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杯4進2的第二場比賽繼續進行。在率先進行的江蘇蘇寧對陣天津泰達的比賽中,拋開結果,單純從裁判角度來說,這是一場失敗的比賽,失敗到領比賽雙方球隊都感到不舒服。
裁判的任務是什麼?是保證比賽的公平。什麼樣的裁判是好裁判?令比賽雙方都心服口服的裁判。好裁判的標準是什麼?是在吹罰比賽的時候,讓球員也好,觀眾也好,感覺不到裁判的存在。
但是很可惜,在本場比賽中,就如同此前中超的很多場比賽中一樣,我們的國產裁判,將上面列舉的三點裁判的標準,完美避開了,不留一絲痕跡。而且還給上面三點避開的同時,自由發揮了很多:讓本來開場很友好的雙方球員,在裁判的判罰下,成功變成了仇人。
裁判竟然讓球員變成了仇人,這是要激起他們的血性,從而為觀眾奉獻一場硬氣十足的比賽,讓球迷們看到我們中國足球的希望嗎?
首先我告訴您,裁判沒有這麼高的覺悟,他們也沒有那麼高的水平。之所以讓比賽雙方變得劍拔弩張,就是因為裁判自身素質不高,業務水平低下所致。換句話說,裁判的任務應該是把球場上的困難消除掉,讓球員心無旁貸去比賽,讓比賽變得流暢。也就是說,裁判是「沒困難要上,有困難消除困難也要上」;但是我們的本場裁判卻像以前一樣,變成了「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我給你製造點困難也要上。」
這是不是笑話?裁判負責搞笑,球迷和球員負責苦笑。本場裁判的作用還有一點,那就是成功的讓球迷們把對蘇寧的支持率縮減了很多。奪得聯賽冠軍後的江蘇蘇寧,憑藉在半決賽和決賽中的不屈,敢於向裁判權威發起挑戰,戰勝了對手的同時,也戰勝了裁判的胡亂判罰,所以收穫了很多人氣。
而且在足協杯比賽中,全華班迎戰外援悉數在場的天津泰達:這從比賽規則來說沒什麼,因為蘇寧是主動給外援放假了,之所以堅持足協杯,就是想鍛鍊一下本土陣容,可以說對足協杯,江蘇蘇寧其實是沒有當回事兒的。熟料蘇寧的本土球員實力太強,竟然進了半決賽。
所以全華班對陣有外援助陣的天津泰達,球迷們是支持蘇寧的,因為蘇寧是「弱者」,可是在裁判成功的「挑唆」之下,擁有外援的天津泰達,也就是強者,竟然變成了被同情的對象,因為裁判讓蘇寧背上了「裁判隊」的包袱:
主裁先是吹掉了天津泰達一個進球,然後兩黃變一紅罰下了天津泰達一個球員,使得天津泰達一下子10人對陣11人!於是天津泰達就這樣成功便成了弱者了。
您以為比賽這就完了?蘇寧真的就是裁判隊?您錯了,蘇寧這邊也不滿意呢,因為蘇寧11人只持續了不到半個小時,接著就在一次拼搶中,張誠被紅牌罰下。只不過這次紅牌是在天津泰達教練組質疑裁判沒出紅牌的時候,裁判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先是給了天津泰達助教一張紅牌,將人家罰出場外。
然後迫於壓力,自己去看視頻,於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現了:裁判看完視頻後改判了原來的黃牌,直接改判了紅牌。也就是說,在這回合中,天津泰達球員和教練的抗議是對的。但是既然是對的,你把此前的錯誤改正了,為什麼天津泰達的紅牌不給改過來呢?因為是你錯了啊,你為什麼讓人家買單
不得不說,裁判隨意改變判罰規則,不斷激起雙方球員的不滿,使得一場原本很友好的比賽,變成了現在這樣,功勞首先歸功於裁判。面對這樣的裁判,您作何感想呢?您看到中國足球的希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