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手起家的創業明星,淪落到如今的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周曉光這個曾經的浙江女首富不免令人唏噓。
文丨BT財經
一則公告讓*ST新光成為2021年首個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其實控人、曾經的浙江女首富、電視劇《雞毛飛上天》的創作原型周曉光或還將面臨牢獄之災。
1月5日下午,*ST新光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新光集團及實際控制人周曉光於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新光集團涉嫌未按規定披露與*ST新光其他股東間的一致行動關係,周曉光作為新光集團法定代表人,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新光集團立案調查,並向周曉光了解有關情況。
從浙江女首富到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公開資料顯示,*ST新光曾用名為「新光圓成」,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和商業經營為主、迴轉支承等精密機械製造為輔的雙主業經營的公司,由周曉光、虞雲新夫婦一手創辦,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的浙江義烏,周曉光夫婦「白手起家」故事家喻戶曉,也一度被譽為浙商的創業標杆、中國最勵志的創業夫婦。
「雞毛很輕,只有有一點風,就能飛上天」,這是2017年熱播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的一句臺詞,非常準確地總結了周曉光的輝煌史,而這部劇的勵志女主角的原型也正是周曉光。
出生於1962年的周曉光,十二三歲時就跟著母親,從老家走到義烏買紅糖或是針頭線腦,然後再回到農村換小麥大米、雞毛撣子等商品,16歲起,周曉光就開始獨自做生意。
1985年,賣刺繡的周曉光和賣繡花樣的虞雲新結婚後,二人拿出了全部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裡買下了一個攤位,主營頭花、胸花、耳環、戒指等飾品。
經營數年後,臺灣一家飾品商,看中了她的仿真飾品,並成為其代理商,1995年,嗅覺敏銳的周曉光建起了自己的飾品加工廠,並取名為新光飾品有限公司,起初,她只想辦個200人規模的工廠,但不到兩年就發展成了七八百人的規模。
1998年,新光飾品一舉成為國內飾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每天會開發出百餘款新產品,產品一投入市場,就有企業跟風仿造,2000年,在香港國際珠寶展銷會上,周曉光一舉成名,新光集團的飾品成功吸引了50個國家代表的注意,籤下了大量的出口訂單。
一路順風順水的周曉光,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廣,夫妻倆開始不滿足於飾品行業,開始不斷擴張版圖,激進跨界進入房地產、金融、旅遊等多個領域,2015年底,周曉光通過借殼方圓支承登陸A股,實現了旗下地產業務上市,並更名為「新光圓成」。
彼時,新光集團涉及飾品、高端製造業、地產、網際網路、金融、投資等多個行業,擁有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參股公司,總資產超800億元,周曉光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2018年3月,周曉光在「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上排第26名,成為浙江女首富。
然而危機也在周曉光多元化轉型的過程中埋下伏筆,2018年9月,新光圓成的一則關於控股股東債券未按期兌付的公告,讓浙江女首富及其背後的新光集團「轟然倒塌」,同年12月4日,因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新光圓成遭到深交所問詢,證券簡稱變更為「ST新光」。
2019年3月,新光圓成因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及大股東佔用資金等事項,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20年1月7日,周曉光、虞雲新夫婦雙雙被處以罰款60萬元,同時均被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如今,就在本次*ST新光被立案調查前兩天,周曉光、虞雲新夫婦才被「放出來」,2021年1月3日,*ST新光發布公告稱,馬鞍山市公安局決定對公司實際控制人周曉光及虞雲新取保候審,馬鞍山市公安局出具的《取保候審決定書》顯示,「我局正在偵查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因犯罪嫌疑人周曉光、虞雲新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接二連三的噩耗,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最為直接,2018年年初,新光圓成的股價尚在14.89元/股,而截止1月6日收盤,其股價僅剩1元/股,累計跌幅超93%,市值也僅剩18.28億元。
從白手起家的創業明星,淪落到如今的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周曉光這個曾經的浙江女首富不免令人唏噓。
歡迎關注【BT財經】,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