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創收腰斬 燦星二度闖關IPO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你的夢想是什麼?」4位導師、4張旋轉椅,一個有關夢想的提問,組成了不少觀眾對《中國好聲音》的經典回憶。其背後製作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燦星」)的IPO之路也備受資本市場矚目。

7月10日,燦星副總裁陳滌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國好聲音》第九季將於今年8月播出,導師陣容目前尚未公布。

與此同時,燦星二度向IPO發起衝擊,在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通道遞交招股書,成為試水註冊制的首批270家企業之一。這是繼2018年12月底首次遞交招股書之後,燦星再度更新其IPO資料。

7月10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燦星董秘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是上市申報敏感期,不便接受採訪」。

同日,一位曾參與燦星Pre-IPO輪投資的創投機構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燦星曾考慮過在港股上市,但「作為文化傳媒企業,還是想在A股上市,接受國內市場的監督」,而且「港股破發是常態」。該投資人士期望,此前2018年衝擊IPO未能如願的燦星,這次能夠喝上註冊制的「頭啖湯」。

然而,在綜藝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昔日依靠《中國好聲音》聲名鵲起的燦星文化近年風光不再。

2015年以來,公司營收及淨利潤不斷下滑,核心綜藝《好聲音》業績增長遇瓶頸。此外,燦星還面臨壞帳風險、商譽減值風險雙高以及多項法律糾紛等問題。

成績單並不漂亮

「燦星在綜藝內容製作領域是頭部幾家之一,實力很強,但這幾年發展有些乏力,人員也有所流失。」7月11日,中廣天擇(603721.SH)傳媒項目總監王彥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招股書顯示,燦星近年來的業績並不盡如人意。2015年以來,公司營業收入呈現波動下滑趨勢,2017年、2018年同比分別下降24%、20%;淨利潤從2015年的8.07億元一路降至2019年的3.45億元。

「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波動較大。」燦星在招股書中坦言,近年來,綜藝節目行業快速發展,節目類型、觀眾審美、偏好變化迅速,視頻網站自製綜藝與採購電視綜藝版權之間此消彼長等原因,均對公司的經營成果和成長性造成影響。

除此以外,燦星還面臨應收帳款佔比較高、商譽減值風險較大等問題。

2017 年末、2018 年末及 2019 年末,燦星文化的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7.07億元、8.81億元及10.36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63.28%、67.18%及58.12%。

燦星方面表示,欠款金額較大的客戶主要系國內主要電視臺及視頻網站,應收帳款可回收風險相對較小,但若個別客戶出現資信狀況惡化、現金流緊張、資金支付困難等不利情形,仍將可能帶來壞帳風險。

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末,燦星的合併報表商譽帳面價值為16.36億元,主要系發行人併購夢響強音形成,需在未來每期末進行減值測試。

夢響強音誕生於2012年12月,起初是燦星文化的「兄弟公司」星空傳媒旗下的演藝經紀公司。截至2019年末,旗下有包括張碧晨、周深、希林娜依·高等在內的162名藝人。

2016年3月,燦星以20.8億元的價格拿下夢響強音100%股權,這筆增值率高達1757.14%的超高溢價併購,讓燦星合併報表後增加了19.7億元的商譽。

更新後的招股書顯示,計提3.48億元減值準備後仍然留有16.36億元商譽。

被燦星收購後的夢響強音並未獲得強勁的發展。2015年其淨利潤為0.91億元,一年後上漲至1.57億元,此後增速放緩甚至下滑,2017―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72億元、1.93億元及1.91億元。

7月12日,文化產業專家、新元智庫創始人劉德良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儘管燦星文化聲稱夢想強音目前經營情況較好,暫不存在商譽減值的情況,但一旦發生高額商譽減值,將直接侵蝕燦星文化的淨利潤。

「綜N代」表現疲軟

2012年,燦星憑藉《中國好聲音》一炮而紅,不僅開創了國內綜藝節目「制播分離」的先例,還一躍成為國內綜藝節目製作龍頭企業。

除了《好聲音》,燦星旗下還有《蒙面唱將猜猜猜》《了不起》系列《舞林爭霸》《這!就是街舞》等知名IP。

時代周報記者盤點國內選秀節目冠名費趨勢變化,其中《中國好聲音》冠名費由2012年的6000萬元,飆升到2017年時的5億元。8年間,僅《好聲音》一檔節目總冠名費近30億元。

憑藉綜藝節目的吸金能力,燦星在2017年Pre-IPo輪融資中估值高達210億元人民幣,並於2018年獲得騰訊系公司齊鳴音樂、阿里巴巴共計3.6億元人民幣融資。

2017年起,《中國有嘻哈》《奇葩說》《樂隊的夏天》等網絡綜藝紛紛崛起,以《好聲音》為代表的「綜N代」( 持續性綜藝節目),在收視率、口碑和創收能力均出現明顯下滑。

招股書資料顯示,《中國好聲音》收入從2015年的11.43億元,降至2019年的4.62億元,2019年收入還不足2016年的一半。

據CSM59城市網數據,《中國好聲音》八季以來,總決賽收視率從第一季的5.389%一路飆升到第四季的6.566%,隨後便直線下滑。直至2019年總決賽收視率僅有1.258%,豆瓣評分則從第一季的7.8高分,跌至2019年的4.6分。

燦星也嘗試把一些老IP進行「翻新」,但效果都不太理想。2019年,與東方衛視聯合製作停播多年的《中國達人秀》,雖然第六季首播在CSM59城收視率統計中位列同時段第一,但平均收視率只有第五位。

2020年春季,戶外真人秀節目《了不起的長城》由《了不起的挑戰》原班人馬打造,收視率排名也是明顯的高開低走。

劉德良表示,目前綜藝節目正在改變原本的「先臺後網」模式,網絡綜藝數量卻持續增長,並搶奪了衛視綜藝大量的市場份額。由於衛視目前仍是燦星文化傳統的合作對象和主要節目的投放基地,臺綜市場份額下滑對公司業績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為應對市場變化,燦星及時做出了調整,積極轉型網綜市場,聯合優酷推出《這!就是街舞》《這!就是原創》《爆款來了》及聯合騰訊視頻推出《即刻電音》等網綜。

其中,易烊千璽等參與的《這!就是街舞》第一季收穫超過15億的播放量,成為2018年的現象級綜藝;2019年播出的《這!就是街舞》第二季也延續了不錯的口碑和熱度。

但網綜的毛利率水平卻遠不如臺播綜藝。

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前五大收入項目中,臺綜《中國好聲音2019》的毛利率為37.31%,遠高於視頻網站S級項目《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的20.77%;臺播綜藝《中國達人秀2019》和《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也高於網綜《這!就是原創》10.92%的毛利率。

不過,相較毛利率下滑的內容製作業務,音樂製作授權及其他衍生業務毛利率及佔營收比例逐年攀升,到2019年佔營收比例已超過內容製作業務,成為燦星支柱性業務之一。

版權糾紛不斷

7月10日,一位不願具名的某知名券商首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過去幾年影視傳媒公司在A股上市困難重重,面臨嚴厲監管審查,例如排隊近3年的博納影業,一直沒能成功上市。但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可能會為影視傳媒企業帶來新的窗口期機會。

註冊制不對企業進行實質性審查,只要公司財務和業務規範即可掛牌,最終由市場決定公司的價值,上市流程大大簡化。

上述燦星投資方人士表示:「註冊制對於任何行業的中小企業,以及背後的投資機構都是利好,只要符合相關規定就可以上市。看好燦星這次上市的前景。」

但版權糾紛可能會成為燦星IPO之路上的「絆腳石」。

7月1日,燦星新增一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執行標的超588萬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燦星涉及的司法案件超過2萬條,其中絕大多數都與作品放映權糾紛、著作權權屬及侵權糾紛有關。

2019年9月,燦星被《蒙面唱將》《無限挑戰》節目原版權方、韓國知名電視臺MBC告上法庭,MBC認為燦星在這兩個節目中存在違約及侵權問題。

今年4月中旬,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判定燦星存在剽竊韓國MBC電視臺節目的行為,要求燦星支付節目收益。

對此,7月12日,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翔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如果企業在IPO期間涉及重大訴訟而影響上市過會,有可能面臨被證監會暫停IPO的風險。

多重風險因素下,燦星「二戰」A股的路途或許不會太平坦。

相關焦點

  • 燦星IPO招股書更新:上半年淨利5944萬 併購夢響強音16億商譽埋雷
    這說明即使能成功上市,過於依賴《好聲音》《蒙面唱將》等老IP的燦星文化,疊加上綜藝行業整體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其發展依然不容樂觀。▼《中國好聲音》成燦星文化收入支柱2019年貢獻6.62億元在燦星發展歷史上,《中國好聲音》絕對是極富有開拓意義的現象級爆款綜藝。
  • 燦星文化IPO:《中國好聲音》輝煌不再,版權糾紛又惹隱憂
    2020年11月,時隔兩年時間,曾製作出知名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的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文化」)第二次向深交所創業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燦星文化是一家主營綜藝節目製作和產業鏈開發運營的文化娛樂公司,其代表產品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達人秀》、《這!
  • 2分鐘讀財報|燦星日薄西山:好聲音冠軍流失 做網綜水土不服
    2分鐘讀財報|燦星日薄西山:好聲音冠軍流失 做網綜水土不服
  • 留不住冠軍、《好聲音》老化嚴重 燦星拿什麼衝刺上市?
    不得不說,這和2019《好聲音》冠軍邢晗銘的待遇千差萬別。而細究發現,單依純並未如此前《好聲音》的冠軍們一樣,籤署燦星的子公司夢響強音,而是選擇了百沐娛樂。  而當年風光一時的燦星,如今卻落得連自家冠軍都留不住的下場。  11月初,燦星更新了招股書,繼續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或許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燦星日薄西山的秘密。
  • 燦星文化闖關A股:昔日「綜藝王者」能否重續輝煌?
    2012年,締造了《中國好聲音》收視神話的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於8年後的2020年5月8日晚間在證監會官網更新了招股書,離A股更近一步。燦星文化表示,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計劃募資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的製作營運。
  • 燦星文化欲唱響「A股好聲音」 創業板會否為其「轉身」?
    5月8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繼2018年12月底首次披露招股書之後,燦星文化再次更新了其IPO資料,將目光鎖定在創業板,擬募資15億元,全部投向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作為國內綜藝製作的頭部公司,燦星文化被稱為「《中國好聲音》之母」。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文|GPLP犀牛財經 開心11月3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向深交所重新提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
  • 燦星文化衝刺A股綜藝第一股靠「好聲音」5年賺40億
    兩成募集資金拿來分紅四位導師,四張旋轉椅,唱出「好聲音」,講個「好故事」,2012年暑假,一款音樂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一經推出,立即火遍大江南北,並在之後的多年間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收視率。在吃了8年的IP紅利後,與大多數「綜N代」命運相似,燦星文化的「聚寶盆」《中國好聲音》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遲暮,換湯不換藥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已經讓觀眾產生了嚴重的審美疲勞,「好聲音」吸金能力大幅減弱。
  • 《好聲音》單依純,拒絕燦星籤約百沐娛樂後,現又被大導演相中?
    2020《中國好聲音》目前雖然已經正式落下帷幕,不過關於這檔節目的討論,在網絡上依舊沒有停止,這也正反映出今年這一季《好聲音》的熱度是相當可觀的!不過,今年無可爭議的冠軍單依純,卻讓《好聲音》節目組「傷透」了心!眾所周知,今年這一季《好聲音》冠軍單依純是近幾年來最火熱的冠軍,隨著《永不失聯的愛》《如此》《給電影人的情書》等多首歌曲的爆紅,單依純收穫了不可估量的人氣。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 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11月3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向深交所重新提交了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  據悉,燦星文化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260萬股,擬募集資金約15億元,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復醫天健再進輔導期:IPO二度闖關能否成功?
    需要強調的是,這是復醫天健IPO的二度闖關。復醫天健曾在2017年6月報送A股主板首次上市申報文件,但證監會於2017年7月就終止了審查,彼時保薦機構為中泰證券。毋庸置疑,較多的關聯交易是上次IPO終止審查的重要動因,不知道三年之後的今天,復醫天健是否有備而來已解決好此問題,這也是關係公司本次能否闖關成功的關鍵。從復醫天健股東構成上看,第二和第三大股東沒有發生變化。
  • 燦星文化創業板發行上市獲受理:好聲音、新歌聲貢獻40%以上收入
    挖貝網 7月3日消息,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燦星文化」)創業板發行上市獲得受理。據悉,燦星文化此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426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10%,共募集資金15億元,均用於補充綜藝節目製作營運資金項目。
  • 《好聲音2019》收入4.62億持續下滑,燦星再衝擊創業板能成功嗎?
    手握IP,近年來逐漸嘗試網綜轉型的燦星會交出一份更好的成績單嗎?解讀招股書:「好聲音」吸金4.62億,「金嗓子」壞帳5000萬燦星文化的IPO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左右。2011年,燦星文化(燦星製作)獲得CMC資本1000萬元的A輪融資。
  • 不籤燦星不跑商演,單依純到底有多大背景,才能在《好聲音》奪冠
    眾所周知《中國好聲音》背後是燦星文化這個龐然大物,作為星空傳媒在進入中國時成立的公司,燦星可以說是目前最頂尖的娛樂文化公司之一,其影響力和號召力絕非尋常同行能夠比擬。
  • 《中國好聲音》出品方燦星製作進軍...
    但如果大家再仔細看列表中的製作機構,就會發現國內綜藝、真人秀的製作巨頭、《中國好聲音》的出品方燦星製作也要開拍電視劇了——一部名為《閱讀課》的都市情感劇也名列其中。隨後,該劇招募演員等的組訊等也浮出了水面。為了進軍電視劇拍攝,燦星成立單獨的影視子公司其實並非是現在才進入大眾視野。
  • 中國好聲音:吃了兩次虧的燦星,未必會允許單依純奪冠,太年輕了
    作為今年《中國好聲音》人氣最高的選手,單依純這個名字顯然已經成了繞不開的話題,乾淨透亮的嗓音加上柔弱清純的外表,至少有半數以上的觀眾是衝著她才堅持觀看節目。縱觀近幾年的《中國好聲音》學員,能夠擁有這麼誇張影響力的屈指可數,哪怕是往屆的冠軍也未必有單依純人氣高。
  • 《好聲音》決賽五強出爐,網曝這一選手已籤約燦星,看來冠軍穩了
    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好聲音》的比賽也進入了尾聲,雖然正片才播至18進9,但10月27日晚已經錄製完畢了7進5,目前決賽五強已經正式出爐,他們是:通過五強名單,我們知道此前奪冠呼聲很高的單依純順利進入了決賽,但同被稱作冠軍候選人的傅欣瑤卻止步了五強。
  • 燦星文化:不同版本利潤差距大 巨額商譽成暗礁
    憑藉著數年前一炮走紅的現象級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背後的運營公司燦星文化也聲名鵲起。但從2018年年初遞交IPO輔導資料開始,近三年時間公司上市之路仍然遙遙無期。  時間不等人。雖仍是燦星文化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中國好聲音》上市即巔峰,影響力已經日漸勢衰,公司一路下跌的盈利是最好的明證。
  • 《中國好聲音》出不了大明星,是選手問題,還是製作公司問題?
    《中國好聲音》出不了明星,和個人實力關係不大,但是和節目製造方關係很大。首先,單從節目熱度來看,《好聲音》在推出之初,絕對是綜藝之王,和當年的《超女》、《快男》比較也毫不遜色。可見,並不是節目不受歡迎,受眾太小難以讓藝人成名。
  • 燦星文化成被執行人,執行標的588萬元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7月1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新增一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