影興趣,最大程度上引發觀眾共鳴,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

  同時,影片選擇將一群小人物放在故事敘述的中心,便於尋找故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故事的多樣性。影片中選擇以老班長、小石頭和二連長作為故事的支線,講述他們的付出和堅守。老班長為了幫大家尋找糧食充飢最終陷入流沙不幸喪命,小石頭為了維修高塔不幸死亡,他們的死亡是令人敬佩的。二連長為了救自己的戰友傷了一條腿,在影片的最後,當二連長說出:「想不通,後悔,想通了,值。」這一句話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清楚楚的感受到無數軍人在經歷這樣的事情的時候的複雜心情,深刻感受到無數名軍人的崇高與艱辛。

  高超的敘事方式往往能夠推動整部影片的發展,《絕密工程》正是以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以細微之處表現影片深刻的主題內涵,從容不迫的將整個故事娓娓道來,引發觀眾深思。

  二、多樣化的人物塑造方式

  電影作為綜合了小說、繪畫、音樂等多種藝術的第七藝術,成功的人物設置也成為電影作品成功的關鍵。《絕密工程》採用多樣化的人物塑造方式,不僅僅將故事局限於主人公之間,而是通過諸多次要角色展示影片主題,展現英雄風貌。

  影片以魏鐵北為故事的主人公,講述了魏鐵北率領的營隊在建造工程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魏鐵北是故事的主人公,但是影片沒有將故事的焦點聚集在魏鐵北一個人身上,而是由此勾連出許多個同魏鐵北一樣的英雄人物,這些性格鮮明的人物共同構成了影片的核心。劉小溪作為一名女大學生,來到環境艱難的戈壁灘中,本身就是一個勇敢的決定,最後她為了保護圖紙消失在茫茫沙海之中。這種為了祖國事業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今仍令人為之動容。老班長為了給大家省糧食,自己去喝淘米水,為了給大家找糧食,餓了五天的他只身前往茫茫沙漠,最後不幸陷於流沙之中,再也沒有回來。司令員作為一名高官,在自己飢餓的時候亦沒有東西可以吃,最後只能靠白糖水充飢。小石頭作為影片裡面著色眾多的一個人物,其代表著許許多多和他一樣的年輕軍人,他們自幼便離開自己的家鄉,徵戰於沙場之上,至死都未能回家。影片最後:魏鐵北說「可咱工程兵就是這樣,獻了終身獻青春,獻了青春獻子孫」。肖大海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又獻出了自己的子孫,可以說是將自己的全部獻於這茫茫戈壁灘之上。這些經歷不同、性格鮮明的人物共同勾勒出影片的輪廓和精神風貌,從而對影片表達起著關鍵作用。

  多樣化的人物塑造方式為觀眾描繪出了那個時代下不同人的不同的性格特徵和不同命運,從這些多樣化的人物之中提煉出一個相同的精神內核——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以及高尚崇高的愛國精神。

  三、真實有力的視聽表達

  視聽語言作為電影呈現的一個最主要載體,對於電影風格的形成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而電影《絕密工程》正是以其真實的事跡表現和場景還原樹立了電影真實有力的視聽風格。茫茫的戈壁灘、呼呼的風聲、說來就來的沙塵暴、極其危險的流沙、每天必吃的沙拌飯,這些都是對當時工程兵生活環境的最真實的還原。電影將焦點對準戈壁灘的真實環境,用記錄的方式描繪出戈壁灘的艱難環境,同時對於戈壁灘的聲音進行真實的二次創作,漫天的風聲席捲整個戈壁灘,這種真實的記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讓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深入其中,從而引發觀眾的高度共鳴。

  為了真實還原這一段歷史,編劇走進四百多位工程兵老人當中,在大量採訪資料的基礎上形成故事。大量的實地調研為影片的表現提供了長足的動力,也為觀眾的觀影提供了真實性的基礎。在影片中,蘭醫生和丈夫深情對望的幾十秒是影片的一大淚點所在,當我們深入這個故事,知道他們背後的淵源,知道他們在分離時都不能告訴對方自己要去做什麼的時候,難免不為之動容。「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作為軍人的責任和義務,種種心酸既令人感動也令人敬佩。

  真實性是主旋律電影創作的一大特點,電影的真實性,與創作者世界觀、藝術修養以及生活經驗等都密切相關。《絕密工程》的主要創作者多為軍人,他們不斷深入故事背後,為影片的真實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創作者的不斷努力,為影片帶來了最真實有力的視聽表達,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引發觀眾,達到最好的觀影效果。

  《絕密工程》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在力圖還原真實的歷史的同時,注重人物的多樣化的塑造以及視聽語言方面的真實呈現,描繪出了茫茫戈壁灘下十萬工程兵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從而給觀眾留下無限的回味和思考。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星辰文藝丨謝羽翎 劉庫:《絕密工程》紀實光影再現一代人的信仰與...
    雖然史料上只是將其一筆帶過,但電影《絕密工程》為他們譜寫了英雄的讚歌。他們就是被譽為「沙漠雄師」的十萬工程兵,是「兩彈一星」成功研發的堅實後盾。影片總體上呈現出一種抒情化的紀實風格,講述了一代人的信仰與堅守。
  • 星辰文藝丨朱雪華:人被放大了的家國情懷——淺談《絕密工程》
    《絕密工程》是由石偉執導,李幼斌、丁海峰、甘婷婷等主演的主旋律電影,講述了十萬工程兵從抗美援朝戰場趕赴戈壁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他們堅持著「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的原則,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建造原子彈基礎工程。
  • 星辰文藝 | 蔣思遙:電影《絕密工程》:英雄群像的塑造及人物形象分析
    電影《絕密工程》講述的是在朝鮮戰場累建戰功,奉命秘密歸國,徵塵未洗便投身「兩彈一星」基地建設的工程兵戰士們,在「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嚴格保密的環境裡,無怨無悔地奮鬥、奉獻、犧牲的故事。他們舍小家,為國家,以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用自己的智慧、熱血和青春,全心全意地投身於原子彈的研製過程中,在天地間築起了不朽的豐碑。
  • 星辰文藝丨安啦:種下蘋果 總會結果—觀《絕密工程》有感
    影片《絕密工程》以樸實的場面、細膩的情感、昂揚的精神和悲壯的美質,重鑄了「主旋律」電影的形象坐標,使「主旋律」影片與歷史的豐富細節結合了起來。第一次是在司令面前給劉班長求情的時候;第二次是小老鄉石頭石安民從高塔上摔落死亡時;還有一次是與他心意相通的劉技術員劉小溪被風沙活埋時。影片從不同方面、多處描寫了魏鐵北情感宣洩之處,表明了他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平凡人,會哭、會難過、會害怕,會退縮,但是他又不僅僅只是一位平凡人,因為他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勇於向前,越挫越勇。
  • 星辰文藝 | 楊豐菱:英雄築鐵魂,時代頌凱歌——淺析影片《絕密工程》
    電影《絕密工程》,真正貼合主旋律,真正做到了充分彰顯每位建設英雄的獨特光芒,讓人物體現革命時代的整體風貌;讓人物展現歷史的滔滔洪流中所蘊含的中國魄力,讓英雄擁有真實合理的人性光輝。這樣共性與個性統一的塑造方法,堪稱主旋律電影中,人物塑造之楷模。  魏鐵北,鐵錘營營長,本片的主角,他的人物形象就充滿了現實感。他勇敢,卻仍帶有彷徨和恐懼。
  • 星辰文藝丨顏夢:電影《絕密工程》的人物形象塑造
    電影《絕密工程》匠心獨具,主要講述了投身於「兩彈一星」基地建設的10萬工程兵的故事,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在茫茫戈壁灘上無怨無悔地奮鬥,實在是可歌可泣。電影《絕密工程》從物件塑造、人物圓形化塑造、敘事手法塑造三個方面呈現了一位位鮮活的英雄。  物件塑造  電影《絕密工程》中人物大多都有自己的標誌性物件,不僅有辨識度,還有利於人物形象立體化。
  • 星辰文藝丨唐柒:電影《絕密工程》劉小溪人物分析
    (星辰拍客 望黃鶴/攝)  提起「兩彈一星」精神,我們習慣於去關注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家喻戶曉的科學家。而電影《絕密工程》則選擇從小人物的視角出發,講述了10萬工程兵在「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的嚴格紀律要求下,在黃沙漫捲、缺糧少食的惡劣環境中,投身於「兩彈一星」建設,用青春與生命無怨無悔地奉獻和犧牲的故事。影片以豐富生動的英雄群像展現出了那個特殊年代的超乎想像的生活方式、精神世界和愛情追求。對於當代青少年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和革命精神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 星辰文藝丨錢程:一直在路上——評《絕密工程》的精神意蘊
    《絕密工程》講述的是一段被塵封的歷史——從朝鮮戰場歸來,徵塵未洗的十萬工程兵紮根戈壁,為建設「兩彈一星」基地無悔奉獻、奮鬥甚至犧牲。這項工程是中國技術從弱到強一步步提升的一種見證,更是共產黨人不懼艱險、奮力拼搏的革命精神的有力彰顯!
  • 星辰文藝丨劉宇彤:《絕密工程》的「鏡頭感」與情懷
    電影的「鏡頭感」,我大致會通過配色、鏡頭的轉移以及畫面銜接來體會。而情懷,毫無疑問,劇本的內容和演員的表現力則是考量的重要標準。  《絕密工程》作為一部將鏡頭投向大漠戈壁工程兵部隊的電影,它必定要表現環境的惡劣、軍人的艱辛,而且勢必少不了傷亡與感傷。所以,整部影片以冷色調為主體,時而點綴以大漠獨特的黃色與落日的絳紅,就恰好與這份悲壯相契合了。
  • 星辰文藝|蔡志斌詩詞選(九)
    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一)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二)>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三)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四)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五)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六)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七)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
  • 星辰文藝|蔡志斌詩詞選(五)
    【相關連結】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一)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二)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三)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四)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六)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七)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
  • 星辰文藝丨鄒唯伊:戈壁的中國魂——觀電影《絕密工程》有感
    一望無際的戈壁,電影《絕密工程》在一片灰黃色調中開場,向我們徐徐道來那十萬工程兵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他們在火車上相互倚靠,從朝鮮駛向那黃色沙漠的深處。  這個劇本是編劇採訪了四百多個工程兵倖存者,深入生命禁區體驗生活寫出來的。
  • 星辰文藝丨林甜:英雄精神,傲然相承 ——電影《絕密工程》觀後感
    電影《絕密工程》將鏡頭聚焦在那十萬工程兵身上,帶我們走進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感受他們的生活,體會他們的精神世界。  故事的開頭,火車載著將士們離開抗美援朝的戰場。面對未知的旅程,他們不曾面露難色;面對營長的詢問,一聲聲「清楚了」乾脆響亮,衝破天際,直上雲霄。那堅定有氣勢的回應讓我震撼,全身血液也跟隨著沸騰。  然而,「西北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 星辰文藝 | 張嚴之: 從《絕密工程》中感受人性的偉大、靈魂的喚醒
    《絕密工程》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國內急電志願軍二十兵團十萬工程兵,火速回國接受絕密工程任務,並在此過程中奉獻犧牲的真實故事。電影中展現了人性的偉大和靈魂的喚醒。  戰爭年代,誰也不知道下一刻的事。這次見面後,想要再相見,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 主旋律電影飄紅背後
    新華社福州11月29日電 題:主旋律電影飄紅背後新華社記者吳劍鋒、任沁沁、張逸之《我和我的祖國》《奪冠》等多部主旋律電影在廈門舉行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提名者表彰儀式上獲得表彰。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主旋律」正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
  • 星星們組團參加電影《絕密工程》映前觀摩會 紀念中國原子彈爆炸...
    (電影《絕密工程》由湖南一知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石偉執導,實力派演員李幼斌、丁海峰、甘婷婷、于洋、淳于珊珊、安澤豪等聯合主演,近期將走向院線與全國廣大觀眾見面。圖片均由通訊員提供)  星辰在線10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吳活濟)56年前的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中國羅布泊一聲巨響,一團蘑菇雲騰空升起,震驚世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從此中國有了大國地位。
  • 星辰文藝 | 羲和:斯人已逝 精神永存 ——電影《絕密工程》觀後感
    電影《絕密工程》真實地再現了這一幕氣壯山河、催人淚下的歷史畫卷。  影片塑造了一批平凡的英雄,形象鮮明,血肉豐滿,精神豐富。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兒子,你就是爸爸心中的英雄」!帶病堅守在施工一線的教導員肖大海在接到兒子部隊的來信時含淚說過的一句話。
  • 《如懿傳》、《延禧攻略》突然下架 影視巨頭奔向主旋律項目
    影視巨頭奔向主旋律項目導讀:對於《如懿傳》、《延禧攻略》的下架原因,眾說紛紜,但本報記者從多方面了解到,與版權無關。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賀泓源編 輯丨李清宇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風向變化,巨頭感知格外敏感。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在剛剛迎來市場改革,國產電影乏人問津,好萊塢電影長驅而入的90年代,沒有人能想到,主旋律商業片這種中國特有的類型,有朝一日可以席捲本土,成為跟《復仇者聯盟》這樣的好萊塢大片相抗衡的國民類型。回看過去的20多年,主旋律商業片這一類型的變遷,背後是中國電影逐步市場化和崛起的過程。
  • 《海報裡的英雄》即將收官 創新電視文藝形態獲贊
    9月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的《海報裡的英雄》即將收官,創新節目形態、去晚會化呈現英雄抗戰往事、年輕化表達破圈傳播圈粉無數。節目融合電視、電影、戲劇、歌舞、交響樂五種藝術形式來解讀經典電影海報,創新了電視文藝形態,豐富了電視節目視聽表達,展現了不同時期、不同抗戰背景下的英雄烈士的民族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