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設,原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唯一直屬管理的國家綜合甲級勘察設計企業集團,其主營業務包括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等工程的勘察、設計、諮詢、監理、工程總承包、工程項目管理等。持有工程設計綜合資質甲級證書,綜合實力位居中國勘察設計企業前列。
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專業設置齊全,擁有員工4900餘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4400餘人,擁有國家勘察設計大師6名,省級勘察設計大師9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省部級以上專家120餘人,正高級工程師270餘人,高級工程師2000餘人,各類註冊執業資格850餘人次。獲批城市軌道交通數位化建設與測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有軌道交通勘察設計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研發平臺。在高速鐵路、重載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軌道交通、新型軌道交通、磁浮交通等領域具有突出優勢,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京津城際在城市間穿梭 羅春曉 攝
雄安站效果圖
高鐵無砟軌道板智能檢測
中國鐵設人到天津地鐵金鐘河大街站進行志願服務
中國鐵設人走進 老人院慰問孤寡老人
中國鐵設職工向 肯亞鐵路局捐贈物資
中國鐵設人走進耀華中學科普高鐵知識
于家堡
天津南倉大橋
天津地鐵1號線
天津地鐵2號線李明莊車輛段
汕頭灣海底隧道進口爆破現場
雅萬高鐵瓦利尼隧道
鹽通高鐵通榆河特大橋
北京南站
作為規劃參編單位,編制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十三五」、「十四五」鐵路網規劃。累計勘察設計鐵路裡程4萬餘公裡,佔全國鐵路運營裡程的三分之一,勘察設計高速鐵路裡程7500公裡,設計大型綜合交通樞紐18個,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前列。設計了中國第一條客運專線──秦瀋客運專線,第一條時速350公裡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世界上一次建成裡程最長、投資最大、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世界上第一條穿越高寒凍土區域的高速鐵路──哈大高速鐵路,第一條雙線重載電氣化鐵路──大秦鐵路,第一座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南站,換乘方式最多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上海虹橋站,青藏鐵路標誌性工程──拉薩河大橋。
承擔了21個城市65條總長度1779公裡的城市軌道交通的勘察設計總承包、設計總體總包;參與了43個城市的城軌項目勘察設計、諮詢及前期研究;組織完成了21個大中城市110多個項目的可研評估、設計審查、建設後評價等工作。承擔了我國第一條地鐵設計任務;完成了天津濱海新區、武漢、青島等地懸掛式空軌前期研究;完成了深圳、中山、天津濱海新區等地跨座式單軌前期研究,設計了上海高速磁浮試驗線、北京中低速磁浮S1線、唐山中低速磁浮試驗線等,掌握的中低速磁浮技術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致力於做大做強工程總承包,目前已承攬業務範圍涵蓋國內外鐵路、公路、市政、煤炭儲運裝、太陽能光伏發電、四電集成、三電遷改、汙水處理、橋梁、房建等多個領域工程,累計已籤訂合同額1629.7億元。其中陽大鐵路、克塔鐵路、鐵總主數據中心項目均已完成並開通,鹽通鐵路計劃將於今年底通車運營,杭紹臺鐵路、汕汕鐵路、昌景黃鐵路(安徽段)、昌景黃鐵路(江西段)、龍龍鐵路、宣績鐵路、廣湛鐵路等項目均在有序建設中。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鐵路「走出去」政策的實施,公司國際業務取得長足發展。先後承擔了中國第一條援外鐵路──坦贊鐵路,以及奈及利亞鐵路、印尼雅萬高鐵、泰國鐵路、匈塞鐵路、中老鐵路及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等項目勘察設計,承擔了寮國13號公路巴蒙至烏多姆塞段修復工程總承包、肯亞蒙內鐵路業主代表、衣索比亞至吉布地鐵路業主代表等總承包及項目管理任務。
曾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0項,京滬高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京津城際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44項、工程諮詢成果24項,編制《高速鐵路設計規範》、《城際鐵路設計規範》、《鐵路旅客車站建築設計規範》等49項現行國家及行業標準,持有有效專利854項(其中發明專利199項),登記軟體著作權432項。在綜合交通樞紐、綜合監測檢測、綜合勘探、航測遙感、三維(BIM)技術、無砟軌道、高品質橋梁、沉降變形控制、減振降噪、智能牽引供電等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勘察設計手段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鐵設坐落於天津,多年來得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全市人民的深情厚愛,在天津父老鄉親的信任和支持下,有幸參加了天津市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為天津的城市交通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天津的第一條地鐵──「7047工程」建設開始,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一直是天津市軌道交通建設的主力軍。先後承擔了天津地鐵「7047」工程的全部設計工作,天津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Z4號線、Z2號線的總體總包設計,7號線、10號線、11號線的勘察設計總承包,津濱輕軌一期工程的總體設計,天津地鐵4、6號線部分工點及部分設備系統的設計,以及濱海新區B1線、B2線、Z1線、2號線東西延伸、3號線南北延伸、東麗湖線、天津市軌道交通線網優化調整、重要節點方案研究等10多個項目的研究工作。
在優質完成天津軌道交通建設的同時,中國鐵設還先後完成了事關天津經濟與社會發展、關乎改善人民群眾出行條件的鐵路項目50多個,為優化天津地區鐵路網布局,發揮綜合運輸功能,支撐天津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京津城際鐵路、京滬高鐵、津秦客專、津保鐵路、京雄高鐵等京津冀一體化系列交通工程等項目的設計,實現了京津同城效應,促進了環渤海地區城鄉協調發展,有力地推動了京津冀的協同發展。
伴隨著高鐵建設,中國鐵設設計完成了北京南站、天津站、天津西站、于家堡、雄安站等多個綜合交通樞紐,解決了車站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創造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滿足旅客使用需要的建築精品,不僅成功打造了北京、天津的標誌性工程,還為中國高鐵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做好自身業務發展的同時,中國鐵設不斷以實際行動支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 中國鐵設積極參與天津市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與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審計署京津冀特派員辦事處共同結對幫扶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張家峪村,參與幫扶項目2個,累計提供幫扶資金共103.67萬元。此外,在天津市國家、地方稅務局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中,中國鐵設也連續多年被評為A級納稅信用等級納稅人。
自去年深入開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中國鐵設人還常常走進困難村、養老院、社區、校園,開展愛心捐助、義務勞動、社區服務、科普活動,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今年疫情期間,中國鐵設積極組織廣大黨員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貢獻力量。3337名黨員同志捐款39萬餘元,5名同志交納特殊黨費1.05萬元用於支持全國疫情防控;8名群眾在疫情期間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境外疫情加劇蔓延的情況下,中國鐵設各境外項目機構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積極組織向所在國捐款捐物,與當地民眾守望相助、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