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里西斯媒體發文:如何讓中毛自貿協定深化兩國經濟關係

2021-01-08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2021年1月1日,中國和非洲國家籤訂的首個自貿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模里西斯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簡稱《中毛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實施,雙方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稅目比例分別達到96.3%和94.2%,在服務貿易領域承諾開放的分部門均超過100個。

協議的生效讓毛方對深化兩國經濟關係充滿期待,但作為一個缺乏自然資源,人口、土地又捉襟見肘的非洲小島國,想充分利用好這份協議並不簡單。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模里西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快報》也就這一問題展開探討。

《快報》報導截圖

文章首先指出,模里西斯是最早在北京設立專職大使館的非洲國家之一,兩國在歷史和文化上都有著聯繫。多年來,毛方一直渴望能將自己定位成亞非之間的中間人,成為貿易和投資的渠道,再加上模里西斯在印度洋上的戰略意義,把第一份中非間的自貿協定選在這裡也符合中國人的戰略構想。

但是,毛中間的具體貿易進展卻並沒有戰略層面構想的那樣順利,《快報》稱,兩國之間長期存在著巨大的貿易不平衡。以2018年為例,模里西斯每向中國出口一盧比,就會有21盧比用於從中國進口。到了2019年,這一比率達到了1:30。

據專門研究兩國經濟關係的顧問Ancharaz介紹,模里西斯出口商主要面臨三大問題:首先是本國高昂的勞動力價格抬高了成本。為保持產品競爭力,出口商們往往得將生產外包給馬達加斯等國並依賴本國貨幣的貶值。雖然中國的工資水平也在提高,但模里西斯的工資增長速度更快,而生產率還卻沒有出現突破性的飛躍。

其次是中國市場龐大的需求數額超出了模里西斯出口商們的能力。Ancharaz稱,模里西斯的出口商們總是會跟他講,中國公司習慣於從事巨額的貿易,他們提出的數字毛方難以實現,於是就會轉向其他有能力的國家。這位學者補充道,雖然兩國之間存在貿易協議,但具體的落實工作仍需要由兩國間的商人們去完成。

最後則是兩國間的貿易互補性問題,模里西斯擅長出口的貨物(如服裝)中國同樣擅長,而且做得更好、更便宜,所以中國人很少會對模里西斯的貨物感興趣,而模里西斯對中國的出口量僅相當於對馬達加斯加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不過這也不是模里西斯對華獨有的困局。前財政部長希達南(Sithanen)稱,模里西斯對印度也有類似的貿易逆差,進出口比達30:1。

模里西斯在非洲的位置(其西南為法國殖民地留尼旺,非毛國領土)

除了貿易,中國還可以在模里西斯為基建項目提供融資和產品交付,例如該國最大的普萊桑斯國際機場由中國援建,巴加泰勒大壩則是由中方融資。但毛學者認為,這些更多是側重於戰略層面的考慮,通過其他方式深化兩國經濟聯繫的努力並沒有完全奏效。

中國擅長的合作區模式也在模里西斯有過實踐。2006年,中國政府宣布要在今後3年在非洲國家建立3-5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模里西斯的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便是其中之一,這也是國家商務部批准的首批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之一。毛方向合作區投入了大量的政治資本,如花費5.25億模里西斯盧比以提供公共產品支持,並從該地區遷出了211名農戶。

但合作區的成果並沒有達到毛方的預期,毛政府最終收回了80%的土地,將項目縮減為酒店、會議中心和婚宴場所。

建設中的合作區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快報》指出,模里西斯不像那些跟中國有著密切經濟合作的尚比亞、奈及利亞、衣索比亞那樣,有著豐富的銅、石油或是廉價的勞動力。他們只是一個遠離非洲的孤島,缺乏自然資源,勞動力少且貴。

甚至就連旅遊業的進展也不如人意。報導稱,中國遊客數量在2015年達到峰值——89584人,但此後開始萎縮,因為馬爾地夫等印度洋上的旅遊勝地離中國更近且更主動迎合中國市場。結果就是毛中間的航班一減再減,模里西斯航空公司已在過去四年陸續停飛了前往北京、廣州、成都和武漢的航班。

前財長希達南表示:「坦率地講,我們對中國出口的潛力非常有限,能從自貿協定受益的將是朗姆酒、珠寶等更加細分的產品,哪怕它們只能在這個巨大的市場裡佔據一小部分,對我們而言也是很賺的。

顧問Ancharaz則認為,在討論自貿協定的時候,不應僅僅把目光聚焦於進出口貨物。在他看來,毛中間的貿易逆差短期內甚至還會擴大,因此模里西斯從自貿協定獲得的收益可能根本同出口增長沒有關係,而是那些在服務貿易領域承諾開放的分部門。自貿協定為模里西斯開放了100個分部門,包括通訊、教育、金融、旅遊、文化、交通等各個方面。

他坦言:「如果你想看到模里西斯的工廠和糖廠能夠向中國出口更多貨物,這行不通,你必須去尋找中國在地產開發或是酒店等領域的投資潛力。」

希達南也贊成這一觀點,稱:「真正能讓我們受益的是成為中國對非洲出口的基地,不是在商品領域,因為我們的製造業基本盤過於狹小,而是在服務方面。」他補充道:「這是華為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情。(註:華為已在模里西斯設立印度洋地區總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金融中心)」

公開資料顯示,模里西斯為非洲大陸以東、印度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國,國土面積2040平方公裡,人口126萬。居民主要由印度和巴基斯坦裔(69%)、克裡奧爾人(歐洲人和非洲人混血,27%)、華裔(2.3%)和歐洲裔(1.7%)組成。官方語言為英語,它是非洲少數將春節定位法定假日的國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與非洲國家首個自貿協定生效
    2021年新年伊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模里西斯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協定》)正式生效,這是中國與非洲國家籤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這將進一步提升中毛兩國互利合作與開放水平,特別是將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便利,助力中非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 自貿夥伴增加 進口關稅調整 見證中國高水平開放新氣象
    自貿夥伴增加 進口關稅調整 見證中國高水平開放新氣象2021/1/6 13:36: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中國與模里西斯自貿協定正式生效,中國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中國與蒙古國相互實施在《亞太貿易協定》項下的關稅減讓安排……在2021年第一天
  • 中國和新加坡啟動雙邊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
    中國和新加坡啟動雙邊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 2020年12月8日,中國和新加坡宣布啟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
  • 「模里西斯和中國就像一家人」
    在他看來,毛中友誼經受住了疫情的嚴峻考驗,攜手抗疫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中國發生疫情後,模里西斯總理賈格納特致信向中國政府和人民送上支持與祝福;模里西斯駐華大使館與各地基金會開展合作,積極參與支援中國抗疫活動;模里西斯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方式聲援中國抗疫。而當模里西斯出現確診病例後,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向模里西斯提供急需的醫療物資。
  • 外媒:中國和巴拿馬建交一周年 兩國啟動自貿協定談判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導外媒稱,中國和巴拿馬建交一周年之際,巴拿馬貿易和工業部長奧古斯託·阿羅塞梅納12日在訪問北京期間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籤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巴自貿協定談判。據巴拿馬《明星報》6月12日報導,兩位部長在北京舉行的官方活動中共同確定將於7月9日至13日展開中巴自貿協定的第一輪談判。阿羅塞梅納在巴拿馬貿工部發表的公報中指出:「我們堅信能夠達成一個有利於巴拿馬和民眾的協定,時刻維護我們的最高利益,進一步挖掘我們在商品服務領域的潛力,同時維護我國的敏感部門。」
  • 重磅訪談|瑞士駐華大使羅志誼:將更大程度深化中瑞自貿協定
    70年來,中瑞雙邊關係取得諸多裡程碑式成就。瑞士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和開展對華合作的西方國家之一;2007年,瑞士宣布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13年,中瑞籤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世界經濟20強國家籤署的首個雙邊自貿協定。
  • 解讀|中柬自貿協定即將生效,在柬華人會得到哪些「好處」?
    儘管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巨大災難,使這一年諸事不宜,但2020年對於中柬兩國關係來說,卻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年。這關鍵的一筆,便是中柬兩國於10月12日正式籤署了自由貿易協定。當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和正在柬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共同見證了協定的籤署。
  • 【中國和新加坡啟動雙邊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今天(12月8日...
    2020-12-08 21:11:33來源:FX168 【中國和新加坡啟動雙邊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今天(12月8日),中國和新加坡宣布啟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
  • 疫情後中國第一份自貿協定籤訂,互免關稅程度為迄今最高
    根據商務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0月12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柬埔寨商業大臣潘索薩分別在北京和金邊代表中柬兩國政府,通過視頻正式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對於柬埔寨來說,這份協定是其對外籤署的首份雙邊自貿協定。而對於中國來說意義同樣重大,因為這不僅是中國與最不發達國家商籤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同時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商籤的第一個自貿協定。
  • 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協定,經貿圈內九成商品或零關稅...
    11月12日至15日,第23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第23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第15屆東亞峰會(EAS)、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和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ABIS)以視頻方式舉行。據新華社,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籤署。
  • 全球最大自貿協定達成,還只是一個逗號
    在商務部,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向譚主介紹了RCEP是如何將點連成線,又將線連成面的:15個成員裡面,日本和中國之前是沒有自貿協定的,現在由於RCEP的原因,中日之間就有了自貿協定的關係,這應該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也是中國第一次與世界前十的經濟體籤署自貿協定。
  • 【小故事,大時代】關於中韓自貿 (一)
    六月一日,中韓自貿協定籤署。東北亞整合的開始,是比較早的事情了,紛紛紜紜幾十年,終於取得了突破。坦白來說,東北亞各國的實際關係,遠比新聞媒體上看到的要親近很多,不管是中朝、中韓,甚至是中日。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兩國經貿往來便以驚人速度激增。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中韓雙邊貿易額約為2905億美元。
  • ...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歷經8年談判後,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於宣告誕生、正式啟航。【相關閱讀】:正式籤署!全球最大自貿協定達成覆蓋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RCEP的籤署,對地區、對世界、對中國有何重大意義?
  • 巴拿馬經濟迎新機遇 與韓國自貿協定獲國會批准
    【南美僑報網李艾爾編譯】近日,巴拿馬與韓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通過了巴拿馬國會第三輪辯論。巴拿馬網站「tvnNOTICIAS」報導,巴拿馬國民議會全體會議近日以46票贊成票批准了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支持者認為,這項協議將作為促進經濟復甦的有利工具,幫助巴拿馬發揮在生產和服務領域中的優勢。巴拿馬工商部(MICI)部長拉蒙·馬丁內斯(Ramón Martínez)通過社交媒體推特表示:「該自貿協定將促進巴拿馬產品的海外推廣,同時提高巴拿馬面向韓國這一重要商貿夥伴國家的投資吸引力。」
  •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達成 中日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
    &nbsp&nbsp&nbsp&nbsp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達成&nbsp&nbsp&nbsp&nbsp據人民日報報導,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11月15日舉行,東協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 開創全球開放合作新局面
    RCEP以全面、現代、高質量和普惠的自貿協定為目標,對標國際高水平自貿規則,形成了區域內更加開放、自由、透明的經貿規則,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等,協定文本長達1.4萬多頁。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量整體上超過90%,大幅降低區域內貿易成本和商品價格。服務貿易開放承諾涵蓋了大多數服務部門,顯著高於目前各方與東協現有自貿協定水平。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具有經濟體量大、包容性強等特點
    央視網消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特點是什麼?它與全球其他正在運行的自由貿易協定相比又有什麼優勢呢?來聽專家的分析。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具有經濟體量大、包容性強等特點。截至2018年的統計數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15個成員國將涵蓋全球約23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30%;GDP總和超過25萬億美元,所包括的區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 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協定,超9成商品或零關稅
    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儀式以視頻方式進行,15個成員國經貿部長正式籤署該協定。該協定的籤署標誌著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啟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具有經濟體量大、包容性強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