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了解某個腕錶品牌歷史的時候,動不動就會看到什麼百年歷史,悠久傳承。這些話的確沒錯,很多品牌都是有百年的歷史,但這些品牌在寶珀面前都是後輩。
縱觀整個鐘錶品牌,可以說寶珀可以說是年紀最大,也是資歷最老的一個品牌。
寶珀始創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被譽為「經典時計的締造者」,是瑞士歷史上最悠久的腕錶品牌,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登記在冊的腕錶品牌,同時也是世界上極少數可以全部自主設計、研發、製造、組裝到銷售的品牌。
寶珀在中國也非常受歡迎,有非常龐大的受眾群體,一提到寶珀,你肯定會想起它的五十噚系列。除了五十噚,你還了解哪些呢?
曲折的命運
寶珀BLANCPAIN創立於1735年,但是真正定名為現在我們所熟悉的BLANCPAIN.SA,實際上是在1983年。
1932年,Frédéric-Emile Blancpain辭世後,由於他的獨生女Berthe-Nellie無意投身於制表領域。遂將表廠於次年轉手給了關係最篤的兩位合作夥伴Betty Fiechter 和AndréLéal,並改名為「Rayville S.A.,succ.de Blancpain」,寶珀長達兩世紀的家族企業管理也是在這時候畫下了句點。
接著大約在20世紀50年代末,Rayville-Blancpain制表廠宣布加入瑞士鐘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SIH)。
1983年,由於受到石英風暴的重擊,寶珀被當時所屬的SSIH集團釋出,並將Rayville-Blancpain品牌名出售給Frédéric Piguet之子(當時FP機芯廠的小老闆)與Jean-Claude Biver。
後來兩位合伙人在侏羅山谷的Le Brassus成立生產廠房。公司自此將原來名為Rayville S.A., succ. de Blancpain的寶珀,簡化定名為現如今我們所知道的BLANCPAIN.SA(而品牌LOGO縮寫JB來源於創始人Jehan-Jacques Blancpain的名字首字母)這裡還有提醒大家一點人家中文名叫寶pò,別再叫成寶bó了,會顯得沒文化~
最後在1992年,寶珀又被SWATCH集團(SSIH集團是SWATCH集團前身)收購了,相當於寶珀轉來轉去都在集團中。
可貴的堅持
隨著腕錶行業的飛速發展,很多腕錶都在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斷的更新設計,尋求創新。而寶珀則是不同,這並不是說寶珀沒有創新,而是寶珀的堅持,很讓人欣賞。
寶珀從創立至今,一直有兩個堅持:只生產機械錶、只做圓形表!
可能有些人不了解不做石英表是什麼樣的一種概念,這就相當於永遠放棄了這類表可能為品牌所帶來的利潤,這一點可能連錶王百達翡麗都自愧不如。
再加之,堅持不做異形表,自然也就失去喜好方形橢圓八角等各種形狀的表迷。
雖說寶珀失去了有可能多賺的利潤,但是贏得了表迷更多的尊重,也堅守了自己的本色,這對於一個頂級腕錶品牌的核心文化來說十分的重要。
一分鐘卡羅素
陀飛輪運用在腕錶之上,可以說屢見不鮮,這種複雜功能幾乎每個品牌都會有,而各個品牌之間的區別基本只在於陀飛輪夾板的造型。
但是,目前製作卡羅素的品牌卻屈指可數,而製作一分鐘卡羅素的品牌只有寶珀一家。
卡羅素和陀飛輪的本質性區別只有一個,陀飛輪是一條動力來源,驅動陀飛輪籠架旋轉和擺輪、擒縱運行。卡羅素是兩條動力來源,一條動力驅動籠架旋轉(是由三輪驅動的)、一條動力驅動擒縱、擺輪運行(是四輪也就是秒輪驅動的)。
除了結構上的不同外,寶珀卡羅素和一般的同軸陀飛輪從表面上看上去沒有什麼不同。
專屬工藝師
通常情況下,無論是瑞士的琺瑯大師還是雕刻大師,他們都是一個獨立個體,都是哪個品牌有合作需要,就為哪個品牌製作需要的作品。
然而寶珀品牌旗下卻擁有多位瑞士國寶級大師,他們不但樂於在寶珀工作,還只為寶珀服務。由此也可知,為什麼寶珀品牌會有那麼多的定製手錶和孤品。
1735
1735是寶珀歷史上最重要的複雜表,這隻手錶包括了三問、陀飛輪、追針計時、萬年曆、月相等功能。
雖然在今天看來,很多的複雜表款都包含了這些功能。但寶珀這款1735式問世於1991年,是當時最複雜的手錶,也是價值最高的複雜表之一。
此表款一經推出,震驚世界表壇。從1991年推出第一隻開始,1735先後僅製造了30枚,當時的售價高達人民幣790萬元,可謂是寶珀表中的錶王。並且直到今天1735依然是寶珀重要的標誌。