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射電望遠鏡坍塌,想不被中國超越,月球背面是重建最好的位置

2020-12-26 魚缸裡的假山

中國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鏡面射電望遠鏡,而在此之前57年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正是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12月是個註定要在世界航天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月份。嫦娥五號奔月取土,日本小行星探測,多國衛星發射,世界各國的地外星球探索的熱情都空前高漲,但是對於美國來說,一切卻都並不順利。

12月1日,外媒突然傳來消息,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因為3個支撐塔全部斷裂,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直接墜落到望遠鏡的反射盤上。天線被砸壞,望遠鏡已無修復可能。

損壞的阿雷西博

什麼是射電望遠鏡

說起望遠鏡,普通人想起的總是雙筒望遠鏡,用來看看風景看看鳥。而天文愛好者,會去購買較為昂貴的光學望遠鏡,用來觀測星星和月亮。但是從原理上來說,兩種望遠鏡區別不大,都是通過一組光學鏡片將遠處射來的光線匯聚成像,將遠處的景物放大,使細節更加清晰。《人民的名義》中,就有一位「胸懷宇宙」的孫區長,是不折不扣的天文愛好者。

雖然光學望遠鏡較為昂貴,可能價值數萬元,但是對真正的天文科學家來說,那只是小孩子的玩具而已,業餘就是業餘,跟專業的沒法比。

光學望遠鏡,顧名思義,接收到的信息是光,但是隨著科學家對光認識的逐漸加深,他們發現光其實是一種電磁波,而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可見光僅僅是宇宙星光頻譜中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天體發出的γ射線、X射線、紫外線、紅外線、微波以及波長更長的無線電波充滿著我們的宇宙,但這一切僅憑我們的光學望遠鏡是無法看到的。所以科學家就開始研製主要用於接收天體射電波段輻射的望遠鏡。

其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天線感應電磁波,並將感應得到的信號轉化為電壓信號。由電壓信號得到功率大小。功率值就是我們記錄下來的信息。收音機、廣播電視和衛星電視也是類似的原理,只不過比射電望遠鏡多了解調的步驟。它們外形差別很大,有固定在地面的單一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有能夠全方位轉動的類似衛星接收天線的射電望遠鏡,有射電望遠鏡陣列,還有金屬杆製成的射電望遠鏡。

「世界之眼」終歸中國

在傳統光學望遠鏡觀測的時代,口徑大小就代表著觀測距離的遠近。但是即使口徑再大,也會被地球大氣層狠狠的給削弱效果,最後發現口徑僅2.4米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比地面上10米口徑的望遠鏡要清晰得多。而射電望遠鏡受大氣層衍射的影響要小得多,理論上它可以做得更大,以便可以接收更多的電磁波信號。

1963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建成,它的直徑達305米,後擴建為350米,由康奈爾大學管理。直到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 2016年建成的53年的時間裡,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

阿雷西博射電天文臺

但是在今年早些時候,阿雷西博天文臺就已出現問題。8月,望遠鏡的一條輔助鋼纜發生故障,使得望遠鏡反射盤受損。11月,主鋼纜斷裂,對望遠鏡反射盤造成進一步的破壞。當地時間11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該望遠鏡將被關閉,並以可控方式拆除。但是拆除計劃還在進行時,望遠鏡平臺就已倒塌。

1994年,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提出構想,在歷時22年後,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天眼FAST正式在中國貴州落成啟用。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FAST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 。截至2020年11月,「中國天眼」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

此消而彼長,在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而就在上個月,中國國家天文臺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FAST的運行情況及最新科學成果,同時宣布FAST將從2021年起面向全世界開放,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之眼」。

為什麼說在月球背面重建是最好的選擇

單臺大口徑射電望遠鏡不僅耗資巨大,由於地球重力場的影響,其建造難度也極大,中國在貴州建成的射電望遠鏡「FAST」,由於主鏡面是固定在地面,FAST不能移動,只能依靠移動饋源艙來實現對目標的跟蹤定位,因此FAST的實際使用反射面直徑大約為300米。儘管如此,它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單臺射電望遠鏡。

回顧下前面提過的一句話,「口徑僅2.4米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比地面上10米口徑的望遠鏡要清晰得多」,雖然沒有了大氣層的幹擾,但是地球本身存在磁場,地球內部電磁波通過大氣電離層的反射,在低頻頻段上形成嚴重的雜波幹擾;與此同時,地球表面有眾多的無線電通信設備發出複雜的電磁波信號,這些信號中的一部分也會在電離層中來回反射形成幹擾波;在地球大氣層外運行著數千顆人造衛星,這些衛星有時會穿越望遠鏡的視角,同時它們也會發射電磁波。所以來自宇宙的微弱信號,是非常容易被射電望遠鏡當成幹擾信號給過濾掉的。如果能將望遠鏡設置在地球之外,無疑會獲得遠勝於地球的效果。

由於月球自轉與地球公轉的速度基本相同,所以我們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個面,而月球的背面始終是無法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正是這個特性,可以用月球本體擋住地球的電磁波幹擾,更加適合射電望遠鏡的觀測。並且月球表面的地形實在是太合適了,那環形山和隕石坑,簡直就是為製造射電望遠鏡而生。

美國想在月球背面建造射電望遠鏡的想法並非空穴來風。

1964年以來,天文學家們一直夢寐以求在這裡建設大型射電望遠鏡。1992年,美國休斯公司計劃在月球背面的恰普雷斯環形山建設一個巨大橢圓形的天線,並向地月拉格朗日L2點發射中繼衛星,他們設計了8年,最後沒搞成。1993年、1997年和2015年,美國和歐洲又分別搞了ILFOSS計劃、VLFA計劃、FARSIDE計劃,都是想在月背建設射電望遠鏡,最後無一例外全都不了了之。

今年4月,外媒傳來消息,NASA決定資助一項初期提案:在月球背面的隕石坑內建造一個望遠鏡。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的機器人技術專家班迪派耶博士(Saptarshi Bandyopadhyay)是該計劃的提案人。他認為月面隕石坑電波望遠鏡(Lunar Crater Radio Telescope,LCRT)與地球上的望遠鏡或繞地衛星式的望遠鏡相比,具有巨大的優勢。

根據NASA資助的方案,月面射電望遠鏡可選擇一個3至5公裡直徑的環形山,建造一個直徑超過1公裡的射電望遠鏡反射面。如果擴大規模,可達到5公裡的直徑,相當於中國天眼500米直徑的10倍!目前NASA 的創新先進概念計劃已經為這個方案資助了12.5 萬美元,用來研究並驗證方案的可行性。

月球背面無數的隕石坑

由於地球地形和美國國土範圍的限制,他們如果想在地球上通過提升口徑來做到超過中國很難,即使斥巨資建造成功,也未必會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如果按照這個月球背面的建設計劃,一旦能夠實施建成,那將會是顛覆性的超越。

科學研究中的「攀比心理」是科學進步的巨大動力,上個世紀正是由於美國和蘇聯的太空競賽,才讓他們完成了登陸月球的創舉,並且至今無法被複製。如今在天文觀測領域,中國獨領風騷,是否也能激起世界其他國家的科研激情,完成歷史性的創舉呢?

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法新社12月15日報導稱,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明年起,FAST將面向國際天文學家開放使用,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波多黎各射電望遠鏡坍塌面臨退役,地球「眼睛」僅剩貴州一處
    望遠鏡所有方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繼今年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目前無人傷亡,但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轉向中國天眼
    法新社12月15日也報導了這一新聞,文中提到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面向世界開放的消息傳出,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法新社12月15日報導稱,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明年起,FAST將面向國際天文學家開放使用,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阿雷西博...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 英媒: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
    《金融時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  世界許多人,特別是美國人,都在關注美國要出臺什麼疫情復甦刺激計劃。但對於世界各國的長期健康來說,近來最重要的經濟新聞可能來自兩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波多黎各和月球。12月的第一個早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倒塌了。
  • 阿雷西博坍塌前,美巨型望遠鏡莫名坍塌,美國製造第一次地上摩擦
    當然也有部分朋友在歡呼,美國天眼終於落幕,世上唯有中國天眼,但各位有所不知,早在幾十年前,美國也有一臺超級射電望遠鏡在一夜之間坍塌,美國製造的神話第一次破滅!中國FAST結構示意圖綠岸射電望遠鏡,全球最大的移動射電望遠鏡各位三體迷一定知道紅岸射電望遠鏡,因為它向三體行星發出了回應的強大無線電信號,通過太陽的能量鏡面層放大後被三體人接收到,從而快速定位地球,從那時起枕戈待旦的三體艦隊即刻出發航向地球!
  • 美國「天眼」坍塌畫面公布!全世界只剩中國一隻「天眼」了……
    這是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時的瞬間。美國科學家感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 因年久失修坍塌三個支撐塔全部斷裂 據報導,坍塌前,該望遠鏡曾多次發生事故。
  • 阿雷西勃望遠鏡坍塌,美或又道德綁架,要求中國共享「天眼」數據
    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確認年內歷經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曾在人類天文探索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的阿雷西勃射電望遠鏡坍塌,至此全球只剩下了中國FAST一隻「天眼」。美方相關專家經過評估後認為阿雷西勃射電望遠鏡此次坍塌造成的損壞已經達到了無法使用的程度,想要再次重啟該設備只能斥巨資進行重建。
  • 寧靜的除了夏天,還有月球的背面-虎嗅網
    不如,把射電望遠鏡這根「天線」放在宇宙裡,走~去月球448~月球背面建口「鍋」近來,NASA創新先進概念計劃提出了一個非常有科技感和未來感的計劃,要在月球背面建設一個巨大的月球環形山射電望遠鏡。此望遠鏡的直徑長達1 km,比貴州FAST的口徑還要大一倍。一旦項目落成,它將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望遠鏡。
  • 美國放棄修復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更受歡迎,成了全球唯一
    答案是中國「天眼」FAST。作為中國「天眼」的主要負責人,我國著名科學家南仁東院士曾表示希望能夠用天眼來觀測宋書所記載的天文異象。天眼建成後投入試運營,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超過200顆脈衝星,其中宋書記載的「客星」就是其中一顆。
  • 屬於美國的時代結束了:美國天眼坍塌了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為人類探索深空事業立作出重要貢獻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坍塌了,徹底斷絕了保留這個射電望遠鏡的最後希望。2020年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確認,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在天體物理學領域,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具有標誌性的地位。它的毀壞,也象徵著美國領導下的天體研究時代的結束。
  • ...現場畫面公布|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波多黎各|阿雷西博...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日前,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的現場畫面公布。這臺位於美屬波多黎各的大型射電望遠鏡1日因結構失控發生坍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3日公布了事發時的視頻。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坍塌事故發生前,該望遠鏡最後一次使用是在8月6日,之後數日鎖扣輔助鋼纜的一個接頭又發生故障。而故障原因據悉是生產方面出現差錯。11月6日,另一根鋼纜斷裂。11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要關閉阿雷西博望遠鏡,但相關計劃還沒實施,就發生了坍塌事故。
  • 美國「天眼瞎了」,給中國提了個醒,未來美或求助於中國
    被損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坍塌意味著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的實質終止,還要波及到美國國防部門的一些計劃和部署。目前,最可行的方式還是重建,新一屆拜登政府也將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阿雷西博天文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臺之一。50多年來,阿雷西博天文臺的305米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一直持續到2016年,當中國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建成,阿雷西博就排老二的。
  • 被譽為地球「兩隻大眼睛」之一、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徹底崩塌!
    2020年12月1日,美國方面傳來了噩耗。被譽為地球「兩隻大眼睛」之一、走過57年:曾經世界第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徹底崩塌,一時間,關於阿雷西博的各種報導鋪天蓋地。因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給天文學家帶來了非常多的天文成果,因此,它的坍塌引發了業界非常大的震動。
  • 二十二年:美國「天眼」墜落,中國天眼獨存,從落後到領先的逆襲
    射電望遠鏡素有"天眼"的美譽。而在世界上,也只有兩座被廣為認可的"眼睛",分別是美國第一天眼和中國第一天眼,它們一度被譽為地球的「雙眼」。一座位於美國,叫阿雷西勃望遠鏡。一座位於中國,FAST望遠鏡。它是由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教授就帶領自己的團隊歷經二十二年,完成科技攻關,不僅實現了技術的逆襲與趕超,還將美國的射電望遠鏡遠遠甩在身後。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坐落於中國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達到了人類可以觀測的宇宙邊界,137億光年。讓中國在宇宙天體探索上,快人一步,更讓中國的天體宇宙實驗,領先世界二十年。
  • 中國「嫦娥登月」,美國「天眼失明」,震動全球航天領域的一天
    【南方+12月2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就在中國「嫦娥登月」的同一天,美國的「天眼」卻「失明」了。不少美國太空科學家如今寄希望於拜登能增加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因為中國在太空領域的成就正逐漸接近美國。據報導,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的目標是把月球巖石和塵土帶回地球進行分析,此次嫦娥五號的著陸目標是接近位於月面風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高火山呂姆克山(Mons Rümker)的近地位置。這是人類時隔44年將再次從月球帶回巖石和土壤樣品,而上一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是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它當時只採集了200克月球土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對中國表示了祝賀。
  • ...博天文臺望遠鏡坍塌:曾是世界最大單孔徑望遠鏡 發出「地球最強...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周二發表聲明稱,當地時間12月1日上午7點55分,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坍塌,結束了它數十年的天文發現之旅。
  • 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坍塌:曾是世界最大單孔徑望遠鏡 發出「地球...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周二發表聲明稱,當地時間12月1日上午7點55分,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坍塌,結束了它數十年的天文發現之旅。坍塌現場 圖片:法新社原計劃拆除該望遠鏡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表示,該望遠鏡重達900噸的儀器平臺跌落到下方1000英尺(約305米)寬的反射盤上,造成反射盤損壞、三個支撐塔的頂部斷裂及支撐電纜墜落。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
  • 美國射電望遠鏡墜毀,中國「天眼」成唯一,3年前就有預兆
    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知道在距離地球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光年之外,依舊有許多天體存在,不過,利用普通的望遠鏡,我們根本無法知道如此遙遠的宇宙之地,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了更方便地了解宇宙,科學家發明了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是一種能夠接受天體射出的無線電波的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