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渝北區現有港臺僑資企業150餘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些企業在復工復產方面面臨不少困難。如何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成為當務之急。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渝北區統一戰線系統單位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到企業復工復產一線,以實際行動切實幫助港臺僑資企業搶時間、趕進度,儘可能挽回因疫情造成的損失。
深入一線 急人所急
日前,渝北區委統戰部主要負責人率隊走訪、慰問轄區部分港臺僑資企業,切實幫助、指導他們科學有序地推進復工復產。
「2月14日,區委統戰部領導一行就給我們送來了復工復產急需的口罩和酒精。詳細了解公司在復工復產方面的困難,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等。」重慶元創汽車整線集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創公司」)副總經理李光裙說,「他們務實的工作作風,對企業真切的關心,讓我們十分感動。」
據了解,臺資企業元創公司佔地面積33000餘平方米、員工197人,是我國模具行業重點骨幹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重慶市新型高端研發機構,建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公司主要業務板塊包括汽車模夾具設計製作、輕量化車身設計生產、特種車輛整車生產、智能製造裝備研發等。特別是在智能製造裝備方面已為國內外整車OEM企業提供了數十條自動化焊裝生產線。該公司研發的「汽車板材機器人雷射落料和三維切割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經國家科技部認定,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立項。
「我們早一天復工復產,不僅能減少一天的損失,而且能增強企業發展的信心。」李光裙說。
為幫助元創公司儘快復工復產,渝北區空港園區、街道、衛健委、公安等部門組建專門指導組,先後多次前往公司現場指導,協助他們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案、預案、管理機制等,並在3天內完成復工復產備案。目前,包括元創公司在內的元創集團旗下4家公司626名員工,已有512人順利復工。
精準施策 共渡難關
為更好的幫助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渝北區及時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政策意見》(以下稱《意見》),統籌2.3億元用於支持企業分類分批有序復工復產,重點給予企業防疫、用工、研發、智能化升級、穩產等方面的支持。
《意見》發布後,渝北區僑聯立刻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將相關政策送到僑企僑商,幫助僑資企業在第一時間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穩妥做好復工復產準備並及時發布《區內僑資企業復工復產的溫馨提示》,通過微信、電話、郵件等形式廣泛了解僑企復工復產情況和實際困難,精準助力幫助他們復工復產。
據重慶長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李婷婷介紹,企業復工復產後駐廠指導員每天早上8點就會趕到公司,對上崗人員的體溫檢測和口罩領取、消毒等進行監督,晚上8點還要對離廠員工體溫監測進行監督,並將早晚的體溫檢測登記在冊。
派出「駐廠指導員」,是渝北區針對復工復產建立的創新舉措之一。即按照「疫情防控是前提,有序可控是要求」的原則,向區內復工復產企業派出的數百名負責指導的區級部門單位工作人員,通過入駐企業、上門服務,指導和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據介紹,「指導員」制度由園區(鎮街)牽頭實施,每組指導員由1名園區(鎮街或部門)工作人員和1名衛生系統工作人員組成,將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入駐企業蹲點辦公,指導企業抓好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做到組織機構、人員排查、防疫機制、防疫物資、員工培訓、備案材料等「六個到位」。
通過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應對舉措,目前渝北區港臺僑資企業復工復產率得到快速回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0日,該區僅臺資企業就有40餘家正式復工復產。
王萃 陳小東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